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19 七颗钻石.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19 七颗钻石.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19 七颗钻石.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19 七颗钻石.doc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三年级下册19 七颗钻石.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9、七颗钻石导学目标:1、本课要求会认8个生字,会写1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钻石、焦渴、水罐、喜出望外、匆匆忙忙、反正、递给、忍不住、唾沫、涌出、新鲜”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4、体会懂得关心别人,懂得用爱心对待生活。教学重点: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教学难点: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爱心对别人乃至对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课时安排:两课时导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认识生字,指导书写。)一、导入,激发兴趣。(出示课件:闪闪发光的钻石)老师:钻石,象征着纯洁、永恒,是珍贵的,又是难得的。忽然有一天,从一个水罐里跳出了七颗钻石,升上了空中化作永恒的星辰。你想知道这个神奇的故事吗?让我们一起去读读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童话七颗钻石的故事。板书课题:19、七颗钻石(学生齐读课题)。老师:课前老师布置你们查找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找到了吗?谁愿意把自己的知识与大家分享?(交流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出示列夫托尔斯泰资料,自由读。列夫托尔斯泰 (18281910)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处女作中篇小说童年于1852年问世,早年相继写了中篇小说幼年少年以及一系列描写高加索战争和克里木战争的短篇小说。托尔斯泰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作品再现了俄国社会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俄国社会的现实生活,揭露了俄国资产阶级社会的罪恶。列宁称他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老师: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七颗钻石又是怎样一个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品读课文吧。设计意图:通过欣赏图片,让学生感受钻石的晶莹纯洁、珍贵。为下一步学生领悟课文内涵作好铺垫。了解作家,谈话引入,诱发学生的读书兴趣。二、初读感知课文,认识生字。1、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己美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自然段序号。2、同桌互相读课文,互相正音。3、老师:同学们读书非常认真,老师把词语请出来和大家见见面,看看认识吗?出示词语:自由读,指名读,齐读。4、老师:词语会读了, 把生字单独挑出来还会读吗?出示生字: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认字组词。老师指导读:“竟”“匆” “绊”“咽” “凑” “瞬”。指出“咽”是多音字,还可以读“”,如“咽喉”;读“”,如“哽咽”。5、交流朗读情况:指名分段接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注意字音。(学生接读课文,交流评价)6、默读课文,想一想: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7、交流。用自己的话概括故事的内容。(学生交流后,老师概括:这个故事描述了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设计意图:识字是学生再学习的基础,因此给学生安排充分的初读识字时间,由生词到生字认读,降低学习难度,在交流中进一步培养识字能力。在扫清文字障碍的基础上,读通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三、指导写字。1、( 课件出示“我会写”生字:渴 罐 累 竟 匆 哀 舔 反 递 忍 凑 咽 唾沫 涌)老师:哪个同学能把这些生字读给大家听?(学生读)2、老师:仔细观察这些生字,你想在书写时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学生汇报交流)老师特别提示:(1)“渴”“沫”“涌”左边相同,都是三点水。(2)渴竭、哀享联系记忆。(3)“累”下边不是“系”,“舔”右下部不是“小”字。舔添(4)“凑”的左边不是三点水,“沫”的右边不是“未”。3、学生观察结构,练习书写,教师巡视指导,注意纠正学生书写姿势。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精读感悟课文,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一、直接导入:板书课题:七颗钻石。老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七颗钻石,大家齐读课题。