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导师大全-官网总结.doc_第1页
首都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导师大全-官网总结.doc_第2页
首都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导师大全-官网总结.doc_第3页
首都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导师大全-官网总结.doc_第4页
首都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导师大全-官网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首都师范大学基础心理学导师查看导师信息 导师姓名 丁锦红 - 教授 导师性别 男 政治面貌 中国共产党党员 联系电话 68902228 通讯地址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邮政编码 100089 E-Mail 主页地址 工作简历 1989、1992年 杭州大学心理系获学士和硕士学位。 1992-1995年 天津师范大学教育系工作。 1998年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 1998年起,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工作。 教学工作 主要讲授认知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普通心理学、数据分析、心理学研究技术进展等。 研究领域 1、视觉认知过程 2、工作记忆神经机制 在研课题 1.“视觉运动识别中信息整合的神经机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1万,2010.1-2012.12,主持人 2.“威胁性提示信息记忆形成过程的认知神经机”,北京市教委项目,15万,2009.1 -2011.12,主持人 科研成果 1.Jinhong Ding, David Powell, & Yang Jiang, Dissociable frontal controls during visible and memory-guided eye-tracking of moving targets, Human Brain Mapping, 2009, 30(11): 3541 - 3552 2.Jiang Y, Ding J, Gold B T and Powell D K. Hemispheric Asymmetries in Tracking Occluded Moving Targets with the Minds Eye: Simultaneous Event-Related fMRI and Eye-Movement Recording. Brain Imaging and Behavior, 2008, 2:300?308 3.杨永胜、丁锦红。系列眼跳的产生及其心理学意义。心理科学进展,2008,16(2):240249 4.刘聪慧、郭春彦、丁锦红、俞国良。字频和预存表征对相继记忆效应的影响。心理学报,2008,40 (6): 662-670 5.洪悦、丁锦红。信息加工效率与阅读的关系研究。心理学探新,2008,106(2):72-76 6.蒋长好、赵仑、郭德俊、张钦、丁锦红、方平。面孔加工的情绪效应和效价效应。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6)3:237-239 7.丁妮、丁锦红、郭德俊。个体神经质水平对情绪加工的影响?事件相关电位研究。心理学报,2007,39(2):200-210 8.李杨、丁锦红。视野位置及刺激特征对目标搜索影响的眼动研究。心理科学,2007,30(2): 344347 9.胡荣荣、丁锦红。视觉选择性注意的加工机制。人类工效学,2007,13(1): 6871 10.丁锦红、李杨、胡荣荣、严艳梅。视觉搜索中空间不对称性的眼动研究。心理科学,2007,30(1): 116119 11.严艳梅、丁锦红。平面广告有效性检验方法中的眼动评价。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6): 117119 12.丁锦红、王丽燕。语音回路与阅读理解关系的眼动研究。心理学报,2006,38(5):694-701 13.Qin Zhang, Chunyan Guo, Jinhong Ding, Zhengyan Wang. Concreteness effects in the processing of Chinese words. Brain and Language, 2006, 96, 59-68 14.丁锦红、张钦、郭春彦。眼睛运动如何与记忆相关?心理科学进展,2006,14(1):1-6 15.付炜珍、代小东、丁锦红。眼睛运动参数评价产品外观的可行性。中国临床康复,2005,9:28,1-3 16.屈南、郭春彦、聂爱情、丁锦红。提取方式对相继记忆效应的影响。心理学报,2005 ,37 (1) :2633 17.林仲贤、丁锦红、张家驹、张新、武连江、吕文斌。弱智儿童的数字译码及划削动作速度与准确性研究。国际中华应用心理学杂志,2005,2(1),1-2 18.丁锦红、王军、张钦。平面广告中图形与文本加工差异的眼动研究。心理学探新,2004,4。人大复印资料心理学全文转载。 19.聂爱情、郭春彦、吴艳红、屈南、丁锦红。图形编码与提取的ERP研究。科学通报,2004,49(19):19621968 20.丁锦红、袁汝兵、郭春彦、田学红。中小学生内隐序列学习的机制。心理学报,2004,36(4):476-481 获奖荣誉 “不同方向视觉运动追踪的特性”,北京市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02年12月,第一作者。 主要兼职 中国心理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心理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心理科学进展杂志编委。 