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测试试卷(I)卷.doc_第1页
沪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测试试卷(I)卷.doc_第2页
沪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测试试卷(I)卷.doc_第3页
沪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测试试卷(I)卷.doc_第4页
沪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测试试卷(I)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科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测试试卷(I)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 (2分)使用刻度尺研究声音响度与振幅关系时,控制尺子伸出桌子外的长度相同,以下实验采用与上述研究方法相同的是( )A . 研究光的传播时,引入“光线”B . 将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说明音叉在振动C . 在平面镜成像的实验中,让蜡烛与虚像重合来确定虚像的位置D . 比较纸锥下落快慢时让纸锥从相同的高度下落,测量落地所用时间2. (2分)关于声和电磁波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人们只能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 . 人们根据音色辨别不同乐器演奏的声音C . 超声波和电磁波都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 . 雷达和固定电话都利用电磁波工作3. (2分)医生用听诊器能够清楚地听到病人胸腔内的声音,是因为听诊器可以( ) A . 提高声音的音调B . 减少声音的分散,提高响度C . 降低声音的音调D . 增强音色4. (2分)合唱中“高音声部”和“低音声部”中的“高”、“低”是指( ) A . 音调B . 响度C . 振幅D . 音色5. (2分)关于声音,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公路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B . “闻其声而知其人”是通过音调来判断的C . 光不能在真空中传播D . 物体不振动也能发出微弱的声音6. (2分)(2011河池)红外线和紫外线的应用非常广泛下列仪器中,属于利用紫外线工作的是( ) A . 电视遥控器B . 医用“B超”机C . 验钞机D . 夜视仪7. (2分)发现通电导体产生热量与电流、电阻、通电时间关系的物理学家是( )A . 牛顿B . 欧姆C . 焦耳D . 安培8. (2分)下列四种现象,其中主要通过凝华形成的是( )A . 大雨B . 冰雹C . 霜冻D . 雾9. (2分)关于液体蒸发和沸腾的比较,下列哪句话是错误的 ( )A . 蒸发和沸腾都属汽化现象B . 蒸发能在任何温度下发生,沸腾只在一定温度下发生C . 蒸发和沸腾都在液体表面发生D . 蒸发和沸腾都要吸收热量10. (2分)如图所示是央视近期播出的是真的吗节目一个现场试验,在盛有干冰的容器中倒入水后容器口会有大量的“白雾”出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干冰发生了汽化现象B . “白雾”的生成是液化现象C . 看到的“白雾”是气态二氧化碳D . “白雾”的生成都要吸热11. (2分)下列有关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B . 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是用热传递的方法增加了气缸内的物质的内能C . 用高压锅煮饭是为了降低气压,提高水的沸点D . 长时间压在一起的铅板和金板互相渗入,这种现象是扩散现象12. (2分)有一盆花卉,红色的花、绿色的叶、白色的盆,放在遮光良好的暗室中用与花色相同的红光照射看见的是( ) A . 红花、绿叶、白盆B . 红花、黑叶、红盆C . 红花、黑叶、白盆D . 红花、绿叶、红盆13. (2分)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 . 水中倒影B . 水中筷子变弯C . 小孔成像D . 坐井观天14. (2分)暑假小明去五台山旅游,站在清澈的湖边,望向平静的水面,看到“云在水中飘,鱼在云上游,鱼戏白塔绿树间”(如图)。这些景象中距离水面最远的是( )A . 白云倒影B . 游动的鱼C . 白塔倒影D . 绿树倒影15. (2分)“类比法”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研究方法,下面研究过程中应用了该方法的是( )A . 通过研究水压来研究并认识电压B . 由“电能生磁”而联想到“磁能生电”C . 保持电阻不变,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D . 在电路中,一个10电阻的效果与两个5电阻串联效果相同二、 填空题 (共11题;共35分)16. (2分)下面的图是超市中用来识别货物和价格的条形码,它就是黑白相间的条纹,当扫描仪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_(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_(同上),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了17. (2分)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00m/s ,合_km/h,如果从某处海面竖直向海底发出的超声波经4s 返回海面,则该处海洋的深度是_m。 18. (2分)冬天,晾在室外的湿衣服会结成冰,这是_现象.但冰冻的衣服也会变干,这是因为冰_成了水蒸气.(填物态变化名称) 19. (5分)右图显示的是_现象, 这一现象说明了太阳光_(填“是”或“不是”)单色光.若把白屏换成蓝纸,你会看到_色.