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20年之三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10:温度 物态变化(II )卷.doc_第1页
新人教版2020年之三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10:温度 物态变化(II )卷.doc_第2页
新人教版2020年之三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10:温度 物态变化(II )卷.doc_第3页
新人教版2020年之三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10:温度 物态变化(II )卷.doc_第4页
新人教版2020年之三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10:温度 物态变化(II )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2020年之三年中考物理真题汇编10:温度 物态变化(II )卷一、 单选题 (共11题;共22分)1. (2分)一代伟人毛泽东在沁园春雪中写到:“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形成这种自然景象的主要物态变化是( ) A . 凝固和凝华B . 熔化和汽化C . 凝固和液化D . 汽化和升华2. (2分)如图是某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物质为非晶体B . 该物质的凝固点是80C . 该物质熔化过程用时15分钟D . 第10min时物质处于液态3. (2分)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其物态变化属于液化的是( ) A . 春天冰雪消融 B . 夏天露珠晶莹 C . 秋天薄雾散去 D . 冬天瑞雪纷飞 4. (2分)体育课后,汗流浃背的小翔同学赶紧打开教室电扇吹吹风,顿时感觉凉快多了,下列做法中与小翔 目的相同的是( ) A . 用电吹风机将湿头发吹干B . 把水果用保鲜膜包好放在冷藏柜里C . 把粮食拿到向阳的地方晒D . 用扫帚把地面的积水向周围扫开5. (2分)如图表示出了电冰箱的构造和原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冷冻室中结的霜,是一种熔化现象B . 冰箱的工作说明热量可以自发地从低温物体传递到高温物体C . 制冷剂在冷冻室内由液态变为气态,是汽化吸热过程D . 制冷剂在冷凝器内由气态变成液态,是凝固放热过程6. (2分)下图是分别表示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熔化或凝固规律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甲种物质是晶体,图象表示的是凝固过程B . 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象表示的是熔化过程C . 丙种物质是非晶体,图象表示的是凝固过程D . 丁种物质是晶体,图线表示的是凝固过程7. (2分)(2015乐山)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A . 用地膜覆盖农田B . 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C . 把湿衣服晾晒在通风向阳的地方D . 农业灌溉中用管道输水代替沟渠输水8. (2分)图所示的是某种物质发生物态变化过程中“温度时间”图象,其中包含有的物态变化的过程是( )A . 冰的熔化过程B . 蜡的熔化过程C . 玻璃的凝固过程D . 海波的凝固过程9. (2分)霜的形成属于下列现象中的哪一种( ) A . 凝华现象B . 液化现象C . 凝固现象D . 熔化现象10. (2分)在电子技术中,经常用锡来焊接电路的接头.通常情况下金属锡是固态,焊接时先将锡熔化至液态,然后再凝固和接头粘在一起.图中能正确表示锡在焊接过程中温度变化的是( )A . B . C . D . 11. (2分)当某晶体物质的温度正好是熔点或凝固点时,它的状态为( ) A . 一定是固态B . 一定是液态C . 可能是液态D . 一定是固态、液态共存二、 多选题 (共2题;共6分)12. (3分)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小阳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加热时间/min01234567891011物质的温度/404244464848484848505356A . 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可以判断该物质是晶体B . 该物质的温度达到53时,其状态是液态C . 该物质在第4分钟至第8分钟的时间段内不需要吸热D . 该物质在第6分钟时处于固液共存态13. (3分)关于物体内能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晒太阳使身体变暖,是通过热传递改变内能的B . 