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三次诊断模拟考试试卷C卷.doc_第1页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三次诊断模拟考试试卷C卷.doc_第2页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三次诊断模拟考试试卷C卷.doc_第3页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三次诊断模拟考试试卷C卷.doc_第4页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三次诊断模拟考试试卷C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第三次诊断模拟考试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7题;共14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 . 分外(fn) 解剖(po) 深邃(su) 余晖(hu)B . 怄气(u) 田圃(p) 浩瀚(hn) 禁锢(jn)C . 颓废(tu) 弥留(m) 灵柩(ji) 襁褓(qing)D . 繁衍(yn) 颤动(chn) 亵渎(xi) 田圃(p)2. (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粗犷 荣膺 走头无路 箪食壶浆B . 彗星 晌午 刨根问底 老骥伏枥C . 修葺 崩殂 心无旁鹜 轻歌曼舞D . 告罄 褴缕 战战兢兢 觥筹交错3. (2分)下面划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 . 马的头部比例整齐,给它一种轻捷的神情,而这种神情又恰好与颈部的美各得其所。B . 老师每年都举办一次班级元旦晚会,和我们共享天伦之乐。C . 1969年7月21日,美国宇航员代表人类首次登上了月球,这个骇人听闻的消息让全世界沸腾了。D . 学了走一步,再走一步这篇文章,我真是获益匪浅。4.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核心素养是个人终身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党和国家教育方针在新时期的具体体现。B . 走进人民公园,看到的是美丽的花海和沁人心牌的花香。C . 校长、副校长和其他学校领导出席了这届毕业典礼。D . 通过对古典诗文的朗诵,让学生感受到了祖国语言文字的韵律美。5. (2分)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符合规范的一项是( ) A . “最主要的是,”他说道,“我们心中要有对弱者的同情与爱心。”B . 初夏时节,广安街头到处都摆着水果,枇杷啊、樱桃啊、桃子啊走到哪里都闻得到诱人的香味儿。C . 一个人只有真正明白自己需要什么?才不会在追求理想的路上迷失方向。D . 我国南海蕴藏着丰富的海洋动力资源,如潮汐能、波能、温差能、密度差能等。6. (2分)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月亮,是中国古典诗词中最有神秘色彩和情感的意象,它常被称为“婵娟”“玉盘”等。B . 豪放派为宋词流派之一,辛弃疾、苏轼是其代表人物,并称“苏辛”。C . 桃花源记的作者是陶渊明,号称“五柳先生”,东晋著名诗人,他的诗多描绘田园风光。D . 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是法国作家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7. (2分)(题文)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 我国是食品生产和消费大国,保障食品安全需要生产经营者诚信自律,更需要严格的法律制度约束和有效监管。 , 。 , , 。这样才能有效解决食品安全领域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切实增强消费安全感。强化执法措施,严惩违法犯罪分子食品产业涉及环节多,哪一个环节出现漏洞都会给食品安全带来严重威胁创新食品安拿监管机制坚决淘汰劣质企业,以震慑所有企业使之不敢越雷池半步因此,必须保持严厉打击违法违规行为的态势,及时消除各环节的隐患A . B . C . D . 二、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51分)8. (6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 读书是一种心灵修复吴黎宏书是灵魂的伴侣、精神的导师、心灵的良医,书给人的馈赠与帮助可谓无穷。对我来说,读书可以增智广才,可以励志修德,可以怡情养性,是一种最好的心灵修复方式。读书可以避免浅陋直白,让心灵丰盈圆润。