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3:文化常识C卷.doc_第1页
沪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3:文化常识C卷.doc_第2页
沪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3:文化常识C卷.doc_第3页
沪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3:文化常识C卷.doc_第4页
沪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3:文化常识C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教版备考2020年小升初考试语文复习专题13:文化常识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2分)1. (2分)下面有关爱的教育说法错误的是( ) A . 是一部日记体儿童小说,原名心。B . 记述了发生在四年级学生中的两百个动人的故事。C . 小说写出了主人公对祖国和人民、对父母和兄弟、对老师和同学深厚而真挚的爱。2. (2分)下列对名著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思所著。其中的经类故事有,大闹天宫、大战流沙河、三借芭蕉扇等。B . 海底两万里是英国作家儒勒凡尔纳所著。书中主要讲生物学家阿龙纳斯及两位同伴随“鹦鹉螺号”的船长周游世界的故事。C . 尼摩船长愿意把一切都告诉“我”,国为他不打算让“我”和两个同伴离开潜水艇。D . 唐僧师徒在小雷音寺遇到了妖怪黄眉老祖。3. (2分)墨梅的作者王冕是( )朝人。A . 唐B . 元C . 明D . 清4. (2分)下列选项中全属于四大名著中代表人物的一项是( ) A . 诸葛亮、蔺相如B . 唐僧、晏子C . 严监生、武松D . 林黛玉、曹操5. (2分)下面词语中都是同一类的是( ) A . 蝴蝶 猴子 小鸟 课堂B . 做饭 拍球 跳绳 做操C . 鞋子 裤子 帽子 袜子6. (2分)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四篇课文,( )( )这两篇是鲁迅先生写的,( )( )这两篇是写鲁迅先生的。 A有的人 B好的故事C少年闰土 D我的伯父鲁迅先生7. (2分)古代所说的“雅人四好”指的是( ) A . 笔墨纸砚B . 琴棋书画C . 梅兰竹菊8. (2分)山行的作者是_代_。( ) A . 唐;王维B . 唐;杜牧C . 宋;杜牧9. (2分)清明上河图的作者是( ) A . 北宋的张择端B . 北宋的滕明道C . 唐代的张择端10. (2分)下列作品与作家不能对应的是第( )组。A . 巴金挑山工B . 老舍骆驼祥子C . 艾青下雪的早晨D . 林海音城南旧事11. (2分)寄信人的邮政编码应写在信封的 ( )A . 左上方B . 左下方C . 右下方D . 右上方12. (2分)十六字令三首的作者是( )。A . 毛泽东B . 朱德C . 周恩来13. (4分)建设“信息高速路”的计划是1993年( )政府提出来的。A . 中国B . 美国C . 英国D . 法国14. (2分)呼兰河传中,拉磨的那个邻居叫( )。A . 有二伯B . 冯歪嘴子C . 小团圆媳妇15. (2分)李逵这一形象出自( )A . 水浒传B . 封神演义C . 隋唐演义D . 西游记二、 填空题 (共10题;共63分)16. (5分)写出这些节日的日期。l sh yun dn jin jn ji例:一月一日 是 元 旦 。_是 建 军 节 。f n ji r tn ji_是 妇 女 节 。_是 儿 童 节 。u qng ji_是 国 庆 节 。zhn u n chn dn de shn r_是 中 国 共 产 党 的 生 日 。jio sh ji_是 教 师 节 。17. (4分)传统节日我知道。 _(传统节日)与牛郎织女的故事有关,在农历_(时间)这一天,人们会举行哪些活动来庆祝这一节日?_18. (6分)我会按要求写一写。 (1)例:宇(宇宙)(宇宙飞船) _ _ _ _(2)例:毛茸茸(ABB式)_ _(3)形容高兴的词语:_ _(4)妈妈真辛苦,她一会儿擦桌子,一会儿扫地,一会儿洗衣服。 我一会儿_,一会儿_,一会儿_。(5)先填上相应的小动物的名称,再按十二生肖的顺序排列起来。(填序号) 卯_ 丑_ 亥_ 酉_ 戌_排序:_19. (6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大自然是神奇的:_面对大雪懂得先弯曲再反弹;幽香与纯洁的_有着无比旺盛的生命力;_虽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美丽的花,却是韧性十足,能引起人们许多的幻想。 (2)在学习中我们积累了不少的古诗词:“_,_。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首诗的作者是_。作者在诗中表达了_的思想感情。这种感情着重通过_、_、_等词语表达出来。 (3)孔子凝望着泗水的绿波,_地说水奔流不息,是_,它好像_。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_,它好像_。由此看来,水是_啊!”(选自课文游春) 20. (4分)读课文雨后的森林,想一想:_和_是颜色词,你还知道_、_、_也是颜色。21. (6分)把不是同一类的词划掉。松树、柏树、向日葵_;高、矮、胖_;惭愧、羞愧、兴奋_22. (5分)选择填空。