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1页
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2页
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3页
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4页
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II )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考试试卷(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运用(24分) (共5题;共24分)1. (10分)根据原文默写古诗文。 (1)行路难中诗人用比喻手法写他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表现壮志难酬的苦闷的句子是_,_。 (2)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表明韩愈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的句子是_,_。 (3)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蕴含哲理表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_,_。 (4)_,_。渔歌互答,此乐何极!(范仲淹岳阳楼记) (5)_,_,上下一白。(张岱湖心亭看雪) 2. (4分)阅读下面的语句,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字注音,为句子空缺处选填恰当的词语。 索溪峪的山,是一种png b_的美:不是一峰独秀,也不是三五峰呼应,而是峰峦起伏,绵亘_蜿蜒。这种美,是一种不拘一格、令人心荡神驰的美:或直插云天,或横拦绿水,或旁逸斜出,自成姿态,崛_起题毫“斜山”。黄河博大宽厚,柔中有刚;遇强则抗,勇往直前。它被两岸的山、地下的石逼得忽上忽下、忽左忽右时_(A铸成 B铸造)了自己伟大的性格。这伟大只在冲过壶口的一刹那才_(C闪现 D闪动)出来被我们看见。3. (3分)下面划线词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无案牍之劳形(使劳累)素湍绿潭(白色)B . 是日更定(表判断)五色交辉(交相辉映)C .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飞奔的马)高可二黍许(可以)D . 便要还家(邀请)寻向所志(不久)4. (3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每一个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内涵。B . “拾荒老娘”于化玲,9年来孤身一人在城市独自拾荒,供儿子读书。C . 一个人变好变坏,关键在于内因起决定作用。D . 艺人们过去一贯遭白眼,如今却受到人们热切的青睐,就在这白眼与青睐之间,他们体味着人间的温暖。5. (4分)“垃圾分类”主题活动。 (1)阅读下面语段,拟写新闻标题,要求在15个字以内。 台州电视台2018年3月5日讯 近日,天台各相关部门联合,启动了垃圾分类“十百千”行动,并在现场发布“废品小哥”公益项目。据了解,今年天台将建立十个垃圾积分兑换点,百支公益队伍,并组织千名志愿者参与到垃圾分类的活动中。(2)作为垃圾分类志愿者,你近日要到某小区搞宣传活动,请你根据以下图示及文字向小区的王奶奶解说垃圾桶的分类图示及垃圾分类简要知识。(150字左右) 可回收垃圾主要包括废纸、塑料、玻璃、金属和布料五大类,但是要注意纸巾和厕所纸由于水溶性太强不可回收。不可回收垃圾指除可回收垃圾除之外的垃圾,常见的有在自然条件下易分解的垃圾,如果皮、菜叶、剩菜剩饭、花草树枝树叶等。二、 阅读理解(46分) (共4题;共46分)6. (10.0分)(2015内蒙古通辽)文言文阅读。完成1-4题。【甲】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乙】 陶侃尝出游,见人持一把未熟稻,侃问:“用此何为?”人云:“行道所见,聊取之耳。”侃大怒曰:“汝既不田,而戏贼人稻!”执而鞭之。是以百姓勤于农植,家给人足。注释:聊:姑且(这里指随便) 贼:毁坏(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射者中,弈者胜(_)(2)杂然而前陈者(_)(3)执而鞭之(_)(4)汝既不田(_)(2)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_(2)是以百姓勤于农植。_(3)甲文中的太守,乙文中的陶侃,他们都关心民生,甲文体现在_,乙文体现在 _。(4)请联系实际,说说你心目中的好官还应该是怎样的?