如果我们在A的外侧放一只灵敏电子温度计,发现温度计的示数会升高,这一现象探测的是_.为了让这个实验现象更明显,我们采取的方法是_.20. (2分)小燕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4m处,若人向镜移动1m,则此过程中他在镜中所成的像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移动后人离像的距离为_m 21. (6分)汽化有_和_两种方式,其中_不需要特定的条件;液体在沸腾时需要满足两个条件:一是_,二是_,液体在沸腾过程中温度_ 22. (2分)如图所示的体温计的示数为_所测铅笔的长度为_cm23. (3分)如图所示,让沸腾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水蒸气在试管中遇冷将_,过一段时间,容器B中的水温_(填“升高”、“降低”、“不变”),这个实验说明了_ 24. (2分)(2014绵阳)如图所示是潜望镜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两块平面镜均相对水平面倾斜45角潜望镜是利用了光的_原理现有一艘军舰位于与平面镜1等高的正前方,则人眼看到军舰所成的虚像位于_(选填:“与平面镜1等高的正前方”、“平面镜1的正上方”、“与平面镜2等高的正前方“或“平面镜2的正下方”) 25. (2分)家庭用的液化石油气在常温下是用_的办法使气体液化的;清晨,草叶上的晶莹露珠是通过_办法使水蒸气液化的。 26. (7分)某同学用两个硬纸筒探究小孔成像,如图所示。(1)请在图中作出蜡烛AB在屏上所成的像AB(要求标出A、B)(2)该同学发现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离小孔越远,像就越大。他测出了不同距离时像的高度,并将实验结果填在了表格中,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到的结论是:蜡烛和小孔的位置固定后,像的高度h与像到小孔的距离S成_(选填“正比”或“反比”)。(3)该同学知道树荫下的圆形光斑就是太阳通过树叶间的小孔在地面上成的像,他测出了某一个光斑的直径为1.4cm,光斑到小孔的距离为1.5m,从书上查到太阳到地球的距离为1.51011m,由此可以估算太阳的直径为_。三、 作图题 (共1题;共5分)27. (5分)在图中,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画出物体MN的像MN.四、 实验题 (共3题;共24分)28. (7分)在学习吉他演奏的过程中,小华发现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是受各种因素影响的,他对此进行了研究经过和同学们讨论,他提出了以下猜想:猜想一: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二: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长短有关;猜想三:琴弦发出声音的音调高低,可能与琴弦的材料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是否正确,他找到了下表所列9种规格的琴弦,因为音调高低取决于声源振动的频率,于是借来一个能够测量振动频率的仪器进行实验。(1)小华选用了H、I两根琴弦,是为了研究音调的高低与_的关系;同组的小惠选用A、D、F三根琴弦来进行实验,你认为能研究音调与该因素的关系吗?_(能/不能); (2)小惠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横截面积的关系,应选_(填写编号)的琴弦; (3)小华认为:如果想选用三根琴弦来验证音调的高低与琴弦的材料的关系,还要添加一根铜琴弦J,请写出它的长度为_cm和横截面积_mm2; (4)在评估交流中,同学们一致认为采用_(两根/三根)琴弦实验较合理。理由:_。29. (9分)小明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用到的器材如下:铁架台、烧杯、温度计、秒表、硬纸板、石棉网等。(1)组装器材时如何确定铁圈(石棉网)的高度?_。 (2)实验时用温度计测出不同时刻水的温度,并记录在如表中,其中第3min时温度计的示数如图甲所示,示数为_(3)某时刻观察到烧杯中出现图乙所示的现象,表明水_沸腾。 (4)请在图丙方格纸上画出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 (5)小明回家后发现妈妈正在炖汤,汤沸腾后妈妈将火调小,汤仍在沸腾。小明又把火调得更小,这时虽还在加热,汤却不沸腾了你觉得不沸腾的原因是_。 30. (8分)小乐和小霞分别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装置图分别如图甲和图乙(1)如图甲所示,小乐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无论怎样动后面的蜡烛,都不能与前面蜡烛的像完全重合,原因是_实验中,小乐只进行了一次实验,就得到了“像与物到镜面距离相等”的结论,这样得出的结论做法不合理之处是_(2)如图乙所示,小霞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所成的像在光屛上方,应向_方向移动蜡烛,才能使像成在光屛中央;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20cm时,移动光屛,直到光屛上成清晰的倒立,等大的实像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5cm时,移动光屛,直到光屛上成清晰地像,该成像规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是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12cm时,移动光屛,直到光屛上成清晰地像,此时观察像的大小,与中所成像的大小相比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为5cm时,为观察凸透镜成像特点,小霞应从图乙下凸透镜的_(选填“左”或“右”)进行观察;(3)对于平面镜成像和凸透镜成像,从成“虚像”和“实像”的角度进行比较可知,平面镜能成_像,凸透镜能成_像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