大学毕业刚工作时,我工作热情主动却有些马虎,考虑问题不够全面;待人真诚却嫌直白,有时甚至好心办了坏事。这些问题,固然有客观的原因,但说到底,还是心智不够成熟,修养不到家。除了在生活中体悟之外,我常从书中找老师,在阅读中修炼心性。通过读论语菜根谭小窗幽记,懂得了“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责人之心责己,恕己之心恕人”,学会了换位思考。由是,心智日渐丰盈成熟起来,待人接物和处理工作也变得更加稳重。读书可以消除烦恼郁闷,让心灵愉悦平和。社会不同于象牙塔,要面对的事情很多,烦恼总是难免。但烦恼不能成为障碍,情绪不能带进工作,压力应及时化解。对我而言,读书可以摆脱现实的沉重,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宛如冬天在温暖的炉前烤火,所有的忧愁、愤怒、牢骚都会像衣服上的湿气被烤得烟消云散。读诗经,让心灵在纯真无邪的原野上奔腾;读庄子,任自己的灵魂尽情“逍遥游”;读清新隽永的散文,如沐春风饮清泉般畅快可以说,读一本早就想读的书,就像遇见了仰慕已久的朋友。而且,读书的愉悦是发自内心、出于精神层面的乐趣,是充实持久、不可替代的快乐。 。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人容易变得浮躁,其作为一名干部,不时对自己的品德修养进行校正,十分重要。对我来说,向书中的古代圣贤寻求教诲是一条重要的途径。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孟子说,“养心莫善于寡欲”;诸葛亮说,“静以修身,俭以养德”;王阳明认为,君子要懂得“收放心”,磨炼自己的心性通过读书,让自己沉淀下去,把心收回来。一定意义上,业余时间坚持读书,对世俗生活保持一份超然心态,能使人远离庸俗无聊,不被五光十色的诱惑所左右,有效遏制“病毒入侵”,守住心灵的宁静与澄澈。读书可以疗治 心理创伤,让心灵坚韧强大。书籍是精神上的“港湾”。人都会经历挫折、冷遇等这样那样的磨难,给心灵造成一定的创伤。心灵的伤痛可能无法从医生那里得到疗治,甚至难以从亲朋那里得到抚慰,而无言的书卷可以给我们慰藉。孔子厄而作春秋,屈原被放逐而赋离骚,左丘失明而著国语在逆境中读书,会因处境不同而获得不一样的感受,于豁然开朗中深化对人生世事的认识,重新鼓起战胜困难的勇气,以坚韧的意志面对挑战,以崭新的状态面对人生。读书是最好的养心之道。读书让人心诚、心正、心宽,更让人心静、心怡、心安,从而从容睿智地面对人生。 (摘自人民日报 2016年5月16日第5版)(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根据第段的内容,在段首横线处补写一句能表明本段观点的话(句式要与前后段段首句一致)。 (3)请简要分析本文的论证思路。 (4)文中第段画波浪线句主要运用了哪种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5)请你在第段省略号处,再补充一个事例。 9. (25分)阅读下面的文段,回答问题。 回忆鲁迅郁达夫和鲁迅第一次的见面,不知是在哪一年哪一月哪一日,我对于时日地点,以及人的姓名之类的记忆力,异常的薄弱,人非要遇见至五六次以上,才能将一个人的名氏和一个人的面貌连合起来,记在心里但地方却记得是在北平西城的砖塔胡同一间坐南朝北的小四合房子里。记得那一天天气很阴沉,时间仿佛是在下午的三四点钟。那时候,鲁迅还在教育部里当佥事,同时也在北京大学里教小说史略。我们谈的话,已经记不起来了,但只记得谈了些北大的教员中间的闲话,和学生的习气之类。他的脸色很青,胡子是那时候已经有了;衣服穿得很单薄,而身材又矮小,所以看起来像是一个和他的年龄不大相称的样子。他的绍兴口音,比一般绍兴人所发的来得柔和,笑声非常之清脆,而笑时眼角上的几条小皱纹,却很是可爱。房间里的陈设,简单得很;散置在桌上,书橱上的书籍,也并不多,但却十分的整洁。他送我出门的时候,天色已经晚了,北风吹得很大;门口临别的时候,他不晓说了一句什么笑话,我记得一个人在走回寓舍来的路上,因回忆着他的那一句,满面还带着了笑容。鲁迅到上海的时日,照理应该在十八年的春夏之交;因为他于离开厦门大学之后,是曾上广州中山大学去住过一年的;他的重回上海,是在因和顾颉刚起了冲突,脱离中山大学之后;并且因恐受当局的压迫拘捕,其后亦曾在广州闲住了半年以上的时间。他对于辞去中山大学教职之后,在广州闲住的半年那一节事情,也解释得非常有趣。他说:“在这半年中,我譬如是一只雄鸡,在和对方呆斗。这呆斗的方式,并不是两边就咬起来,却是振冠击羽,保持着一段相当距离的对视。因为对方的假君子,背后是有政治力量的,你若一经示弱,对方就会用无论哪一种卑鄙的手段,来加你以压迫。 因而有一次,大学里来请我讲演,伪君子正在庆幸机会到了,可以罗织成罪我的证据。但我却不忙不迫的讲了些魏晋人的风度之类,而对于时局和政治,一个字也不曾提起。”在广州闲住了半年之后,对方的注意力有点松懈了 ,他就迅速地整理行囊,乘其不备,而离开了广州。人虽则离开了,但对于代表恶势力而和他反对的人,他却始终不会忘记。所以,他的文章里,无论在哪一篇,只教用得上去的话,他总不肯放松一着,老会把这代表恶势力的敌人押解出来示众。对于这一点,我也曾再三劝过他不要上当。因为有许多无理取闹,来攻击他的人,都想利用他来成名。但他的解释,却很彻底。