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研读课文,深入了解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感受老北京春节浓浓的年味。2、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地表达。3、有感情朗读课文。教学重点:引领学生随作者的描述,感受老北京过春节的隆重和热闹,领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教学难点:作者为突出北京春节的民俗特点所采用的表达方法。教学准备:读春联,读童谣,读元日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 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感受到了北京春节浓浓的“年味”。现在请大家回顾,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介绍北京春节习俗的?(时间数序。)作者根据这个顺序写了春节期间哪几个重要日子?(板书: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九)二、初读课文,分清详略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文中哪些部分写得详细、哪些部分写得简略,在详细的部分画上记号。2学生汇报:作者详写的是“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节”。三、精读课文(一)精读课文,感受北京春节的热闹,体会作者所使用的表达方法在文中详写的四天中,你最喜欢哪天呢?好好读一读,画一画句子,在小组和同学说说自己的感受。小组交流。1腊八的时候,人们做些什么?你从中感受到作者怎样的语言风格?喜欢腊八这一天的同学说一说。腊八:熬腊八粥,泡腊八蒜。(1)怎样描写腊八粥的:出示句子: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展览会。分析:“农业展览会”指腊八粥里的米、豆、干果的品种很多,多得好像是聚在一起开展览会。作者用了打比方的表达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北京春节熬腊八粥这一民俗特点。从这些描写当中,我们体会到老舍先生语言的通俗和有趣。2让我们一起走进北京春节的第一个高潮除夕。这一段的总起句“除夕真热闹”,同学们看看,作者从哪些方面使我们感受到除夕的“热闹”。(1)从“味、色、音”的角度来体会。“到处是酒肉的香味”“红红的对联”“各色的年画”“家家灯火通宵”“鞭炮声日夜不绝”,老舍从香味,到色彩,到声音,进行了全方位描写,充分表现了除夕的“热闹”,足见老舍先生描写的细腻。(2)从人们活动的角度来体会。“家家赶做年菜”“男女老少都穿起新衣”“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还有“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足以看出人们差不多全都在庆祝除夕,当然热闹了。出示句子:除夕夜家家灯火通宵,不许间断,鞭炮声日夜不绝。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万不得已,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这一夜,除了很小的孩子,没有什么人睡觉,都要守岁。分析:从第一句话可充分感受到“除夕真热闹”。透过“万不得已”“必定”等词语,可以体验到人们多么重视除夕夜“吃团圆饭”,这里饱含着浓浓亲情,浸润着传统美德。按照老北京的习惯,年三十晚上不能睡觉,要痛痛快快地玩一宿,这叫“守岁”。“守岁”有两重意义:岁数大的人在除夕之夜守岁有珍惜光阴的意思;年轻人守岁则是为了给父母延寿。品读这些句子,不仅了解北京的春节习俗,还要深入领悟传统民俗文化的丰富内涵。3与除夕相比,正月初一又是怎样的光景呢?(全城都在休息。)(1)“全城都在休息”到底是怎样的一番光景?多数铺户要到初六才开张。(2)作者写了哪些人的活动?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4喜欢元宵的同学,一起来看这个句子:元宵上市,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1)此处元宵如同南方的汤圆。“除夕真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一个高潮;初一拜年、逛庙会,虽“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但同样热闹,这是春节的第二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元宵节,集市上卖元宵、家家户户吃元宵,这是春节的第三个高潮。一个“又”字,表现出作者在结构文章、统筹内容上的匠心。(2)元宵上市,老北京春节的又一个高潮到了,从哪些词句你可以看出这是一个高潮?主要通过对灯的描写来体会。灯的数量多:从“处处张灯结彩”“整条大街像是办喜事”“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家中也有灯”等词句就可以感受到。灯的种类多:从“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家中也有灯”可感受到。(3)元宵,这个春节的又一个高潮,这普天同庆的日子九是这样的红火而美丽!这也是写元宵的总起句和总结句,作者采用的是总分总的段落结构。5“一眨眼”正月十九到了,当同学们穿着新衣上学去,大人出门做事的时候,心里总会回想起什么?带着对春节的恋恋不舍的感觉读读最后一段。三、总结全文,对比感悟表达方法1老舍在整体介绍春节习俗时,着力突出“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和元宵”这四天,让春节的风俗习惯给我们留下更深刻的印象!这也是详略得当写法的好处。2可谓是“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在我们中华大地上,各地的春节风俗各具特色,那么,如何写出自己的观察与体验呢?我们不妨读读梁实秋先生写的过年和斯妤写的除夕,从中获得启发。四、布置作业过年,讲究的就是热闹、火爆、祥和。这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是我们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凝聚。除夕之夜,天涯海角的炎黄子孙都会吃团圆饭、守岁、拜年,带着美好的心愿去辞旧迎新。但年的味道却越来越淡,正在变成电视机前对一场春节晚会的观看。请你结合北京的春节和自己所过的春节,写一篇短文,谈谈感受或希望。板书设计: 6、北京的春节 腊八 忙碌 除夕 热闹 详略得当 正月初一 悠闲 突出重点 元宵 红火美丽教学反思:北京的春节是六年级语文上第二单元的一篇精读课文。作者老舍先生,用他那如椽的大笔、“俗白”的风格、京味的语言,描绘了一幅幅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自己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喜爱。针对本课的教学,我作如下反思:一、在教学这篇课文时,首先用童谣引入,让学生从童谣的内容中初步了解北京春节的时间及风俗习惯。接着引导学生在预习课文的基础上,初步了解课文内容,说一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然后浏览课文,画出北京春节的时间段,并找出详写部分。重点放在学生自主研读“腊八、除夕、正月初一、元宵”这四部分。引导学生通过竞赛,边读边思,提出问题,展开讨论。在读书讨论中,师生共同参与评价,融入其中,感悟腊八的忙碌、除夕的热闹、大年初一与除夕景象的截然不同和正月十五的高潮。最后,还是用童谣来概括本文主要内容,让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二、有详有略地处理讲读,引导学生体悟作者写作手法的精妙。在课文中,老舍先生选择了春节中的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期末考试数学试卷(无答案)
- 内江师范自考题库及答案
- 家客认证考试试题及答案
- 法治知识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初级普车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咸阳二建考试试题及答案
- 2025年城市防洪考试题及答案
- 军用油库综合视频监控系统技术方案
- 新中考美术考试题及答案
- 情景交际答题课件
- 2025秋人教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 实验室常规玻璃仪器的操作及注意事项课件
- 临时用地复垦与方案
- 语言学纲要课件
- 地下室开槽引流方案
- 电子课件-《市场营销》-A45-2298完整版教学课件全书电子讲义(最新)
- 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2021年新苏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知识点整理
- 美的观念(玛丽艳)
- 农药学原理课件--作用机制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 区委书记在全区惠企政策解读会上的讲话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