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二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文第23课《纸船和风筝》同步练习D卷.doc_第1页
人教统编版二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文第23课《纸船和风筝》同步练习D卷.doc_第2页
人教统编版二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文第23课《纸船和风筝》同步练习D卷.doc_第3页
人教统编版二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文第23课《纸船和风筝》同步练习D卷.doc_第4页
人教统编版二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文第23课《纸船和风筝》同步练习D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统编版二年级上学期语文课文第23课纸船和风筝同步练习D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基础达标 (共7题;共44分)1. (6分)看谁读得准,写得好。xing hto zub gung ln ln_2. (10分)组词。 抄_ 赔_ 注_ 淘_钞_ 陪_ 驻_ 萄_3. (8分)组词扩展。 妙:_、_、_、_。 演:_、_、_、_。激:_、_、_、_。 4. (6分)词语模仿。(1)胖乎乎 _(2)咕噜咕噜 _(3)津津有味 _5. (4分)我是火眼金睛,我能比一比再组词。 既_ 烈_ 福_ 迅_即_ 列_ 副_ 讯_复_ 稍_ 吓_ 积_腹_ 悄_ 虾_ 和_6. (5分)区别字组词。抓_ 还_ 挂_ 飘_狐_ 坏_ 蛙_ 漂_7. (5分)按要求写句子。难道它的味道很特别吗?(改为肯定句)这就是平常吃过的米糕嘛!(改为疑问句)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6分)8. (13分)阅读文段,完成练习。 朱德同志也跟战士们一块儿去挑粮。他穿着草鞋,戴着斗笠,挑起粮食,跟大家一块儿爬山。白天挑粮爬山,晚上还常常整夜整夜地研究怎样跟敌人打仗。大家看了心疼,就把他那根扁担藏了起来。不料,朱德同志又找来一根扁担,写上“朱德的扁担”五个字。(1)大家为什么要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在文中用“_”画出来。 (2)战士们把朱德的扁担藏起来后,朱德是怎样做的?在文中用“_”画出来。 (3)这段话的主要内容是( ) A . 介绍朱德怎样领导战士们打仗B . 介绍“朱德的扁担”这五个字的来历(4)从这件事中可以看出朱德是一个怎样的人?( ) A . 与战士同甘共苦的人。B . 以身作则的人。C . 机智勇敢的人。9. (18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狐狸和葡萄一天,一只狐狸出去散步。走着走着,它看到前边山脚下有一大片绿绿的葡萄。走近一看,啊!高高的葡萄架上,绿得透亮的葡萄多极了。狐狸的口水都要流出来了。于是,它决定摘几串葡萄吃。狐狸站直了身子,把前腿使劲伸长了,去摘葡萄,可是怎么也够不到。它不服气地想:“难道我连一串葡萄都摘不到吗?”狐狸坐下来,仔细地动脑筋:怎么才能够到葡萄呢?哦,对了!我应该寻找一个架子低的地方摘,那样准能摘到葡萄。狐狸开始一点儿一点儿地绕着葡萄架子走,这样可以发现长在低处的葡萄。狸终于发现一处它认为长得比较低的葡萄,于是摆好了架式,用劲一蹦,没摘到,再一蹦,还是没有摘到。狐狸累得气喘吁吁,它想:这一串一定不是长得最低的。它又绕着葡萄架走起来,哎!这次发现一串比刚才那串还要低,狐狸高兴极了。葡萄的香味一阵阵飘来,狐狸吸了吸鼻子,心想:我就要吃到香甜的葡萄了。狐狸又拉开架式,在那串葡萄底下使劲一窜,葡萄没有摘到,还差点儿闪了腰。狐狸气坏了,一边喘粗气,一边揉着后腰,一边自言自语地说:“我为什么一定要吃那些葡萄呢,那些葡萄一眼看去就是没有成熟的样子,颜色青青的,怎么能好吃呢?说不定又酸又涩,即使摘到了,吃进去也得吐出来,真没意思。”(1)全文共_个自然段,写出第一自然段写狐狸很想吃葡萄的句子_。(2)照样子,填一填。摘 动 喘 伸 吸 揉()葡萄 _粗气 _鼻子_脑筋 _前腿 _后腰(3)狐狸为了摘到葡萄,先后试了_次。 (4)找出表现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的句子。10. (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冬天,深褐色的海面显得很凝(nng nn)重。来自西伯利亚的寒流经常气势汹汹地掠过这片海域。小山似(sh s)的涌浪像千万头暴怒的狮子,从北边的天际前赴后继、锲(qi t)而不舍地扑向堤(d t)岸,溅起数(sh sh)丈高的浪花,发出雷鸣般的轰响,有时竟把岸边数百斤重的石凳掀到十几米远的马路中央。每到巨浪拍岸的日子,许多烟台人和外地的游客,纷纷顶着寒风跑到岸边,观赏这蔚为壮观的景象。还有的不顾被浪花打湿衣服,站在岸边,以那数丈高的巨浪作背景拍照留念,形成一道壮丽的风景线。(1)给划线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凝_(nng nn)重 似_(sh s)的锲_(qi t)而不舍 堤_(d t)岸数_(sh sh)丈高(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前赴后继:_。锲而不舍:_。(3)“千万头暴怒的狮子”“雷鸣般的轰响”形象地写出了海浪来临时的_与_,令我们感受到_。 (4)从“数百斤重”“十几米远”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5)“扑、溅、掀”三个动词集中刻画了冬日海的_。 (6)从“顶着”“观赏”“不顾”中你体会到了什么?衬托出了什么? 第 8 页 共 8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达标 (共7题;共44分)1-1、2-1、3-1、4-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