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doc_第1页
沪科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doc_第2页
沪科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doc_第3页
沪科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doc_第4页
沪科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科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物理模拟试卷一、 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1. (2分)下列数据最接近生活实际的是( ) A . 普通中学生步行的速度约为 B . 一名普通初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NC . 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 D . 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45g2. (2分)现在你安静地坐在考场里答题,如果说你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来回走动的监考老师B . 从窗外飞过的小鸟C . 从窗外走过的同学D . 黑板前的讲台3. (2分)一场大雪过后,人们会感到万籟俱静,究其原因,正确的是( ) A . 大雪后,行驶的车辆增多,噪声减小B . 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C . 大雪蓬松且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D . 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4. (2分)(2012遵义)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超声波是传播速度大于340m/s的声波B . “闻其声知其人”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判断的C . 深夜,优美的歌声不是噪声D . 只要物体振动,就能听到声音5. (2分)(2015永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电视机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工作的B . 核电站是利用核裂变的能量来发电的C . 手机是利用超声波来传递信息的D . 能量是守恒的,所以不会发生能源危机6. (2分)(2015天水)舌尖上的中国2聚焦于普通人的家常菜,让海内外观众领略了中华饮食之美如图所示,通过煎、炒、蒸、拌烹调的四种美食中所包含的物理知识,认识正确的是( )A . 煎:煎锅一般用铁制造,主要是利用了铁的比热容大B . 炒:主要是通过做功的方式使藜蒿和腊肉的内能增加C . 蒸:是通过热传递和高温水蒸气液化放热,使榆钱饭蒸熟D . 拌:香葱和豆腐要拌着才能入味,说明分子没有做无规则运动7. (2分)下列对生活中一些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 A . 用手沾些冷水去拿热包子不会太烫,是因为水会汽化放热B . 用冰袋给高热病人降温,是因为冰熔化吸热C . 在寒冷的北方不用水银温度计测量气温,是因为水银的凝固点较低D . 舞台上用干冰能制造白雾,是因为干冰易升华成水蒸气8. (2分)下列四幅光经过透镜的光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A . B . C . D . 9. (2分)如图是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装置,a为玻璃板,b和c是两支完全相同的蜡烛。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较厚的玻璃板该实验最好在较暗的环境中进行B . 竖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的蜡烛c不用点燃C . 实验时玻璃板a应与水平桌面垂直放置D . 为了保证实验效果应选择较厚的玻璃板10. (2分)下列光学器具中,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制成的是( )放大镜穿衣镜潜望镜近视眼镜A . 与B . 与C . 与D . 与11. (2分)要观察月亮表面的面貌,可选用( )A . 放大镜B . 显微镜C . 望远镜D . 都可以12. (2分)灰铸铁的密度是7.2103kg/m3 , 下面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体积1m3的灰铸铁的质量是7.2103kgB . 体积0.5m3的灰铸铁的密度是7.2103kg/m3C . 质量是1千克的灰铸铁的体积是7.2103m3D . 质量是0.5kg的灰铸铁的密度是7.2103kg/m313. (2分)加油机在空中给战斗机加油时,若加油机的速度为600km/h,则此时战斗机的速度尽可能是( )A . 0km/hB . 等于600km/hC . 大于600km/hD . 小于600km14. (2分)室内游泳池上方离水面6m处有一盏灯,从池边看到灯在水中的倒影正好贴在池底上,则池中水的实际深度应( )A . 小于6mB . 等于6mC . 大于6mD . 