他说:“他们的目的,我当然明白。但我的反攻,却有两种意思。第一,是正可以因此而成全了他们;第二,是也因为了他们,而真理愈得阐发。他们的成名,是烟火似地一时的现象,但真理却是永久的。”在这自由大同盟活动的期间,对于平常的集会,总不出席的鲁迅,却于每次开会时一定先期而到;并且对于事务是一向不善处置的鲁迅,将分派给他的事务,也总办得井井有条。从这里,我们又可以看出,鲁迅不仅是一个只会舞文弄墨的空头文学家,对于实务,他原是也具有实际干才的。说到了实务,我又不得不想起我们合编的那一个杂志奔流名义上,虽则是我和他合编的刊物,但关于校对,集稿,算稿费等琐碎的事务,完全是鲁迅一个人效的劳。他的做事务的精神,也可以从他的整理书斋,和校阅原稿等小事情上看得出来。一般和我们在同时做文字工作的人,在我所认识的中间,大抵十个有九个都是把书斋弄得乱杂无章的。而鲁迅的书斋,却在无论什么时候,都整理得必清必楚。他的校对的稿子,以及他自己的文章,涂改当然是不免,但总缮写得非常的清楚。直到海婴长大了,有时候老要跑到他的书斋里去翻弄他的书本杂志之类;当这样的时候,我总看见他含着苦笑,对海婴说:“你这小捣乱看好了没有?”他总是一边谈着笑话,一边先把那些搅得零乱的书本子堆叠得好好,然后再来谈天。记得有一次,海婴已经会得说话的时候了,我到他的书斋去的前一刻,海婴正在那里捣乱,翻看书里的插图。鲁迅一见着我,就大笑着说:“海婴这小捣乱,他问我几时死;他的意思是我死了之后,这些书本都应该归他的。”鲁迅的开怀大笑,我记得要以这一次为最兴高采烈。听这话的我,一边虽也在高笑,但暗地里一想到了“死”这一个定命,心里总不免有点难过。尤其是像鲁迅这样的人,我平时总不会把死和他联合起来想在一道。这事情,大约是在他去世之前的两三年的时候;到了他死之后,在万国殡仪馆成殓出殡的上午,我一面看到了他的遗容,一面又看见海婴仍是若无其事地在人前穿了小小的丧服在那里快快乐乐地跑 ,我的心真有点儿绞得难耐。可是从此一别,我就再也没有和他作长谈的幸运了。(1)填空 提起鲁迅,我们会想起他自嘲中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_。(2)鲁迅“做事务的精神”体现在哪些事上?请简要概括。 开会时先期而到, 井井有条地完成任务;_;稿子校对,缮写清楚;_。(3)作者开篇强调自己记忆力异常薄弱,而后却又详细地介绍了与鲁迅第一次相遇时的诸多情况,其用意是什么?请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作分析。 (4)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下面的语句。 在这半年中,我譬如是一只雄鸡,在和对方呆斗。这呆斗的方式。并不是两边就咬起来,却是振冠击羽,保持着一段相当距离的对视。(5)文中结尾写到“可是从此一别,就再也没有和他作长谈的幸运了”,请结合文章内容,体会其中饱含着作者哪些情感? 10.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呦呦之蒿,中国神药杨先碧“呦呦鹿鸣,食野之蒿”,这是诗经中的句子。在2015年10月5日之前,有谁能想到,这句诗竟能和诺贝尔奖联系起来名字来自诗经的中国药物学家屠呦呦,因首次提取出治疗疟疾的“神药”青蒿素,而被国际学术界公认为“青蒿素之母”,也因此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青蒿素所对抗的疟疾是地球上最古老的、死亡人数极高的疾病之一,是一种极为可怕的瘟疫。几千年来,人们深受其害却不知如何防治。自1878年发现其“真凶”疟原虫开始,全世界的科学家就发起了寻找抗疟药的“攻坚战”。屠呦呦带领她的中草药抗疟研究小组,从古代医术肘后备急方中发现治疗疟疾的方法:“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医术中所说的青蒿是一年生草本植物,采用乙醚提取的方法,经过190次的反复试验,终于在第191次提取出青蒿中的有效抗疟成分一一青蒿素。青蒿素是一种味苦的无色针状晶体。进入人体后,它首先作用于疟原虫的细胞膜、线粒体、内质网,并对核内染色质产生一定影响,让疟原虫的细胞内迅速形成自噬泡,并将细胞液不断排出虫体外,使疟原虫损失大量细胞液而死亡。正是这一治疟原理,使青蒿素当之无愧地成为疟疾的“天然克星”。青蒿素治疗疟疾效果显著,是抵抗疟疾耐药性最好的药物。中国发现青蒿素时,美国也研制出一种抗疟新药化学合成的甲氟喹,但疟原虫很快就适应了它,产生耐药性,临床使用后患者还出现了明显的不良反应。而对于青蒿素这种从中草药中提取的药物,疟原虫对它完全没有抵抗能力。1976年1月,柬埔寨爆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控制。中国医疗队携带一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显神成,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但青蒿素也有一定的局限和不足。提取青蒿素的原料贵且稀缺,近十几年来,科学家一直在研究人工合成青蒿素,但收效甚微。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过低,目前难以形成产业化。