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六年级下语文教学实录-1长江之歌苏教版一、读题悟情,自学交流在长江之歌的背景音乐中开始上课。师:同学们,让我们在这优美而奔放的乐曲声中继续走近长江之歌。下面一起来读课题。生:长江之歌。师:热情地读一读。生(音量变大):长江之歌。师:深情地读一读。生(语调舒缓):长江之歌。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是一首歌词,也可以说是一首现代诗。歌词在表达情感时往往非常强烈。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首歌词表达了作者对长江什么样的感情呢? 生:依恋。生:赞美。师(板书:赞美 依恋):课文中有四行诗集中表现了这两种感情,找到了吗?生:我找到了,是这四句:“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师:我们一起来读一下。生齐读。师:作者是通过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这种感情的呢?我们来看一下“自学提示”。谁来读一下。生(读):默读思考:联系具体诗句,结合搜集到的资料,想想你是从哪些诗句里感受到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和“有母亲的情怀”的,并作适当的批注。师:下面大家拿出诗来,读一读,结合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作一作批注。生读诗,师巡视。师:下面同桌可以交流交流。结合诗句,谈谈自己的感受。生交流。二、披文入情,品读“无穷”师:同学们,下面我们集体来交流一下。从哪些诗句感受到长江是无穷的源泉。生(读):你从雪山走来,春潮是你的丰采;你向未来奔去,惊涛是你的气概。师:说一说,你为什么划了这四行诗?生:从“春潮”“惊涛”等词语感受到长江的丰采与气概。师:这是你的感受。还有谁要补充的?生:从字面上说,先看“源泉”:“春潮”与“惊涛”都表示源泉。再看“无穷”:从雪山到东海,有很大的气势。师:长江横贯我们祖国大地,我们可以来看一看长江流经的省市。师(点击投影片):长江像洁白的哈达,像长长的飘带,她从青海的雪山出发,一路东行。流经生:西藏。师:流向生:四川、云南、重庆。师:长江继续奔流。流向生:湖北、湖南、江西。师:长江继续奔流。奔向生:安徽、江苏、上海。师:最后奔入东海,奔入太平洋。师:这样的气势,我们在读时就可以感受到长江是无穷的源泉。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这四句诗。生齐读开头四行诗。师:刚才我们是从诗句的意思方面来理解长江“是无穷的源泉”。我们现在再从文字方面看一看,这四行诗里有两个字,表现了长江不一样的情态。找一找。生:一个是“走”,一个是“奔”。师:为什么是这两个字呢?生:我认为一开始长江是从雪山“走”来,而后来向东海是“奔”去的,显出很着急。师:你认为很着急,其实也就是写出长江的气势更加的生:大。师:气势更大,因为她汇集了很多的支流。长江有七百多条支流。这两个字反映出长江不同的情态。你还有什么要补充的?生:这两个字完全概括与形象描写了长江在不同流域的不同情态。师:我们从图上也可以看出,长江从雪山出发时,还像涓涓的细流,奔入东海时已经是波澜壮阔。好,我们把这两个字圈出来。读书时,遇到好的字词我们要学会圈画。那么,我们能不能把这不同的情态读出来呢?谁来试试?指三个学生读。教师相机指导。师(板画一伏一起):他们读时,我们听出来了,就是这样先低后高。再一起来读一下。生齐读。师:这首诗中,还有四行诗,也写到了“走”与“奔”,找到了吗?生(读):你从远古走来,巨浪荡涤着尘埃;你向未来奔去,涛声回荡在天外。师:同学们看一看,这四行诗是从什么角度写长江的,刚才四行诗又是从什么角度写长江的?生:这四行诗是从时间角度写长江的,从远古写到未来。刚才四行诗是从空间角度写的。 师:板书(空间、时间)。长江在我们中国大地上已经奔流了千千万万年。有多少文人黑客在长江边吟咏歌唱啊!同学们知道哪些写长江的诗呢?自己学过的或者自己读过的都可以说一说。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是李白写的。师:这是李白写的,还有吗?生:“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这也是李白写的。师:这句诗是写长江的吗?生:是写黄河的。师:黄河、长江同是我们的母亲河。还有写长江的诗吗?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写的。师(出示有关诗句):很多诗人都来到了长江边。唐朝的李白来了。读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师:在李白眼中,长江中滚滚奔流的是至情至性的情谊。唐朝的杜甫来了。