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2课《〈诗经〉二首》同步练习.doc_第1页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2课《〈诗经〉二首》同步练习.doc_第2页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2课《〈诗经〉二首》同步练习.doc_第3页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2课《〈诗经〉二首》同步练习.doc_第4页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2课《〈诗经〉二首》同步练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部编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下册语文第3单元第12课诗经二首同步练习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12题;共29分)1. (2分)下列诗句各写的是什么?按顺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刚被太阳收拾去,却教明月送将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飒飒西风满院裁,蕊寒香冷蝶难来。香风雨后来池看,碧玉盘中弄水晶。( )A . 雪 风 草 花影 雪 菊花 荷叶B . 雪 雨 草 花影 雪景 菊花 荷叶C . 梅花 雨 春风 日月 梨花 蝴蝶 水晶D . 梅花 雨 草 花影 雪景 菊花 荷叶2. (2分)对这首诗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三个诗节的首句反复咏叹蒹葭的茂盛繁密的状态,突出景物特点,渲染气氛。B . “白露为霜”句是写黄昏白露凝结为霜的情景;“白露未已”句是写翌日清晨霜露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形。C . 三个诗节的第六句互为补充,分别从漫长、崎岖、曲折三个角度表现道路的艰难阻隔。D . 三个诗节的最后一句,是写意中人所处位置的变换:从水中央到岸边,再到水中沙滩。表现出主人公对意中人不可阻遏的渴慕和锲而不舍的追求,突出了他迎难而上的决心。3. (2分)选出翻译有误的一项。( ) A . 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无不是按着所用材料的样子来雕刻形象,各有各的神情姿态。B . 其人视端容寂,若听茶声然。那个人眼睛正视着炉子,神色平静,好像在听着茶水开了没有的样子。C . 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这是由简短而窄长的桃核雕刻而成的。D . 细若蚊足,钩画了了。(笔画)细得像蚊子的脚,但一笔一画却清清楚楚。4. (2分)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此诗用芦苇、霜露、秋水等自然意象组成一幅清秋晨景图,并笼罩着一种凄清的气氛。B . 古诗中,“水”意象是离愁的载体,因而“秋水”意象既实指自然景观,又特指主人公凄婉惆怅的情感。C . 该诗所描绘的是秋季的景色,体现出寥廓凄清的特点。通过该特点衬托出主人公因热烈追求而不可得的惆怅心情。D . “溯洄从之”“溯游从之”两句在三个诗节中的重复,表现出主人公对意中人不可阻遏的渴慕和锲而不舍的追求,突出了他迎难而上的决心。5. (2分)对蒹葭这首诗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三个诗节的首句,分别写出了芦苇不同的状态:苍苍、萋萋、繁密。B . “白露为霜”句,是写黄昏白露凝结为霜的情景;“白露未已”句,是写翌日清晨霜露尚未完全消散的情形。C . 三个诗节的第六句互为补充,分别从漫长、崎岖,曲折三个角度表现道路的艰难阻隔。D . 三个诗节的最后一句,是写意中人所处位置的变换:从水中央到岸边,再到水中沙滩上。6. (2分)对蒹葭的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全诗共三章,每章的前二句是写景,点明季节;后六句是写寻找“伊人”。B . 全诗叙述了在一个初冬的早晨,苍苍的芦苇上白露凝霜,“我”寻找在水一方的“伊人”。C . 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绕,所能到达的路曲折难行,伊人好像置身于洲岛之中,可望而不可及,可思而不可得,表现了寻求者怅惘失落之情。D . 全诗音节上回环往复。意境上创造出一种深沉而含蓄的朦胧美,有一唱三叹之韵。7. (2分)对使至塞上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征蓬”两句,既表述了诗人前往边境慰问将士之事,又描写了边塞独特之景,更在叙事写景中传达出自己被排挤出朝廷的幽微难言的内心情感。B . 诗人以传神的笔墨刻画了明媚秀丽的塞外风光,其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两句,更是脍炙人口的千古名句。C . 诗中的“圆”字与“直”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D . “都护在燕然”和前面的“属国过居延”遥相呼应,点明了诗人此次出使路途之远。8. (2分)对全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第一章起两句写秋天的景象。这是从怀念者眼中写出:他的眼前是一片无边无际的青苍苍的芦苇,早晨的露水已经成霜,于是引起了他对伊人的怀念。B .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这是实写之词,伊人在河水的那一方,他因此上下追寻。C . 第二章第三章均为八句,所写的内容几乎与第一章完全一样,但是感情均与前一章进了一步,情境也有了一些变化。D . 全诗一唱三叹,委婉深入,充分表现了诗人对伊人的怀念之情。9. (4分)“好。那么,走罢!”而去“寻别一类人们去”一语出自鲁迅的_篇。 10. (3分)诗经的句式以四言为主。根据不同内容的表达需要,分别采用_、_、_的艺术手法。11. (1分)补充句子_ , 在河之洲。窈窕淑女,_。求之不得,_。悠哉悠哉,_。_ , 白露为霜。_ , 在水一方。晴川历历汉阳树,_。_ , 烟波江上使人愁。几处早莺争暖树,_。_ , 浅草才能没马蹄。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_。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_。_ , 西北望,射天狼。黄鹤楼一诗中描写诗人在黄鹤楼上所见景象的诗句是:_ , _;表达作者思乡之情的诗句是:_ , _。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直接抒发感情的诗句是:_。相见欢中写“愁”的名句是:_ , _ , _。_。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以古人自比,表述自己希望得到朝廷信任、企盼为国效力的诗句是:_ , _?12. (5分)试分析一下,本诗前四句运用了什么手法二、 诗歌鉴赏 (共2题;共33分)13. (15分)诗词赏析。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头忽见。(1)词的上阕写了哪些夏夜特有的声音?写这些声音有何作用?(2)词的下片给人们展示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14. (18分)阅读静女,回答问题。静女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1)指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说怿女美_通_,释义_自牧归荑_通_,释义_(2)静女全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3)“静女”赠给“我”什么东西?“我”喜欢吗?为什么?(4)诗中两个人物形象鲜明,分别指出他们各自的形象。女子:_男子:_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