(学生齐读课题)二、品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水的珍贵。1、(出示干旱图片)。说说你看到这些场面后的感受。(学生谈感受)老师:课文哪一段写了这一场面?(课文第一自然段)2、老师:接连几个月没有下一滴雨,每天都是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大地,这种滋味真难受,你们有过口渴的经历吗?感觉怎么样? (学生谈感受)教师:你能通过你的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吗?(学生自由读,指名读)3、老师评价,随机引导,抓住“所有的”“干涸”“干枯”“焦渴而死”等关键词语,引导学生体会当时水的重要性。设计意图:通过图片呈现,让学生获得直观感受,更加感到水在这个地方、这个时候的珍贵,为后文的理解奠定基础。抓住重点词句引导品读,在感情朗读中进一步感受水的珍贵。三、品读2、3自然段,感受神奇与爱。过渡:在一个干涸、干枯,甚至有人和动物焦渴而死的地方,最珍贵的毫无疑问就是水了。一位小姑娘的母亲病了,急需找到一些水。在这漆黑的夜里为了母亲小姑娘拿着水罐出门找水。这时神奇的故事发生了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2、3自然段。画出让你觉得非常神奇的地方。2、交流汇报:根据学生汇报,老师小结出示:空木水罐有水木水罐掉在地上端端正正,水依然是满的银水罐金水罐从中跳出了七颗钻石,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3、水罐在一次次变化着,故事也变得更加感人。水罐的每一次变化都在讲着一个动人的故事。你觉得哪儿最让你感动,找出来读一读,想一想: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呢?(学生读书,思考)4、汇报读书感受,在感受神奇中领悟爱:(1)体会第一次“变化”。学生汇报说第一次“变化”的原因。师引导:这么漆黑的夜晚,一个小姑娘竟走出家门找水,水好找吗?从哪儿可以看出来?(指名说)指导读这部分内容,读出寻水的艰难。老师:想象小姑娘睡着了他会做些什么梦。(魂牵梦萦的仍然是水和她的妈妈)老师:正是因为小姑娘这份深深的孝心感动了上帝,给了她一灌水。小姑娘意外得到了水,自然是(生答:喜出望外)谁能用“喜出望外”说话?老师:得到了水后的小姑娘是怎么做的呢?(课件出示: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一想起病中的妈妈,就赶紧抱着水罐往家跑。)自由读。读了这一句,你体会到了什么?(说明两点:对水的珍爱;心情的急切)出示并有感情地朗读这部分课文,要读出小姑娘寻水的艰难、寻到水的惊喜和送水的急切。(2)体会第二次“变化”老师:谁来说说这一次“变化”的原因。(课件出示:小姑娘把水倒一点在手掌里,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银的啦。)老师:读读这段话,有什么感想?(学生说)师述:这么宝贵的水,小姑娘自己都舍不得喝一滴,却舍得给小狗喝。她关心他人,甚至是动物,却唯独把自己给忘了。多么富有同情心的小姑娘!她的美好品质又一次感动了上帝,因此水罐竟变成银的啦。出示并指名读这段话。(3)体会第三次“变化”老师:说说这一次变化又是什么原因?(学生说)师述:是因为母爱,是母爱让她本能地心甘情愿地献出自己的生命来保护女儿的生命,母爱是多么的无私,多么的伟大!老师:读一读这段话(出示),让我们这些做子女的一起来体会一下这深深的、伟大的母爱。(4)体会第四次“变化”老师:这次变化因为什么呢?(学生说)老师:“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说明了什么?她心里会想些什么呢?(学生说)师小结:学到这儿,同学们一定被小姑娘的精神给深深感动,她不仅关心自己的亲人母亲,而且也关心毫不相关过路人,甚至关心一只动物小狗,她的心里装的全是别人,却独独没有自己,多么善良、多么伟大的小姑娘!你有什么话要对她讲呢?(学生说)老师:上帝又一次被他深深地感动,所以(学生齐读大屏幕上的一句话)(课件出示: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清澈而新鲜的水流。)老师:a、你认为跳出的为什么是钻石?b、想象:此时罐子里的水不断的涌出,小姑娘会怎么做呢?(人类、动物和植物都得救了,是谁拯救他们?)5、小结:指名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出四次变化的原因。师述:其实所有的原因总结起来只是一个词(生答:爱心)(板书:爱心,并画出心的图案)正是因为爱心才使得空木罐装满了水,正是因为爱心此时,对于“爱心”,你有什么话要说。设计意图:以兴趣为先导,引导学生自主的学习文本在指导学生了解文本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走进文本,挖掘文本的内涵。以情为重点,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以读为主线,打开学生情感的闸门;以悟为强音,加深学生认识的深度。四、感情朗读最后一段,拓展升华。1、老师:七颗钻石是因为小姑娘的善良而产生的,作者希望爱心象大熊星座一样普照人间,让世界万物都沐浴在爱的柔光里;同时也希望人人都能拥有一颗爱心,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出示最后一段)带着作者的这份美好的愿望,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2、理解课题。思考:在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我们体会到了爱的力量。为什么课文不用“神奇的水罐”“水罐的变化”“一罐水”等作题目,而用“七颗钻石”? (因为钻石晶莹剔透,闪烁着美丽的光芒,它可以用来表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在本课中,星星和钻石一样,象征着美好的心灵,象征着爱心。星星永远挂在夜空里,象征着爱心永恒;它光照人间,还表示爱心普照人间。童话故事美丽的结尾寄予了作者美好的愿望。)3、老师:七颗钻石让我们感受了神奇与爱,现在让我们欣赏两句名言。(课件出示):自由读,齐读。善良是历史中稀有的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