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33).doc_第1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33).doc_第2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33).doc_第3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33).doc_第4页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33).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33)一、 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以下数据中符合实际的是( ) A . 对人体安全的电压不高于220 VB . 人的正常体温约37C . 人步行的速度约3.1 m/sD . 一个中学生的质量约600 g2. (2分)在2012年伦敦奥运会上,90后的孙杨共获得了两金一银一铜的好成绩在男子1500米自由泳决赛中,以14分31秒02的成绩夺得金牌,并刷新了由他自己保持的世界纪录如图所示是孙杨在游泳时的情景,若说赛场的主席台是运动的,选择的参照物是( )A . 孙杨B . 看台上坐着的观众C . 地面D . 游泳池3. (2分)能直接测量长度的工具是( ) A . 刻度尺B . 温度计C . 电子秤D . 秒表4. (2分)空气、水、钢铁都是传播声音的介质,声音在这三种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 ) A . 空气、水、钢铁B . 水、钢铁、空气C . 钢铁、水、空气D . 钢铁、空气、水5. (2分)下列关于光的反射的陈述中正确的是( ) A . 入射光线与反射面的夹角叫入射角B . 反射角等于入射角C . 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在反射面的两侧D . 以上说法都不正确6. (2分)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像,若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35刻度处,对于此时像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 )A . 一定是放大的像B . 一定是缩小的像C . 可能是倒立的像D . 可能是正立的像7. (2分)由不同物质组成的甲、乙两个体积相同的实心物体,质量之比是23,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 )A . 23B . 32C . 11D . 以上答案都不对8. (2分)下图是汽车上的速度表,一辆小汽车以此速度从玉屏驶向贵阳,若玉屏至贵阳约为3.2105m,则( )A . 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m/sB . 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m/hC . 该汽车的行驶速度是80km/sD . 该汽车只要4小时就可到达贵阳9. (2分)如右图所示是一位视力缺陷者的眼球成像示意图,如果想通过配戴眼镜来矫正视力,应该配戴如下哪种镜片做成的眼镜( ) A . 凸透镜B . 凸面镜C . 凹透镜D . 凹面镜10. (2分)如图中,施工人员正在为紧邻居民区的轻轨轨道安装全封闭的隔音屏,尽量将列车产生的噪声降低到最低限度这种控制噪声的方法是( ) A . 防止噪声产生B . 阻断噪声的传播C . 防止噪声进入人耳D . 采用了上述三种方法11. (2分)质量相同的甲、乙两个实心球,体积之比为3:2,这两种物质的密度之比是( )A . 1:1 B . 2:3C . 3:2 D . 4:312. (2分)同学练习用多次曝光法(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拍摄照片如图所示,是他采用每隔1s曝光一次的方法拍得的一辆轿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运动的照片如果车身长为4.5m,底片上标尺刻度均匀,那么这辆轿车当时的速度约为( ) A . 10.5m/sB . 15m/sC . 19.5m/sD . 30m/s二、 填空题 (共9题;共30分)13. (8分)汽车在出厂前要进行测试,某次测试中,先让汽车在模拟公路上以 5m/s 的速度匀速行驶 800s,紧接着又以 15m/s 的速度继续匀速行驶了 3000m求: (1)该汽车在前 800s 行驶的路程是多少?_(2)该汽车以 15m/s 的速度行驶的时间是多少? (3)全程的平均速度是多少_m/s?合多少_km/h? 14. (4分)请根据图片填写数据 (1)如图甲所示,秒表的读数是_。 (2)如图乙所示,汽车速度表表明汽车此时的速度大小为_km/h,合_m/s。 (3)如图丙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_。 