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欣赏(7)第三章散文欣赏概述及作品欣赏(秋水).doc_第1页
文学欣赏(7)第三章散文欣赏概述及作品欣赏(秋水).doc_第2页
文学欣赏(7)第三章散文欣赏概述及作品欣赏(秋水).doc_第3页
文学欣赏(7)第三章散文欣赏概述及作品欣赏(秋水).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章:散文欣赏上一章学习的是诗歌欣赏,本章学习散文欣赏。可能很多同学还沉浸在诗歌欣赏的浪漫情怀与抑扬顿挫的节奏中,那么就让我们继续前面的话题,简单比较一下,散文与诗歌的区别。以便进一步认识诗歌认识散文。诗与散文的区别之一酒与饭清人吴乔在围炉诗话中把诗歌与散文的区别比喻为“酒”和“饭”,大意是:诗和文的原料都是“五谷”,但“文”求实用,如米“炊而为饭”,啖之则饱,在形状上较少变化;“诗”道性情,如米“酿而为酒”,“形质尽变”,饮之即醉。这番比喻既通俗又深刻,颇能说明问题。如贺知章的“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未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他在家乡遇见了那些人?亲戚故旧中有那些变化?其中有多少辛酸涌上心头?倘若铺开来写,足够写成一篇长文。现在诗人舍去这一切不提,单单扣住“乡音未改”“儿童不识”这两点,展示了富于潜台词的“笑问”的瞬间,便拨动了无数游子的心弦,激发了他们的思想怀旧之念。再比如,张志新的事迹,粉碎四人帮后在报刊披露,文艺界创作了不少以张志新烈士事迹为题材的作品,其中有这样一首小诗:重量她把带血的头颅,放在生命的天平上,使所有的苟活者,都失去了重量这首诗曾获得19791980年全国中青年优秀诗歌作品奖。而同一题材的散文、报告文学则洋洋洒洒逾千万言。散文报告文学等有着很强的叙事功能,常常以材料的翔实,事件的清晰取胜,我们任何时候也不能忘掉这一切,但如果你在了解有关的情况之后,还想拨响自己的心弦,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那么,诗歌有其独特的醉人之处。散文与诗歌区别之二散步与跳舞散步要一步一步走,而跳舞则可以省略,可以把后面的话放在前面说,这就是诗歌中使用的“异常语言”。诗歌和散文不光在开掘构思方面有明显的区别,在语言运用上也存在重大的差异。提到语言的运用,不少读者就会想到有韵无韵之分,其实,诗歌与散文的主要区别倒不在于是否押韵,而在于诗歌大量使用“异常语言”(指不符合语法习惯的语言),法国美学家让.科恩对此作过定量分析,发现是各种的“异常语言”占23.6%,散文仅为8%,前者将近后者的三倍(诗歌语言的结构)这还是就欧美语言而言,在我国,二者的比例一定更加悬殊。关于“异常语言”,只说说省略河道装。诗歌经常使用省略和倒装。省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诗中句式为名1+名2+形,按理说只有第2个名词“孤烟”、落日才和“直”、圆这两个形容词发生关系,第一个名词“大漠”和“长河”不过作为广阔的背景出现的,但作者宁可省略掉了“在中(边)等语法标志,使大漠与孤烟,长河与落日作为并列意向出现,从而避免了“在大漠中的孤烟笔直地生起”一类平铺呆板的表述。再如: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孟浩然早寒有怀表示的是主客转移,上句写诗人客游他乡,思家心切,只能在漂泊中掉尽思乡之泪,下句一变而从家人那边道出:说不定亲人也正伫立江边,遥望天际的孤帆,期待诗人回去。大幅度的主客易位和空间转移,诗人仅仅用两个工整的对句写出,省略了表示转折和递进关系的词语。古诗词中还有纯用名词组成诗句,不用谓语,如“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新月派女诗人林徽音别丢掉表达了诗人对以往一段不可再现的情谊的眷恋和怀念,写的亦虚亦实,若即若离,极为委婉蕴藉。朱自清特别赞赏这首诗,认为她好就好在省略和隐藏了一些词句,“不必象散文一样明白清楚”(新诗杂话),根据朱自清先生的提示,稍作变通和补充,把作者有意省略的词句用括号标出,全诗如下:别丢掉,这一把过往的热情, (这热情)现在流水似的, 轻轻(地在我心里流过),在幽冷的山泉底,在黑夜,在松林, 叹息似的渺茫(地流去), (但)你仍要保存着那真(挚的情意)!一样是月明,一样是隔山灯火, (一样是)满天的星, (所有一切都和从前一样),只有人不见,(我们当年会面的情景已经)梦似的挂起。(但黑夜仍记得你说过的话“我爱你”,)你向黑夜要回 (我爱你)那一句话,(话已出口,怎能要得回去?)你仍得相信山谷中留着 有那(句话的)回音!