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册作文教案.doc_第1页
第九册作文教案.doc_第2页
第九册作文教案.doc_第3页
第九册作文教案.doc_第4页
第九册作文教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习作1记印象深刻的一位老师教学目标 1、从学习写作的角度读懂例文我的班主任片段,回忆师恩难忘一文的写法,联系习作要点提示,领会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把人物写得细腻感人的方法。2、根据作文的要求,自拟题目,抓住一两件事写一位老师。教学重点 抓住一两件事写一位老师,把事例写得具体、生动,细腻、感人。教学难点 抓住一两件事写一位老师,把事例写得具体、生动,细腻、感人。课前准备回忆自己与老师相处的点点滴滴。教学过程一、激活情感,激发表达欲望。同学们,“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老师为了我们的成长,呕心沥血,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他们似春蚕、似蜡烛、似铺路石他们始终默默地奉献着,耕耘着今天,就让我们用挚嫩的笔尖来赞一赞这些可爱的人吧!好吗?二、学习例文,感悟“细腻”的情感。1、田老师把一首小诗编成了一个小故事讲给学生听,这令作家刘绍棠至今不忘。田老师讲得生动,作者刘绍棠写得具体,让我们读来也深深地被感动着。老师这儿有一篇文章,是一位小作者写的他的老师,这件事比刘绍棠写的事还要小、还要平常,但是同样细腻、感人!想读吗?2、出示我们的班主任,请同学们认真地读一读,想一想小作者写了一件什么事?哪些描写表达了作者内心的感动?在相应的句子下做上记号。可以在四人小组里交流交流自己的感受。3、全班交流:“忽然,一只温暖的手扶着我的前额,慢慢地向上抬起。(“温暖”、“慢慢地”可以看出冯老师动作是那样轻柔,体现了她对学生的关心、爱护。)“她的一双眼睛望着我,好像在说:三个一怎么又忘了?”(这句话借我的感受生动地写出了冯老师当时的神态,使人觉得冯老师特别亲切、和蔼!)“冯老师轻轻拍了一下我的肩膀,朝前走去。”(“轻轻”一词表现了冯老师对学生的关心。)“我不好意思地一笑,立刻把身子挺直。” (“我”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从此,我每次做作业的时候,就觉得额前有一只温暖的手。它时时提醒我:写字,一定要保持正确的姿势。”(这儿细腻地描写了“我”的感受,老师的教育使“我”一直难以忘怀。)4、小结:是啊,老师的每一个小小的举动,都寄托着老师的情,也牵动着作者的心读来真切感人,也让我们身临其境!三、引导回顾,捕捉“细腻”的感受。1、几年来,关心教育过你们的老师一定很多,一定留下了许多令你印象深刻的事,让人回味,让人感动!2、七嘴八舌定形象:在你的记忆中,你想说说哪位老师呢?3、火眼金睛话细节:一次倾心的谈话、一次深情的暗示、一句难忘的鼓励、一束严厉的目光、一次令我心跳的家访、一幕深情的凝望、一个习惯性的动作、一个令我激动的电话再给大家十分钟时间,细细搜寻记忆中老师关心、教育你的一个动人的场景,待会儿说给大家听听,让大家一起来分享你的幸福与快乐!(1)学生自由准备。(2)交流自己的幸福体验。(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学会捕捉与人相处时细腻的动作语言、丰富的神情变化和温情的语言传递。还可以提供能拓展学生思路的文题,让其生发心中那温柔的情意,如运动场上的鼓励、机房里的谈话、月光下的散步、晨读中的关爱)(3)小结:每个人的心中都有温柔的一面,只要我们去用心体验,学会感动,就一定会有特别的发现,写出特别的感受!四、拟订提纲,写作文草稿。五、反复修改:千金难买回头望,文章不厌百回改!好文章三分写、七分改!(鼓励学生自改、互改。)六、誊抄作文。习作一讲评教学目标: 1继续从学习写作的角度读懂例文我的班主任片断,回忆师恩难忘一文的写法,联系习作要点提示,领会通过具体生动的事例把人物写得细腻感人的方法。 2加深学生感知通过一两件事写一个人的方法。 