读生: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师:在杜甫眼中,长江中滚滚奔流的是忧国忧民的情怀。宋朝的苏轼来了。读生: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师:在苏轼眼中,长江中滚滚奔流的是千古人物的风流。宋朝的辛弃疾来了。读生: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师:在辛弃疾眼中,长江中滚滚奔流的是千古世事的兴亡。明朝的杨慎来了。读生: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师:在杨慎眼中,长江中滚滚奔流的是对千古英雄的慨叹。读了这些诗句,我们想一想,在这些诗人眼中,长江中滚滚奔流的仅仅是长江水吗?生(自由说):不是。师:谁来具体说说?生:我觉得长江中奔流的更是一种诗人的情怀。生:长江中奔流的是英雄的热血。生:还有对母亲的赞美与依恋。师:因为长江就是我们的一条生:母亲河。师(板书:母亲河):我们再来读这四行诗,请把你们的感受读到诗句中去。谁来读一读?指生读。师相机的指导。齐读。师:老师听出了你们情感的起伏。谁来上黑板画一画?生板画。师:我们读诗时,就要读出这种情感的起伏变化。三、展开联想,感悟“母爱”师:同学们想一想:长江不仅“是无穷的源泉”,她还“有母亲的情怀”。文中哪些地方写长江有母亲的情怀呢?生(读):你用甘甜的乳汁,哺育各族儿女;你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师:联系母亲对我们的关怀,想一想:读这四行诗有什么感受?生思考。生:我觉得这四句诗非常的形象。因为母亲在哺育我们的时候,就是用甘甜的乳汁来哺育的,有健美的臂膀来抚慰我们。文中把长江比作母亲,她也有甘甜的乳汁来哺育我们,用健美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这些诗写得非常妙。师:这位同学结合了母亲对自己的关心,品味了这四行诗。本来我们是长江边的人,共饮长江水。但文中把长江水说成是生:甘甜的乳汁。师:本来是长江连接高山大海,文中却说生:挽起高山大海。师:有一字注意到了吗?生:挽。师:什么人在一起,我们会用胳膊挽起来?生:关系非常亲密的人。师:我们把这个字也划下来。生划字。师:对这四行诗的理解还有要补充的吗?生:我读这四行诗,感觉各族儿女和高山大海都好像长江的子女一样。师:你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好吗?生读。师:你把自己的感受读进去了。请你上黑板画一下情感的起伏线。其他同学我们再来齐读这四行诗。生齐读。师:还有哪些诗句要交流一下的?生(读):你用纯洁的清流,灌溉花的国土;你用磅礴的力量,推动新的时代。师:读了这四行诗,你有什么感受?生:我觉得这四行诗应该是描写长江是无穷的源泉。因为她是无穷的源泉,才灌溉花的国土,才有力量推动新的时代。师:你从这里感受到长江是力量的源泉。那么长江为我们祖国的发展作了哪些贡献呢?结合我们搜集到的资料说一说。生:发电。师:可以说得具体一点。生:长江上建起了三峡水电站。师:它每年的发电量是多少?生:1000亿度。生:长江是亚洲第一大河,它的长度、流域面积、水量都是亚洲第一位的。三峡发电站是世界第一大水电站,它发电主要靠母亲河长江。师:长江推动了我们祖国前进。请把你的感受读到诗句中去。生读诗。师:你把你的感受也用浪线画出来。师(出示有关图片):长江推动时代的发展。我们看一看,上图就是雄伟壮观的三峡大坝,下图是劈波斩浪的江上游轮。长江的运输功能如果全部运用起来,相当于四十条铁路。长江不仅是水的源泉,情感的源泉,也是祖国前进的力量的源泉。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再来读这四句诗。生齐读。师:刚才这位同学画了这条波浪线,我们来看看画得怎么样?生:我觉得画得很好,前一句感情比较平和,后一句表现出力量更大了。师:你看出了她的好来,那有没有什么建议?生:就是我感觉画得太突兀了。师:这句诗里有“磅礴的力量”,浪线是要画得高一点,但也不能一下子窜得太高,要和整首诗协调起来。我们读诗的时候也要自然一点。好,请刚才那位同学来改进一下。生改图。师:我们学习就是要不停地改进。师:同学们,我们理解了诗句,再回过头来,看一看作者对长江的感情。面对这样的长江,我们怎能不赞美,怎能不依恋呢?再深情地读一读这四句诗,感觉一定不一样。生(齐读):我们赞美长江,你是无穷的源泉;我们依恋长江,你有母亲的情怀。师:我们来看一看这四行诗中感情是怎么起伏的?生:先高后低。师:看老师来画一画。(师板画。)师:诗人在写这首诗的时候,他的感情是不平静的,是不停地起伏。他用这种起伏的感情表达了对长江的深情。四、把握形式,牢记诗句师:我们在品诗的时候,既要从它的内容上来品读,又要从它的语言文字上来感受。比如,我们在写事物的时候,一般会用第三人称师板书“她”。师:这首诗在写长江时,用了生:你。师:我们来比较一下,在这首诗里用哪一种人称好?你们可以把有些地方的“你”换成“她”来读一读。生读体会。