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宜宾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上学期第9周3.1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1页
四川宜宾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上学期第9周3.1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2页
四川宜宾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上学期第9周3.1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3页
四川宜宾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上学期第9周3.1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4页
四川宜宾一中2017_2018学年高中历史上学期第9周3.1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必修.docx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太平天国运动教师授课时间课时2课时课题必1-3-1太平天国运动课型新课教学目的课标要求:1.知道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金田起义、定都天京、天京事变、太平天国运动失败。2.知道天朝田亩制度、资政新篇的内容。知识与能力:、识记:拜上帝教的创立、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天京定都、北伐、西征、东征、天朝田亩制度的内容和意义、天京事变、后期防御战。、理解:太平天国迅速发展的原因、天朝田亩制度的空想性。、运用:探究太平天国兴起和失败的必然原因,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比较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培养阅读历史文献并运用已学知识观察历史现象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分析和比较太平天国运动与以往农民战争的区别,了解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国社会进入新的阶段时所表现出来的新特点。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太平天国运动的爆发、发展、失败,学会感知、认识历史事件的发展过程,探求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从而理解和掌握历史。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太平天国运动的学习,认识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有一定的必然性;认识太平天国运动与近代民主革命的关系;理解农民领袖在近代化冲击下观念转变及其对后人继续探索道路的借鉴意义;认识到农民必须在先进的力量组织领导下和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参加民主革命和建设,才能恰当地发挥农民的力量。重点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天朝田亩制度及其与资政新篇的比较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通过太平天国运动认识农民起义在民主革命时期的作用与局限教学环节说明备注 前言教师讲解:专题概述:本专题主要讲述了面对民族危机的加深,为了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各阶级进行了一系列探索:(1)农民阶级太平天国运动,介绍了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发展及失败的经过;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太平天国前期和后期分别颁布的纲领性文件;(2)资产阶级辛亥革命,介绍了辛亥革命的爆发、中华民国的建立及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3)无产阶级新民主主义革命(也有资产阶级的参加与合作),介绍了五四运动、中共的诞生、国民大革命、武装起义、土地改革、长征、遵义会议、解放战争及其胜利。环节1专题整体认识新课预习、作业的检查1、阅读课本45页的导语和学习建议,初步了解民主革命的含义(见课件)及本专题的内容梗概。2、完成练习册的课前预习3、思考:1)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原因有哪些?根本原因是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还是清朝腐败的封建统治和剥削?为什么?2)有人说资政新篇是对天朝田亩制度继承与发展?你是否同意这一观点?为什么?(答案见课件)环节2课程讲授一、从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1.背景(1)农民和手工业者大量破产:鸦片战争后外国产品大量涌入中国,导致沿海农民和手工业者纷纷破产。(2)阶级矛盾尖锐:清政府的沉重捐税和地主的土地兼并与盘剥,激化阶级矛盾。(3)客观因素:连年不断的自然灾害。(4)各地群众特别是两广地区的反抗斗争风起云涌。2.准备工作:洪秀全将西方基督教与中国的民间宗教相结合,创立了“拜上帝会”组织。3.历程(1)爆发:1851年初,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建国号“太平天国”。(2)初建政权:永安分封诸王,初步建立了太平天国政权的基础。(3)政权建立:1853年,太平军定都天京,正式建立了与清王朝对峙的政权。4.全盛(1)北伐:沉重打击了清王朝在北方的统治。(2)西征:为太平天国的发展提供了可靠的根据地和物质基础。(3)天京突围:打垮了威胁天京的清军江北、江南大营,巩固了天京。二、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1.天朝田亩制度(1)试图在小农经济基础上,建立一个理想社会。(2)内容:提出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不论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每户留足口粮,其余产品归国库。(3)评价:革命性:突出反映了农民阶级要求的强烈愿望,是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空想性:其平分土地和平均一切社会财富的办法,并不切合实际,是农民平均主义的空想。2.资政新篇(1)目的:振兴太平天国(2)内容政治:主张中央集权,反对结党营私,提倡广开言路。经济:效仿西方资本主义制度,发展工矿、交通等事业;准许私人开办工业,奖励科技发明。外交:中外自由通商,平等往来。文教:兴办学馆,建立医院,设立社会福利机构。(3)特点:这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带有资本主义色彩的一个改革方案。(4)评价:进步性:集中反映了当时先进的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具有一定难度进步意义。局限性:由于缺乏相应的社会基础实施条件,未能真正推行。三、从天京事变到天京陷落1.天京事变(1859年)原因:根本原因:小生产者的局限性。直接原因:领导集团内部矛盾尖锐。过程:韦昌辉杀杨秀清及其家属;洪秀全杀韦昌辉;石达开带兵出走。影响:严重削弱太平天国的战斗力和凝聚力,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2.天京陷落:1864年,清军攻陷天京,标志着太平天国的失败。3.失败原因:主观原因: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客观原因: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4.性质: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5.意义: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清朝的腐朽统治,也打击了外国反动势力。6.教训:作为小生产者的代表,农民结局承担不起领导中国民主革命的重任。【问题探究】(答案见课件)探究一材料一 中国的近代化不同于欧美国家,要在取得政治上的独立后,才能进行。太平天国是中国近代史上规模巨大的一次反封建反侵略的农民战争,其任务是推翻封建统治,争取民族独立。因此,它的出现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太平天国与中国近代化材料二“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对付与停滞腐朽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魔鬼的化身,这类魔鬼是停滞社会生产的产物。”马克思中国纪事(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太平天国运动有何进步意义。(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太平天国的局限性。探究二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比较。(从背景、经济主张、目的、实质、群众基础等方面比较)补充:认识农民阶级的局限性(见课件)节环3学生回答,教师点拨环节4学生回答教师点拨环节5学生回答,教师补充学生自主思考回答,教师补充(师生互动学习)学生思考回答教师补充(师生互动学习)小结通过对太平天国运动从兴起、全盛、转衰、防御战到最终失败历史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