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咏物诗上课实用课件苏教版选修.ppt_第1页
高中语文:咏物诗上课实用课件苏教版选修.ppt_第2页
高中语文:咏物诗上课实用课件苏教版选修.ppt_第3页
高中语文:咏物诗上课实用课件苏教版选修.ppt_第4页
高中语文:咏物诗上课实用课件苏教版选修.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咏物诗鉴赏 教学目标 1 了解咏物诗的特点和写作技巧2 掌握鉴赏咏物诗的步骤和常用方法教学重点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教学难点语言表达的条理性 咏物诗概念 咏物诗是一种以客观世界中的具体事物为描写对象的诗体 它将作者的写作目的以及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寄寓在物的描写中 特点 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 抓住其某些特征 形态 色泽 所处环境等 着意描摹 追求 形似 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 由物到人 由实到虚 写出精神品格 追求 神似 描其形 求形似 融入理 求神似 形神兼备 不即不离 情感 或发其志士之悲 君国之忧 或写其怀才不遇的感受 常用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 寄情于物 借物喻人 比喻 象征 拟人 对比 比兴 联想和想像等 托物言志 就是诗人把自己的某种理想 人格或感情融于某种具体事物 就是物与志的结合 所借之物 既是作者的理想 旨趣 节操的化身 更是作品主旨和形象的载体 一首好的咏物诗 总是以其生动的形象和强烈的美感吸引读者 而且有意无意地 或深或浅地透过所咏之物 或流露作者的人生度 或寄寓美好的理想 或隐含生活的道理 江水 时光的流逝 岁月的短暂 绵长的愁苦梧桐 凄苦猿啼 悲伤风急天高猿啸哀鹧鸪鸟 旅途艰险的联想和满腔的离愁别绪草 生命力强 生生不息 希望 荒凉 偏僻 离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沙鸥 飘零 伤感松柏 坚挺 傲岸 坚强 生命力黄叶 凋零 成熟 美人迟暮 新陈代谢花开 希望 青春 人生的灿烂花落 凋零 失意 人生事业的挫折 惜春 对美好事物的留恋追怀特征 意象 松 竹 梅 菊 蝉 蜂等 抓意象的特殊内涵 石灰吟 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浑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全诗写了石灰四个特点 出山之难 不怕焚烧 不怕破碎 一身清白 作者以石灰自喻 表达自己为国尽忠 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歌咏自己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代表作品 云 来鹄千行万象竟还空 映水藏山片复重 无限旱苗枯欲尽 悠悠闲处作奇峰 那千变万化 似乎给人以洒降甘霖希望的云 其实根本就无心解救干枯的旱苗 当人们焦急地盼它降雨时 它却 悠悠闲处作奇峰 这正是旧时代那些看来可以 救民于水火之中 实际不问苍生的权势者的写照 作者借云含蓄地表达了憎恶之情 并对其加以无情的讽刺 病牛李纲耕犁千亩实千箱 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 不辞羸病卧残阳 赞颂了牛不辞羸病 任劳任怨 志在众生 唯有奉献 别无他求的性格特点 借咏牛来 托物言志 诗人疲惫不堪 却耿耿不忘抗金报国 想着社稷 念着众生 因此其笔下力尽筋疲 无人怜惜而不辞羸病 志在众生的老牛即诗人形象的化身 咏物诗鉴赏方法 1 分析所咏之物的外在特征 环境特点 内在神韵 品格2 联系诗人自身经历和所处社会环境 揣摩诗人所托之情 所言之志 诗人把自己的志向寄寓于所咏之物的突出特点之中 志 就在物的特点与诗人的情和志的相通之处 3分析咏物诗的写作技巧 托物言志 寄情于物 借物喻人 拟人 比喻 烘托 比兴等 菊花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鉴赏举例 一 二句采用什么样的手法写出什么内容 通过描写 写作者爱菊 遍绕 日斜 把诗人赏菊入迷 留连忘返的情景真切地表现出来 渲染了爱菊的气氛 三 四句由一 二句的描写转入 议论 菊花的什么特点触发了元缜的诗情 外在特点 百花先谢而菊花后凋 内在的神韵 品格 历尽风霜而后凋 卓为霜下杰 的坚贞品质 菊花元稹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此花开尽更无花 对菊花的赞美中寄寓作者的什么深意 还表达了诗人对坚贞品格的追求 是诗人人格的写照 诗人借咏物以言志 将菊花的自然特点加以拟人化处理 使之成为诗人理想人格的象征 托物言志 就是诗人把自己的某种理想 人格或感情融于某种具体事物 就是物与志的结合 小松杜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 而今渐觉出蓬蒿 时人不识凌云木 直待凌云始道高 作者 晚唐诗人 有才华 但屡试不中 一生潦倒 刺头 指松树苗长满松针 又直有硬 抓哪些词语 炼字 分析小松特点 刺 准确勾勒出外形特点 显示其蓬勃的生命力 出字写出其锐不可挡的发展势头 把其坚强不屈的性格 勇敢战斗的精神勾画了出来 描写 三 四句的 凌云 含意各有不同 前者是指 后者指 未长成的小松 长成后的松树 请说说你对本诗主题的理解 即作者借小松言何情 托何志 这首诗以 小松 喻人 写 小松 初时不为人注意而最终长成凌云大树 反映出作者对人才出身轻微而终成大业的思考 批判了世人以身世取人的浅陋目光 碧玉妆成一树高 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 二月春风似剪刀 咏柳 唐贺知章 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 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 不知天地有清霜 1 两首诗对柳的态度是截然不同的 前者表现了的态度 后者表现了的态度 2 两首诗虽然写法不同 但都抓住了柳枝的特点展开联想 请分析两位作者抓住了柳枝的什么特点 而由此联想到什么 喜悦 赞赏 贬斥 嘲讽 前者由柳枝的纷披下垂 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 后者由柳枝的随风摇摆 披拂不定联想到没有节操 反复无常的小人 齐安郡中偶题杜牧两竿落日溪桥上 半缕轻烟柳影中多少绿荷相倚恨 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杨万里细草摇头忽报侬 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 低面深藏碧伞中 1 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 时刻的景色 均以荷与 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2分 2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 荷 的形象 请指出两首诗中 荷 所表现出来的不同情感特点 并作简要分析 4分 傍晚 西风 拟人表现手法 前一首的 绿荷 有 恨 而 背西风 含有诗人之恨 表露了伤感不平之情 基调凄怨低沉 后一首的 荷花 被西风吹动而躲藏于荷叶之中 似是 愁热 却呈现娇羞之态 表露了作者的怜爱喜悦之情 基调活泼有趣 思路总结 鉴赏咏物诗首先要抓住所咏之物的形象特点 能结合诗句分析其外形和内蕴 神态品格 绝妙的咏物诗应形神兼备 答题技巧总结 一般提问方式 说出诗中所咏之物的形象特点 作者塑造的主要形象是什么 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题思路 结合诗句分析所咏之物的特点 尤其要分析出内在神韵性格 结合诗人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