师:我们来交流一下,为什么文中用了“你”,而没有用“她”呢? 生:如果用“她”的话就感觉不是一家子,而用“你”的话就感觉很亲切。师:用“你”就感觉像是一家子,长江像母亲一样。生:用“她”就好像是和别人在议论它。用“你”就是面对面的说、赞美。生:我感觉如果文中全用“她”就有点矛盾。比如“惊涛是你的气概”,此处用单人旁的“他”更好。师:你是从语言文字的角度比较了“他”与“她”的不同。生:用“她”就没有亲切感了。师:用“你”主要是有一种亲切感。我们和长江,就像我们和母亲一样。这首诗是作者和长江的真情对白,是人们和长江的情感共鸣。所以文中写长江用了第二人称。下面我们一起把全诗读一下。老师来配上音乐。我读第一行,你们读第二行,交叉往下读。读第二段时再交换一下。读的时候还要注意情感的起伏。师生配合读。师:同学们,我们在读诗的时候就要这样有所起伏。刚才我们体验到了诗中情感的起伏,其实这首诗的语言也是有起伏的,它的很多的句式也是反复出现的。反复是我们诗歌创作中经常用的方法。(师板书“反复”。)师:同学们找一找,这首诗里有哪些句式是反复出现的?生:我们赞美我们依恋生:你从你向生:你用你用生:“春潮是你的丰采”中,“春潮”是主语,“是”是谓语,“丰采”是宾语。而在“巨浪荡涤着尘埃”中,也是这样的句式。师:这位同学不简单,不仅能从相同的文字看出“反复”,还能从句子的结构中看出相同之处。我们把掌声送给他。生鼓掌。师(出示反复的句式):我们根据这些反复的句式,能试着把诗说一说吗?先试一试看看。生自由说。师:我们一起来说一说第一小节。生齐说第一节前四行,接着指名分句说。师:我们在不知不觉中就会背这首诗了,在课后我们再巩固一下。五、运用形式,迁移表达师:学到现在,我们感觉这首诗写得怎样?生(齐说):好!师:诗中的情感起伏非常明晰,语言非常严谨、优美。但是在这首诗刚刚写的时候,它没有这么好。我们来看一看作者胡宏伟先生是怎样谈他写这首诗的经过的。师出示有关内容,指名读。生(读):初见长江,想到了长江遥远的源头,想到了长江已奔流了千万年,心头涌上来两句词:“你从雪山走来,你从历史走来。”师:胡宏伟先生开始只是写了两句,后来经过一个创作过程,才写成现在这首歌词。我们写文章,都要经过一个慢慢积累、创作的过程。后来,他写得这么好,是因为他不停地思考,不停地加工。我们也可以模仿这首诗来写一写自己的事。师(出示有关内容并读):仿照长江之歌的形式,写一写自己的母亲,可以只写几行,题目就叫母亲之歌。当然也可以写一写自己熟悉的其他的人或物。生练写诗句,师巡视指导。师:下面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没有写完的,课后可以补充完整,把自己想到的说出来就行。像胡宏伟那样,写两句就行。生:我写老师的。你用勤劳的双手,给予我们知识的甘霖;你是辛勤的园丁,师:没事,再想一想。生:你是辛勤的园丁,滋润我们的身心。师:你以前写过诗吗?生:没有。师:这是你写的第一首诗。回家再改一改,送给你的老师。生:我是写给老师的。你在办公室改作业,改得那样认真;你在讲台教书,教得那样入迷。你用圆润的嗓音,为我们讲课后来还没写好。师:回去把它写完。我们把掌声送给她,她写得比较丰富。生鼓掌。生:我写的是父亲。你从家中出去,忙于工作之中;晚上回家的时候,眼中已布满血丝。师:你写出了对父亲的深情。回去再改一改,送给你的父亲。生:我写的是母亲。你用伟大的母爱,滋润我的心灵:你用勤劳的双手,为我打开心灵之窗。师:她写了四行,已经比较完整了。同学们,我们学了诗,又练习写了诗。虽然我们写得不是很成熟,但是没关系,因为很多同学是第一次写诗。我们以后在生活中发现一些精彩的地方,可以用诗的形式把它记录下来。这样好吗?生:好。六、课后延伸,关爱长江师:这节课我们就学到这里,下面看一下“课后延伸”:1背诵并学唱长江之歌,还可以收看专题片话说长江。2请继续关注长江,关爱我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海域使用权租赁与海洋科研合作合同范本
- 水性瓷砖施工与环保评估合同
- 老字号品牌旗舰店租赁及历史传承保护合同
- 公交车辆驾驶员劳动合同及安全行车教育与保障协议
- 2025公务员市考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湖北银行考试试题及答案
- 电竞专业考试试题及答案
- 会计专业笔试题目及答案
- 特殊职位专业考试题及答案
- 双重预防管理体系
- 学校预算制度管理制度
- 产后抑郁症妇女的护理
- 公司全电发票管理制度
- 《人工智能通识导论(慕课版)》全套教学课件
- 视频制作拍摄服务方案投标文件(技术方案)
- 物流客服管理制度
- 下半年中小学教师资格笔试考试题库带答案2025
- 2024年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高职组(环境检测与监测赛项)考试题库(含答案)
- 综合布线工程安全技术交底
- 贵州省高品质住宅设计导则(试行)2025
- 小学六年级奥数竞赛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