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平面几何入门要过好五关平面几何入门要过好“五关”语言关,画图关,命题关、论据关,推理关。 一、语言关: 几何的基本语言形成有三种:(1)图形语言;(2)文字语言;(3)符号语言。这三种语言在几何中是并存的,通常又是相互渗透和转化的。初学几何不仅要熟练地运用每一种语言,而且能根据解题或证明的需要,准确地将其中一种语言形式“翻译”成其他语言形式。 例:如图, 试用几种语言叙述对这个图形的理解。 分析:全面的看几何图形,任意从不同角度看图形,用不同的语言读图。 1、从直线和点的位置角度可有以下答案: (1)直线AB经过点C。 (2)点C在直线AB上。 2、从直线、射线、线段定义角度可有以下答案: (1)点A、B、C三点共线。 (2)图中有线段AC、AB、CB。 (3)图中可读出射线有AC(AB)、CB、BC(BA)、CA共四条。 3、从角的定义角度有以下答案: 平角ACB, 平角ACB,图中共有二个平角。 文字语言,图形与符号语言的“互译”举例如下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OC是AOB的平分线 (1)AOC=BOC (2)AOC= AOB, BOC= AOB (3)AOB=2AOC=2BOC 二、画图关:依题意作出图形,是初学平面几何的一项基本功。 1、首先要熟悉几何术语。弄清每句术语的含意,并有意识的运用。如“有且只有”,“经过”,“无限延长”,“连结”,“截取”,“画”,“作”,“取”,“引”,“任意”,“于”,“与”等。 例、依题意画出下列图形:(1)延长线段AB至C,(2)延长线段BA至C,(3)反向延长线段AB至C。 这三个题中区别在于向哪一个方向延长,2、3题实质是一样的问题,只是说法不同。 2、所作的图形要具有一般性,尽量反映题意,不要把一般情况下的位置关系画成特殊位置的位置关系;也不能把特殊的图形画成一般的图形。 例1、在线段CD上任取一点P。注意:取点P时最好不要取中点。例2、直线AB、CD相交于O, 图(甲)图(乙) 正确 (甲) 不要画成图(乙) 例3、同角的补角相等: (甲) (乙) 图甲正确 ,不要画成图(乙)。 “同角的补角相等”的题意是有3个角,一个角和另外二个角互为补角,但是并没有说3个角必须画在一起。图(甲)正确而图(乙)是错误的。图(乙)的画法很容易受“对顶角”的干扰,但是同角的补角不一定成对顶角。它们只有数量关系而没有位置要求。 3、要学会描述已知图形。 要想迅速地而准确地画出图形来,应先学会用语言将已知图形描述出来。例:如图,用语言叙述。 法(一),C为AB上一点,D为AB外一点,连结AD、CD、BD。 法(二):A、B、D为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连结AD、AB、BD,C为AB上任一点,连结CD。 说明;其它三关在下讲中会学习到。 三、命题关: 首先要排除对命题语句的障碍,判断命题的真假,认清题目的条件和结论。实际上类似于语文中对句子分析时找主语,谓语一样。 例:“等角的余角相等” 题设(条件):等角的余角。 结论:相等。(这是一个真命题) 要会用图形,符号语言来表示出题设结论。 题设: 1=3 1+2=900,3+4=900(已知) 结论: 2=4(等角的余角相等) 四、论据关: 几何入门阶段的计算与证明要写出论据。这是过好这关的有效办法,填写依据时,不要似是而非。 例:如图, A、B、C、D四点共线,1=2,那么3与4是什么关系。 解: A、B、C、D四点共线,论据:已知 1+3=1800 论据:平角定义 2+4=1800 论据:平角定义 又 1=2 论据:已知 3=4 论据:等角的补角相等 五、推理关: 学习平面几何的主要任务之一是培养逻辑推理能力。为过好推理关要注意分析命题的条件、结论,特别注意图形的特点和隐含条件,一环扣一环。要探索解题思路,总结解题规律。要重视因果关系一步推理的训练。 简单的推理技能有两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必须做到“言必有据”,每一次推理都有三部分组成,即推理的条件(因),推出的结论(果),以及由条件到结论(由因导果)的依据(推理的理由)。推理必须使三者的因果关系合理、正确。 二是要分得清推理的层次.解决一个问题,说明一个结论成立,常常要经过若干次推理。要能分得清每一次推理的“因”,“果”,和“理由”三个部分,要分得清前后两次推理的关系,从而使整个推理过程不仅有根有据,而且层次分明。 培养逻辑推理能力是学习平面几何的重要的一点,要过好推理关,应注意分析命题的条件和结论,观察图形特点,挖掘隐含条件,采用分析综合法,探索解题思路,摸索解题规律。 例:如图, BD、CE分别是ABC,ACB的平分线,1=2,那么ABC和ACB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证明:(1) BD平分ABC (已知), ABC=21 (角平分线定义) (2) CE平分ACB (已知), ACB=22 (角平分线定义) (3) 1=2 (已知) ABC=ACB (等量的同倍量相等)。 在这个证明过程中,包括了三个一次推理的组合,完成了从已知条件向结论的过程。第(3)部分是(1)与(2)共同的结果,而(1),(2)两个推理是并列的,因而在证明中先写(1)或(2)没有什么关系,但(3)必须在(1)(2)的后面。 一个命题的证明从哪里下手,分几步进行推理,怎样运用一次推理或几个一次推理的组合,完成题设到结论的过渡,这需要认真对图形题设与结论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把一条推理的长链接好。 例:一步推理训练:线段中点定义: (1) O为AB中点(已知), AO=OB(线段中点定义)(2) O为AB中点(已知), AO= AB,BO= AB (线段中点定义) (3) O为AB中点(已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职业院校安全培训课件设计
- 大数据时代的市场营销方案解析
- 管乐队成员音乐素质定期测评方案
- 技术人员聘任流程与责任规范
- 教师职业发展规划模板及案例
- 炊事人员安全题库及答案解析
- 塑料丝绳在生态建筑中的环境影响评估-洞察及研究
- 消费趋势与目标群体分析-洞察及研究
- 火花驱动的事件检测与响应-洞察及研究
- 机械制造中的能源效率优化-洞察及研究
- 视频监控调取记录表
- 第2章 Windows 10操作系统
- 教研活动:幼儿园班级主题墙创设课件
- GB/T 42430-2023血液、尿液中乙醇、甲醇、正丙醇、丙酮、异丙醇和正丁醇检验
- 酒店住宿水单模板-可修改
- SF-三福的历史与文化 v2.0
- 幼儿园故事《小红帽》PPT模板
- GB/T 6723-2017通用冷弯开口型钢
- GB/T 4456-2008包装用聚乙烯吹塑薄膜
- 葫芦丝(初学教学)-课件
- 李家小学教师绩效考核实施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