天 北 颐和 圆明 景 香北京的公园可多啦,有_园、_园,还有_坛、_海、_山、_山中华 首都 长 故 人民 国家北京有世界闻名的古代建筑_城、_宫,还有著名的现代建筑_大会堂、_图书馆、_世纪坛、_国际机场23. (5分)看拼音,写词语。png piq dgu dolng sng_yn y jnghu gngy wi_24. (12分)判断下面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外边毛毛雨把车窗遮得像拉了一道纱帘。”这是个比喻句。_“你看窗外”和“去看吧你的花!”两句中的破折号所表示的意思完全相同。_“我的心怦然一震,这一震,使我明白了生命的意味是什么,是勇气!”这句话是课文的中心句。_ 25. (10分)读诗文望天门山,我知作者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字_,_族,号_生于四川省江油市青莲乡。中国唐朝诗人。有“诗仙”、“诗侠”、之称。三、 默写 (共1题;共4分)26. (4分)打开你的语言积累宝库,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填空 (1)_,万里长征人未还。 (2)绿遍山原白满川,_。 (3)见_以知_,见_以知_。 (4)朋友辞行可用诗句说:“_”。 (5)写一句三国歇后语:_。 (6)三国演义、西游记、_、_是我国四大古典名著。 (7)看到梅花我会想起“_”这句诗。 (8)夏天你去赏荷花,满地的荷花映入眼帘,此时你无法用语言表达,于是你想起了_、_这两句诗可以恰如其分地表达这种美的享受。 (9)桃花一簇开无主_,写出了桃花的艳丽。 (10)鲁迅的名言以及他的人格深深地感染了旧中国的人民,请填写他的名言“横眉冷对千夫指,_。” 四、 综合题 (共3题;共46分)27. (20分)课堂回放(1)把诗句补充完整,并完成后面习题。_,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_。(2)题西林壁是_朝诗人_观_后的总结,借_说理,富有理趣。题目的意思是:_。(3)苏轼的诗还有很多,全是苏轼的诗的一组是_A . 望庐山瀑布饮湖上初晴后雨B . 惠崇春江晓景饮湖上初晴后雨C . 春晓饮湖上初晴后雨(4)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题西林壁中的诗句_,讲的就是这个道理。(5)对“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_A . 从正面看庐山山岭连绵起伏,从其他面看庐山山峰耸立,从远处、近处、高处、低处看庐山,庐山呈现各种不同的样子。B . 庐山不管从哪个方向看都是高低起伏,错落有致。C . 横看山岭连绵起伏,侧看山峰耸立,庐山的远近高低都不相同啊。28. (15分)积累与展示。 (1)照课文神州谣内容填空。黄河_,长江_,长城_,珠峰_。_岛,隔海峡,与_,是一家。(2)想一想,说一说“我神州,称中华”中“中华”的全称是_。“各民族,情谊浓”中“各民族”指的是我国的_个民族,我能写出几个少数民族:_族、_族、_族、_族29. (11分)阅读课文检阅。检阅台上的人和成千上万观众的视线都集中在这一队,集中在这位小伙子身上了。“这个小伙子真棒!” 一名观众说。“这些小伙子真棒 !” 另一名观众纠正说。(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成千上万 淹没(2)“这个小伙子”指_。“这些小伙子”是指_。有的观众说“这个小伙子真棒”,是因为_而有的观众说“这些小伙子真棒”,是因为_。五、 连线题 (共1题;共5分)30. (5分)把课文片段和作品名连起来。六、 名著导读 (共2题;共6分)31. (4分)名著知识积累。 “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出自我国古典名著_。这句话中的“周郎”是指_。这部作品中,你最熟悉的一个故事是_,你最欣赏的一个人物是_。除了这部作品之外,我国的四大古典名著还包括_和红楼梦。32. (2分)阅读名著,回答问题家里面一切都是严格地分开的:今天是外祖母出钱买菜做午饭,明天就该外祖父买菜和面包。轮到他买的那天,午饭照例要坏些,外祖母买的全是好肉,而他总是买些大肠、肝、肺、牛肚子。茶叶和糖各人保存各人的,但是在一个茶壶里煮茶,外祖父惊慌地说:“别忙,等一等!你放多少茶叶?”他把茶叶放到手掌上,细细地数,说道:“你的茶叶比我的碎,所以我该少放,我的叶子大些,多出茶色。”他十分注意外祖母倒给自己的和倒给他的茶是不是同样的浓度,倒在两个茶碗里的分量也要平均。“喝最后一杯吧?”在倒净所有的茶之前,她问道。外祖父看了看茶壶,说道:“好吧,喝最后一杯!” 连敬圣像点的长明灯的油也是各买各的。在共同劳动了五十年之后,竟干出这等事! 看着外祖父这些鬼把戏,我又好笑又厌恶,而外祖母只觉得可笑。“你算了吧!”她安慰我说,“怎么回事啊?老头儿越老,反倒越糊涂!他八十岁的人了,也同样倒退八十!让他糊涂去吧,看谁倒霉;我来挣咱们俩的面包,怕什么!”(1)以上文段选自_(国家)著名作家_的小说_。 (2)文段中画线句子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3)请列举出这部小说中的另一个让你印象深刻的情节,并谈谈你对这部小说的阅读感受。 第 17 页 共 17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5题;共32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14-1、15-1、二、 填空题 (共10题;共63分)16-1、17-1、18-1、18-2、18-3、18-4、18-5、19-1、19-2、19-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