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二模试卷B卷.doc_第1页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二模试卷B卷.doc_第2页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二模试卷B卷.doc_第3页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二模试卷B卷.doc_第4页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二模试卷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2020届九年级语文初中毕业升学文化考试二模试卷B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 殷切/殷实 姓肖/肖像 记载/下载 兴高采烈/兴风作浪B . 解剖/解数 遒劲/干劲 折腾/折本 强弩之末/强词夺理C . 曝光/曝露 挣扎/包扎 晕厥/晕倒 瘦骨嶙峋/鳞次栉比D . 雕镂/镂空 籍贯/慰藉 辟邪/开辟 崇山峻岭/鬼鬼祟祟2.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 他虽然是个农民,平常喜爱学习,读书看报,识不少字,跳广场舞也在行。B . 他大声地说:“善待实验动物的尊严,是每一个科学工作者应尽的责任!”C . 在河道管理范围内,禁止任何人不能修建围堤,种植农作物,弃置垃圾。D . 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是端正党风、增强党的凝聚力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3. (2分)关汉卿历史剧的代表作是( ) A . 梧桐雨B . 汉宫秋C . 赵氏孤儿D . 单刀会二、 字词书写 (共1题;共4分)4. (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已走过了千山万水,还需要(甲)(A青山绿水;B跋山涉水)。政法领域改革也正处在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的关(A健;B键)时期。政法领域改革将全面拓展改革格局、落实改革任务,进一步(乙)(A解放;B释放)改革的红利,增进人民福祉(Azh;Bch)、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今年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光辉时刻,而建设法治中国也呈现出了新气象。政法机关将努力创造安全的政治环境、稳定的社会环境、公正的法治环境、优质的服务环境,不断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以优异成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1)请为文中处选择正确的汉字,为处的加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只填序号。 处:_;处:_(2)请为文中(甲)(乙)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只填序号。 甲:_;乙:_(3)文段中画线句有语病,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出来。 原句:今年我们将迎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的光辉时刻,而建设法治中国也呈现出了新气象。三、 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30分)5. (13分)“登高社”社员们对“登高”这一活动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究,请结合你的积累,一起来完成吧! 每当登临高处,举目四望,便觉天地悠悠,亘古未变;外物永(hng),历久犹存。而人的生命与之相比,何其短(zn),何其渺小。登高而望远,远处是家乡、是归处,思故乡、安社稷、济苍生“登高”化为文人的一个“情结”,千百年来被反复(yn)咏。(1)请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hngznyn永_短_咏(2)“登高说愁”是古诗中的常见主题,下面是社员们搜集到的部分名句,请帮助填写完整。 【游子怀乡】一上高城万里愁,袭杨柳似汀洲。(许浑咸阳城东楼)_,_(崔颢黄鹤楼)【壮士悲歌】_,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3)社员们发现“登高说愁”这一说法也并不绝对:王安石登上飞来峰,以“_,_”一展朝气与信心;杜甫登泰山而小天下,以“_,_”喊出豪情与壮志;而范仲淹则在岳阳楼记中以“_,_”尽显豁达与淡然。 (4)社员们在探究重阳节登高习俗过程中,对“重阳节”这一名称产生了疑问,请从下面“阳”的释义中选择正确的义项来解释。 6. (17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乡愁是一杯酒这个世界上,有太多身在异乡的游子,也有很多深深的不能言表的思乡之苦。我只是其中很平淡的一个。我的思乡并不在风清月明的中秋,或是登高远望的重阳,而是在很多平常琐碎的时刻,比如单位发了两箱饮料,几大瓶食用油;或者逛街的时候看见了一块很合适妈妈那个年纪老太太穿的衣料;要不就是莫名的伤心情绪低落时,我就会不由自主地端起乡愁这杯酒,大大地喝一口。夏天快要结束的时候,我陪一位上海的大姐去东山扫墓。这并不是一个凭吊亲人的季节,无雨无风,生机勃勃,她却一样地庄严和凝重。在急驶的车上,她告诉我:三天以后,她们全家就要移民到阿根廷了,临走之前,最牵挂的一件事,就是来看看父母。这次一走,也许十年八载才可以回来一次,也许永远不会回来了。她带了一捧父母坟前的泥土,并虔诚地从香火缭绕的西园寺请了一尊观音。看着她静默地做这一切,我自己也被一种淡淡的哀愁和浓重的乡愁包围着。从此以后,她和她的12岁的女儿从那个遥远而陌生的国度飘散回来的乡愁,不仅仅是对熟悉的上海,更是对我们这个大中国。少年,是的确不大识乡愁的滋味的。14岁那年,我离开父母兄长去外地上学,写回家的第一封信,被泪水浸泡得字迹模糊,却不知重写一页,固执地以为父母为我牵肠挂肚我才心满意足。而现在写回去的信,满纸的阳光灿烂,谈笑风生,而放下笔,长叹一声,才知道心底弥漫着无尽的乡愁。乡愁是一杯酒,岁月越长,越是浓都和醇美。去年冬天,提了生日蛋糕去看望一位84岁的阿婆。古老的宅院和床幔,古旧的气息。墙上挂着她年轻时的照片,典型的江南女子,大家闺秀的模样。她自己做了一辈子的医生,思想也不一般。在那个封建时代她勇敢地爱上了一个门不当户不对的药店伙计,并终于在38岁那年在当地政府的干预下嫁给了自己的心上人。听她的经历,就像是在谈一本才子佳人的传奇;但看见她时,她却躺在古老宅院的古老床幔里。她静静地笑,也喃喃地叹息:“我现在真想回宁波去。”宁波是她的老家,她是被母亲抱在手上离开的,而今临近生命之旅的终点,她回那个心目中永远的老家的念头却越发强烈了。宁波对她而言是陌生的,但思乡的感情却一日胜似一日的真诚和浓厚。就是这样的啊,乡愁是一杯酒,是一杯千百年来被无数思乡的人吟咏过的陈年佳酿。你可以豪爽地仰起头一饮而尽,但岁月之手会悄悄地再为你斟满,直到有一天,你真的醉倒在这世代流传的乡愁里。(1)“我”涌动乡愁常常是在什么时刻? (2) 文章扣住“乡愁”叙述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 (3)文章结尾最后一句话有什么深刻含义? 四、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7. (1分)名著阅读。(1)水浒中的火,燃烧在江湖上,燃烧在英雄的血液里。请写出书中英雄人物与“火”有关的故事情节2个。(2)根据关键词的提示完成下列题目。关键词:状元桥 金氏父女 嫉恶如仇综合上面三个关键词的信息,说说这一情节的主人公是_,他的绰号是_,这一情节的故事名叫_,请你再写一个与他有关的故事情节:_。五、 现代文阅读 (共1题;共20分)8. (20分)散文阅读。 我与地坛史铁生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在老柏树旁停下,在草地上在颓墙边停下,又是处处虫鸣的午后,又是鸟儿归巢的傍晚,我心里只默念着一句话: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把椅背放倒,躺下,似睡非睡挨到日没,坐起来,心神恍惚,呆呆地直坐到古祭坛上落满黑暗然后再渐渐浮起月光,心里才有点明白,母亲不能再来这园中找我了。曾有过好多回,我在这园子里呆得太久了,母亲就来找我。她来找我又不想让我发觉,只要见我还好好地在这园子里,她就悄悄转身回去,我看见过几次她的背影。我也看见过几回她四处张望的情景,她视力不好,端着眼镜像在寻找海上的一条船,她没看见我时我已经看见她了,待我看见她也看见我了我就不去看她,过一会我再抬头看她就又看见她缓缓离去的背影。我单是无法知道有多少回她没有找到我。有一回我坐在矮树丛中,树丛很密,我看见她没有找到我;她一个人在园子里走,走过我的身旁,走过我经常呆的一些地方,步履茫然又急迫。我不知道她已经找了多久还要找多久,我不知道为什么我决意不喊她但这绝不是小时候的捉迷藏,这也许是出于长大了的男孩子的倔强或羞涩?但这倔只留给我痛悔,丝毫也没有骄傲。我真想告诫所有长大了的男孩子,千万不要跟母亲来这套倔强,羞涩就更不必,我已经懂了,可我已经来不及了。儿子想使母亲骄傲,这心情毕竟是太真实了,以致使“想出名”这一声名狼藉的念头也多少改变了一点形象。这是个复杂的问题,且不去管它了罢。随着小说获奖的激动逐日暗淡,我开始相信,至少有一点我是想错了:我用纸笔在报刊上碰撞开的一条路,并不就是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年年月月我都到这园子里来,年年月月我都要想,母亲盼望我找到的那条路到底是什么。母亲生前没给我留下过什么隽永的哲言,或要我恪守的教诲,只是在她去世之后,她艰难的命运,坚忍的意志和毫不张扬的爱,随光阴流转,在我的印象中愈加鲜明深刻。