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专题复习 遗传的物质基础 ppt.ppt_第1页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 遗传的物质基础 ppt.ppt_第2页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 遗传的物质基础 ppt.ppt_第3页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 遗传的物质基础 ppt.ppt_第4页
高考生物专题复习 遗传的物质基础 ppt.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遗传的物质基础 复习9 共两课时 一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 dna具备作为遗传物质的条件 2 能够自我复制 使前后代保持一定的连续性 3 能够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从而控制新陈代谢过程和性状 1 分子结构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4 能够产生可遗传的变异 2 dna是遗传物质的证据 1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是一个有力的证据 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细菌体内的病毒 吸附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 研究方法 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对蛋白质标记35s 对dna标记32p 分组对比实验 标记噬菌体 35s标记蛋白质32p标记dna 子代噬菌体没有35s上清液中有35s 子代噬菌体有32p上清液中没有32p 结论 在亲子代之间具有连续性的物质是dna 即dna是遗传物质 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2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格里菲思实验 结论 加热杀死的s型细菌内有某种转化因子 3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艾弗里的实验 结论 dna是转化因子 即遗传物质 而蛋白质 多糖等物质不是遗传物质 下图为用含32p的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 据图回答 根据上述实验对下列问题进行分析 图中锥形瓶中的培养液是用来培养 其内的营养成分中是否含有32p 图中的a表示过程 此过程中进入大肠杆菌的是 没有进入的是 对下列可能出现的实验误差进行分析 实验测定 发现在搅拌后的上清液中含有0 8 的放射性 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当接种噬菌体后培养时间过长 发现在搅拌后的上清液中发现有放射性 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如果用15n 32p 35s标记噬菌体后 让其侵染细菌 在产生的子代噬菌体的组成结构成分中 能够找到的放射性元素是 a 可在外壳中找到15n和35s b 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c 可在外壳中找到15n d 可在dna中找到15n 32p 35s b 可在dna中找到15n和32p 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人的遗传物质是 dna或rna dna dna分子与rna分子的比较 规则的双螺旋结构 通常呈单链结构 脱氧核苷酸 核糖核苷酸 a g a g c t c u 脱氧核糖 核糖 磷酸 磷酸 因此 构成核酸的碱基共种 核苷酸共种 5 8 dna在真核细胞内的分布 主要在染色体上 细胞质中 二 dna的结构 dna基本组成单位 脱氧核苷酸 dna的空间结构 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而成 外侧 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 内侧 碱基对组成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a tg c碱基之间通过氢键连接 双螺旋结构 1 一个双链dna分子中 a t c g a g c t故 a g a c 50 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的一般规律及相关计算 2 dna分子一条链中 a g c t 比值的倒数等于其互补链中该种碱基的比值 3 dna分子一条链中 a t c g 的比值等于其互补链和整个dna分子中该种碱基的比值 4 不同生物的dna中 a t c g 的比值不同 分清楚是dna分子 双链 还是脱氧核苷酸单链 某双链dna分子中 鸟嘌呤与胞嘧啶之和占全部碱基的54 其中a链的碱基中 22 是腺嘌呤 28 是胞嘧啶 则b链中腺嘌呤占该链碱基的比例和胞嘧啶占整个dna分子碱基的比例分别为a 24 13 b 23 27 c 48 26 d 22 28 三 dna分子的功能 通过复制 传递遗传信息 有丝分裂间期或减数分裂间期 主要在细胞核 少数在线粒体 叶绿体中 dna分子两条链 