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学业调研测试试卷C卷.doc_第1页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学业调研测试试卷C卷.doc_第2页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学业调研测试试卷C卷.doc_第3页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学业调研测试试卷C卷.doc_第4页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学业调研测试试卷C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下学期语文3月学业调研测试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翻开中华民族浩瀚的历史画卷,许多_的历史人物向人们_着尊严。他们用尊严_着自己的人生,用尊严写就一个时代的历史,用尊严_一个民族的灵魂。尊严之歌穿越历史的风尘而历久弥新,尊严之歌趟过历史的长河而亘古不变。A . 锋芒毕露 诉说 描画 营造B . 锋芒毕露 述说 描画 塑造C . 脱颖而出 述说 描绘 营造D . 脱颖而出 诉说 描绘 塑造2. (2分)下列句子表达有误的一项是( ) A . “一带一路”倡议积极地推动了各国之间的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和相互信任。B . 2019年4月30日,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C . 安六(安顺至六盘水)是首条贵州省精心设计的时速为250公里的城际铁路。D . 新编印的贵阳市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读本不仅非常实用,而且特别有趣。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在横线上写出课文原句。 (1)树树皆秋色,_。 (2)晴川历历汉阳树,_。 (3)几处早莺争暖树,_。 (4)自康乐以来,_。 (5)渡荆门送别一诗中以移动的视角来描写景物的变化,化静为动,使景物富于动态的句子是_,_。 (6)三峡一文中,正面写山连绵不断的句子是_,_。 (7)写出答谢中书书一文中表现一日之美的句子_,_;_,_。 (8)与朱元思书一文中作者在写景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句子是_,_;_,_。 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4. (1分)照拼音写出汉字。 kkkjun_瓜子打_睡_破了头字条_着埋在香炉里junqunfn_子入场_起香来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0分)5. (10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解放军日报2017年12月13日讯)昨天,上海淞沪抗日纪念馆参与全国联动公祭,同步举行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悼念活动,以告慰逝者。上午十时整,伴随着雄壮的国歌声,悼念仪式准时开始。升国旗,下半旗,念祭文,部队指战员在无名英雄纪念碑前敬献花圈。全场默哀,悼念南京大屠杀中的死难者和所有在抗战中壮烈牺牲的抗战先烈、死难同胞。(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简讯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0字)。 (2)作为当代中学生,请你在祈愿环节为抗战英烈献上对联以告慰英灵。请根据下联填写上联(可不考虑平仄)。 上联:_;下联:看今朝,同力报国天地新。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6. (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二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柿,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丰,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纪昀河中石兽)【乙】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柳宗元黔之驴)【注】好:喜欢。慭慭:小心谨慎。(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阅十余岁_棹数小舟_庞然大物也_尽其肉,乃去_(2)下列划线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然则天下之事 慭慭然 , 莫相知B . 