有一年,十月的风又翻动起安详的落叶,我在园中读书,听见两个散步的老人说:“没想到这园子有这么大。”我放下书,想,这么大一座园子,要在其中找到她的儿子,母亲走过了多少焦灼的路。多年来我头一次意识到,这园中不单是处处都有过我的车辙,有过我的车辙的地方也都有过母亲的脚印。(1) 简要概括第段的主要内容。 (2)标出下面语句中的重音(用“.”标示)和停连(停顿用“v”标示,连接用“”标示),并说明理由。 摇着轮椅在园中慢慢走,又是雾罩的清晨,又是骄阳高悬的白昼,我只想着一件事:母亲已经不在了。(3)选文第段引用两个散步的老人的话,有什么作用?结合内容简要分析。 (4)你如何评价“母亲没有找到我,我却决意不喊母亲”的行为?结合选文和课文秋天的怀念的内容,简要阐述。 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9分)9. (19分)阅读下面两则文言文,回答下面问题。【甲】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记承天寺夜游【乙】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湖心亭看雪(1)用给下列句子划分节奏。但 少 闲 人 如 吾 两 人 者 耳。(划出一处停顿)到 亭 上 有 两 人 铺 毡 对 坐 一 童 子 烧 酒 炉 正 沸。(划出三处停顿)(2)下列句子中划线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是日更定矣。 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B . 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念无与为乐者,C .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 隶而从之,D .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乃记之而去。(3)下列句式与其他三句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相与步于中庭。B . 坐潭上C .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D .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4)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5)下面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B . 甲文第二、三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C . 乙文“湖中人鸟声俱绝”中“绝”字,从听觉入手,写出了寒冬雪后西湖的冷寂。D . 甲乙两文都是作者被贬后所写的借景抒情的文章,乙文写金陵人饮酒的场面,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故国的怀念。(6)游记大多较简。常开篇交代时间、地点、人物、环境,中间写景,篇末感怀。此两文也是如此,甲文强调“闲 ”乙文着重“痴”,你如何理解这“闲”与“痴”? 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6分)10. (6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1)“龙钟”是指_。 (2)“凭君传语报平安”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理? 八、 小作文 (共1题;共5分)11. (5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调查数据显示,53.1%的青少年已使用手机上网,31.4%使用家庭台式电脑上网,13.1%始用平板电脑上网,仅有2.4%的青少年使用网吧和学校的台式电脑上网。这意味着,“95后”的上网习惯主要通过自己的设备,且倾向于使用移动端设备。九、 材料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世界以它的痛苦同我接吻,而要求歌声做报酬。泰戈尔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磨砺,才能炼就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泰戈尔读了上面的两句话,引发了你哪些感悟与思考?请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可阐述观点,也可抒发感想。要求: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含考生个人真实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