3、通过讲评让学生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作文优缺点,并能正确地加以修改。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加深认识围绕中心选择和组织材料。 教学难点:加深学习把人物动作、神态写得细腻感人。 教学课时共一课时(总第20课时)讲评过程:一、明确要求: 1、通过一两件事去写老师对自己的帮助。 2、要能体现出教师对自己的帮助。二、总评作文: 1、这次作文的总体水平不高,不少学生对标点等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好,有待于进一步提高是。 2、有几个同学还不会写完整的句子,句子表达不清,句子还达不到通顺。 3、有几个同学没能按作文的要求去写,在作文中引用的故事占用文章约95%的版面,让人觉得这篇课文中故事是主要的,而写人是次要的。 4、有不少同学写的事虽小,可是能做到描写细腻,有一定情感,让为读起来感到写出了对老师的热爱与崇敬,这些作文还是值得鼓励的。三、具体评析; 1、刘朋的作文作文有些像记流水帐一样,没有一个像样的重点,写的事虽多,可就是没有真情实感,语言不动人,这主要是缺少了写法指导,应以些为范例,让学生更好地认识写作文,特别是写人物要抓住一两事进行细致地描写。 2、郝方方的作文在她的作文里主要出现的是语句有些不简洁,如第二节明显是多余的,在讲析的过程中应让学生明白,要围绕中心去写,与中心无关的句子要大胆地去掉。 3、陈方园的作文对教师的描写相当出色,把老师写活了,这些美好的语言应多让大家体会,激发全体同学用美文去写作。另外写得不错的还有郝大瑞、刘雨凡等。四、提出希望与要求: 1、一部分同学的基础较差,作文水平较低还要迎头赶上。 2、鼓励学生多写日记,多练习自己的笔,多向“小小船”投搞,多向外面的杂志投搞。五、引导学生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后反思:习作2教学目标: 1、能读懂例文,知道作者是抓住鸽子的外形和动作两个方面的特点,把鸽子写得很有情趣的。 2、模仿例文的写法,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 教学重点: 读懂例文,掌握写作方法,能按要求完成习作。 教学难点: 模仿例文的写法,写自己喜欢的一种动物,把动物的外形和动作写下来。 教学过程: 一、激发情趣,明确训练要求 1谈话激情。 (1)同学们,你们肯定有很多朋友。谁能说一说,你交了哪些朋友? (2)除了这些人以外,你们还有什么特别的朋友吗?(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家禽野兽) 这些有生命的动植物,和人类共同生存在这个地球上。我们应当像看待老朋友一样,与它们和谐、友好地相处,甚至还要保护它们。 (3)说一说,你们喜欢哪些动物朋友,对于它,你知道些什么。 2交流归纳。 教师小结:只要是你喜爱的,或者你感兴趣的动物,你都可以把它当作是自己的好朋友,去了解它,去爱护它。 3明确要求。 引导学生读懂习作提示,弄清习作的训练目标。 二、师生互动,描摹观察体验 1画一画。 选择你喜爱的一种动物,把它的外形简要画下来。 1说一说。 你画的动物有什么特点,能介绍一下吗?(要注意动物的特征,可以采用与其他动物进行比较的方法,还可以用比喻、拟人、夸张等修辞手法。) 3师生归纳。 (1)写一种动物的外形、脾气等特点,要按一定的顺序,如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先分别叙述再归纳总体感觉等。 (2)可以写动物怎样吃食、嬉戏、活动、休息等习性。 (3)要写出自己和动物之间的联系。 4小组交流。 5交流同学们那么喜爱动物,一定和动物有过动人的有趣的故事。我们可以说一说自己是怎样表达对动物的喜爱之情的。 6、学生自由选材、定题目,自行拟稿成篇。 三、评改延伸,深化习作感受 1小组评改。 2班级交流。 小组推选优秀习作在班级宣读 2提出修改意见。 3学生修改。 板书设计: 写一种动物 (1)写一种动物的外形、脾气等特点,要按一定的顺序,如从上到下、从整体到部分、先分别叙述再归纳总体感觉等。 (2)可以写动物怎样吃食、嬉戏、活动、休息等习性。 (3)要写出自己和动物之间的联系。 习作二讲评教学目标: 1、 继续指导学生掌握写一次比赛的方法。 2、 加深感知有详有略的写法。 3、 让学生能认识到自己作文的不足之处,并能正确地加以修改。教学重点;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作文。教学课时; 1课时(总第 课时)教学过程;一、明确作文要求 1、写一次印象深的比赛。 2、写的时候能注意详略得当,并适当写一写观众的表现。二、引导学生品读作文。 1、让学生仔细地读一下自己的作文,并结合教师批语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作文。 2、引导学生自由进行交流。 3、同桌同学可以互相换看。三、再读例文。再次朗读例文,让学生对比自己的作文,更为深刻地认识自己的作文。四、教学讲评 1、总评这次的比赛总体来说是可以的,多数同学能注意把比赛的过程写清楚,同时也能注意到把场外观众的表现写出来。 2、分评 、鲍亚洲的作文他的作文写了上学期学校的“告别不文明知识竞赛”,过程写得十分清晰真实,语言在平淡显示出一种清新。对比赛的激烈程度也写得很出色。 、刘朋的作文最突出的特色就是对人物心理描写最为出色,把人物比赛时的想法扩大地写出来,很有情趣。对整个比赛写得也很有过程,突出的比赛的艰辛。 、郝安东的作文对比赛的过程介绍比较细致,如第二节介绍很准确,也很简洁,使我们真正地自己也到了比赛场地。另外比赛的场面写得也很清晰,特别是人物的心里更是描写十分出色。五、迁移深化 1、谈谈自己的收获。 2、教师在总结中深化学生的认识。教后反思:习作三:教学要求1通过组织秋游,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以及采集标本、积累写作素材的技能。2对照本组课文,学习状物的基本方法,写出秋天植物叶子的形状和色彩的变化。3通过写作,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难点1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进行观察。2观察顺序和写作顺序相结合。课前准备1. 组织秋游,明确到野外进行观察的目的、要求、方法,搜集常见的树叶标本。2查阅资料,了解秋天树叶色彩变化的原因,并做好笔记。教学过程一、导人,激发兴趣1. 昨天,老师带着同学们一起到山上去秋游,观察秋天的树叶,你观察到了哪些树叶? 2. 在我们课本中还有几种树叶的照片,这些树叶我们昨天发现了吗?它们的形状、颜色各有什么特点? 3. 小结。秋天到了,很多树叶都换上了新的色彩。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观察这些树叶,写一篇介绍秋天的树叶的习作。(板书课题) 二、明确要求,指导选材1. 指名读课本中的习作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考:本次习作有哪些要求? 学生讨论,教师结合讨论情况相机板书:形状、颜色。(变化) 2. 拿出自己搜集的树叶标本,边看边思考:你最喜欢什么树叶?它有什么特点?你准备向大家介绍哪几种树叶?(枫叶、冬青叶) 三、指导学生按一定顺序观察、写作1出示枫叶标本,问:(1)枫叶由哪两部分构成?(板书:叶柄叶片) (2)叶片、叶的边缘各有什么特点? (3)叶脉有什么作用? (4)枫树叶的叶柄有什么特点? (5)你知道枫叶秋天为什么会变红吗? 讨论、小结:秋天气温降低,枫叶里的叶绿素被破坏了,产生了花青素,有了它,枫叶的叶子就变红了。2指名按照一定的顺序介绍秋天的枫叶,注意枫叶的形状、色彩,还可以简单介绍一下色彩变化的原因。3. 评议口述情况。4根据评议情况将介绍枫叶的内容完整地写下来。5. 按同样的方法,将另外一种树叶的特点写下来。四、指导学生写好全文1通过介绍,老师发现同学们都不止熟悉一种树叶,有的熟悉两种、三种甚至更多,那么如果你想把两三种都写下来,还应注意哪些问题呢? 学生讨论。小结:要确定好介绍的顷序,并且在介绍不同的树叶时过渡要自然。2讨论:如果把介绍几种树叶的话写下来,是一篇完整的文章吗?