导师姓名 王志 - 副教授 导师性别 男 查看导师信息 导师姓名 张力 - 副教授 导师性别 男 政治面貌 中国共产党党员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 首都师范大学教科院心理系 邮政编码 100037 E-Mail 主页地址 工作简历 1998年9月-现在 首都师范大学 讲师,副教授 教学工作 主讲实验心理学,心理统计学,环境心理学等专业必修课和选修课为研究生开设自我的社会认知神经科学专业方向课 研究领域 社会认知神经科学,实验心理学(记忆),环境心理学 在研课题 自我的社会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北京市优秀人才项目 科研成果 关联性记忆错觉的产生与保持,心理学报,1998 An experimental study on the self-reference effect, Science in China (Serial C),2002 著译目录 “内隐记忆,认知神经科学的一个新领域”,在沈政主编认知神经科学,1997,上海教育出版社 “元分析方法”,在朱滢主编心理实验研究基础,2007,北京大学出版社(参与编写部分章节) 获奖荣誉 02-03,04-05,05-06,06-07年度,首都师范大学优秀主讲教师 04-05年度,06-07年度,首都师范大学学生科研优秀指导教师 主要兼职 无 查看导师信息 导师姓名 李新旺 - 教授 导师性别 男 政治面貌 中共产党党员 联系电话 01068902413 通讯地址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邮政编码 100089 E-Mail 工作简历 1983,7-2003,12 河南大学任教;1996年晋升教授。 2004,1-至今,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工作; 2006年被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 2008年 被定为三级教授; 2009年被中国心理学会认定并首批获得证书的“中国心理学家”。 1999,9-2000,6 北京大学心理系做高级访问学者, 2001,5-2001,8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做高级访问学者; 2008,11-2009,4 美国得克萨斯大学健康科学学院行为药理学实验室访问学者 教学工作 讲授的课程有:生理心理学,本科生生理心理学实验,本科生普通心理学,本科生教育心理学,本科生心理学(公共课),本科生教育心理学原理,教育硕士班认知神经科学进展,硕士研究生生理心理学研究进展,硕士研究生学习记忆与药物成瘾研究进展,博士研究生 研究领域 吗啡成瘾与中枢胆碱能系统的关系及其对学习记忆的影响 在研课题 毒扁豆碱对吗啡诱导的行为敏感化的影响 科研成果 Xinwang Li,et al. Effects of physostigmine on the conditioned hyperactivity and locomotor sensitization to morphine in rats. Behavioural Brain Research, 206 (2010) 223-228 Xinwang Li,et al. Interactions between morphine, scopolamine and nicotine: Schedule-controlled responding in rats.Pharmacology, Biochemistry and Behavior,96 (2010) 91-95 张 静 李新旺* 马兰花石杉碱甲对应激诱导的吗啡行为敏感化表达的影响.心理学报 2010, 42: 387394 李新旺 于萍.中枢胆碱能系统与吗啡成瘾的关系研究现状.心理科学进展2008,3 张静 李新旺* 马兰花. 二级强化模型在药物成瘾研究中的应用.心理科学进展2008,6 王磊 李新旺* 任丽敏. 药物成瘾机制的脑成像研究.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8,1,89-91 李新旺 徐爱红 于斌 王佳 郭春彦. 东莨菪碱对吗啡导致的大鼠行为敏感化的影响. 心理学报, 2007,2 于斌 李新旺* 王佳.NMDA受体与成瘾药物行为敏化的关系.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2007,6 于斌 李新旺* 王佳 王磊.MK-801与环境线索交互作用对吗啡行为敏感化的影响.心理学报, 2007,6 李新旺* 徐爱红 于萍 张滨. 乌拉地尔对吗啡干扰大鼠回忆空间学习任务的改善作用.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6,3 于斌 王佳 李新旺*. 应激诱发复吸的动物模型及其神经生物学基础.心理科学进展,2006,1。李新旺* 于萍 张滨 孟迎芳. 毒扁豆碱对抗吗啡诱导大鼠空间回忆障碍的作用.中国临床康复,2006,2 李新旺 徐爱红 张滨 于萍 郭春彦. 毒扁豆碱对吗啡导致的大鼠行为敏感化的抑制作用.心理学报, 2005,3 蒋艳菊 李艺敏 李新旺. 大学生孤独感结构特点的初步研究。心理科学,2005,3 李艺敏 蒋艳菊 李新旺. 孤独感结构研究。心理科学,2006,2。李新旺* 徐爱红 于萍 张滨.人格生物学研究的某些进展。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5,5 曾荣侠 李新旺。自我效能感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教育实验与研究,2003年第5期 Zheng Xigeng, Li Xinwang,Yang Xiaoyan,SuiNanEffects of scopolamine and physostigmine on acquisition of morphine-treated rats in Morris water maze performance.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2002,5 李新旺 赵永军. 