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九年级语文学科 主备乔美莲 集备董永红 李晓颖 赵艺杰 王丽萍 2011年8月29日学习内容唐雎不辱使命第一课时三准确、熟练、流畅地朗读课文1.对照注解,自主读通课文,注意以下下列字的读音。弗(f) 雎(j) 怫(f) 跣(xin) 抢(qing)傀(gu) 祲(jn) 缟(go) 挠(no) 谕(y)2.读准节奏:(1)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2)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3)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二)准确、熟练、流畅地朗读课文。1.自主练读全文两遍;2.分小组分角色练读两遍课文。3.由两个小组展示分角色朗读,其余小组简单评议。四结合注解自主疏通文意,组内合作交流疑难词句,教师巡视并帮助解决疑难。五由两个小组展示一、二段的文意疏通,其余小组补充或纠错。六课堂检测1.解词:以大易小:交换。安陵君其许寡人:句中用来加重语气的助词。大王加惠:给予。秦王不说:(yu)通“悦”,高兴。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派;出使。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介词,凭借。以君为长者:介词,把。故不错意也:通“措”,放置。请广于君:扩充。君逆寡人者:违背。轻寡人与:通“欤”,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作“吗”。岂直五百里哉:只,仅仅。2.译句: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其许寡人!翻译:我想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交换安陵,安陵君可要答应我呀!虽然,受地于先生,愿终守之,弗敢易!翻译:即使如此,但是我是从先王那里接受了封地,愿意始终守护它,不敢(随便)交换。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翻译:况且秦国灭亡韩国和魏国,而安陵君却凭借方圆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是因为我把安陵君看做忠厚长者,所以不打他的主意。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翻译: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让安陵君扩大领土,但是他违背我的意愿,是轻视我吗?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翻译:即使是方圆千里的土地也不敢交换,何况仅仅用五百里的土地(就能交换)呢?七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二、三;会讲述文中三刺客的故事。学习目标1.结合注解了解战国策有关常识及与本文相关的历史资料。2.准确、熟练、流畅地朗读课文,体会文意以及人物形象。3.结合课下注解自主疏通文意。学习重点1.有步骤的诵读训练。2.准确地疏通一、二段文意。学习难点理解和把握“易、以、其、逆、与”的意思。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中国历史上有“春秋五霸,战国七雄”的说法。战国最后十多年,秦以秋风扫落叶之势相继消灭了各诸侯国。公元前330年灭韩,前225年灭魏。安陵是魏的附属小国,在它的宗主国魏被消灭之后,一度保持着独立的地位。这一次,秦就想用欺骗的手段轻取安陵。出小饵以钓大鱼以骗取利益,是秦君的故伎。秦惠文王曾派张仪入楚,许诺给楚六百里地,条件是让楚与齐断交,结果傻头傻脑的楚怀王上了当。秦昭襄王以十五城与赵文王交换和氏璧,结果骗局被蔺相如识破,偷鸡不成蚀把米。这一次,秦王嬴政又故伎重演。安陵君和唐雎是重蹈楚怀王的故辙,还是学蔺相如的榜样,与虎狼之秦做针锋相对的斗争呢?让我们走近课文寻求解答。二以填空的形式检查预习情况。1.战国策是西汉末年刘向整理编辑的一本以记言为主的史书,是一部国别体史书。它叙事年代上接春秋,下至秦灭六国为止,约二百三四十年时间,是我们研究战国时期历史的一部重要著作。它叙事长于铺陈,多加渲染夸张,写得有声有色;语言生动流畅;善于在矛盾冲突中运用对话刻画人物性格,人物形象比较鲜明丰满;在论辩中往往采用故事或寓言作比喻来说明抽象的道理,富有文学色彩。所以它对后代的散文著作有很大影响。2.战国末年,秦国越来越强大。各诸侯国贵族为了对付秦国的入侵和挽救本国的灭亡,竭力网罗人才。他们礼贤下士,广招宾客,以扩大自己的势力,因此养“士”之风盛行。当时,以养“士”著称的有齐国的孟尝君、赵国的平原君、魏国的信陵君和楚国的春申君。后人称他们为“战国四君子”。唐雎这个人物就可以让我们由一斑见全豹。3.唐雎不辱使命选自战国策魏策四,“不辱使命”的意思是“完成了出使的任务”。辱,辱没,辜负。