当然不是,还应该加上什么?(开头和结尾) 3复习本单元学过的课文,进一步明确“总一分一总”的写作方法。4开头可以怎么写? 写秋游时看到秋叶的总印象。5结尾可怎么写? 讨论,小结:可以写对秋叶的赞美,也可以写这次活动给自己带来哪些快乐,增长了哪些见识。五、修改评议,完成习作1把刚才已写好的片断加上开头,段与段之间要注意连接,还可以再介绍一两种与刚才写的色彩变化不同的树叶。2. 学生独立写作,教师巡视指导。3指名读习作,集体评议、修改,对写得有新意的同学加以表扬。4誊写。习作三讲评教学目标: 1继续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以及采集标本、积累写作素材的技能。 2继续对照本组课文,学习状物的基本方法,写出秋天的植物的叶子的形状和色彩的变化。 3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作文还存在的不足,能正确地加以修改。 教学重点、难点: 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作文的优缺点。教学时间:共1教时(总第 课时) 教学过程:一、明确这次作文 1、明确这次作文的要求:写秋天的树叶,注意抓住秋叶的形状及颜色,同时要注意展开丰富的想象。 2、写的时候要做到重点突出,有详有略。二、总评这次作文 1、大多数同学注意使用优美的语言,再现了秋叶的美丽。 2、有不少同学注意汲取书本上的语言,结合秋叶的特点进行创新,虽然有些还不是特别的准确,但这是一种很好的现象,值得大力去提倡。 3、大多数学生能展开丰富的想象,使得秋叶变得更有魅力,更有血有肉,同时渗透着丰富的情感,让人读起来是一种很好的享受,如郝大瑞的作文,陈方圆的作文等读起来很富有人情,把人与大自然巧妙地结合起来,让人读得十分舒服。 4、也有不少的同学在写时没有注意句与句,小节与小节之间的联系,使得整体性不太好。 5、有些同学句子不真实,如“根据甜栗子叶发明锯子”等。三、自我品评让学生自己结合老师的评语,自己读自己的作文,自己感悟自己的作文,认识自己的作文。四、典型分析讲评 (一)十分富有创新的句子。 1、美丽的小姑娘伸开的五个手指。 2、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那漫开飞舞的枫叶。 3、我最喜欢秋天的落叶,尤其是银杏的树叶。 4、有些树叶似乎不想离开妈妈的怀抱,还想在树上多待一会儿,可是风一吹,摇了几个小脑袋,轻轻地,还是叶落归根了。 5、捡起一片银杏树叶摸一摸,细腻光滑,闻一闻,有一股清香。 6、我在田野中漫步,突然,一片扇子形的银杏树叶落到了我的肩上,我用手轻轻地把它拿起来,啊, 7、它的边缘又好像锯齿,真是让人琢磨不透。 8、风停了,这些树叶犹如生命垂危的老人,奄奄一息,可当秋风刮起时,这些叶子又如生龙活虎的孩子,又蹦又跳,些时的我。 9、这一大堆叶子太美了,我真不想离开让他成为我永远的记忆。 10、看看这一片很美,看看那一片也很美 11、你为什么那么红呢?是不是秋阳亲了你的脸你害臊了呢? (二)评析个别学生 1、郝大瑞的作文让学生感受出她的作文很有情味,字里行间渗透着一种感情,这是一般学生所没有注意到的。 2、刘雨凡的作文想着以一片枫叶为例去写,这是很有创意的,也是能突出“一叶知秋”这个道理的,可是开头与结尾联系得不好。五、深化总结 1、让附近同学互相品评。 2、指导以后作文的注意点及方向。教后反思范文:阴雨绵绵,秋风萧瑟的日子天气终于过去了,秋天的阳光又一次撒向大地,向人们展现她姣好的笑脸。我独自一人漫步在大街上,心里像被洗过的一样舒服,任秋阳尽情地泼洒在我的脸上,自由地呼吸着清新的空气,肆意地欣赏来往行人.蓦地,一片叶子落在我的发髻间,取下俩来一看,嗬!好可爱的法桐叶子,手掌般大小,边缘已稍稍向上卷起,虽然没有春天的嫩绿与生机,也没有盛夏时节的光亮与苍翠,但却躲多了一份秋的韵味,那是一份成熟,是一份沧桑,更是一份幸福。你瞧!此时的法桐叶子仿佛是一位筋脉突兀的老人的手掌,各个脉络均清晰可见,充满岁月的痕迹。在这各条脉络周围的叶面更是色彩斑斓,那黄褐色的斑点时而冲你微笑,时而是一只美丽的花蝴蝶向你翩翩起舞.令人又怜又爱!