岂能为暴涨携之去 庞然大物也,以为神C . 有好事者船载以入 以为顺流下矣D . 当求之于上流 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沿河求之,不亦颠乎?驴不胜怒,蹄之。(4)【甲】【乙】两文讲了一个相同的道理,试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7. (12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包拯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讼诉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1)下面各组句子中,划线词语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闻者皆惮之/肆无忌惮B . 不伪辞色悦人/未尝稍降辞色C . 虽贵/虽不能察,必以情D . 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臣本布衣(2)用“/”给文中画线句断句。 拯 性 峭 直 恶 吏 苛 刻 务 敦 厚 虽 甚 嫉 恶 而 未 尝 不 推 以 忠 恕 也(3)包拯是历史上有名的清官,关于他判案的故事,民间流传的很多,你能举出一两个例子吗?结合课文,你认为包拯是一个怎样的人? 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5分)8. (9分)阅读选文,回答问题 把紫罗兰的香味留在心里社会生活中常见这样的矛盾心态:相似的状况、相似的言行、相似的后果,倘若发生在他人身上时容易“怒从心头起”,倘若是自己所为便可能下不为例、不了了之。评价的“尺子”大相径庭,原因究竟何在?网上流传的一则视频,发人深省。一个外国男孩在超市兼职收银员,一天早上面对结账的长龙手忙脚乱,半天也搞不定总出错的机器。有排队的顾客不耐烦地指责他,后来竟然发展到恶言相加。在众人的催促、谩骂下,男孩忍不住瘫坐在地上哭诉起来,原来他的母亲当天自杀了,而他为了交房租不得不赶来打工错愕、沉寂、自责,充斥着故事的结局:他人的内心深处有多少我们不知的苦难!“以责人之心责己,以恕己之心恕人”,人们非常熟悉。然而知易行难,真正付诸实践的时候常常不自觉地打上折扣,就在于眼睛里只有“收银员的手忙脚乱”,却忘记了推己及人,忘记了“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忘记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律己宽人,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子贡问:“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孔子答:“其恕乎!”原谅自己的失误不难,体察别人的境况不易,一个“恕”字,要义正在将心比心、换位思考,在人际交往中设身处地为他人考虑,凡事少一些钻牛角尖,多一些“反求诸己”。西谚有云:“一只脚踩扁了紫罗兰,它却把香味留在那脚跟上。”讲的同样是容忍与宽恕的道理,这道理的“香味”更要留在心里。原则问题,必须讲原则;是非问题,必须分是非,是就是是,非就是非。但日常生活是另一个场域,往往不需要那么多的“杀伐决断”,这恰如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所劝诫的,在一般情况下没有多大的“是、非、善、恶”可分,不要在“小节”上去“吹毛求疵”。“恕人”不易,“律己”更难。有人曾劝周恩来同志写本回忆录,他笑笑说,“如果我写书,就写我一生的错误。” 常思己过,要勇于在周围设置多面“镜子”,以对他人惯常的挑剔与苛刻目光去打量、矫正“镜中人”的一言一语、一举一动。这不仅是人格品性臻于至善的谦逊,同时在目光如炬的自我观察中,我们才会真切体会到“眼里揉不下沙子”的消极刻薄,以及“善莫大于恕”的人生境界。“做人要厚道”,体现个人的修养与情怀,也关乎社会的心态与风尚。极端的戾气,往往便来自“恕人”与“责己”关系的失调错位。市场经济重利,社会治理讲理,也离不开相互包容的胸怀。“东海广且深,由卑下百川;五岳虽高大,不逆垢与尘。”大事不含糊、小事多“糊涂”,先之以身、后之以人,紫罗兰的“香味”定能在人与人、心与心之间久久弥散。(1)下列对我文章的内容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开篇摆出“评价的尺子大相径庭”的现象,意在提出问题,引出本文要探讨的“恕人”话题。B . 作者认为人要有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的美德,不能吹毛求疵, “讲原则”应该给 “恕人”让路。C . 第段作者列举顾客对超市兼职收银员恶语相加的事例,证明了社会生活中恕已恕人难的矛盾心理。D . 律己恕人是人格品性臻于至善的谦逊,也是个人修养与情怀,更是人与人、心与心之间和谐交融的润滑剂。(2)下列不符合“恕人”精神的一项是( ) A . 