阳泉六中唐雎不辱使命“四环节”教学模式导学案设计(1)阳泉六中唐雎不辱使命“四环节”教学模式导学案设计(2)九年级语文学科 主备乔美莲 集备董永红 李晓颖 赵艺杰 王丽萍 2011年8月29日学习内容唐雎不辱使命第二课时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翻译:心里的愤怒还没有发作出来,上天就降示了征兆。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翻译:如果有才能和胆识的人一定要发怒的话,就要使两个人的尸体倒下,使血只流五步远,天下百姓都是要穿孝服,今天就是这样。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翻译:那韩国、魏国灭亡了,可是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存留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三归纳重点字词句1.通假字秦王不说:(yu)通“悦”,高兴。故不错意:通“措”,放置。仓鹰击于殿上:通“苍”,青色的。2.一词多义使:秦王使人谓安陵君(动词,派,派遣)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动词,出使)徒:免冠徒跣(动词,光着)徒以有先生(仅仅,只)夫:此庸夫之怒(名词,指成年男子)夫专诸之刺王僚(发语词,不译)怒:怀怒未发(形容词,愤怒)秦王怫然怒(动词,发怒)虽:虽然,受地于先王(表转折,虽然)虽千里不敢易也(连词,即使)以:以头抢地耳(用)而安陵以五十里地存者(凭借)徒以有先生(因为)以君为长者(把)与:轻寡人与(通“欤”,疑问语气助词,可译作“吗”)与臣而将四矣(连词,和,同)于:受地于先王(从)安陵君因使唐雎使于秦(到)者:以君为长者(的人)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的原因)之: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助词,的)专诸之刺王僚也(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独立性)3.词类活用请广于君(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扩充、扩大)轻寡人与(形容词活用为动词,轻视、看不起)天下缟素(名词用作动词,穿戴孝服)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伏,流都是动词的使动用法,“使伏”“使流”)且秦灭韩亡魏(动词的使动用法,意思是“使魏国亡”)4.古今异义休祲降于天(吉祥/休息)虽然,受地于先王(既便如此/表转折的连词)岂直五百里哉(只,只是/指不弯曲)5.重点句子翻译,见前。四齐读课文。五复述故事。(同桌互相检测对故事的复述,巩固对文意的把握)。六布置作业:课后练习一,目标自主达标。学习目标1.疏通三、四段文意,积累重点实词与虚词。2. 背诵课文,流利的复述故事。3.归纳重点字词句。学习重点1.疏通三、四段文意,复述故事。2.积累文言知识,能准确解释文中的重点词语,翻译文中重点句子。学习难点理解和把握“跣、抢、休、祲、挠、谢、谕”的意思。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1.齐声诵读课文或分角色朗读课文。2.讲述文中三刺客的故事。二学习课文第三、四自然段1.朗读课文第三、四自然段(自主学习)。2.结合课下注解疏通第三、四自然段文意(自主学习)。3.小组交流合作,解决疑难字句(合作交流)。4.在疏通文意的基础上完成下列练习:(1)熟悉课下注解,同桌口头互测:怫(f)然:盛怒的样子。公:相当于“先生”,古代对人的客气称呼。布衣:平民。古代没有官职的人都穿布衣服,所以称布衣。抢,撞。庸夫:平庸无能的人。士:这里指有才能有胆识的人。贯:冲向。仓,通“苍”,青色的。休祲:吉凶的征兆。休,吉祥。祲,不祥。缟(go)素:白色的丝织品,这里指穿丧服。秦王色挠:秦王变了脸色。挠,屈服。长跪而谢之:直身而跪,向唐雎道歉。古人席地而坐,坐时两膝着地,臀部靠在脚跟上。跪时上身挺直,表示庄重。谢,道歉。谕:明白,懂得。徒:只是;以:因为。(2)重点译句: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翻译:普通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翻译:专诸刺杀吴王僚(的时候),彗星的尾巴扫过月亮。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翻译:聂政刺杀韩傀(的时候),一道白光直冲上太阳。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翻译:要离刺杀庆忌(的时候),苍鹰扑到宫殿上。阳泉六中唐雎不辱使命“四环节”教学模式导学案设计(3)九年级语文学科 主备乔美莲 集备董永红 李晓颖 赵艺杰 王丽萍 2011年8月29日学习内容唐雎不辱使命第三课时四归纳中心本文通过写唐雎奉安陵君之命出使秦国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终于保全了国土的故事,表现了唐雎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和不畏强暴、敢于斗争的精神,从而揭示了弱国能够在外交上战胜强秦的原因。