望远处望去,那三五成群的叶子,或是躲在角落窃窃私语;或是自由自在地奔跑在你面前为你带路;或是偶尔还会拦住你提醒你:“注意安全!”可爱的叶子啊!春日里为人们的枯燥生活带来一片新绿,炎炎夏日还能为人们遮阳,就在生命即将结束的时刻仍然不忘使出浑身解数展现自己的多姿多彩!习作4教学目标: 1懂得把想对别人倾诉的心里话用笔写下来,可以方便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 2认真阅读例文,明确与他人交流感情要真实,语言要得当。 教学重难点: 重点:懂得把想对别人倾诉的心里话用笔写下来,可以方便与他人交流思想感情。 难点:认真阅读例文,明确与他人交流感情要真实,语言要得当。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同学们,最近在与部分同学的聊天中,老师了解到有的同学有一些心事,有很多话想对别人说,可是又不方便当面讲,憋在心里却又挺难受。这该如何是好呢?请大家帮忙想想主意。(把想说的话写下来,然后想办法交给他,进行书面交流) 二、读懂例文 1请同学们读读赵洁同学写给老师的这篇文章。思考这样几个问题: (1)赵洁在文中对老师说了什么? (2)从哪些词句中能够体会作者的感受? (3)想一想,当赵洁写完这篇文章,并把它交给老师后,她的心情如何? (4)猜一猜,老师读了这篇文章后,可能会说什么?做什么? 2学生自由朗读例文,思考问题。 3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上述问题。 4大组交流、汇报。 三、指导习作 1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都会有一个不想轻易说出口的“小秘密”,这些心里话可能是想说给妈妈听的,也可能是想说给老师或好朋友听的。可能是为了某件事表示歉意,可能是传达最真的问候,也可能是诉说委屈或提些建议下面就请大家闭上眼睛,静静地问一问自己,今天你最想跟谁说说心里话,说点什么呢? 2学生自己进行心灵独白。 3可以和自己最好的朋友交流,也可以不说给任何人听,直接写下来。 4愿意在大组交流的同学发言,师生共提补充、修改意见。 四、学生练写 1学生练写草稿。 2在学生自愿的情况下,教师个别指导。 3学生修改草稿。 1学生誊写作文。 板书设计: _,我想对你说 习作四讲评教学目标: 1、 通过讲评让学生更清楚如何去写板报稿,掌握板稿的一般写法。 2、 通过讲评与阅读自己的作文,认识自己的作文的优缺点。 3、 能较正确地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学重点:能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作文。教学课时:一课时(总第课时)教学过程:一、 明确作文的要求: 1、作文要求:学校开展过哪些活动,发生过哪些值得报道的事情,选择一项写成板报稿。 2、写法要求:要记述清楚比赛或活动的过程,并写出比赛或活动的意义。二、 再读例文,加深感知教师再次强调这篇作文的写法。三、 总评这次作文 1、 这次作文的总体水平较高,大部分同学都能按要求去写,写清了过程,并符合板报稿的要求。 2、 有五六位同学在最后没有交待好比赛或活动的意义,只交待结果。 3、 有些同学的句子太长,表达意思不清。 4、 有两位同学的最后名字忘写了。四、 典型评析 1、 鲍亚洲 句子很优美,对比赛的过程写得很清晰明了。 能抓住重点的内容去写,这是值得大家学习了。 2、 板报稿应注意及时性。如冯雪婷和郝会平的作文写在三年级的事,就体现不出板报稿的及时性。 3、 何帅的作文作文虽短,但写出了重点,把比赛的过程写得很清晰。五、 自读自悟 1、 自己认真读自己的作文,结合教师的讲评,深入地感知自己的作文。 2、 同桌或附近同学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六、 对今后的作文提出新的要求。习作5 记一件亲身经历的事情教学目标 1、从学习写作的角度看懂四幅图片, 体会面部表情中的含义。2、根据作文的要求,自拟题目,体会情感写一篇叙事作文。 教学重点 通过读懂四幅图片,体会激发情感。教学难点 注意叙事的写法,把事情写具体、完整、有层次。