当代军人与大学生人格特征比较.河南大学学报,2002,3 李新旺 肖建. 转基因小鼠在学习记忆研究中的应用. 心理学报,2001,5 李新旺 李永鑫 丁新华. 弱智儿童与正常儿童触觉长度知觉的比较研究. 心理科学, 2000,23(2):240241 著译目录 李新旺主编. 生理心理学(第二版).科学出版社,2008,9 李新旺主编.心理学.科学出版社,2003,10 李新旺 刘金平主编.决策心理学。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03,10 李新旺编著. 生理心理学.科学出版社,2001,8 李新旺 编著.生理心理学导论.河南大学出版社,1993,10 丁秀峰李新旺 主编.心理学.河南大学出版社,1996,12 李新旺 何蔚主编.心理学辅助教材.河南大学出版社,1997,12 获奖荣誉 1996年获得河南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2002年获得河南省开封市优秀教师称号。 主要兼职 1992-2006,中国心理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委员(三届) 1995-2006,教育部高等学校心理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两届) 2005- 中国心理学会生理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导师姓名 崔丽霞 - 副教授 导师性别 女 政治面貌 中国共产党党员 联系电话 87095012 通讯地址 北京海淀区西三环北路83号首都师范大学教科院心理系 邮政编码 100048 E-Mail 主页地址 工作简历 1991.07-2002.06内蒙古师范大学教育系教师 1999.07-2002.07北京师大心理学院 心理测量与心理咨询专业 博士研究生毕业 2003.12-现在首都师范大学心理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目前带研究生9人,已经毕业6人 教学工作 承担本科心理咨询、幼儿心理咨询以及社会心理等课程,同时为研究生开设咨询理论进展等课程 研究领域 学校心理咨询 在研课题 2007 北京市优秀人才项目心理弹力与学校心理辅导 2006北京市教育委员会科技发展计划面上项目大学生压力管理的干预研究 科研成果 1、崔丽霞(1)中学生问题行为多视角构想效度的研究, 心理科学,2007,1 2、崔丽霞(1)网络心理咨询的疗效与展望, 心理科学进展,2007年02月 3、崔丽霞(1)网络心理咨询的职业伦理研究,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7,6 4、崔丽霞(1)中学生问题行为问卷的编制和多症状的聚类分析研究,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5(5) 5、崔丽霞(1),中学生问题行为群体特征多视角的 研究,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 6、崔丽霞,如何增进儿童的交往技能,崔博士信箱,中国教育报 心理导航,2005 7、崔丽霞,问题学生在求救,崔博士信箱,中国教育报 心理导航2005年 8、崔丽霞,如何应对考试焦虑,崔博士信箱,中国教育报 心理导航2005年 9、崔丽霞(1)“二十年来我国心理学研究的回顾与反思”,心理学报2001(6) 该文入选2001度台湾海峡两岸教育与心理测量研讨会论文集 10崔丽霞(2)“二十年来我国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教育研究2001(6) 、该文被2001,7教育科学文摘转摘 著译目录 图式治疗实践指南世界图书出版社(出版中) 获奖荣誉 2006年主持心理咨询与治疗课程建设,获校级优秀课程奖 2005年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适应课程建设,获国家级精品课程 2005年参与大学生心理健康与适应课程建设,获校精品课程 主要兼职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兼职咨询师 导师姓名 方平 - 教授 导师性别 男 政治面貌 中国共产党党员 联系电话 68901744 通讯地址 首都师范大学教科院北二区145室 邮政编码 100048 E-Mail 主页地址 / 工作简历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北京市重点学科负责人,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负责人,首都师范大学教科院分党委书记兼副院长,主抓心理学学科和专业建设。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心理学会副理事长,北京市双高人才特聘专家。专业:教育心理学;研究方向:动机与情绪、智力发展和心理统计与测量。 近年主要研究领域为教育心理学、心理测量统计与评价,主持了科技部国家攀登计划专项二级项目;主持了北京市教育“十五”、“十一五”重点项目;作为心理测量专家主要参与了教育部教师资格考试的论证工作,参与了国家汉办文秘汉语考试的研发工作;作为教育部教育技术教师资格考试委员会委员参与了其考试的论证工作,并完成了教育部考试中心“认知心理学对考试测量影响”的研究项目;完成了北京市级“心理测量理论与实践”、“中学生自我调节学习发展模式”、“中学生动机发展评价”等多项研究。2003.2-3在美国Buffalo University进行短期合作研究。 2005.1-2和2008.2-3在美国Berkeley University进行短期合作研究。在核心刊物上发表研究论文40余篇;主编和参编专著5部;4项相关研究获省部级奖,其中“49岁儿童心理综合量表”修订(全国版)2002年获北京市第四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06年获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通过北京市科委鉴定。 