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3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1页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3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2页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3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3页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3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4页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3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统编版八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3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运用 (共7题;共33分)1. (2分)下列各组中加下划线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年且九十 且焉置土石B . 以君之力 以残年余力C . 其妻献疑曰 其如土石何D . .投诸渤海之尾 告之于帝2. (2分)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A .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B . 蝉则千转不穷C .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D . 至于夏水襄陵3. (2分)选出“之”用法不同的一项是( )A . 水陆草木之花B . 何陋之有C . 花之君子D . 能以径寸之木4. (2分)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 . 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B .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C .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D .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5. (2分)下列句意解说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甚矣,汝之不惠你真是不实惠呀。B . 其如土石何?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C .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虽然我死了,有儿子存在。D . 河曲智叟亡以应河曲智叟一边答应一边逃走了。6. (20分)翻译下列句子。 (1)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2)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7. (3分)默写句子。 (1)课文中交代愚公移山的原因的句子是:_,_。交代移山目标的句子是:_,_。 (2)表明智叟在与愚公的辩论中甘拜下风的句子是:_。 (3)描写运土石的路途遥远,从侧面烘托愚公一家移山之难的句子是:_,_。 二、 综合题 (共1题;共15分)8. (15分)仔细观察下面漫画压岁钱!压谁钱?,回答后面问题。(1)请用说明的文字介绍漫画的内容。 (2)说说你对“压岁钱?压谁钱!”的理解? 三、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2分)9. (11分)(2017沈阳)阅读选文,完成下列各题。【甲】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乙】凡音,生于人心者也。乐者,通于伦理者也。乐者音之所由生也其本在人心之惑于物也。是故知声而不知音者,禽兽是也。知音而不知乐者,众庶是也。唯君子能知乐,是故审声以知音,审音以知乐,审乐以知政,而治道备矣。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不知音者,不可与言乐。知乐,则几于礼矣。礼乐皆得,谓之有德。是故乐之隆,非极音也。食飨之礼,非致味也。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非以极口腹耳目之欲也,将以教民知好恶,而返人道之正也。(选自礼记,有删改)【注释】音:歌曲。乐:这里是音乐和舞蹈(有事还包括诗歌)相结合的总称。声:这里指声音。审:仔细观察。食飨(xiang)之礼:指食礼和飨礼,用于祖宗祭祀或招待宾客。致:极。(1)下面句子中划线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 知音而不知乐者 溪深而鱼肥(醉翁亭记)B . 唯君子能知乐 虽有千里之能(马说)C . 而治道备矣 右备容臭(送东阳马生序)D . 是故先王之制礼乐也 客之美我者(邹忌讽秦王纳谏)(2)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是故不知声者,不可与言音。礼乐皆得,谓之有德。(3)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乐 者 音 之 所 由 生 也 其 本 在 人 心 之 惑 于 物 也(4)【甲】文中伯牙和子期共同的兴趣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乙】文告诉我们制定礼乐最终要达到的目的是什么?请用【乙】文中的原句回答。10. (11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童趣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划线的字词。明察( )秋毫 项为之强( ) 徐( )喷以烟 物外之( )趣 盖一癞虾蟆( ) 驱之( )别院(2)翻译下列句子。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3)本文描写了童年时代的哪三件“物外之趣”,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下。第 7 页 共 7 页参考答案一、 积累运用 (共7题;共33分)1-1、2-1、3-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