(答出两点即可)7. (9分)(2017巴中)阅读下面【甲】【乙】两篇文言文,完成下面各题【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乙】上问侍臣:“创业与守成孰难?”房玄龄曰:“草昧之初,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创业难矣!”魏征曰:“自古帝王,莫不得之于艰难,失之于安逸,守成难矣。”上曰:“玄龄与吾共取天下,出百死,得一生,故知创业之难。征与吾共安天下,常恐骄奢生于富贵,祸乱生于所忽 , 故知守成之难。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 , 守成之难,方当与诸公慎之。” (选自资治通鉴唐纪)【注】上:指唐太宗。守成:保持成就。草昧:蒙昧、模糊不定的状态。忽:不注意,不重视。(1)请用“/”标示出下面文言文语句的停顿(只标示一处)。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舜发于吠亩之中 发:_人则无法家拂土 拂:_创业与守成孰难 孰:_(3)选出下列划线词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 )A .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故知守成之难B .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与群雄并起角力而后臣之C . 国恒亡 今亡亦死D . 征与吾共安天下 安求其能千里也(4)翻译文中划线语句。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然创业之难,既已往矣。(5)【乙】文中唐太宗的治国思想与【甲】文中孟子的思想有相似之处,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8. (10.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刷屏致命倚蓝娇刷微信、看视频、搜新闻、拍照片进入信息“大爆炸”时代以后越来越多的人即便是走路、吃饭、坐车,眼晴也离不开屏幕。然而,伦敦大不学学院(UCL)的最新研究表明,人们若高度专注于眼前事物,就会听不到原本能够听到的声音。这意味着,沉迷刷屏的人可能出现短暂性失聪。早在2012年3月,伦敦大学神经学院研究所的尼尔利拉唯教授就做过一项实验:要求一百多位参与者在电脑上完成一些测试项目,包括高难度的填数字游戏、图片找茬、数列对比等。在参与者紧盯屏幕过程中,研究人员突然插播一些引人注意的曲调,并在测试结束后询问参与者是否听见了那些曲调,结果80的参与者表示自已没有听到。研究人员插播的曲调音量并不小,参与者是不是不留意,或者听了没记住呢?2016年1月,拉唯教授与该学院耳科研究所的玛利亚柴特博士又进行了更深入研究。他们将脑磁波描记器连接到13名听力良好的受试者身上,实时检测其听声音并产生感观知的所需时长(即P3数值)。当受试者们专注于电脑屏幕上的视觉任务时,研究人员再次插播歌曲,不料受试者们的脑部扫描却显示,其P3数值一直处于抑制状态中。这表明,受试者们不是有意忽略或者选择过滤掉那些声音,而是确实没有听到。为什么出现这种现象呢?玛利亚柴特博士解释道:“因为人类的视觉和听觉共享同一块有限的神经资源,当视觉的负荷加重甚至过高时,听觉所能使用的神经资源就大减少了。这会导致人的听觉感知降低,甚至失效。”所以,你要是和一个沉溺于刷屏的人说话,他多半不会理睬你,因这他很可能没听见你说什么。短暂性失聪虽然算不上什么大毛病,但是会给人们的安全埋下了隐患。试想一下:在驾驶过程中,被路边广告牌或LED屏幕吸走注意力的司机可能会听不到汽车的喇叭声,从而引发交通事故;在行走时,沉迷于手机刷屏的人很容易陷入失聪状态,听不到周围的路况提醒,从而给自身带来危险因此,从安全角度考虑,“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顾刷屏幕”的行为并不值得提倡;从社交角度考虑,少刷屏,多交流,更有种于人际关系的改善。(1)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伦敦大不学学院(UCL)的最新研究表明,人们若高度专注于眼前事物,就会听不到原本能够听到的声音。这意味着,沉迷刷屏的人会出现短暂性失聪。B . 短暂性失聪虽然是小毛病,但是会给人们的安全埋下了隐患。C . 你要是和一个沉溺于刷屏的人说话,他不理睬你,因为他很可能没听见你说什么。D . “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顾刷屏幕”的行为并不值得提倡。(2)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低头刷屏,可能带来的不仅是身体的伤害,还有对人们的精神世界的负面影响。B . 低头刷屏,可能导致同事、朋友、亲人之间的话题越来越少,就算说话也是敷衍了事,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正在降温。C . 文中提到的两次实验从研究目的来看是步步深入,顺序不可调换。