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C卷.doc_第1页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C卷.doc_第2页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C卷.doc_第3页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C卷.doc_第4页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C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C卷一、 选择题 (共13题;共30分)1. (2分)黑板上同一个字,有的座位同学看得清楚,而有的座位同学看不清楚,原因是( )A . 教室光线亮度不够B . 黑板产生镜面反射造成的看不清C . 黑板漫反射造成的看不清楚D . 以上说法都不对2. (2分)下列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 A . 手在墙上形成“手影”B . 水面上“折断”的筷子C . “后视镜”中的景物D . 树在水中的倒影3. (3分)关于平面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物体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是实像B . 物体离平面镜越远,所成的像越小C . 利用平面镜可以改变光线的传播方向D . 物体远离平面镜,镜中的像也远离平面镜4. (2分)对密度定义式的下列几种理解中,正确的是( )A . 密度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B . 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反比C . 密度与物体的体积成正比D . 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5. (2分)以下措施中,不能达到减弱噪声目的的是( ) A . 摩托车上安装消声器B . 高架道路两侧建起透明板墙C . 放鞭炮时用手捂住耳朵D . 控制汽车尾气的排放指标6. (2分)对于密度公式 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某种物质的密度跟其质量m成正比B . 某种物质的质量m跟其体积V成反比C . 某种物质的密度跟其体积V成反比D .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其质量、体积无关7. (2分)下图是亮亮同学在相等时间间隔里运动的情景,可能做匀速运动的是( ) A . B . C . D . 8. (2分)下列成语用来描述声音响度很大的是( )A . 余音绕梁B . 曲高和寡C . 声若黄鹂D . 响彻云霄9. (2分)下列现象形成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夏天,自来水水管“出汗”;秋天,草丛上凝结出露珠;冬天,冰冻的衣服晾干A . B . C . D . 10. (2分)如图所示是被课本反射的光经小洪同学眼睛的晶状体折射的情况,则该同学是( )A . 近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B . 近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C . 远视眼,需要用凹透镜矫正D . 远视眼,需要用凸透镜矫正11. (3分)如图将冰块放于单层的不锈钢盆中,并加入适量的盐,向用筷子搅拌大约半分钟,盆中冰与盐水混合物的温度低于0。将装有西瓜汁的小塑料杯放在盆中的冰块里,几分钟后西瓜汁变成了水果冰棍,这时观察到盆外壁初现白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西瓜汁变成水果冰棍的过程属于凝华,B . 西瓜汁汁变成水果冰棍的过程要放热C . 白霜是盆周围的空气中水蒸气放热形成的D . 吃冰棍凉爽,因为冰棍含有的热量少12. (3分)“地球一小时”是由世界自然基金会(WFF)发起的旨在宣传低碳,关注地球环境的一项倡议为支持这一倡议,2012年3月16日,郑州不夜城晚8:309:30熄灯一小时,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电灯工作时将部分电能转化为光能B . 熄灯前我们能从不同角度看到大楼是因为光发生了漫反射C . 熄灯前我们看到彩色的喷泉是因为发生了光的色散D . 熄灯后我们看不到美丽的夜景,此时光的反射定律不成立13. (3分)现有密度分别为1、2(12)的两种液体,质量均为m0 , 某工厂要用它们按体积比1:1的比例配制一种混合液(设混合前后总体积不变),且使所得混合液的质量最大则( ) A . 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 B . 这种混合液的密度为 C . 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为(1 )m0D . 按要求配制后,剩下的那部分液体的质量为( 1)m0二、 填空题 (共8题;共18分)14. (3分)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为_cm ,其中准确值是 _,估计值是_15. (2分)运动员从静止在空中的直升飞机上跳下,降落伞未打开前向下做加速运动降落伞打开后,最终匀速降落针对运动员匀速降落的过程,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角度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 问题:_?回答:_16. (2分)(1)利用超声波探伤碗的裂痕,(2)医生通过听诊器给病人诊病,(3)通过声学仪器接受到自然灾害的信息判断地震的方位和强度,(4)利用超声波击碎结石以上事列中,属于传递信息的是_,属于传递能量的是_ 17. (1分)2016年1月21日,“霸王级”寒潮来袭,狂风大作,当晚宁波气温低至7。第二天,东钱湖岸边树木的枝条上挂满冰凌。在大风作用下,湖水拍击到岸边的树木上,水在低温下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冰凌。 18. (2分)清晨,明媚的阳光穿过树林,形成了一道道美丽的“光柱”“光柱”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正午时分,当一束太阳光垂直入射到水面时,射入水中的光线传播方向_(填“改变”或“不改变”) 19. (2分)将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0cm处,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如果将此物体向凸透镜移动5cm,此时成倒立、_的实像,成像规律是生活中_(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放大镜)的成像原理 20. (2分)如图,小明用一个透镜观看书上的一个英文单词,他看到了两个字母“YS”的放大的像。