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doc_第1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doc_第2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doc_第3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doc_第4页
冀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冀教版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面对划线词语的含义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 , 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油光可鉴:这里是说头发上抹油,梳得很光亮,像镜子一样可以照人)B . 兼以满房烟尘斗乱;问问精通时事的人,答道,“那是在学跳舞。”(精通时事:了解社会大事)C . 那坐在后面发笑的是上学年不及格的留级学生,在校已经一年,掌故颇为熟悉的了。(掌故:关于历史人物、典章制度的传说或故事。这里指学校里过去发生的一些事情)D . 从他那一面看起来,是一去之后,杳无消息了。(杳无消息:形容一点儿消息也没有)2.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项是( )A . 今天的盐阜儿女创建美好家园,依然需要发扬和继承铁军精种。B . 加快港口建设,是我市积极推进沿海大开发战略的重要举措。C . 全体市民人人参与,为盐城创建国家缓级卫生城市添砖加瓦而努力。D . 通过做好主要道路风光带绿化工作,使城市品位得到极大地提升。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3. (8分)默写填空。 (1)独坐幽篁里,_。 (2)夜发清溪向三峡,_。 (3)_,凭君传语报平安。 (4)_,野渡无人舟自横。 (5)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常被用来表达久别重逢,幸会难得的心情的两句是:_,_。 (6)兰花被誉为花中君子,请写出咏兰的连续两句诗词:_,_。 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4. (4分)读下面文段,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谁是英雄,战场上摧枯拉(xi)_、横渡长江的是英雄,医学上中西结合、颇有(jin) _树的是英雄,运动场上技压强敌、摘金夺(ku) _的是英雄,科研当中(dn) _精竭虑、攻关克难的是英雄为了心中的理想和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人,都是英雄。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4分)5. (4分)请你仿照下面画线句,补写两个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青春好似一首悠扬的歌曲,我们则是柔和的音符;_,_;_,_;青春好似一股跳动的火焰,我们则是欢快的火苗。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6分)6. (15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莼鲈之思张季鹰辟齐王东曹掾 , 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莼菜羹鲈鱼脍 , 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俄而齐王败,时人皆谓为见机。”【注】辟:被任命。东曹掾:官名。掾:原为辅佐的意思,后为副官佐或官署属员的统称。莼菜羹:与鲈鱼脍并称为吴中名菜。适意:顺遂自己的意愿。羁宦:寄居在外地做官(1)解释下列划线词。 遂命驾便归_俄而齐王败_时人皆谓为见机_(2)文中画横线部分没有标点符号,请再需要的地方用“/”标出来。(限段三处) 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莼菜羹鲈鱼脍(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4)如果你想以“莼鲈之思”为题创作一首诗歌,你会选用下面哪组意象?( ) A . 杨柳、长亭、酒B . 归雁、明月、酒C . 梅花、松柏、竹D . 红豆、双鲤、莲7. (11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苏轼记承天寺夜游)【乙】王子猷居山阴,夜大雪,眠觉,开室,命酌酒,四望皎然。因起彷徨,咏左思招隐诗,忽忆戴安道。时戴在剡,即便夜乘小船就之。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王曰:“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选自世说新语)【注释】山阴:今浙江绍兴。