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3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A卷.doc_第1页
人教统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3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A卷.doc_第2页
人教统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3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A卷.doc_第3页
人教统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3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A卷.doc_第4页
人教统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3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A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统编版四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3课精卫填海同步练习A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积累与运用 (共7题;共42分)1. (3分)选出下列划线字的正确读音。 光泽_(z zh) 陡_(d du)坡困难_(nn nn) 心疼_(tn tng)2. (5分)看拼音,组词语。(16分) shung fngzu guzh meshng z_zh dngbi fngyn wixu hu_3. (10分)这些字太相似了,你能为它们组一个词吗? 毫_ 豪_ 漂_ 飘_待_ 侍_ 挖_ 究_滔_ 稻_ 旬_ 问_4. (4分)辨字组词。 捷_ 蹦_ 恳_ 浸_ 纯_ 炉_睫_ 崩_ 垦_ 侵_ 钝_ 驴_匆_ 惧_勿_ 俱_5. (4分)课文内容综合理解。 菊花的作者是_代的_,“_”这一句形象地写出了作者对菊花的喜爱;观潮一文按_的顺序记叙了钱塘江的一次涨潮过程,表达了作者_;我们认识了_的小兵张嘎;蒲公英的梦告诉我们要_;麻雀中老麻雀以伟大的_战胜了猎狗,保护了小麻雀。6. (10分)读 文言文两则,句子翻译(1)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2)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3)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7. (6分)严监生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 )中的一个人物。 A . 儒林外史B . 西游记C . 三国演义D . 红楼梦二、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35分)8. (20分)课内阅读。 (1)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填空。 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把文字刻在_上,或者刻在_上;后来,人们又把文字刻在_上;再后来,就可以在_上写字;西汉时代,人们已经懂得了用_来造纸;到了东汉时代,_改进了造纸术,影响了全世。(2)结合课文中的相关语句,说说为什么只有蔡伦改进的造纸术传承下来了。 9. (15分)阅读古文,完成练习。 董遇谈“三余”勤读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而云“必当先读百遍”。言:“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从学者云:“苦渴无日。”遏言:“当以三余。”或问“三余”之意。遇言:“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1)对“或问三余之意”中“或”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 也许B . 有的人C . 或者D . 有时(2)以下翻译错误的一项是( ) A . 人有从学者,遇不肯教。翻译:有个人向董遇请教,董遇不肯教。B . 遇言:“当以三余。”翻译:遇到他说:“应当用三余的时间。”C .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翻译:读书一百遍,它的意思自然显现出来了。D . 冬者岁之余,夜者日之余,阴雨者时之余也。翻泽:冬天是一年的农余时间(可以读书),夜晚是白天的多余时间(可以读书),阴雨天是农时的空余时间(可以读书)。(3)读了文章,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第 6 页 共 6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与运用 (共7题;共42分)1-1、2-1、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