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11.2社会历史的主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1页
高中政治:11.2社会历史的主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2页
高中政治:11.2社会历史的主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3页
高中政治:11.2社会历史的主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4页
高中政治:11.2社会历史的主体课件新人教版必修4.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 识记 1 人民群众的含义 2 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理解 1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分析 1 联系历史和现实 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2 能力目标 1 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问题的能力 2 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 3 提高辩证思维能力3 情感 态度 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 认识社会的物质性 树立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积极投身实践与群众实践相结合 重点 难点 1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寻觅社会的真谛 社会存在 社会意识 决定 反映 反作用 阻碍 促进 社会基本矛盾运动 生产力 生产关系 决定 反作用 经济基础 上层建筑 决定 反作用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规律 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 实践 通过 不断解决 社会历史发展总趋势 前进的 上升的 过程是曲折的 实现途径 阶级社会 阶级斗争 社会主义社会 改革 忆一忆 第十一课寻觅社会的真谛 第二框社会历史的主体 阅读提示p92 95 1 人民群众的含义2 为什么说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 是社会历史的主体 3 什么是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4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有什么意义 拿破仑横跨阿尔卑斯山 我比阿尔卑斯山还要高 请同学们思考回答 没有身后的众多士兵和民众 拿破仑能够成就举世瞻目的业绩么 不能 拿破仑虽然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者 指挥者 发挥着领导核心的作用 但人民群众才是社会变革的主力军 资产阶级的辉煌成就是广大人民争得的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究竟谁是历史的创造者 二 社会历史的主体 一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1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2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二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 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c 我国现阶段人民群众的范围 社会主义劳动者 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 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正确认识人民群众这一概念 见课本第93页专家点评 a 含义 人民群众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既包括普通个人 也包括杰出人物 b 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 劳动群众是人民群众的主体部分 看人间 哪一寸土地不是人民开 哪一片庄稼不是人民栽 哪一间房屋不是人民盖 哪一部机器不是由人民来制造 哪一种商品不是由人民来生产 想一想 谁是物质生产的主体 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对社会存在和发展起着什么作用 1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生产的主体 2 人民群众的生产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从事物质资料生产 推动物质生产发展的人民群众 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 课堂探究 p93 1 这部长篇史诗所反映的内容是从哪里来的 2 格萨尔王传 的创作和流传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其内容来源于藏族人民群众的历史生活和实践 说明了实践决定认识 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说明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田园诗人陶渊明如果没有劳动人民供他吃 穿 住 用 那他就不但没有酒喝 而且没有饭吃 只能饿死在东篱旁 哪里还能吟出 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 的诗呢 鲁迅 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陶渊明赏菊 阿炳 原名华彦钧 阿炳是他的小名阿炳共留下 二泉映月 听松 寒春风曲 等三首二胡作品和 大浪淘沙 龙船 昭君出塞 等三首琵琶作品 其中 二泉映月 获二十世纪华人经典音乐作品奖 蒲松龄在创作 聊斋志异 时 设立茶馆 通过听群众讲故事来搜集素材 上述材料说明什么问题 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 问题 2 联系我国革命或改革的具体实例 说明人民群众在推进我国革命和改革中的作用 课堂探究 p94 问题 1 以上论述说明了什么道理 人民群众在任何时期都是社会变革主力军 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在我国解放战争的辽沈 淮海和平津三大战役中 支前民工就有490多万 支前粮食就有40多万吨 从而有力的保证了战役的胜利 支前民工运输伤员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淮海战役中踊跃支前的民工小车队 1978年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18位农民冒着坐牢的危险 眼含热泪在包产合同书上按下18颗鲜红的手印 历史从此书写着新的一页 以家庭承包责任制为开端的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就在这里起步了 虽有曲折 但20多年的农村改革实践证明 农村家庭承包责任制 是我国农村的经营管理体制的最重要的改革 是中国农民的伟大创举 是中国共产党在探索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的一个突破口 在中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我国的乡镇企业和农业的产业化经营都体现了我国人民的伟大创造精神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唯物主义历史观认为 