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山岳的形成(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 了解褶皱的概念和基本形态,掌握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认识褶皱山的形成和基本形态特征,2. 理解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地形倒置现象,并能够分析其形成的原因。3. 了解断层的概念,认识断块山的形成和基本形态特征。过程与方法目标:1.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力、外力因素。2. 通过案例,尝试联系实际,培养动手演示、判读图像、比较、分析、归纳的能力。3. 活动的设计培养了学生运用数据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分析各种地貌的成因,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并在学习过程中培养读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2. 通过对地表形态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的认识,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3. 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习地理问题的兴趣,从而培养科学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的方法以及其地理意义。教学难点:1. 正确判断背斜和向斜,以及地形倒置的原因2. 阅读褶皱、断层示意图,分析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教学方法 读图分析法、比较分析法方法的综合运用。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及内容【导入新课】展示图片、视频播放“请您欣赏”名山景观视频。学生欣赏图片,观察图片特征以及小声讨论 【讲解】山地是陆地的主要组成之一,是陆地的骨架。山地的类型很多包括褶皱山、断块山、火山等,其形成和发展都与内力作用有关。【提问】同学们看到怎样的自然景观?这些山脉有什么特点?思考一下山地是如何形成的呢?学生思考问题,回答问题。【学习新课】:褶皱:在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的挤压作用下,岩层会发生塑性变形,产生一系列波状弯曲。褶皱是地表在内力作用下很普遍的现象,同学们要注意观察地块的形变、受力方向、和外部形态上的差异。(褶皱定义解读,强调关键词突出山岳的形成与内力作用有关。)【演示】首先请学生看示意图(多媒体演示褶皱形成动画)【讲解】大家刚才都很明显的看到在底层受到挤压时有两种形态的变形,一是背斜,一是向斜。【探究思考】如何判断背斜与向斜呢? (引导学生从外部形态上比较,联系到地貌类型上,背斜成山,向斜成谷。)判断依据a 外部形态(背斜向上突起,向斜向下弯曲)b 岩层新老关系(背斜中间老两翼新,向斜中间新两翼老)【演示】多媒体演示褶皱形成及特点引出在外力作用下出现的地形倒置-背斜成谷,向斜成山。(这是受到外力作用的结果。背斜的顶部因受到张力作用,岩性比较疏松,若裸露在地表很容易受到风力、流水等外力因素的侵蚀,所以就有可能变成谷地;而向斜的槽部因受到挤压力作用,岩性比较坚硬不容易被外力侵蚀,反而成为山岭。)我们不能简单地从形态上来判断背斜或向斜。背斜顶部被侵蚀后,下面的岩层裸露出来,所以从岩层的新老关系看,背斜中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向斜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依据岩层的新老关系来判断背斜或向斜,是最根本和准确的依据。背斜与向斜的地理意义: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构造,向斜是良好的储水构造 。褶皱山:由背斜或向斜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的统称【讲解】板块构造学说解释褶皱山形成原因板块的内部,地壳比较稳定,两个板块的交界处,是地壳比较活跃的地带:火山地震多集中此带。板块张裂和板块相撞得出裂谷或海洋和褶皱山系。p74活动题的讲解主要是在地形倒置的情况下背斜和向斜的判断,以及背斜成谷向斜成山的原因主要是外力的作用。【转折过渡】引入最新生活报道:“汶川地震发生后不到1小时,日本东京大学地震研究所的网站上,就发表了一篇由东大变动地形学副教授池田安隆撰写的分析报道。池田安隆认为,位于四川盆地边缘的龙门山断层整体移动,引发了里氏7.8级的大地震。”看来汶川地震是与断层有一定关系的,那么什么是断层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下。(引导学生注意到产生本次地震的原因是龙门山断层的移动,激发学生想了解断层的学习兴趣,进入断层的学习。)【演示】多媒体演示断块山图片【提问】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名山有什么特点?与前面连绵起伏的褶皱山有区别吗?请说说看。【演示】断层动画图请同学看书本80页断层定义断层:当地壳运动产生的强大压力和张力,超过了岩石的承受能力时,岩体就会破裂。岩体发生破裂后,如果两侧的岩体沿断裂面发生明显的位移,就形成了断层。【讲解】强调定义中的关键词:“超过承受能力”、“断裂面”、“明显的位移”。