戴安道:戴逵,字安道。剡(shn):县名,今浙江嵊县。 (1)下列划线词意思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但少(但是) 入户(窗户) 夜大雪(下大雪) 因起(于是)B . 遂至(于是) 闲人(清闲的人) 眠觉(睡醒) 经宿(一晚)C . 念(想念) 相与(互相) 皎然(洁白的样子) 就之(靠近,寻找)D . 盖(盖住) 未寝(睡觉) 彷徨(犹豫不决) 即便(立即就)(2)根据上下文推断,下列给划线处断句最合理的一项是( ) A . 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B . 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C . 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D . 经宿/方至造门不前/而返人问其故。(3)下列关于两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乙两文都在叙事中写了景,都是因景而喜,因景而去觅知音。只不过前者幸运,找到了志同道合者,后者遗憾没找到,只能独自返回。B . 甲文写景比乙文写得稍详尽些,甲文写月色隐蔽巧妙,用了比喻的手法,乙文运用了白描,“四望皎然”四个字,境界全出。C . 甲乙两文中主人公都有豁达的胸襟,只不过前者是官员,还夹杂着贬谪的悲凉和不得志的自嘲,后者是隐士,显得更洒脱不羁。D . 甲乙两文给我们的启迪各有千秋,甲文告诉我们良辰美景要及时与友分享,乙文则告诉我们分享良辰美景结果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尽兴的过程。(4)根据原文,翻译【甲】【乙】中两个句子。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六、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9分)8. (24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中国石拱桥茅以升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像天上的虹。我国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_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是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作成了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拦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卢沟桥在我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历史上,也是值得纪念的。在那里,1937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对我国的侵略战争。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英勇抗战,终于彻底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八百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二百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两千年来,我国修建了无数的石拱桥。解放后,全国大规模兴建起各种形式的公路桥和铁路桥。其中就有不少石拱桥。1961年,云南省建成了一座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名叫“长虹大桥”,石拱长达112.5米。在传统的石拱桥的基础上,我们还造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其中“双曲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新创造,是世界上所仅有的。近几年来,全国造了总长二十余万米的这种拱桥,其中最大的一孔,长达150米。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1)中国石拱桥是一篇_说明文,采用了_顺序,主要介绍了中国石拱桥的特点和光辉成就。(2)阅读全文,回答问题。A中国石拱桥除了具有石拱桥共有的特点外,还有哪些特点?(请从下列备选项中选择四项作答。只填序号。)各选项:历史悠久 形式多样 结构坚固 杰作惊人形式优美 分布广泛 交通作用 桥洞弧形所选序号:_B本文第段采用的说明顺序是:_。(3)指出下列各句的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极少出事,足见它的坚固。