热量总是由内能大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小的物体C . 一块0的冰融化成0的水,内能增加D . 物体吸收热量,内能变大,温度一定升高三、 综合题 (共2题;共8分)14. (3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北京8分钟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上,“北京8分钟”表演惊艳全世界,短短8分钟的表演却蕴涵着大量的“中国智慧”和“中国制造”.为保证演出效果,每位演员都穿上了采用超级新纳米材料石墨烯发热膜制成的超薄保暖服.演员上场前,需先对服饰内的电池进行充电. 充电完成后,石墨烯发热膜保暖服可在20的环境中工作4小时.表演中贯穿始终的两只滑冰熊猫木偶让人印象深刻,熊猫木偶高达2. 35米,重量却仅有10千克,制作团队不断改良原有工艺,最终确定用铝合金管材和碳纤维条作为制作材料,比初期版本轻了几十斤,达到了预期效果.装载着大屏幕的机器人与轮滑舞者进行了互动表演,每块大屏幕长3m,但整个结构非常精密,保证大屏幕具有较强的抗风能力,经过风洞测试,每一块大屏幕都能承受15 m/s的风速.(1)在给保暖服内的电池充电时,电能转化为_能;保暖服发热,通过_方式增加运动员体表内能(选填“热传递”或“做功”); (2)熊猫木偶道具选用铝合金管材和碳纤维条作为制作材料,除了考虑材料的强度和韧性外,还因为这此材料_较小;演员在表演时,对熊猫木偶道具施加的支持力大小为_N(g=10N/kg);(3)据了解,物体所受空气阻力f的大小与物体的迎风面积S和速度v的二次方成正比,公式为 ( 为比例常数),则在相同情况下,大屏幕面积变大,风对大屏幕产生的压强_(选填“变小”、“变大”或“不变”). 15. (5分)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热量的多少与什么因素有关”,小宇取来了两根阻值不同的电阻丝、电流表、滑动变阻器、烧瓶、煤油、温度计、电源等(1)他将两根阻值不同的电热丝分别与电流表、滑动变阻器串联,如图甲、乙,小宇在实验中使用温度计测温度的目的是_,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_法,他在两烧瓶中加入质量_(填“相同”或“不同”)的煤油,还要调节变阻器,让两电路中电流表示数_(填“相同”或“不同”),这种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是_法,通电相同时间,比较两温度计示数的变化量,这样做是为了探究电流产生的热量与_的关系 (2)小丽认为小宇实验时连接两个电路比较麻烦,一个电路就可以解决,你认为小丽的做法应是_. 四、 填空题 (共2题;共3分)16. (1分)夏天,人们通常在屋子里放一些冰块可以用来降温,放冰块的容器中发生的物理现象有:_和_,这两种物理现象都_热量。17. (2分)(2016重庆)如图所示,2016年4月12日,长安睿骋自动驾驶汽车从重庆出发行程近2000km,途径狭窄车道、陡坡急弯、车流人流、雨雾天气等考验顺利到达北京这款汽车具备全速自适应巡航、交通拥堵辅助、自动紧急刹车、车道对中、自动换道、主动限速及语音助手七大核心功能,不仅可以通过前视摄像头、前视雷达、高精地图等实现停走型自适应巡航,还可以实现超车换道它代表了我国自主品牌汽车在无人驾驶研发领域的最新进展。请找出一个与以上情景有关的物理信息,并指出对应的物理知识,不得与示例重复。示例:物理信息:汽车通过前视雷达实现巡航;物理知识:电磁波传递信息;作答:物理信息:_; 物理知识:_。五、 解答题 (共3题;共15分)18. (5分)夏天电风扇不可少吹风扇可以让人感到凉快,这是为什么?19. (5分)实验桌上有如下实验器材:满足实验要求的电源、阻值已知的定值电阻各1个,电阻箱(电路图符号 )一个。已调零的电流表一块,开关两个,导线若干。请选用上述实验器材,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两个电阻R1与R2并联时,如果R1的阻值保持不变,则电阻R1与R2并联消耗的总功率P跟电阻R2消耗的功率P2关系为:P= P2 + k(k为常量)”。请你画出实验电路图,写出实验步骤,画出实验数据记录表。20. (5分)寒冷的冬天,人们在外面活动时经常会长出“白眉毛”或“白胡子”,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解释该现象形成的原因。 六、 实验探究题 (共1题;共6分)21. (6分)如图甲是“探究某种固体物质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装置。图乙是根据实验数据描绘出的该物质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1)由图象可知该物质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该物质第10min时处于_状态(选填“固态”“液态”或“固液共存”)。 (2)该物质熔化时的特点是_。 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1题;共22分)1-1、2-1、3-1、4-1、5-1、6-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