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 (21).doc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 (21).doc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 (21).doc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 (21).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后一课(第二课时)济源市沁园中学 苏胜美学习目标:1、 认识韩麦尔先生爱国志士的形象,学习刻画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外貌、细节。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中感人的部分,进一步体会人物内心悲愤爱国之情。3、 运用刻画人物的方法,写一个片段,锻炼写人能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有这样一篇文章,它从年被介绍到中国以来,一百多年,整整影响了我们好几代人,有许多人读完这篇小说后,为之动容,掩面而泣。它就是法国小说家都德写的最后一课。那么,它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魅力、成为我们脑海中挥之不去的经典作品呢?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最后一课,感受它的魅力。二、复习过渡上课时我们已经知道了小说的内容,阅读了一个人物,这个人物是小弗郎士,小弗郎士的身份是什么?小弗郎士上课前后的心情、态度有哪些变化?是什么事什么人使他发生了这样的变化?三、初读感知韩麦尔先生的身份特征是? 在这最后一课上,他最突出的感情特征是?四、自主探究小说表现了韩麦尔先生高度的爱国情怀,可是文章从头到尾没有“爱国主义精神”这几个字眼,小说是怎样体现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情怀的?反复揣摩,在书上圈点批注。 阅读提示:把自己“浸泡” 在最后一课的氛围中,调动想象与体验,圈点批注表情达意的句子和方法。 生交流写法和句子,感情朗读,重点朗读小说的高潮部分。生谈谈感动原因。人物悲愤悲恸悲伤之情,爱国情怀以什么样的语速语气能更好地体现人物的悲愤爱国之情?生练习朗读。听视频朗读, 全体齐读读出人物悲愤和爱国之情。这里有一处破折号,结合语言环境,补充韩麦尔先生未说完的话。可见韩麦尔先生想说的话有很多,可是作者为什么不让他说完却省略掉了?给读者留下想象思考空间,反而意蕴深长,内容丰富,达到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可见,人物的语言描写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恰当才好。老师归纳,韩麦尔先生的爱国情怀是通过他的语言动作外貌神态以及细节来刻画的。五、合作交流,探讨写法1、作者为什么把上课前的小弗朗士构思成一个贪玩、不爱学习、怕老师的小学生而不是“少年英雄”? 2、为什么写“锯木厂后边草地上,普鲁士兵正在操练”和“布告牌”上的“坏消息”? 3、有人说,教室后边的“郝叟老头、从前的镇长、从前的邮递员,还有旁的人”可有可无,你认为呢?六、实战练习:你见过悲伤的情景吗?运用课文所学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任选一个小题刻画其悲伤场面,要注意人物的年龄和身份特征。 1、小弟弟一听说爸爸取消了他盼望已久的去游乐园的决定2、拿着老伴的病危通知书,老奶奶 指名学生读写话,其余可以生点评。七、推荐阅读这篇小说我们虽然学完了,但是它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是巨大的,家国情怀在任何时代和国度都是最朴素最壮丽的情怀。请大家在课下阅读郑振铎先生的最后一课和老舍先生的四世同堂第一堂课。这两篇文章在内容思想以及写法上和本文都有相似之处,希望给你带来不一样的阅读体验。最后一课教学反思苏胜美学校在骨干教师中组织了立标课活动。此次立标课,我也是十分重视,备课方案推翻几次,课件反复修改。这节课值得说道的有两点:一、颠覆了以前讲课文的逻辑。之前我们讲大多数写人的课文都是先让学生阅读批画描写人物的句子,再总结人物的性格品质特征或者全文主旨。但是这篇小说的中心主旨非常明了,人物的感情表现得很抢眼,因此我觉得把重心放在作者是怎样刻画人物的爱国形象上的。简而言之,这堂课我是先让学生知道课文写了什么,然后探究怎么写,符合人的认知规律,并且起到了耳目一新的效果。二、听说读写的能力得到训练,尤其是写作能力得到训练。这节课的重心在于怎么写,因此我趁热打铁,来了实战练习,并且所做题目是两个身份和年龄截然不同的人,这就让学生懂得不同年龄和身份的人有不同特征。但是上完之后,觉得还是有诸多不足。一、语言随意性大,不够精炼。出现磕绊、半句话现象。在叫学生回答问题的时候都能出现磕绊,这真叫人痛心。更不用说上下环节的过渡衔接。为避免此类现象,今后的过渡衔接语言要写在本子上,字斟句酌,给学生以美感,起到示范性作用。其次,上课的时候忌慌忙,忙就出错。一定气定神闲。二、朗读不到位不充分,没有把人物悲愤之情饱满地展示出来。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