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4)请你具体说明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是怎样体现说明文语言准确性的?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划线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肩”能否换成“边”“面”“头”?去掉“各”行不行?为什么?“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中划线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5)从石拱桥的结构看,赵州桥与卢沟桥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6)通读全文,回答问题。文中第段为什么不能删去?。按照文章的说明内容,把本文划分为两部分。(只划一处) 9. (25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竹影苏诗布我老家的屋门口有一片竹林,显得小巧精致。小巧是出自于竹子本身,那些竹子不同于井冈山的翠竹,也不像那些张扬的毛竹,是细而软的黄间竹。精致呢,是其面积不大,也就半亩左右,竹林的边缘有路和田地围着,远远看去像浓浓的一大篼绿意。阳光透过那片竹林时,日子丰富了许多。阳光似乎也有一双手一样,总把竹林捆成一束,从早晨到黄昏,自由自在地变大变小,拉长挤短。从家门口探进来的竹子的影子,就可以读懂时间,读懂日子走过的声音。这种声音母亲最懂,比闹钟更让她清醒。竹子的影子总能告诉母亲煮饭的时间,或是翻晒衣物的时辰。许多年了,那片竹林用它的富有喂养着我们。谷雨过后,林子里的小竹笋破土而出,一簇簇的,直往上长。仅在一夜两夜间,就认不出昨夜的同伴了。于是采撷竹笋就成了母亲让我们回家乡的借口,似乎那竹笋每长一寸,我们回家的日子就近了许多,其实,在外生活的日子总不能让母亲算得那么准确,竹笋长得过高了,家门口那条小路依旧看不见我们兄弟的身影,母亲只好自己来采撷那些竹笋,升灶堂,烧沸水,剥笋皮,一场忙碌,大铁锅便渐渐地积满了竹笋。母亲坐在灶堂口,面对燃得火热的柴火,心想,孩子们快回家了。于是母亲笑了,一个人对着灶堂火一样地笑。每每“这种笑”总能如愿,等到我们到家时,母亲总说,昨天“灶堂火”笑得厉害,我就知道你们要回来了。在阳光里,母亲的竹笋慢慢地变成了笋干。阳光越过那片竹林时,母亲像翻晒衣物一样伺弄着那些笋片。最后,那些笋片几乎成了我们桌上的美味,成了我们咀嚼乡情的依托。三年前,母亲生了场大病,手术过后又回到老家那片竹林。刚开始,母亲总是不习惯,老是把时间弄错,老是把那片竹子的影子看成回家的孩子们。大概是母亲无法及时采撷那些新长出的小竹笋,那片竹林浓了许多,它的影子几乎就要吞没了老屋的院子。今年谷雨过后,我早早地回老家了。母亲看见我回来,就说,昨天“灶堂火”笑得很旺。母亲明显瘦了,大概是她听不到我们喊叫她的声音,一看见我就一跳一跳地从屋门口跑了出来,跨过走廊,越过庭院那片浓浓的竹林影子。母亲那一跳一跳的,让我的心终究有些宽慰,其实那简单的动作已经告诉我,母亲的身体有了很大的好转。母亲依旧忘不了那片竹林。她似乎也知道我的心思,我还没有进家门口她就带着我进那竹子林了。母亲边走边说,你回来得早了,竹笋还没有成片长出。浓浓的竹荫里只有依稀的几棵小竹笋,它们花着身子,如果不细心还看不见它们破土而出的身段儿。只往竹子林外边,有几棵长高了的竹笋,它们好像早熟的孩子,显得有些夸张。母亲说,那是引路竹笋,采不得的。母亲跟在我的身后,依旧是一坎一坎地越过那团竹荫。走出竹荫,阳光在一个瞬间亮丽了许多。母亲好像不忍心让我空手而回,又折回身子隐入竹林里,透过斑驳的光影,母亲还是那样一跳一跳的,越过竹林的沟坎。不一会儿,母亲从竹林里钻了出来,抱了长短不一的竹笋,母亲的脸上、头发,沾了许多的竹子叶片。我想帮母亲扫落那些碎屑,但面对母亲忙着整理那些竹笋,面对她额上渗出的汗水,我的手停住了。我只在心里祈祷着,愿母亲每天都能越过那团竹荫,去领受竹林这一边阳光的收获。母亲捆好那些竹笋,似乎还不满意,又砍下了一根高高的竹子。母亲说,这竹子挺好的,你回去可以架在阳台上挂衣服。这竹子好长,有我两个人高,大约有三米多。其实,我的阳台早已经用上自动晾衣架了,它是新型建筑材料做成的,不生锈,只要一摁开关,就升降自如。我正在思虑着,母亲已把竹竿削好了,青亮青亮的。面对竹竿,我突然想到了几千年前那个远嫁的女子。诗经的卫风竹竿里记录了那个远嫁女子的思念情怀:“藋藋竹竿,以钓于淇。岂不尔思,远莫致之。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远父母兄弟。”泉水、淇水,逐渐远去;父母兄弟,逐渐远离。远嫁的女儿,回忆起童年在淇水的钓鱼等快乐的情形,思念之情能不涌动吗?一根竹竿无法挑动一片竹林。就像我每一次回老家,一场重逢并不能带走亲情的全部。而在母亲的心里,孩子们每一次回家都像竹笋成长一样,爱慢慢地长成竹子,慢慢地长成竹荫。(1)文章围绕“竹林”写了母亲哪些事?请按照提示简要概括。许多年前,三年前,今年谷雨后, (2)文章第段和第段都写到了母亲说“灶堂火”笑得很旺。请揣摩一下作者这样写有何好处?(3)请就第段画线句作简要赏析。(4)第段引用诗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