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散文阅读命题特点和答题思路 ppt.ppt_第1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散文阅读命题特点和答题思路 ppt.ppt_第2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散文阅读命题特点和答题思路 ppt.ppt_第3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散文阅读命题特点和答题思路 ppt.ppt_第4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散文阅读命题特点和答题思路 pp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散文阅读命题特点和答题思路 制作人 杨双萍 阅读的目的在于 看懂 看懂文字记录的思想 承载的意义 说散文阅读的能力强 意思就是看懂 鉴赏的能力强 检查你是不是真 懂 即你写出的答案与文意是否相符 谁的答案对 谁的答案错 必须以文本为依据 尊重文本的客观性 是阅读能力考查设题的基本原则 因此认真解读文本 是正确答题的前提 答题与阅读是不可割裂的 在阅读能力的考查中阅读永远是第一位的 不想认真读文本 靠所谓 答题技巧 得分 是舍本逐末 绝不会取得好成绩 散文题的设问 可谓千变万化 因此 了解常见的出题方式及答题思路 对提高成绩就显得十分重要 一 考查对文意的理解 答案主要在文本中寻找其题量约占散文题总量的四分之三 考查可以从词 句 段等不同角度切入 考查对句 段意思的理解以及对文内各种逻辑关系的把握 1 就词 句 含义 设问解题提示这类提问表面看是就词 句设问 但考查的大都是词句在文中的含义 答题时需要结合上下文意 整合作答 例题 福建 泪与笑 文本相关段 此外失望人的傻笑 挨了骂的下人对主子的赔笑 生离死别时节的苦笑 这些笑全是 自然 跟我们为难 把我们弄得没有办法 是我们承认失败的表现 是我们心灵的堡垒下面刺目的降幡请谈谈你对文中 是我们心灵的堡垒下面刺目的降幡 这句话的理解 现实生活中的种种因素把我们弄得无可奈何 只好痛苦地承认自己的失败 解答题目既要考虑句中关键词语 降幡 意为投降的小旗 也应注意题句与上下文的关联 总结句 总领句 过渡句 比喻句 因果句 练习 p216 解题提示段落是文章中最为关键的语言单位 准确把握段意 准确给段落 全文分层 都是最重要的阅读基本功 2 就段落 层次设问例p229本文生动地刻画了一个 书虫 形象 你认为第一段和第二段对 书虫 的描写各有什么侧重 这两段的内容有什么关系 北京 3 就全文主旨设问问题形式 中心是什么 是如何体现这一主旨的 作者的态度是 蕴含的感情态度是解题提示 常用的有以下几种方法 从分析标题入手 从分析材料入手 从分析首段入手 从分析文章中议论或抒情句入手 从分析篇末入手 从概括段意或分析人物事件入手 常用格式 通过 表达了 4 就 有哪些 设问本文描写的 有哪些特点 解题提示问 有哪些 说明不止一点 要求筛选 分层 概括 答题注意要点完整 分层注意当合则合 不当合则分 p197 2305 就比较异同设问例p228解题提示求同比异是重要的分析方法之一 比较时注意题干要求角度 先要看准有无共同话题 再看表述角度 强调要点是否一致 6 就句段间因果关系 直接问 为什么 因果关系是最常见的逻辑关系之一 解答时要把握文中因果联系 例 p207 广东 夕照透入书房 为什么在作者笔下 傅雷文集 好像在骄傲地说 我可以永存 苏格拉底小雕像却 紧闭着嘴巴 一声不吭 二 考查鉴赏能力题 需要一定的鉴赏知识支撑1 就作者 用意 设问 问 为什么 或 有什么作用 p231 合欢树 5 7解题提示答 用意 可从三方面考虑 内容上 为表达某种意思 结构上 为铺垫照应 推动行文发展 艺术手法上 为更加强烈突出 富于表现力 答题时 结合具体文本 有时可能三点都有 有时可能只有一两点 不能一概而论 2 就 是怎样 设问 问文章思路 结构怎么样 解题提示 思路1 从 由 写到 引出 然后 最后 从而揭示 体现 思路2 引题 事例 拓展 反思例 文章以 说村落 为标题 就文章构思而言 作者对 村落 是如何 说 开去的 4分 重庆 答 1 由村落的符号化和含义的模糊引出话题 2 再以事例形象地说明村落的含义 3 由村落的居住说到村落的精神 4 联系自己和当下社会 反思村落精神的被遗忘 注 问 是怎样 的题常常可以用来问写法 例如 作者是怎样描写湖畔风光的 这就要从修辞手法 