社会历史首先是物质生产发展的历史 是人民群众创造的历史 体现在 1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3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归纳 材料一 毛泽东说 群众是真正的英雄 而我们自己则往往是幼稚可笑的 不了解这一点 就不能得到起码的认识 材料二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不断改善人民生活 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是改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根本目标 2 材料一 二之间有什么联系 对我们的工作有什么指导意义 阅读材料 解决问题 1 结合课文内容 材料一观点说明了什么哲理 材料一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 是历史创造者的基本观点 材料一是材料二的做法的理论根据 既然肯定了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 就应该树立群众观点 坚持群众路线 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利益 问题 1 为什么邱娥国会受到群众发自内心的爱戴 课堂探究 p94 人民警察邱娥国 问题 2 谈淡我们应该如何处理自己与群众的关系 邱娥国作为一名共产党员 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 实践着党的宗旨与原则 做到了执政为民 权为民所用 情为民所系 利为民所谋 想群众所想 急群众所急 得到人民群众的充分信任和爱戴也是必然的 我们要树立群众观点 坚持群众路线 青年学生应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特别是与工农群众的实践相结合 深入提升自己的知识结构 认知水平 更好地锻炼自己 从而更好地 全面地发展 为将来参加工作 成为社会主义建设者奠定良好的基础 1 党的群众观点 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 基本内容 2 党的群众路线 地位 基本内容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意义 p95最后一段 3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1 党的群众观点及其基本内容 第一 坚信人民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 第二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 第三 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 第四 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是我党的群众路线 它是一条实现党的政治任务的根本工作路线 也是根本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2 党的群众路线及其基本内容 群众路线 一切为了群众 是无产阶级政党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归宿 孔繁森在阿里 群众路线 一切依靠群众 既是群众路线的基本要求 也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力量源泉 群众路线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 是无产阶级政党基本的领导方法 也是群众路线的基本工作方法 3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 首先 必须牢固树立人民群众是国家主人的观念 其次 必须发扬社会主义民主 健全民主集中制 第三 必须坚持不懈地反对官僚主义 本框小结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社会变革的力量 群众观点的基本内容 群众路线的地位 内容 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实践意义 哲学 依据 人民群众 通过 实践 创造 历史 创造了物质财富 创造了精神财富 是变革社会的决定力量 要求 树立群众观点 坚持群众路线 意义 两个重要保证 二 社会历史的主体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小结 b 巩固练习 1 人民群众是指 a 劳动群众b 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c 统治者和剥削者d 一切被统治者 a 巩固练习 2 下列事件反映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的有 曲辕犁的发明 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 黄道婆改进的纺车 提高工效好几倍 曹雪芹创作的 红楼梦 广泛流传 孙中山领导着广大人民群众 推翻了封建帝制a b c d c 巩固练习 3 没有群众的实践经验 任何科学家 艺术家 思想家的 创造 活动都是无源之水 无本之木 不可能取得有价值的成果 这说明 a 劳动群众直接创造了精神财富b 物质生产产生精神财富c 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是一切精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d 脑力劳动者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a 巩固练习 4 恩格斯在谈到西欧三国 英 法 德 资产阶级革命时指出 在所有资产阶级大起义中 都是农民提供了战斗部队 无论如何 如果没有这种自耕农和城市平民 单靠资产阶级决不会把斗争进行到底 也决不会把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 这说明了 a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b 农民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c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d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是在资产阶级领导下进行的 c 巩固练习 5 电视剧 宰相刘罗锅 里有一句歌词 老百姓是那定盘的星 其哲学寓意是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人民群众在社会变革中起决定作用 要相信群众 依靠群众a b c d b 巩固练习 6 中国共产党把群众路线作为自己的根本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其哲学依据是 a 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b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是推动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c 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宗旨d 中国共产党坚持以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理论指导 7 下面对人民群众认识 正确的是 人民群众指广大劳动群众 人民群众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 人民群众在不同的国家范围不同 人民群众在同一国家不同历史时期范围不同a b c d c 巩固练习 8 蒲松龄在创作 聊斋志异 时 设立茶馆 通过群众讲故事来搜集素材 