课前准备 1、请学生回顾自己的事情,找寻照片,选择自己喜欢的事情先说一说。2、课件准备。3、四幅面部表情图示。教学过程 一、激活情感,激发表达欲望。 1、以课件出示四个表情,激发兴趣。2、请学生在下面分小组讨论一下自己看到这些表情的感受。3、指名回答,全班讨论。二、引导回顾,捕捉“细腻”的感受。1、结合自己的照片,在小组里或是跟学生的好朋友之间讲讲自己照片中的表情,以及这个表情背后的故事。2、请学生上台把自己的照片分类,贴在四幅面部表情的下方。3、全班交流:一起来看看这些照片分别是怎么样的?4、请学生上台,讲讲自己的故事,每种表情挑选一幅照片。5、小结:师生共同归纳这些故事。三、学习例文,感悟如何写出“细腻”的情感。1、 出示一篇写的比较好的写事情的文章。2、七嘴八舌夸一夸: 学生仔细的自读文章,说一说你觉得哪里写得好。3、火眼金睛话细节: 学生自己说说在文章中的哪些细节描写写得好,值得借鉴。4、小结:为什么别人的作文写的好?怎样才能写好叙事的作文?师生共同讨论。四、拟订提纲,写作文草稿。 五、反复修改: 千金难买回头望,文章不厌百回改! 好文章三分写、七分改! (鼓励学生自改、互改。) 六、誊抄作文。 习作五讲评【教学目的】: 1、 通过讲评继续让学生感知如何去写一种动物。 2、 通过讲评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己的作文。 3、 通过讲评让学生能正确的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学重点】:正确地修改自己的作文。【教学课时】:共一课时(总第 课时) 【教学过程】:一、明确作文的要求 这次的作文要求能写一种动物,并注意写好这种动物的样子与外形,即动作。二、总评这次作文 1、这次作文的整体效果较好,学生们能用自己的笔写自己的所见所闻,语言虽然有些朴素,可读起来还是很有味道的。 2、多数学生能注意用过渡句,让整篇课文显得很有整体感。 3、有些同学对动作的描写不够,没有具体生动的动作描写。三、引导自评、互评 1、让学生自己品读自己的作文,结合老师的评语,自我分析,自我发现,自我感知。 2、同桌同学可以互相品读,互相提出建议。四、老师具体讲评 1、陈方媛对狗的特点写得非常出色。(1) 见到主人时狗是怎样的。(2) 吃食时会是什么样子的。(3) 叼东西时会是怎样的。对这些方面她写得都很出色。 2、郝大瑞在短小中见出真诚,在平淡中显示出伟大。对公鸡的样子描写十分出色,特别是对公鸡的尾巴描写更是出色。另外她对公鸡叫鸣也写得十分出色。 3、何万里对小猪的描写也十分出色,写出了小猪的睡觉和吃奶时的神态很不错的。 4、另有对鹦鹉的描写也十分出色,抓住的鹦鹉的说话。五、总结和鼓励 1、什么样的作文为有创新的作文。 2、对个别同学提出鼓励与激进习作六一教学目标: 读懂例文,了解内容,懂得孝敬老人,帮助病残人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学习叙事的基本方法。 讨论要点,明确本次训练的重点是既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又要把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语言具体地写出来。 按照要求,选择做过的一件事写下来,做到把经过写具体,动内容写生动。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难点:把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语言写出来。三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二)学习例文,归纳写法。 轻声读例文,完成练习。()给爷爷洗脚主要写( )的事。()小作者在叙述给爷爷洗脚这件事时,先写( ),再写( ),最后写( ),其中重点写( )。 小结。 结合“习作要点讨论”,归纳写法。() 写一件事要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 写事情要有重点,要把事情的主要部分写具体,把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语言写出来。