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生四则运算出错原因分析及解决策略 黄圃镇培红小学 唐贺摘要:本文就小学生四则运算出错的主要表现与成因进行了分析,从并以下几个方面讨论了在四则运算教学中纠正错误的主要策略,加强口算训练与比较练习,培养学生整理错题集的习惯,培养学生自信心。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其求知兴趣和学习热情,养成严谨求实的学习态度和探索精神。关键字:四则运算 数学教学 原因分析从事小学数学教学一年多以来,经常遇到下列情况:简单的计算题,学生计算错了,老师评讲后,再让他做一遍,仍然是错的;同样的题型讲过一遍,改了数字,还是错的。这些现象长期以来困惑着我们的小学数学老师,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学生计算出错呢?一、小学数学四则运算出错原因分析在数学课堂上,学生每天都在出错,错题是伴随着学生一起成长的。我们老师应本着以人为本的教育观,面对学生已出现的错题进行换位思考,不斥责、挖苦学生,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纠错、改错中感悟道理,领悟方法,发展思维,并从课堂教学出发,正确引导对错误的分析评价,从错题中体会成功,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1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基础知识掌握不牢、算理不明,运算法则、顺序、定律运用不正确等知识性错误信息在头脑形成,是主要原因。四则混合运算中常出现的错误是不按规定的顺序进行计算。产生错误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是由于四则混合运算的步骤一般较多,除了包含加、减、乘、除外,还有小括号,有时既有整数,又有小数,往往注意了这里又忽视了那里,只要有一步计算错了,那么必然导致整个结果的错误,还有“0”和“1”在混合运算中既特殊又容易出错本以为像四则运算这样的题目,老师一讲学生就能明白,可在学生做的过程中往往错误百出,让人哭笑不得,以下就是他们错题的类型:常见错例(1)7284 (2)47+184(3)700-420153+100=972=283+100=36119=84+100=184。以上错解(1)和(2)的得数都是对的,但在脱式的过程中,把没有计算的数丢掉了。(1)中丢掉了“4”, (2)中丢掉了“47+”,没有计算的数和运算符号要按照原来的次序抄下来,否则就会出现不等式,如(1)中的7284=9是不对的,9=36也是不对的。错解(3)是开始计算时就把被减数700丢掉了,所以造成计算结果错误。这是初学四则混合运算时常见的错误,所以在检查时,不能只看最后得数,要看计算过程。运算规律需要学生进行记忆,并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进行应用,但由于学生不理解运算规律所蕴含的实际含义,导致错误的计算结果。常见错例2(1)325-87+14 (2)3694 (3)36+246+10 =325-101 =3636 =606+10=224 =1 =20(4)27+5(18+2) (5)516-(58+25)=3220 =516-(605)=640 =516-300 =216产生上述错误的原因是学生对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法则没有掌握。错解(1)和错解(2)是把运算顺序中的“先乘除,后加减”理解为“先乘后除”和“先加后减”。“先乘除、后加减”是针对加减乘除四则运算混合在一起而言。如果只有加减,则加在前先算加,减在前先算减;如果只有乘除,则乘在前先算乘,除在前先算除,即“从左往右依次计算”。错解(3)是没有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盲目地从左往右算,违反了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的规定。错解(4)是没有先算括号里面的,也没有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计算。错解(5)是在括号里又没有按照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计算。所以,在四则混合运算里,要牢牢掌握运算顺序的规定,并通过适当的练习形成熟练技巧。2心理方面的原因小学生的感知特点通常较为肤浅、笼统、模糊,他们只注意到算式的某一部分,感知的印象缺乏整体特征,很容易出现感知错误,加上现在小学期间的问题越来越灵活,需学生从题目内部充分挖掘信息,从而为正确解决问题创造条件。但由于有的学生思维不够灵活,无从下手,导致解题障碍。当然,这个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训练来解决。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由于数学比较抽象,学生学习方法不当,再加之教师教学陈旧,因势利导不够,且班级人数过多,教师不能照顾到每一个学生,使得部分学生对数学没有兴趣。