15. (2分)物质温度()速度(m/s)空气20340水201450松木203320铁204900某中学物理活动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得到声音在某些物质中的传播速度(见表) 一根足够长且裸露在地面的铁管,管中充满水当气温为20时,小组中的一位同学在铁管的一端敲击一下,在管的另一端的同学最多能听到_次敲击声如果听到最后一次敲击声离敲击时间为1.2s,则这条直铁管长约为_m16. (4分)夏天太阳光经过树叶的空隙照在地面上会形成圆形光斑,这是由于光的_形成的太阳的像;小华从家中出发到万达广场,其中一半路程步行,一半路程骑自行车.她运动的路程与时间的图像如图所示,则骑车的是图中的_段,小华家到万达广场的路程是_m,她骑车的速度是_m/s.17. (4分)(1)某汽车启动和到达的时刻及对应的里程表(表盘指示为千米数)示数如图所示,则汽车行驶的路程为_Km,平均速度是_km/h(2)小孔成像的原理是光的_,若光源是圆的,小孔是方形的,则所成的像是_形的。18. (2分)小明同学身高1.70m,他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角前1.5m处,他在镜中的像高为_m,像与他相距_m 19. (1分)一底面积是100cm2的柱形容器内盛有适量的水,现将含有石块的冰块投入容器内的水中,恰好悬浮,此时水位上升了6cm。当水中冰块全部熔化后,相比熔化前水对容器底部的压强改变了55.28Pa。则石块的密度为_。20. (3分)如图所示,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上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的现象,其中折射光线是_,反射角等于_度,分界面的_侧是玻璃 21. (2分)有一长方体木块底面积是10cm2 , 高度用刻度尺测量如图所示则高度是_cm,若这木块质量为14g,则该木块的密度为_kg/m3 三、 作图题 (共2题;共10分)22. (5分)画出图中入射光线经凹透镜后的折射光线23. (5分)如图所示,S为发光点,由S发出的光经水面反射后通过P点,请在图中准确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的方向以及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四、 实验题 (共1题;共5分)24. (5分)有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小木块,将其放在水中时,浮在水面上,用以下两种方案测量该木块的密度。 (1)方案一:用天平测小木块的质量:测质量前,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则平衡螺母应向_(左/右)移动,平衡后测得小木块的质量为m;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体积为V0;用细针将小木块浸没水中,读出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为V1 , 则木块的密度表达式=_。(2)方案二: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体积为V2 , 如图所示;用一个体积为10cm3的铁块和小木块拴在一起浸没水中,读出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为V3=90cm3;从量筒中取出铁块,小木块漂浮水面,读出量筒中水面对应的刻度为V4=68cm3 , 则木块的密度=_g/cm3。对比以上两种方案,误差比较小的是_,理由:_。五、 解答题 (共2题;共20分)25. (5分)钓鱼岛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固有领土,早在明朝1373年前后我国渔民就已发现了钓鱼岛钓鱼岛位于我国台湾基隆港偏北186km(100海里)、浙江温州港东南356km(192海里)处目前,我国比较先进的海监船的航行速度为32km/h,而新一代隐形战机的飞行速度可以达到2000km/h则:(计算结果保留3位小数)(1)如果海监船从浙江温州港出发,到达钓鱼岛至少需要多少时间?(2)如果新一代隐形战机服役后,从浙江温州港出发到达钓鱼岛的时间,与现有的海监船相比将缩短时间多少小时?26. (15分)地沟油中含有大量杂质及有毒物质,危害极大。小明想:利用测量密度的方法能否有效鉴别地沟油呢?在专业人员帮助下,他用一个质量是100g,可装100cm3液体的空玻璃瓶装满地沟油后,测量出玻璃瓶和地沟油总质量是192.3g。(1)小明实验取用的地沟油质量是多少? (2)实验测量出的地沟油的密度是多少? (3)你认为用密度检测的方法能有效鉴别出地沟油吗?并简要说明理由。(正常食用油的密度均在0.91103kg/m30.93103kg/m3之间) 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1、2-1、3-1、4-1、5-1、6-1、7-1、8-1、9-1、10-1、1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