并且将断层与褶皱进行对比,强调断层的不连续性和明显的位移。【演示】断层的基本形式上升岩块(地垒):常形成块状山地或高地 下沉岩块(地堑):常形成谷地或低地。断块山:由断层发育而成的山岭和谷地,统称为断块山地,简称断块山。读图思考:1.何处是良好的地下水储藏区? 2.何处是良好的储油构造? 3.如果要修建地下隧道,应选择何处?为什么? 4断层附近能否建大型工程?为什么?板书设计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褶皱山、断块山与火山(一)褶皱山褶区1.基本形态 背斜 向斜2.背斜与向斜判断依据 构造形态 地貌类型 岩层新老关系根本依据(二)断块山 断层1.定义 断裂面 明显位移2.断层的基本形式 上升岩块(地垒):实例 下沉岩块(地堑):实例教学反思: 根据新课标准的要求,山地的形成这一节是作为分析认识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的一个案例,目的是通过这一节的学习,学生能够明白到内力作用是如何改变地表形态的,及其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这一节学生要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不多,但 “山地的形成”涉及到地壳运动,对学生来讲比较抽象和难以理解。该节课可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是:将传统和现代的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起来,加深学生的记忆和理解;多种教学用具(动画、图片)协调地运用到教学中,而不显得重复。例如:在讲授褶皱和断层的形成时,既有动画演示,也有利用手势,课本作演示的原始方法;还有就是利用图片动画来讲授褶皱和断层的形态,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开展小组学习,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并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恰当、及时的评价鼓励。基本完成了教学内容,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还有很多细节的地方需要改进:1.本节主要在于理解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再加以外力作用下的地质构造形成。2.讲解背斜向斜及断层的主要原因是为了迁移出背斜向斜断层的地理意义,这是该节课的意义所在。3.判断背斜与向斜的判断讲解中,岩层新老关系的表示不够清楚,并不是越底下的岩层越老,前提应表示为在正常的情况下水平岩层中,新岩层在上,老岩层在下,并且在图上应标注清楚。4.地形倒置的原因分析应注意到背斜主要是顶部受张力作用而向斜则是槽部受到挤压作用,应该表达清楚背斜与向斜的受力部位和受力方向不一样。5.背斜的储油讲解中应注意到岩层都是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2030中国植物基食品口味改良技术与渠道铺设策略
- 2025-2030中国智慧零售技术应用与消费体验升级趋势报告
- 2025年山东颐养健康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社会招聘(31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秋季广东广州市荔湾区西关培正小学编外教师招聘3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山东淄博张店区车站街道办事处招聘城镇公益性岗位人员71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房地产业合同审核实务及风险防控
- 产品分销与代理协议规定
- 2025年国民经济管理专业题库- 企业战略管理研究
- 2025广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招聘重点领域急需紧缺高层次人才36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52025广西天峨现代林业投资有限公司天峨现代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公开招聘中基层人员2人考试参考试题及答案解析
- 信贷档案管理培训课件
- 赛轮埃及年产300万条半钢子午线轮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辅警招聘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复习题及答案
- 催收行业培训课件
- 保护牙齿爱护牙齿2025年全国爱牙日全文课件
- 2025年海南事业单位联考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剖析附带答案详解
- 新疆G20联盟文海大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起点物理考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水发集团有限公司招聘(216人)备考练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高考四川卷生物真题试卷(解析版)
- 2025年度保姆专业照护老年呼吸道疾病患者服务合同-温馨呵护
- 媒介素养教育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