部分小学生自尊心很强,求成心切,却往往因为种种原因达不到预期目的,而且小学生不同于成年人,一般意志力薄弱,易情绪化,紧张浮躁,面对复杂的计算问题时容易出错,特别在紧张的考试中这种问题更为突出。小学生由于年龄小,特别容易出现遗忘障碍。一个知识点老师反复强调,但是是记住了,但是过了几周之后,他们往往就是没有印象了。遗忘导致了那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往往出错。二、解决问题策略学生错题源于学习活动本身,直接反映了学生学习的情况。教师应善于利用课前预设错误资源,善于捕捉课中错误资源,善于课后反思错误资源。面对学生学习中的错题,我们不能无奈地、被动地采取“错题-改正”这样单一循环的方式,而应该以研究者的角色,以积极的态度,因势利导,让错题成为引导学生进行再度探究的学习资源,成为教师反思自己教学得失的载体。掌握学生计算出错的原因,就可以在教学中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这些错误的发生,提高计算准确率。1加强口算训练口算是基本的计算,只有口算达到非常熟练的程度,形成技能,才能提高学生计算速度和准确率,从而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要掌握正确的口算,还必须进行扎实有效的基本训练。适当编写不间类型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情况下,可以开展一些口算竞赛、达标训练,这样可巩固所学知识,灵活运用口算方法,逐步提高口算能力。2加强比较训练在平时的四则运算练习中,老师可以多出一些相似的题目,强化训练。加强比较训练能牢同掌握知识点,计算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比较训练是正误比较,其目的是为了突出教学重点,把可能出现的错误作为陪衬,这就使错误起了反面教学的作用。比如教学中可以设计正误对比,比较一下两式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说明错式错在哪里,并说明理由。通过正误比较,可以使学生加深理解笔算乘法的法则;还可以设置相同的数字和运算符号,但是在其中加上括号,这样就改变了运算的顺序,是学生对于运算法则更加清晰明了。3培养学生整理错题集的习惯整理错题是一种效果极佳的矫正性学习,是学生学习必需的环节。要提高学生订正的自觉性,把订正错误变为自己的内在要求。首先要引导学生,看到错先要问个“为什么”:自己错在哪里?为什么做错了?其次发现自己错误的原因后,再认真订正,边订正边提醒自己,避免犯“老毛病”。再次订正后要“跟踪追击”,不是说订正好了就完成任务了,要引导学生订正后再看看、比比、想想现在这个答案与原来有什么不同,是不是正确。同时要引导学生把平时学习中发现的错误随时记录下来,不仅要写出错误的内容,而且要分析产生错误的原闪,写出纠正的方法,并进行阶段性归类、总结,思维将越来越活跃,将由被动接受题目很快地过渡到主动选题、变题,真正达到凌驾于题目之上。4增强学生的自信心爱迪生曾说过,自信是成功的第一秘决。小学生的心理素质薄弱,爱面子,自尊心强。在学习中,如果老师对于学生的错题不问青红皂白的给予批评,导致的后果是学生不知其所以然,但又慑于老师的权威,随便应对,问题始终没能解决 。到了最后,积压的东西渐渐多了,长此下去,学生学习困难呈加速度增长,教师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依然辛勤耕耘,但缺失了新鲜感,增加了倦怠感。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面临一届又一届不同的学生,只能发出越来越深的感叹,现在的学生越来越难教。避免小学生的计算出错,要从培养小学生的自信心的培养出发,让学生弄清算理,掌握法则和运算顺序,并通过一系列有效的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农药产品销售合作协议
- 2025年网络安全风险评估与安全协议完善合同
- 2025年智慧城市建设承包经营合同范本
- 2025版外墙装修工程索赔处理合同
- 2025年度石料贸易代理服务合同规范
- 2025版双方自愿离婚协议书法律效力评估规范
- 2025年度琼台师范学院产学研合作协议
- 2025年劳动合同制员工职业健康安全合同
- 2025年度体育赛事赞助保证合同-体育赛事风险防控保障
- 2025年度办公大楼绿化养护与景观设计服务合同
- 液压系统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数学新课标培训汇报
- 糖尿病入院宣教护理
- 小学音乐开学第一课教学课件
- 万象城商业年终总结
- 黄色中国风家乡介绍山西
- 劳动关系协调师竞赛技能竞赛考试题及答案
- 扬州树人学校2024-2025七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数学试卷及答案
- 《第2课 多样的数据》参考课件1
- 熔炼过程自动化智能化控制
- 十年(2015-2024)高考真题数学分项汇编(全国)专题02 复数(教师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