D . 伦敦大学学院人知神经学研究所的尼尔利拉唯教授就做过一项实验表明:人若高度专注于眼前事物,就会过滤或忽略原本能够听到的声音。(3)利用阅读上文获得的知识,说一说怎样劝说自已身边的“低头族”。 9. (17.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读书莫忘做笔记汤欢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读书时,左边是书,右边是笔记本,遇到好词佳句则随手摘抄,心有所感便顺势写下,既能加深印象,积累知识,亦方便日后检索,为作文治学打下基础。前人读书治学,多有做笔记的习惯,学问也常常从笔记本中得来。顾颉刚先生一生治学,勤于做读书笔记,从1914年至1980年逝世,做笔记的习惯从未间断,60余年积累笔记近百册,共四五百万言。他所从事的古史研究需大量考据,做笔记是他治学研究、著书立说的基础,“为笔记既多,以之汇入论文,则论文充实矣;作文既多,以之灌于著作,则著作不朽矣。”此外,在他看来,相对于长篇大论的学术文章而言,笔记可长可短,有简洁之美,做笔记“可以自抒心得,亦可以记录人言;其态度可以严肃,亦可以诙谐,随意挥洒,有如行云流水,一任天机”,笔记实乃学术界的小品文。钱钟书读书也爱做笔记,从上世纪30年代到90年代一直坚持,单是外文笔记就达200多本、3.5万多页。据杨绛所言,他的笔记本“从国外到国内,从上海到北京,从一个宿舍到另一个宿舍,从铁箱、木箱、纸箱,以至麻袋、枕套里出出进进。”其笔记不仅数量惊人,内容也广袤博杂,从精深博雅的经史子集,到通俗的小说院本、村谣俚语和笔记野史,古今中外,无所不容。把这些笔记前后参照、相互引证、融会贯通后,才有了如管锥编里那样汪洋恣肆、行走于东西之间游刃有余的文章。蔡元培晚年总结自己读书多年却“没什么成就”,原因之一是“不能勤笔”。“不能勤笔”即不能勤于做笔记。他说自己读书虽然只注意于他所认为“有用的或可爱的材料”,“但往往为速读起见,无暇把这几点摘抄出来,或在书上做一点特别的记号”,这样的后果是不易检索,需要用的时候“几乎不容易寻到”。可见,对于治学之人,做笔记是读书应有的步骤;而对于普通读者来说,做笔记亦是一种值得吸取的方法。不管读书是为长见识,为陶冶性灵,还是只为娱乐消遣,遇到有趣、有启发、有感于心的文字则随手记之,这文字便会在我们内心加深一层印象;日久天长,这笔记本便成了我们平日读书精华之积累,是我们知识丰富、心灵成长的记录,是一种珍贵的纪念。若干年后,当我们重温当年的笔记,看到自己熟悉的字迹时,或许还会回想起某时某地写下这笔记时的情形,内心一定无比自得与安宁。做笔记固然重要,但经常温故笔记更重要。虽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但只记笔记却不温习,一样容易遗忘,时常巩固方能加深记忆,需要用时才能信手拈来;此外,温故而知新,在翻阅读书笔记时,往往能够前后贯通,发现新的问题。做笔记需要时间,如钱钟书做一遍笔记的时间大约是读这本书的一倍。但当你将做笔记看成是读书的一部分,认识到做笔记的益处,便不会认为这时间白白浪费了。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唯独读书不能快,做笔记不能急躁。时代在进步,电子笔记的出现让笔记的记录、保存和使用更为便捷:键盘输入、复制粘贴可以代替手写,电脑和手机客户端皆能同步保存;此外,这种云笔记还带有关键词检索功能,极大地方便了我们对材料的收集和整理。读书思考,随手记之,同时不忘时常温故,无论对于治学之人还是普通读者,这习惯都值得我们承袭并坚持。无论这笔记是手抄笔记还是电子笔记,它都会成为我们好读书之人一笔宝贵的财富。(选自人民日报)(1)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作者紧扣题目“读书莫忘做笔记”之意,开门见山,提出“做笔记是读书的重要方法,是读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的观点。B . 第段开头“做笔记固然重要,但经常温故笔记更重要”一句,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引出本段对温习笔记的重要性的论述。C . 文章主要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列举顾颉刚、钱钟书、蔡元培等人的事例,使论证更具体,更有说服力。D . “钱钟书当年就常常爱翻阅一两册中文或外文笔记,把精彩的片段读给杨绛听。”这句话放在第段或第段最合适,因为这两段也用到了钱钟书的事例。(2)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 学者、作家读书时必须做笔记;对于普通人,笔记可做可不做。B . 时代在进步,做笔记的方式也越来越多,做电子笔记也是很好的。C . 现代人们生活节奏越来越快,书报杂志也越来越多,因此,读书做笔记也要越来越快。D . 自己做的笔记自己是最清楚的,不用温习也可以前后贯通,发现新问题。(3)结合选文,谈谈读书做笔记有什么好处? 三、 作文(50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