五探究人物对话特色1.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的“潜台词”。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你最好把你们的土地割让给我们,不然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与臣而将四矣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2.本文人物的对话主要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试举例说明。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有什么作用呢?主要用了夸张、排比、对偶等修辞手法。夸张: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排比;夫专诸刺王潦也仓鹰击于殿上。对偶: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作用:增强了文章的气势和语言的力量,使人物的对话具有强大的说服力,体现了雄峻奇伟的语言风格。六从“唐雎不辱使命”这一故事,我们可以看出唐雎的说话技巧体现在哪些方面?你又有何启示?说话技巧:言之有“节”言之有“据”言之有“力”。启示:说话技巧在人际交往,尤其是在重要的外交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说话能力,培养自己的说话技巧。(言之有理即可。)七当堂测试目标阅读达标。八布置作业:课后四,预习隆中对。课后四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墨子,阻止公输盘和楚国攻打宋国;晏子,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学习目标1.小结本文的内容,概括人物形象,总结写作特点。2.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3.反复朗读课文,学习唐雎不畏强暴、敢于斗争、善于斗争的精神。学习重点1.归纳本文的内容,概括人物形象,总结写作特点。2.学习本文通过对话描写表现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学习难点体会人物对话所用的修辞手法和妙处。学习过程一分角色背诵课文二逐段概括段意第1段写唐雎出使秦国的背景。为课文的第一部分。第2段写唐雎坚决抵制秦王的骗局,表现出维护国土的严正立场。第3段写唐雎以“士之怒”反击秦王的“天子之怒”。2、3段写唐雎同秦王进行针锋相对的斗争的经过。是课文的第二部分。第4段写唐雎在这场斗争中得到了胜利。是课文的第三部分。三探究人物形象抓住对话,把握人物性格本文篇幅不长,却绘声绘形地塑造了唐雎和秦王的形象。作者把这两个人物放在一场尖锐的矛盾冲突当中,主要通过对话,鲜明地表现了他们各自的性格特点。1.请同学们以“表现了”(或“写出了”、“反映了”)说一句品析课文语言的话。“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表现秦王玩弄诈骗伎俩,装出一副施恩加惠的面孔。“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表现秦王骄横无理、盛气凌人。“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写出了唐雎维护领土立场坚定。唐雎面对秦王以天子之怒相威胁时,他以布衣之士之怒作答,列举专诸、聂政、要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xx市污水处理厂提标改造工程施工方案
- 基于源荷互动的隧道能源自洽方案
- 酱卤肉制品深加工项目建筑工程方案
- xx市供水设施提升改造工程技术方案
- 南京团队管理咨询方案
- 管理咨询方案报告总结
- 湿地碳汇交易平台建设与运营方案
- 农村电商发展模式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探索
- 健康咨询讲座活动方案
- 城市应急物资保障体系的优化与应对策略
- 2025呼和浩特粮油收储有限公司招聘18名工作人员考试参考题库及答案解析
- 2.2.1 季风气候显著 课件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
- 中学2025年“迎国庆、庆中秋”主题班会
- 垃圾的危害教学课件
- 寻找闪闪发光的自己(主题班会)课件
- 新22J01 工程做法图集
- 2024年社区警务规范考试题库
- 《运动训练学》(第二版)PPT
- (中职)氯碱PVC生产工艺及设备8项目八 PVC生产教学课件
- GB∕T 21448-2017 埋地钢质管道阴极保护技术规范
- 常州豪爵铃木班组长任职资格考试试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