这说明了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实践是一切精 神财富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人民群众的实践为精神财富的创造提供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人民群众还直接创造了丰硕的社会精神财富a b c d d 9 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是我们党领导中国人民夺取民主革命胜利的重要保证 也是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并成功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保证 下面属于党的群众路线内容的是 相信群众 一切为了群众 一切向群众负责 一切依靠群众 从群众中来 到群众中去a b c d d 10 沙俄时代某思想家认为 群众是一串 零 再多也是零 而杰出人物则是这串零前面的非零实数 一加到前面 就成了一个天文数字 这个观点 a 肯定了人民群众在杰出人物的领导下可以成为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b 夸大了杰出人物的作用 否定了人民的历史主人和实践主体的地位c 说明了群众没有英明的领导则是乌合之众 起作用相互抵消 合力为零d 告诫杰出人物一定要相信群众 依靠群众 因为任何个人的力量都是有限的 b 西方一位哲人说 历史是 上帝的作坊 事实上 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我们的上帝就是人民 1 历史是上帝的作坊 和 我们的上帝就是人民 这两种观点的根本区别是什么 2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说明 我们的上帝就是人民 1 历史是上帝的作坊 的观点 认为社会的变化发展是由上帝决定的 是历史唯心主义观点 从根本上完全颠倒了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我们的上帝就是人民 的观点 认为人民群众是推动历史前进和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是历史唯物主义观点 2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是历史的创造者 主要表现在 第一 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因而从根本上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第二 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从而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 第三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在社会变革中起主体作用 第四 我们必须树立群众观点 坚持群众路线 相信群众 依靠群众 为人民群众的利益而奋斗 07高考政治江苏卷第13题 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都要从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吸取智慧 经受检验 都要依靠人民群众付诸实践 取得实效 这体现了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 认识的主体是中国共产党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a b c d c 体验高考 07高考政治上海卷第22题 不定项 胡锦涛同志指出 我们要把共同建设 共同享有贯穿于和谐社会建设的全过程 真正做到在共建中共享 在共享中共建 共建共享理论本身所蕴涵的道理是a 人民群众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b 人民群众可能创造真理c 人民群众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d 人民群众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ad 体验高考 09上海卷 1 众志成城是民族的成熟 百姓高贵是历史的正常 当苦难酿造出大爱大智 更心怀敬畏 祖国永恒 人民至上 这首讴歌抗震救灾精神的诗体现了 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青年是最有生命力的群体 尊重和敬畏生命的人文精神a b c d 体验高考 d 在社会实践活动期间 某校组织学生前往安徽凤阳县小岗村参观 村干部向同学们生动地介绍了小岗村改革开放的历程 回答34 35题 09福建卷 34 1978年12月 小岗村18户农民签定了 分田到户 的 秘密协议 从此拉开了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 这场改革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改变了农村的经济形势和社会面貌 这说明a 社会存在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b 社会意识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动力c 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创造者d 群众的首创精神解决了社会基本矛盾 体验高考 c 09江苏卷 33 在我国农村改革中 农民首创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首选了第一个村民委员会 创办了第一批乡镇企业 被称为我国农民的三大创举 这充分说明了人民群众是a 社会历史的创造者b 物质财富的创造者c 社会变革的引导者d 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体验高考 a 05广东政治试卷第38题 材料一 世界银行2004年6月发布的报告显示 中国贫困人口已从1981年的4 9亿减少到目前的8800万 中国脱贫模式取得的巨大成功已经引起世界各国高度关注 材料二 通过反贫困战略的实施 使极端贫困人口和刚脱贫易返贫人口分别减少到2900万和约6000万 我国经历了从最初的单纯性 输血 式扶贫到开发性 造血 式扶贫的过程 即政府向贫困人口提供满足最低生活需要的物质援助到把国家政策扶贫 投资扶持等与贫困地区干群自力更生结合起来的过程 通过国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引导农民开发当地资源 逐步形成贫困地区和贫困农户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依靠自身力量脱贫致富 大量事实表明 在反贫困过程中人民群众发挥了极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为我国在21世纪走向全面小康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结合上述材料 运用所学哲学原理回答下列问题 2 从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分析开发式扶贫的重要意义 开发式扶贫就是中央和各地政府通过政策 免征农业税等等 投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科技兴农 市场引导等多种扶贫方式 与贫困地区干群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结合起来 增强贫困地区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 2分 唯物史观认为 人民群众创造历史 表现在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 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发挥他们的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