近期展开的自我调节学习研究、情绪调节与焦虑研究、情绪调节与决策研究、情绪调节与记忆关系研究、反馈方式与自我调节关系研究、任务价值与自我调节学习研究、家庭父母教养方式研究与情绪调节、延迟效应研究、自我防御性研究、校准与自我调节关系研究均显示出整体性、系统性,研究编制的动机评价量表、自我调节学习量表等测查工具为心理学面向社会服务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保证。 教学工作 心理学方法 研究领域 情绪与动机、心理测量 在研课题 青少年行为调节 科研成果 陈满琪,方平,姜媛。干扰条件与情绪启动关系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8,31(1):88-92 李 改,方平,姜媛。情绪反应时间动力性的研究现状与展望。心理科学进展, 2008,16(2):290-294 Jill M. Norvilitis, Fang Ping. Perceptions of ADHD i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 Preliminary Study. Journal of Attention Disorder, 2005,9(2):1-12 陈满琪,方平,姜媛。情绪启动研究新进展。心理科学,2007,30(2):508-511 方平,陈满琪,姜媛。情绪启动研究的实验范式。心理科学,2006,29(6):1396-1399 方平,李凤英,姜媛。小学生自我调节学习的特点。心理科学,2006,29(3):541-545 方平,李英武。情绪对决策的影响机制及实验范式的研究进展。心理科学,2005,28(5):1159-1161 汪玲,方平,郭德俊。元认知训练的动机增强效应。心理科学,2005,28(4):881-884 方平,李英武。情绪对决策的影响机制及实验范式的研究进展。心理科学,2005,28(5):1159-1161 齐越,方平。任务价值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心理科学,2005,28(2):488-490 贾海艳,方平。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和父母教养方式的关系。心理科学,2004,27(5):1095-1099 王振宏,郭德俊,方平。不同同伴关系初中生的自我概念与应对方式。心理科学,2004,27(3):602-605 方平,熊端琴,郭春彦。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学业成就影响的研究。心理科学,2003,26(1):78-81 方平,李长青,姜媛。PASS理论近期研究进展。心理科学,2003,26(6):1104-1105 袁汝兵,郭春彦,方平。内隐序列学习的研究进展。心理科学进展,2003,11(1):22-27 著译目录 心理科学方法学 获奖荣誉 发表论文40余篇,著作学习心理学、心理科学方法学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49岁儿童心理综合量表”修订(全国版)2002年获北京市第四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06年获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主要兼职 中国心理学会心理测量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副主任,北京市心理学会常务理事、副理事长,北京市双高人才特聘专家 查看导师信息 导师姓名 郭春彦 - 教授 导师性别 男 政治面貌 中国共产党党员 联系电话 10-68902228 通讯地址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 邮政编码 100048 E-Mail 主页地址 工作简历 1956年生。自1982年,获首都师范大学理学学士学位、心理学硕士,在北京大学心理系获心理学博士学位。1982年留校(首都师范大学)工作,1997年晋升教授,2000年被评为博士导师。专业:认知神经科学。现担任学习与认知北京市重点实验室主任。2003.1-2004.4,2005.6-2005.8,2006.9-2007.3,2008.9-2008.12在美国Northwestern University Cognitive Neurosecience Lab和University of Kentucky Aging Brain Cognition Lab做高级访问学者。1995入选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1999年入选北京市跨世纪优秀人才工程; 2006年获北京市拔尖创新人才;2007年首都师范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教学工作 为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开设:心理统计学,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进展、心理学研究实验设计和记忆的神经科学研究进展等课程。 研究领域 认知心理学,认知神经科学。 在研课题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记忆和情景记忆关系的神经机制研究”;主持(2005.1-2008.12) 28万(30570603) 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记忆与情景记忆重复效应的神经机制研究”;主持(2009.1-2011.12) 32万(30870760) 科研成果 2004年以来,在Human Brain Mapping,Neuroscience,Cognitive Brain Research, Brain Research,Neuropsychologia, Neuroscience Letters,Chinese science Bulletin和心理学报等刊物发表研究论文近50余篇。