林肯总统对政敌以宽容著称,他曾说:“我们难道不是在消灭敌人吗?当我们成为朋友时,政敌就不存在了。”B . 古人云:“律己宜带秋风,处世须带春风。”要求自己须如秋风一样严厉,与人相处要像春风般温暖。C . 一位理发师在给周总理刮胡须时,不慎把总理的脸刮破了,总理并没有责怪他,体现了总理的美德。D . 曹操败走华容道,关羽念在曹操曾经赐赤兔马,赐锦绣衣袍的情分上,不顾立下的活捉曹操的军令状,放走了他。(3)第段换横线的句子的含义是什么?联系实际谈谈如何在生活中以容忍留下“香味”? 9. (16分)阅读下文,完成各题。淘米水的妙用淘米水很不起眼,平时常被倒掉。可是你知道吗?它在生活中却有许多妙用。淘米水是天然的去污剂。与一般的工业去污产品相比,淘米水不仅洗净力适中,而且无任何副作用 , 比如,浅色衣服用淘米水浸泡一下,然后用肥皂洗涤,就会洁净如新;起霉斑的衣服,放入淘米水中浸泡一夜,可退斑洗净。又如,面对一堆有油污的碗、碟、瓶子时,与洗洁精相比,淘米水是更好的选择。淘米水经加热后,其淀粉质变性,而变性淀粉具有良好的亲油性和亲水性,所以油污一旦遇到淘米水,就会被淘米水中的淀粉吸附,从而脱离碗、碟。淘米水是不花钱的化妆品。淘米水里含有淀粉质、维生素、蛋白质,这些营养物质可以对皮肤起到保湿、抗老化、美白的作用。经常用淘米水洗手、洗脸,皮肤会变得光滑白皙,淘米水还具有护发、亮发的功效。据说,傣族姑娘的一头秀发就是淘米水的佳作。傣族姑娘常用糯米的淘米水来护发。不过,她们用的淘米水要存放半个月或一个月的时间才能使用。因为淘米水经过沉淀发酵以后,含有非常丰富的B族维生素。B族维生素可以帮助头发的色素细胞生成黑色的色素颗粒。所以经常用淘米水洗头,可以使头发变得乌黑亮丽。如果你想保持美好的形象,又不使身体受到任何伤害,还想节省费用,那么淘米水不失为一种首选的化妆品。淘米水还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淘米水中含有一定的蛋白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特别是头一两次的淘米水含有钾且呈弱酸性,加入食盐入药后,具有清火、凉血、解毒的功效。用淘米水加食盐煮开后,外洗或外擦皮肤,对皮肤有比较温和的清洁作用,而且可以保持皮肤表面正常的酸碱度,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防止皮肤搔痒,等等。此外,淘米水中含有蛋白质、淀粉质、维生素等丰富的营养物质,可用作上等饲料;淘米水中含有氮、磷、钾等微量元素成分,可用作上好的肥料。淘米水有如此多的妙用,你还会倒掉它吗?(1)请将选文所介绍的淘米水的妙用依次填入下面的横线上。_作饲料、肥料(2)傣族姑娘用来护发的淘米水,为什么要存放半个月或一个月的时间才使用?(3)第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4)第段在全文的内容和结构上有什么作用?七、 命题作文 (共1题;共1分)10. (1分)根据要求,完成写话。 散文大师朱自清的春可谓是感官信息运用的经典之作:用视觉来写小草的鲜嫩、春花的艳丽,用嗅觉来写泥土的气息、春天的芬芳,用听觉来写婉转的鸟鸣、牧童的短笛;用触觉来写春风的温柔和煦将自己对春天的喜爱,通过感官准确传达出来,令人陶醉向往。请你选取某一景物,通过视觉、嗅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去感知,然后加以描绘。80150字左右。八、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5分)11. (15分)名著阅读 这时突然出现了一个清瘦的青年军官,他长着一脸黑色大胡子。他走上前来,用温和文雅的口气向我招呼:“哈啰,你想找什么人吗?”他是用英语讲的!我马上就知道了他就是A,那个“鼎鼎大名的”红军指挥员,他曾经是个教会学校的高材生。这时如何接待我的问题终于决定了。我一边和A谈话,一边深感兴趣地观察着他,因为在中国,像其他许多红军领袖一样,他是一个传奇的人物。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胳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他确乎有一种吸引力,似乎是羞怯,个人的魅力和领袖的自信的奇怪混合的产物。他讲英语有点缓慢,但相当准确。他对我说已有五年不讲英语了,这使我感到惊讶。(1) 选文出自 红星照耀中国 ,又名_,作者是_(2) A是_,A给作者留下的印象是_(3)下列关于红星照耀中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在某种意义上讲,这次大迁移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流动的武装宣传。”这里的“大迁移”指的是红军长征。B这是一部具有新闻报道性的作品,及时是他畅销不衰的首要和基本因素。C该书以作者陕北之行的经历为线索,切实报道共产党人的生活和精神。D此书充满激情的政论,忠于客观事实,具有“事实胜于雄辩”的威力。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