无法判定二、 填空题 (共5题;共20分)15. (7分)某同学的测量记录中忘了写单位,请替他补上:某一同学的身高为1.63_教室的长为90_窗户的高为1.1_课本的宽度为13.84_一枚硬币的厚度为2.4_正常运行的客车速度是100_骑自行车的一般速度是5_16. (6分)常温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ms,如果看到闪电后,3s钟才听到雷声,那么闪电处距人约_m。通常我们交流的声音是通过_传播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音色_,音调_,响度_。(选填“不变”、“改变”)17. (2分)如图所示,是光从空气射向玻璃传播的路线,反射角为_,折射角为_ 18. (3分)如图所示,对于大写字母F,选择正确的编号填空。(1)在照相机的取景框上看到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_; (2)在照相机底片上成的像为_; (3)用放大镜看物体,看到的该物体的像的形状为_. 19. (2分)利用平衡螺母调整天平时,发现分度盘的指针如图甲所示,这时应将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向_(填“左”或“右”)调,使天平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用调节好的天平测某物体,如图乙所示被测物体的质量是_g 三、 实验探究题 (共4题;共18分)20. (3分)小明和小红要测量一块不规则石块的密度。但手上只有托盘天平、烧杯、水和胶头滴管,没有量筒。他俩认真讨论后,设计了以下的实验操作步骤:用调节平衡后的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石为_(如图甲所示);往空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在水面做好标记1,测得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1(如图乙所示);再将石块放入装水的烧杯后,倒出超过标记1的水,并用胶头滴管调节使水面恰好在标记1处,测出此时烧杯、水、石块全部的质量为m2;通过上面的步骤可以算出石块的体积是_,石块的密度为_。(用字母表达式表示,水的密度为p水)21. (5分)在“探究光的反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所示,平面镜M放在平板上,E、F是两块粘接起来的硬纸板,可绕垂直镜面的接缝ON转动(1)如图甲,当E、F在同一平面上时,让入射光线AO沿纸板E射向镜面,在F上可看到反射光线OB,测出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大小;改变入射光线的方向,再观测几组入射角和反射角,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比较_若将AO向ON 靠近,则OB_(选填“靠近”或“远离”)ON(2)如图乙,以法线ON为轴线,把纸板F向后缓慢旋转,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_(3)本实验得出的结论是_;_22. (3分)小林在探究凸透镜成实像的规律时,用了两个焦距不同的凸透镜分别进行试验,并把试验数据准确地记录在以下两个表格中请分析表中数据,回答以下问题:表一(焦距f=15cm)物距u1/cm像距v1/cm像放大或缩小2060放大2538放大3030等大3526缩小4024缩小表二物距u2/cm像距v2/cm像放大或缩小3060放大3547放大4040等大4536缩小5034缩小(1)表二所对应的凸透镜的焦距为_cm(2)当物体成_的实像时,物体与所成的实像之间的距离最短(3)小林分析数据后得出结论1,请仿照概括出另一结论(结论2)填在横线上结论1:对同一个凸透镜,在成放大实像的情况下,像移动的速度大于物体移动的速度结论2:_23. (7分)在“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1)实验目的是:观察水沸腾时的_和水沸腾时的_(2)如图1所示的实验,器材中使用中心有孔的纸板的作用是_(3)如图2所示的是小刚同学做观察水沸腾实验时看到气泡上升情况的示意图,其中_是沸腾时的情况(4)下表是小刚记录的数据请你分析,不可靠的数据是_测得水的沸点是_,其形成的原因可能是_时间/(min)012345678温度()909294969598989898四、 解答题 (共3题;共31分)24. (5分)取一块橡皮膜,蒙在圆筒的一端,绷紧后,用线扎好再取一小块薄玻璃片,粘在薄膜上(不要粘在正中间),如图所示,使小玻璃片对准太阳光,让它反射的光在墙壁上产生一个光斑,固定圆筒,对准圆筒大声讲话,仔细观察小玻璃片和墙壁上的光斑,你会看到什么现象?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25. (15分)初三14班的小豆同学对力学中一直出现的小木块又爱又恨,他准备自己动手建立模型,攻克难关,如图甲,小豆拿了一个圆柱形容器放在水平地面上,内装有适量的水,底面积是100cm2(筒壁厚度不计,容器足够高),此时水深16cm,如图乙,他将一底面积50cm2、高8cm的木块放入容器内,它会静止在水面上,且有 的高度浸入水中,他提出以下问题,你能解答吗? (1)未放木块时,水对容器底的压强; (2)求木块的密度; (3)如果用力将木块压至恰好浸没(水无溢出),木块重力在这一过程中做了多少功? 26. (11分)小刚从家中出发到达彭城广场后,沿原路返回家中,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路程与时间图像如图所示(1)步行的是图中_段 (2)求小刚骑车的速度 (3)求小刚从出发到返回,全程的平均速度 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4题;共28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