称为母链 分别进入两个dna分子中 四种游离的脱氧核苷酸 atp dna解旋酶 聚合酶 子代dna分子 与亲代一模一样 边解旋边复制 半保留复制 dna复制的过程 已知某一条全部n原子被15n标记的dna分子 0代 转移到含14n的培养基上培养n代 其结果如下 分子总数 只含15n的分子 含15n14n的分子 只含14n的分子 脱氧核苷酸链总数 含15n的链为 含14n的链为 2n 0 2 2n 2 2n 1 2 2n 1 2 某dna分子中 若a占32 8 当其复制两次后 其中t应该占到多少 a 17 2 b 32 8 c 50 d 65 6 某dna分子共有a个碱基 其中含c有m个 则该dna复制3次 需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多少个 a 7 a m b 8 a m c 7a 2 7md 8 2a m 游离 dna的粗提取和鉴定 原理 1 dna在nacl中的溶解度随nacl浓度的变化而变化 其中在nacl 0 14mol l时溶解度最低 故在此可以让dna析出2 dna不溶于酒精 而其他杂质却可溶3 dna遇二苯胺在沸水浴加热时会变蓝 材料 鸡的红细胞 不能用爬行 哺乳类红细胞 关键点 三次过滤 第2次为了获得其黏稠物 第1 3次为了获得其滤液 二次加蒸馏水 第1次使红细胞胀破 第2次使nacl达到0 14材料中所提供的nacl有两种不同浓度 提取血细胞核物质 步骤 2mol lnacl 蒸馏水 蒸馏水 2mol lnacl 冷却的95 酒精 过滤取其滤液 过滤取其黏稠物 过滤取其滤液 0 015mol lnacl dna的粗提取与鉴定 实验中 a b c d e五个小组除上表中所列处理方法不同 实验材料不同外 其他操作步骤均相同且正确 但结果却不同 请分析回答 1 b组实验中用蒸馏水处理 实验不成功的原因 2 实验材料选择错误的组别是 其原因是 3 沸水浴中试管颜色变蓝的组别是 基因 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决定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 基因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代表遗传信息每个基因中有很多脱氧核苷酸 基因是由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上有间断地排列着多个基因 每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染色体是dna的主要载体 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直线排列 分析清楚对应关系 整体与局部的关系 基因的分布 核基因 主要 质基因 线粒体 叶绿体 主要分布在拟核中 质粒中也分布有基因 基因的结构 rna聚合酶结合位点 编码区 非编码区 调控遗传信息的表达 连续的 能转录为mrna 并翻译成蛋白质 间隔 不连续 外显子编码蛋白质 原核细胞基因结构 真核细胞基因结构 rna聚合酶 催化dna转录为mrna 从编码区开始进行转录 基因的表达 遗传信息 性状 转录 四种核糖核苷酸 mrna 主要在细胞核中 dna的一条链 转录时也要解旋 但只解有遗传效应的部分 并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合成mrna 翻译 细胞质 核糖体 mrna 氨基酸 多肽 蛋白质 trna 密码子 mrna上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 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61种 3个终止密码子 不编码氨基酸 trna上三个碱基能与mrna上的密码子配对 包含两个起始密码子 反密码子 trna的一端运载着特定的氨基酸 另一端连接着反密码子 共有61种反密码子 功能 将细胞质中氨基酸运至核糖体 反密码子 每种trna能识别并转运多种aa每种aa只有一种trna能转运它trna能识别mrna上的密码子trna转运aa到细胞核内一种trna可以携带几种结构相似的aa每种aa都可由几种trna携带每种aa都有它特定的一种trna一种aa可由一种或几种特定的trna来将它携带到核糖体上 判断题 dna mrna aa相关计算 1 转录时 组成基因的两条链只有一条链有意义 能转录 称为有义链或模板链 2 翻译时 mrna中3个碱基决定1个aa 所以经翻译合成的蛋白质中aa数目是mrna中碱基数目的1 3 mrna中碱基数目是基因中碱基数目的1 2 pr中aa数 mrna中碱基数 基因中碱基数 1 3 6 推断过程 aa数目 密码子个数 1 3mrna中碱基数目 1 6基因中碱基数 一段原核生物的mrna通过翻译可合成一条含有11个肽键的多肽 则此mrna分子至少含有的碱基个数及合成这段多肽需要的trna个数 依次为a 3311b 3612c 1236d 1136 dna mrna aa相关计算 a链碱基数 b链碱基数 r链碱基数 1 2dna分子总碱基数 一个双链dna分子中碱基a占30 其转录成的mrna上的u为35 则mrna上的碱基a占多少 a 30 b 20 c 35 d 25 已知某信使rna的碱基中u占20 a占10 转录该信使rna的基因的编码区中胞嘧啶占a 25 b 30 c 35 d 70 中心法则 附注 只有在极少数的病毒中 才有逆转录的过程 中心法则的5个过程全都运用了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遗传信息 密码子 反密码子区别 遗传信息位于d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