代表性成果: 1. Chunyan Guo*, Adam L. Lawson, Qin Zhang, Yang Jiang.Brain potentials distinguish new and studied objects during working memory. Human Brian Mapping, 2008, 29: 441-452.(封面文章) 2. Chunyan Guo*, Adam L. Lawson and Yang Jiang.Distinct neural mechanisms for repetition effects of visual objects. Neuroscience, 2007, 149 (4): 747-759. 3. Chunyan Guo*, Li Duan,Wen Li, Ken A. Paller. Distinguishing source memory and item memory: Brain potentials at encoding and retrieval. Brain Research, 2006, 1118,142?154. 4. Chunyan Guo*, Joel L. Voss, Ken A. Paller. Electrophysiological correlates of forming memories for faces, names, and face-name associations. Cognitive Brain Research, 2005, 22,153-164. 5. Chunyan Guo*, Ying Zhu, Jinhong Ding, Silu Fan, Ken A. Paller.An electrophysiological investigation of memory encoding, depth of processing, and word frequency in humans. Neuroscience Letters, 2004, 356,79-82. 著译目录 主编教育科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 获奖荣誉 论文:Electrophysiological correlates of forming memories for faces, names, and face-name associations获第九届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2006.12) 主要兼职 现任心理学报、心理科学进展、应用心理学和心理与行为研究编委。中国心理学会普通心理实验心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导师姓名 金真* - 教授 导师性别 女 政治面貌 中国共产党党员 联系电话 66356241 通讯地址 北京安翔北路9号306医院MRI中心 邮政编码 100101 E-Mail 主页地址 研究领域 磁共振脑功能成像 主要兼职 北京师范大学 兼职教授 博导安徽医科大学 兼职教授 博导 硕导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 硕导 导师姓名 雷雳 - 教授 导师性别 男 导师姓名 廖凤林 - 副教授 导师性别 女 查看导师信息 导师姓名 罗峥 - 副教授 导师性别 女 政治面貌 中国共产党党员 E-Mail 主页地址 工作简历 1995年7月开始在首都师范大学教科院心理系任教,历任助教、讲师,现为副教授。 教学工作 讲授课程:心理测量,情绪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心理统计学 研究领域 主要进行情绪心理学、心理测量的理论与技术等领域的研究 科研成果 1. 赵晶,罗峥,王雪(2010)。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弹性、积极情绪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中国健康心理学,已录用; 2. 付俊杰,张腾月,罗峥(2010)。情绪面孔对成人惊跳反射的影响,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10, 24 (5), 383-386; 3. 罗峥,方平,付俊杰,张腾月,张寓杰,赵晶(2010)。大学生就业能力的结构初探,心理学探新,30(1),74-77; 4. 付俊杰, 罗峥, 杨思亮, 初中生反应性主动性攻击问卷的修订.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增刊, 199-202; 5. 张楠,罗峥(2009)。在心理治疗中审视积极与消极情绪的关系及作用。心理学探新,49(4),88-92; 6. 洪娜,罗峥(2007)。大学生情绪表达规则特点及其与人格因素的相关研究。东北师大学报(哲社版),第3期增刊; 7. 罗峥,郭德俊(2006)。2-6岁儿童心迷走紧张的发展。心理学报,38(2),240-246; 8. 罗峥(2005)情绪与动机。载于郭德俊(主编),应用动机心理学(408-440)。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9. Luo Z, Guo DJ. Exploring the link between vagal tone and emotion reac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39 (5-6): 303-303 Suppl. S OCT-DEC 2004.(摘要,被SSCI收录); 10. 罗峥,郭德俊(2002)。当代情绪发展理论述评。心理科学,25(3),310-313; 11. 罗峥,郭德俊(2002)。小学生对情绪社会调节作用的理解。心理发展与教育,18(3),34-39; 12. 罗峥、郭德俊等(2000)。ARCS动机设计模型在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效度分析。首都师范大学学报,5期,106-111。 13. 罗峥、郭德俊(2000)。写作心理学理论研究概况。心理学探新,20(3),12-15。 