形声动静的结合等技巧使用方面作答 3 直接以 鉴赏 字样设问p232 8p207 5解题提示运用了 手法 技巧 表达了 内容 有 效果 一 常见的写作手法 1 象征 言在此而意在彼 内涵丰富 富有哲理 例见 a 我的空中楼阁 我的空中楼阁 a 对和谐自然的喜爱 b 对宁静生活的渴望 c 对独立人格的追求 2 铺垫 显示事物发生的原因或基础 显示其发展的必然 3 结构上 总领全文 制造悬念 线索分明 前后呼应 过渡自然 结构严谨 先抑后扬 卒章明志等 抒情方式 托物抒情 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直抒胸臆 表现手法 烘托 渲染 联想 想象 浪漫色彩 写实手法 正反对比 以小见大等 描写 正面描写a 渲染 采用浓墨重彩的笔法描绘事物 感染读者 b 白描 运用简笔勾勒事物的轮廓的描写手法 侧面衬托 烘托 烘云托月 a 正衬 用与所描绘对象性质 特征相似的另一事物作衬托 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 一般也可就称之为衬托 b 反衬 用与所描绘对象性质 特征相反的另一事物作衬托 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特点 白描 2004年全国卷 第19题老家 孙犁 那里的河流 确已经干了 但风沙还是熟悉的 屋顶上的炊烟不见了 灶下做饭的人 也早已不在 老屋顶上长着很高的草 破漏不堪 村人故旧 都指点着说 这一家人 都到外面去了 不再回来了 问题 第九段中 作者对老家河流 风沙 屋顶 炊烟 做饭的人 的回忆 主要运用了什么样的描写的手法 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 答案 运用了白描的手法 以相互的语言写出真情 营造了一种伤感 物是人非 深沉凄凉 的气氛 人称运用 第一人称 亲切 自然 真实 适于心理描写 第二人称 起到拟人化的作用 便于感情交流 亲切 第三人称 客观冷静 不受时空限制 便于叙事和议论 例见 2000高考全国卷第22题 长城 鲍昌 此文见 夺冠云梯 第216节 1 作者主要用第二人称写长城 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答案 a 将长城拟人化 给人以亲切之感 b 便于抒发感情 交流感情 列举和举例 议论散文中的举例或列举的作用是具体实在 使内容丰富 易于接受 增强说服力和感染力 例见 2005浙江卷第20题问题 孔子 庄子 释迦牟尼 李白 爱因斯坦在作者眼中是 似乎远离人群的人 文章列举这些人物有何作用 答案 表明了伟大的灵魂和精神创造是如何产生的 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丰富了文章内容 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二 修辞手法 1 比喻 化平淡为生动 化无形为有形 化抽象为具体 从而深入浅出 2 拟人 将所描之物 景 赋予人的特征 亲切自然 形象栩栩如生 语言生动形象 请赏析 风是最美的问候 把那些曾在往事中褶皱的情感抚摸得平展展的 这句话 看树 231页分析 一般从形式上和内容上两方面作答 形式上用了拟人的修辞 内容上和上下文相关 答案 把风拟人化 把情感具体化 反映出作者抛却烦恼后的平和心境 3 对比 突出描写对象的某种特点 使特征更突出 表意更清楚 4 反复 突出思想 强调感情 强化所抒之情 间隔反复有明确层次和引出对比这两种作用 我不信了春天 作者为什么反复这样说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一日的春光 页分析 这是间隔反复的用法 先要结合该句在文中的位置 从中概括要强化的内容 然后明确这样写是为了引出 突出主题 一日春光 这是欲扬先抑的手法答案 苦苦等待春天 春天却迟迟不来 许多次春天刚一露面 就被寒风冷雨驱散 到处寻找春天 却发现春天早已远引 和后文形成对比 欲扬先抑 突出下文 一日春光 5 引用 用之议论更能充分地证明观点 用之抒情能使文章内容丰富 富有文化气息 文字典雅 优美 6 反语 说反话 表达一种讽刺 愤怒和调侃之情 7 对偶 结构对称 形式整齐 节奏鲜明 音韵和谐 概括凝练 富有表现力 8 排比 说理透彻 条分缕析 叙事结构紧凑 文意贯通 语气强劲 抒情强烈 9 反问 加强语气 激发感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