(板书:按顺序 写具体)(三)细读例文,启发讨论。 仔细读例文,启发讨论:小作者是怎么样把给爷爷洗脚的经过写具体的? 归纳小结:小作者把给爷爷洗脚的经过按事情发展的先后分成了几个部分:打水脱袜搓洗,每一部份都写得很细致。另外,小作者还把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语言写出来。这样就十分具体了。(四)审清题意,循序渐进练习。 审清题意:你们知道今天作文是写什么?有哪些要求? 开拓思路。 教师指导:() 指导学生在选择好内容的基础上按起因、经过、结果三部分组织材料,列好提纲。() 让一个学生具体地口述自己为老人或病残人做过的一件事的经过。 学生练习草稿,教师巡回辅导。作文六讲评【教学目标】: 1、通过讲评,让学生进一步明白如何去写好帮助人的一件事。 2、通过讲评,让学生正确认识自己的作文存在的不足,并能认真地加以改正。 3、通过讲评,同时让学生认识到帮助、老人是中华民族的美德。【讲评重点】:正确认识自己的作文。【教学课时】:共一课时(总第 课时) 【教学过程】:一、明确这次作文的要求这次作文的要求是写自己帮助、孝敬老人的一件事,重点是写出自己的帮助过程。二、再读例文,加深感知。让学生再次读例文,看作者到底是如何去写清自己的帮助过程。三、总评这次作文这次作文写得总体来说是很好的,没有学生去仿照例文,照抄例文,多多少少都有一些创新,这是很可贵的。不少同学的作文不仅写出了过程,而且语文也很有创新,让人读起来很舒服。也有一些同不审好题,写得重点偏了,如个别同学把重点写成了奶奶的劳动过程,而自己却处在一旁观看,实际上这次作文是写自己的作文。四、具体评析 1、优秀的典型作文如郝方方、郝安东、王珍、郝大瑞的作文,她们的作文有以下特色: A、语言清晰,过程写得很准确并很评实,特别是人物的语言很出色,让人感觉生活中确实是这样,但又高于生活,让人很清晰地看到了人物的形象。 B、可读性强,让人读起来舒服,感觉很自然亲切。 C、有许多有新意的句子,是一种好的创新。 2、欠佳的典型如徐成宝、蒋先营的作文:他们写得也可以,可是明显出现写法问题。如蒋先营的作文,人家写完一事,又写一事,让人感觉整个作文有些应负的感觉,并且不生动。徐成宝的作文写成了奶奶的劳动过程,明显不符合本次作文的要求。五、引导学生互评作文让他们互相帮助,互相汲取,达到共同进步。六、提出希望与激励 1、总结,提出希望。 2、渗入孝敬老人的思想。习作7【教学目标】:1、读懂例文书大夫领会扩写文章的意义,要求、方法和步骤。2、读懂提供的两份扩写材料,领会它们所要表达的中心,明确应当着力扩写的部分。3、按作业要求在两份材料在任选一个,扩写成一篇记叙文。【教学课时】:总共两教时。【教学重点】:按要求扩写。第一课时教学过程:(总第122课时)一、 激发导入1、有的同学写作文不生动,不具体,没有把文章写的有血有肉,这节课我们就来看看如何去克服这个问题。2、出示课题:扩写3、揭题顾名思义,扩写就是将一个故事的梗概扩展开来,使内容充实,丰满,使文章能有血有肉,具体生动。4、激疑:倒底如何扩写呢?让我们来先学学例文吧。二、 学例悟法1、导入部分上一次的作文课上我们曾经读过一篇例文叫给爷爷洗脚,作者是如何写“洗脚”过程的呢?学生读这一部分感知。小作者为了突出“孝敬老人”这一中心,不仅把这件事情的经过写得很清楚,而且把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语言也写出来了。谁愿意把这段评语读给大家听。(指名读)总结:一要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二要把人物的动作、表情和语言写清楚。2、按照这样的要求,我们来看这篇文章写得怎样?这篇文章赞扬了谢大成 的精神。围绕这个中心写了 层意思,要想突出这一中心,应该把 层写具体。3、既然同学们都认为应该把第二层写具体,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看第二层是怎么写的。就这么一句能看出谢大成怎样对工作认真负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