查看导师信息 导师姓名 师保国 - 副教授 导师性别 男 政治面貌 中国共产党党员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 首都师范大学心理学系 邮政编码 100089 E-Mail 主页地址 工作简历 2010.1-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 2006.7-2009.12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心理学系讲师 教学工作 本科课程:心理学概论;人格心理学;管理心理学硕士课程:教育心理学;青少年心理学;管理心理学 研究领域 情绪与创造性。探讨情绪的不同特性与儿童青少年创造性发展之间的关系。(1)情绪体验。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探明积极情绪与消极情绪、情绪体验的范围和区分性与创造性的关系,为进一步理解情绪对创造性的影响机制奠定基础;(2)情绪控制与调节。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考察高创造性儿童青少年对情绪的控制与调节特点,为学校教育中有关情绪情感的课程改革提供思路;(3)情绪效价、激活与任务的交互作用。采用实验研究,探讨不同情绪特点与任务类型之间的交互作用,为解释情绪对创造性的影响提供更具生态效度的证据,以此更好地促进创新型人才的研究与培养。 在研课题 1、北京市特色专业?心理学专业建设子项目“北京市中小学教师心理研究”(负责人) 2、北京市高等学校人才强教深化计划“学术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儿童青少年情绪社会化及评价研究(参与) 3、北京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青少年情绪调节策略发展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参与) 科研成果 论文与研究报告: 1)心理学课堂中的PBL教学模式(独立作者),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年增刊:13-17 2)流动儿童幸福感、安全感及其与社会排斥的关系(第一作者),心理科学,2009,32(6):1452-1454 3)家庭环境对大学生创造性倾向的预测作用(第一作者),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09,5:71-77 4)中德青少年“创造自信”差异分析(第一作者),中国教育学刊,2009,3:26-28 5)论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催化剂”(第二作者),中国教师,2008,12:55-57 6)老师,你快乐吗(第二作者),心理与健康,2008,12:38-39 7)模糊容忍性:研究回顾、现状与展望(第一作者),心理与行为研究,2008,6(4):311-315 8)儿童经验开放性:城乡差异及其与家庭、班级环境的关系(第一作者),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4:39-44 9)小学高年级儿童认知需求及其与班级气氛的关系(第一作者),中国特殊教育,2008,10:87-92 10)打工子弟学校班级气氛的特点(第一作者),教育科学研究,2008,8/9:58-61 11)近十年内地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回顾与展望(第一作者),当代中国青年人口与健康发展状况研究报告,中国青年出版社,2008,155-173 12)近十年内地青少年心理健康研究回顾(第一作者),中国青年研究,2007,10:23-27 13)创造性测验的材料与性别差异效应(第二作者),心理科学,2007,30(2):285-288 14)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智力和内部动机与创造性的关系(第一作者),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1:30-34 15)小学教师对学生注意问题的知觉准确性研究(第二作者),心理发展与教育,2007,1:82-86 16)普通高中选课的心理学背景与意义(第一作者),课程教材教法,2006,1:15-19 17)创造性系统观及其对创新教育的启示(第一作者),中国教育学刊,2005,8:5-8 18)论问题式学习中的问题(第一作者),上海教育科研,2005,7:55-58 19)青少年创造性倾向的结构与发展特点研究(第三作者),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4:2834 20)大学生学习策略的发展特点(第三作者),心理发展与教育,2005,4:7982 21)顿悟思维:意识的还是潜意识的(第一作者),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2004,3:5055 22)大学生学科问题类比迁移的实验研究(第一作者),心理科学,2004,3:606-610 23)浅论教师教学的元认知能力及其培养与训练(第一作者),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社版),2004,1:4447 著译目录 参编人格心理学(第五、第六、第十章),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参编教师的专业素质(第一章),河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8月参编教师发展丛书之?新世纪教师角色的重塑(第三、四章),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5月参编大学生心理健康读本(第七章),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8月参译有效的学习型学校?