这个透镜是_透镜,这种透镜对光线有_作用,利用这种透镜可制成很多光学仪器。21. (4分)如图所示是盒装牛奶,它的体积为_m3. 若该牛奶的密度是1.2103kg/m3合_gcm3 , 则牛奶的质量为_g. 喝掉一半后,牛奶的密度将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三、 作图题 (共3题;共15分)22. (5分)如图所示,在练功房里,小红同学利用平面镜来帮助矫正舞蹈姿势;画出她的脚上B点的光线经平面镜后进入人眼A点的光路图。23. (5分)图中所示,画出入射光线由空气进入水中的折射光线.24. (5分)如图所示,两透镜的主光轴在同一直线上,且两透镜的焦点正好重合,根据光路图,在方框内填上适当透镜的符号。四、 简答题 (共1题;共5分)25. (5分)为了捕捉到一条鱼,猩猩用矛拼命地刺向水里却没有成功,请你说明其中的物理道理。 五、 计算题 (共2题;共25分)26. (5分)一列队伍长40m,经过全长为80m的桥,队伍过桥共用了60s,若队伍前进可看作是匀速直线运动,则这支队伍行进速度是多少? 27. (20分)一棱长为10cm的正方体木块,从距离水平面3m的高处由静止释放,空气阻力忽略不计,用压力传感器记录了从木块撞击地面开始到完全静止时的压力变化情况,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压力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g取10N/kg)求: (1)木块的密度; (2)木块下落过程中,重力所做的功; (3)木块对地面的最大压强; (4)从开始下落到完全静止的过程中,能量是怎样变化的? 六、 实验题 (共4题;共23分)28. (4分)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他的操作如图甲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_。(2)纠正错误后,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乙所示,为_。(3)小凡同学在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观察了水的自然冷却过程,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出水温随时间变化图像如丙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的特点是_;做上述实验时是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_0C左右。29. (6分)婷婷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 (1)她在探究时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是为了确定_; (2)她选取了两支相同的蜡烛是为了比较_; (3)如果实验中发现蜡烛B始终不能与蜡烛A的像重合,原因是_; (4)她用白纸记录的蜡烛和它所成的像的位置,并用_去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分析图中信息,可得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_;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_ 30. (6分)(2013鞍山)小丽同学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在实验过程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请你根据所学知道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前应首先调节蜡烛的焰心、_、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2)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20cm刻度线外,再移动光屏,使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倒立、_的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3)在实验(2)的基础上,将蜡烛和光屏互换位置,此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_的_实像(选填“放大”、“等大”或“缩小”)(4)改变蜡烛的位置,使其位于56cm刻度线处,小丽从透镜的左侧通过透镜可以看到一个清晰的_(选填“倒立”或“正立”)的像利用这种成像规律可制成_镜31. (7分)小华在测某量石块密度的实验中:(1)首先调节天平平衡,在调节过程中天平的横梁静止时,指针位置如图甲所示,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选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2)然后测量出石块的质量,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石块质量为_g。 (3)用细线吊着石块将其放入盛水的量筒中,量筒前后液面如图丙所示,石块的体积为_cm3。 (4)石块的密度为_kg/m3。 (5)小铮进行了下列操作也测出了石块的密度: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1;在烧杯中装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2;将石块浸没在水中,在烧杯的水面处做一个标记;取出石块,_,用天平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m3。则石块密度的表达式为石=_(水的密度为水),在上述第四步中会引起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偏大/偏小/不变)第 14 页 共 14 页参考答案一、 选择题 (共13题;共30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12-1、13-1、二、 填空题 (共8题;共18分)14-1、15-1、16-1、17-1、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