读者可以比较,看看去掉括号里的那些话,全诗显得何等委婉隽永,而加上括号中的那些话,诗作又将是怎样意味索然!再说倒装。汉语句子的语法关系多半靠词序来表示,但诗人为了留给读者强烈的印象,取得迥乎寻常的表达效果。如钱起的谷口书斋寄杨补阙“竹怜新雨后,山爱夕阳时”正常语序是“怜新雨后之竹,爱夕阳时之山”;杜甫的望岳:“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原意为“望层云之生而胸为之荡,望归鸟之入而眦为之裂”,诗人将“荡胸”、“决眦”这样富于强烈动势的词组置于句首,使诗作增色不少。新诗中也有使用倒转的例子,如徐志摩的再别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篇云彩。“悄悄的我走了”是“我悄悄地走了”的倒装,如此倒装的好处是突出“悄悄”这个含有感情色彩的词语,使之笼罩全篇。人们把诗歌和散文比较时,常说散文如散步,一步接一步,步履清楚,一目了然,诗歌则象跳舞,回环开阖,腾挪跌宕,千姿万态,难以穷尽。诗歌最大的特点是强烈的跳跃性,请看:断章卞之琳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在这首诗中,下一句的人称和视角,和上一行刚好相反,如此不断变幻,交叉写来,就使诗行蕴含了更多的潜台词,我们不妨作一番“复原”的尝试:“春天到了,到野外踏青的人多起来了,象你这样年轻活泼的女性,自然会久久地伫立桥头,眺望远处美好的景色。可是你知道吗?象你这样倚桥远眺的姿态本身就是一幅绝妙的春景图,你早已收入别人的眼帘,成为别人心向往之的对象了。到了晚上,你回到家,拉上窗帘,让一弯明月装饰着你的窗子,伴你安然入眠,可是你哪里知道,无意中被你撩拨起来的绵绵情意的那个人做梦梦见了你这就是诗人想说的话。如果将这一番联想用散文表达出来,那一定会洋洋千言。因此,从描写客观事物的角度来说,散文可以描绘客观对象的方方面面,把对象的各种形状和姿态尽收眼底,诗歌则要求选择角度以少胜多。散文的特点是大家熟悉的,最基本的特点是形散神不散(或叫形散神凝)所谓形散内容散:取材广泛,“海阔凭雨跃,天高任鸟飞”章法散:行文自如,顺叙、插叙、倒叙、分叙,意到笔随,结构灵活。笔法散:描写、抒情、议论,信手拈来,任意生发。所谓神不散题旨鲜明意蕴通达:一条线索贯穿,围绕一个主题,放得开,收得拢。如何做到形散神不散?“抒写真实的境遇和真实的感受”,是处理形神关系的核心所在。写散文是如此,欣赏散文作品也应从这方面入手,即是否有立意高远、思想深邃的神韵、散文的线索是否清晰可辨、散文的表现手法是否有变化等。课下阅读教材散文概说、散文欣赏一节。本章共安排三次课,主要以作品欣赏为主。在作品欣赏中中穿插散文欣赏知识。如散文欣赏应该注意品散文的神韵、欣赏散文的表现手法秋水;散文写作中也有人物塑造,也应注意人物塑造的方法项羽之死;现当代散文欣赏安排的是余秋雨散文欣赏专题。请喜欢余秋雨散文的同学提前联系,做好欣赏准备。一、 秋水教学安排及主要内容:1、学生朗读并翻译作品(学生活动)2、根据对作品的理解,填空:(学生活动)作品中描写了两种场景、用了几个比喻,这些都有具体的寓意,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作下面的题目:场景或比喻寓意河景与海景天外有天、楼外有楼井蛙与海、夏虫与冰、曲士与道人的认识受所处环境、时代、受教育程度的限制大海在天地间,尤小石小木之在大山;四海在天地间,似蚁穴之在大湖;中国在海内,似绨米在大仓;人与万物比,似马尾之毫末。宇宙无限,认识无止境3、由此文注意以下几点:(教师归纳)第一,欣赏散文时,应注意品味散文的神韵,此文的神韵就是它的主题在无限广大的宇宙中,人的认识和作为都要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因而是十分有限的。她启迪我们:学无止境,任何人都不能囿于个人有限的见闻而自满自足,应该努力学习,力求上进。第二,为了表达这样的主旨神韵,这篇散文采取了什么方法?欣赏散文的表现手法。此文总体的特点是化抽象为具体,具体讲就是虚构了一个河神与海神对话的寓言故事,以对话方式展开说理、阐明观点,在说理之前,先设置了河景、海景的对比,显示了两种境界、增强了说理的形象性。再次,散文中还使用了大量的比喻援譬设喻的手段,阐释深奥的道理。这些方法,都是值得学习的。作业:思考问题:如果要你表达人的认识是无止境的这样的主题,你采取怎样形象的比喻来加以说明?试着将自己的想法写出来。(如果事件允许,可以在课上由学生讨论发言)二、 项羽之死1、这是一篇写人物的散文,熟读课文,了解全文内容。2、在京剧等艺术形式中,表现霸王项羽的故事很多,这篇项羽之死中,就包含着几个这样的故事,如四面楚歌、霸王别姬、乌江自刎等,请你根据课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