提高学生成就的最佳实践(第八、九、十章),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5年2月参编普通高中选课与学习指南英语,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12月参编中学生成长导航(编委),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年8月参编人力资源管理(第二章),重庆大学出版社,2004年3月主编心理健康教育(第一册)(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参编心理健康教育(第二册)(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参编心理健康教育(第三册)(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参编心理健康教育(第十二册)(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宁夏人民出版社,2002年8月参译成功智力教学(第二、三章),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8月参译透视课堂(第八章),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年1月参编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第四、五章),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8月 获奖荣誉 2007年9月 首都师范大学2006-2007学年优秀论文指导教师 2008年3月 第三届“朱智贤心理学奖” 2008年5月 首都师范大学2008年度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竞赛二等奖 2009年9月 首都师范大学2008-2009学年优秀主讲教师 主要兼职 中国心理学会会员国际行为发展研究会(ISSBD)会员 备注 欢迎对我研究方向感兴趣的同学积极报考,愿我们在学术研究和个人成长的路上走的更远! 导师姓名 孙延军 - 副教授 导师性别 男 导师姓名 田宝 - 副教授 导师性别 男 政治面貌 九三学社社员 联系电话通讯地址 首都师大教科院心理系 邮政编码 100089 E-Mail 主页地址 首都师大教科院心理系 工作简历 1988,7-1998,9:河北体育学院 1998,9-现在:首都师范大学教科院心理系 教学工作 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职业心理学、家庭治疗、教育心理学、运动心理学 研究领域 心理康复、职业生涯设计与指导、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运动心理学 在研课题 北京市中小学骨干教师TAP项目中国企业员工EAP项目(北京正业宏通)北京市海淀区教委心理测评项目中国移动重庆分公司人才测评项目中国移动黔江分公司人才测评项目中国移动涪陵分公司人才测评项目变革型领导与创新文化的关系智力残疾康复的预防与对策研究 科研成果 B. Tian, A. Menlo, K. Shi.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presidents perception on teachers participating school reform and their motivational orientations.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 39 (5-6): 125-125 Suppl. S, OCT-DEC 2004. 田宝、李灵学校组织气氛对教师工作倦怠的影响心理科学,2006,l,(29):189-193 田宝、赵志杭、赵凌燕少年运动员目标定向与可能自我的关系中国体育科技,2005,第期,第41卷,12-15 田宝、张钊、赵凌燕、李萌、王娜学业可能自我与运动可能自我对运动能力的影响体育学刊,2004,第11卷第5期,43-46 田宝、郭德俊自我效能感是考试焦虑影响考试焦虑的中介变量心理科学,2004, 3(27):340-343 田宝、郭德俊考试焦虑影响考试成绩的基本模式 心理科学,2004年11月第27卷,第6期(总第152期),1360-1364 著译目录 教育心理学案例.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情绪心理与调控人民警察出版社,2003 情绪:心灵的色彩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获奖荣誉 2008年3月,第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智力残疾标准的制定及应用研究,获国家级课题成果一等奖,第作者; 2007年4月,被国务院残疾人工作委员会、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评为: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先进个人。 