中国传统中医药是一个伟大的宝库。青蒿素正是从这一宝库中发掘出来的“神药”是我国传统中医药献给世界的礼物。未来,通过不断地深入研究,传统中医药一定会有更广阔的发展前景,更好地为人类造福。(文章有删改)(1)阅读全文,说说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写“中国神药”青蒿素的。 (2)结合文章内容,说说第段有什么作用。 (3)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简要分析第段划线句的表达作用。 1976年1月,柬埔寨爆发疟疾,因疟原虫已经产生耐药性,疫情一时难以控制。中国医疗队携带一批青蒿素在柬埔寨大显神威,挽救了一大批疟疾患者的生命。(4)阅读第段,分析下面句中划线词语的表达作用。 国内外许多著名化学公司也进行了长达30多年的化学合成研究,但回报率过低,目前难以形成产业化。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11. (5分)古诗文名句积累。 (1)露从今夜白,_。(杜甫月夜忆舍弟) (2)秋草独寻人去后,_。(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 (3)_?雪拥蓝关马不前。(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4)_,人迹板桥霜。(温庭筠商山早行) (5)醉翁之意不在酒,_。(欧阳修醉翁亭记) (6)读经典诗词,见诗人气度。李白仕途受挫,仍抒发了“长风破浪会有时,_”的豪情壮志;刘禹锡贬谪巴山楚水二十三年,仍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用“_ ,_”,传达了见新人辈出无限欣慰的豁达;苏轼政治失意兄弟别离,仍对着中秋圆月唱出了“_ ,_”的美好祝福。 四、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2. (10分)阅读下面这首元曲,按要求答题。 水仙子咏江南(元)张养浩一江烟水照睛岚,两岸人家接画檐,芰荷丛一段秋光淡。看沙欧舞再三,卷香风十里珠帘。画船儿天边至,酒旗儿风外飐(zhn)。爱杀江南。【注】飐(zhn),风吹使颤动。(1)这首诗写出了江南景物_的特点。 (2)作者“爱杀江南”,喜爱江南之情溢于言表。文章是怎样表现这种感情的?请结合具体语句赏析。 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13. (1分)阅读名著,回答问题。 看这个天,多么晴爽干燥,正像北方人那样爽直痛快。人遇到喜事,连天气也好了 , 他似乎没见过这样可爱的冬晴。为更实际的表示自己的快乐,他买了个冻结实了的柿子,一口下去满嘴都是冰凌!扎牙根的凉,从口中慢慢凉到胸部,使他全身一颤。几口把它吃完,舌头有些麻木,心中舒服。他扯开大步,去找小福子。(1)文段中的“他”是指_(填写人名),语段中划线句中的“喜事”具体指的事是_。 (2)文段中的“他”是否找到了小福子?请联系后文情节说说最终的结果。 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7分)14. (7分)近年来,留守儿童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近日,浙江省“为万名留守儿童圆梦”活动之“温暖之旅”启程。学校决定组织学生开展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某小组准备设计一份关于“留守儿童现状”的调查问卷,在留守儿童中展开调查。请你帮助他们设计一个调查问题。 (2)阅读下面几则材料,提取相关信息,用一句话概述我们可以如何更好地关注留守儿童的精神生活。 材料一:李阿姨是个热心人。每逢周末,她总会把社区的几个留守儿童邀请到家里,让他们和儿子一起写作业,看电视,包饺子。风和日丽的时候,李阿姨还带着他们一起去公园划船,去江滩放风筝。孩子们感受到李阿姨浓浓的亲情,亲切地称她为“李妈妈”。材料二:本学期,某学校专门邀请心理咨询专家来校做讲座。讲座内容涉及如何缓解考试压力,如何与人交往,留守儿童如何保持健康心态等方面。材料三:为培养孩子们多方面的兴趣爱好,丰富他们的课余生活,某社区新近成立了一个“留守儿童活动中心”。每天晚上7点到9点,社区20多个留守儿童在大学生志愿者张帆和刘芳的带领下,下象棋,打乒乓球,画画,跳舞(3)远在深圳工作的父母担心小辉的安全,要求他每天放学回家后不要外出。小辉觉得生活很单调,听说社区成立了“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很想去参加。于是,他给爸爸打电话说:“_”爸爸说:“好的,你去吧!” 七、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1分)15. (21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道之行也)【乙】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