2007年3月,“变革型领导与创新文化的关系”(第2作者,属于“关于深化创新文化建设若干理论问题研究”总课题)获中宣部“全国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主要兼职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理事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智力残疾康复专业委员会主任北京朝阳区纪委讲师团成员 备注 北京市中小学骨干教师TAP项目,目前处于调研阶段 导师姓名 田学红* - 教授 导师性别 男 政治面貌 中国共产党党员 联系电话通讯地址 浙江杭州下沙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邮政编码 310036 E-Mail 主页地址 工作简历 1992-1996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系工作,心理学教学研究工作; 1996-1999 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学习,博士毕业,获得博士学位; 1999-2005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工作,心理学教学研究工作; 2005-2006 受国家留学基金委员会资助,赴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做访问学者; 2006-2007 浙江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工作,心理学教学研究工作; 2007-2009 杭州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工作,心理学教学研究工作 教学工作 主要承担发展心理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基础心理学本科和研究生教学工作。 研究领域 教师学习、儿童发展 在研课题 1.教师学习共同体的研究,杭州市教育局委托课题,7万; 2.杭州市东城教育集团名师讲坛项目,杭州市江干区人民政府,20万; 科研成果 1.小学儿童在空间概念中的内隐学习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6;责任作者 2.阅读水平不同的儿童解决比较型算术题的实验研究,心理科学,2005;第1作者 3.7-11岁儿童图形辨认的发展研究,心理科学,2004;第1作者 4.转型期高师生的职业价值观与职业理想,高等教育研究,2004;第1作者 5.呈现方式对小学低年级学生汉字学习效果的影响,电化教育研究,2004;第1作者 6.教育科学方法实务,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独立作者 7.实验心理学(浙江省高校重点教材),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独立作者 8.文章标记效应的类型、产生机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4;第1作者 9.A comparative study on the phonological,graphic and semantic connection of Chinese Chracter between poor readers and normal readers of fourth grad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4. SSCI 收录 10.Ideal jobs in undergraduateseyes:a survey in a period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4. SSCI 收录 11.Ideal jobs in studentseyes:a survey in a period of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sychology,2004. SSCI 收录 12.小学生内隐系列学习机制,心理学报,2004;第4作者; 著译目录 1.教育科学方法实务,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6;独立作者 2.实验心理学(浙江省高校重点教材),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7;独立作者 获奖荣誉 1.小学儿童空间物体位置编码(I)(论文),第十一届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优秀奖,2003;第1作者 2.小学儿童空间物体位置编码(项目),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2002;第1作者 3.阅读水平不同的儿童解决比较型算术题研究,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2007;第1作者 导师姓名 汪玲 - 副教授 导师性别 女 政治面貌 联系电话 通讯地址 首都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心理系 邮政编码 100089 E-Mail 主页地址 研究领域 动机,情绪,创造性 科研成果 1、 汪玲 方平 鲁蕊。目标定向对创造性个性的影响,心理科学,2010,1:28-31 2、 骆素萍 汪玲。情绪创造性研究述评。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126-131 3、 汪玲 孙晓冬。失败恐惧的影响因素及其对学业成绩的影响。心理学探新,2009,6:79-82 4、 王爱娟 汪玲。目标感染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9,17(6):1257-1263 5、 孙晓冬 汪玲。失败恐惧研究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7,15(4):637-641 6、 林晖芸 汪玲。调节性匹配理论述评。心理科学进展,2007,15(5):749-753 7、 汪玲。中学生目标定向、创造性个性及两者关系的研究。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136-142 8、 赵兰兰 汪玲。学习兴趣研究综述。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6:107-112 9、 吴九君 汪玲。高三学生抑郁相关因素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