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调研题及答案(三篇).docx_第1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调研题及答案(三篇).docx_第2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调研题及答案(三篇).docx_第3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调研题及答案(三篇).docx_第4页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调研题及答案(三篇).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调研题及答案(三篇)目录: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调研题及答案一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质量分析卷及答案二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质量检测卷及答案三- 1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调研题及答案一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读拼音,写词语。(15分)zhngfu (_) xuy(_) fngn(_)yshu(_) bicn(_) shuhu(_)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喉_ 庭_ 潮_ 惑_候_ 蜓_ 嘲_ 感_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15分)腾(_)驾(_) (_)天(_)地 (_)头(_)臂(_)(_)广大 未卜(_)(_) 神(_)妙(_)诸葛亮真是一个(_)的军事家啊!2.三太子哪吒有着(_)的本领。3.孙悟空一路(_),眨眼之间便回到了花果山。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10分)因为所以 虽然但是 如果就 不但而且(1)教师的事业( )崇高,( )美好。(2)苏轼( )看到明月,( )想到了远隔千里的弟弟。(3)( )我们每人多栽一棵树,大地( )多增添一片新绿。(4) ( )天空飘着小雨,( )我的心里充满阳光。五、照样子,按要求写句子。(15分)经过努力,终于学会了使用电脑。(修改病句)_2.远看长城,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改为比喻句)_3.博物馆展出了两千多年前的新出土的文物。(修改病句)_4.这可真是通信史上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啊!(改为反问句)_5.小木偶很伤心。小木偶却不会哭。(用合适的关联词把两句话合成一句话。)_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爬山父亲爱山,爱水,也爱人尤其是我。二十六年前一个夏日的清晨,他带着十岁的我爬山。沿着又弯又窄的山路行走,不觉已浑身是汗,而那时朝阳才不过刚露脸罢了。“对于我们爱流汗的人来说,爬山是一件格外辛苦的事。别人爬山是为了征服山,我们爬山是为了征服自己。”父亲一面说着,一面脱掉湿透了的外衣。我似懂非懂地听着。阳光越来越烈,汗水越来越多,而我们父子俩也是越爬越高。不久,我们已站到山顶上了。只见山下一片碧绿的树海中,几座房子若隐若现。父亲喝了一口水,慢条斯理地说:“爬到山顶固然令人高兴,但是爬山的过程更让人愉快。其实能不能爬到山顶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尽了力。”“哦,我懂了。就像这次数学考试,我虽然只考了六十一分,不过我已尽了力,所以就没关系,对不对?”我自以为是地说。父亲用那双能洞穿人心的双眼凝视着我说:“如果你尽了力,就的确没关系。不过,你真的尽了力吗?”我听了以后,脸就像煮熟的虾一样红,赶紧低下头来。下山途中,我逞强地又跑又跳,父亲叫住我说:“如果你只是急着下山,又怎么能欣赏沿途的美景呢?”于是,他用那双厚实的手抓住了我,要我和他一同躺在树林的草地上。“待会儿,你说说听到了什么。”父亲接着说出了他的目的。闭着双眼,我仿佛听到了微风吹拂声、鸟鸣蛙叫声和清脆的蝉声睁开眼睛后,我一五一十地向父亲报告那些不同的声音。“大自然的美景,不只是用眼睛去看,还要用耳朵去听,更要用心灵去体会,最后用你的脑袋去思考。” 父亲像个哲学家似的解说着他的哲理。1文中用了很多四字词语,作者用“_”说明自己没有完全明白父亲的意思;用“_”生动地刻画出父亲说话时不慌不忙的样子;用“_”说明自己认为自己是正确的,不虚心。2短文中父亲的话富有深意,让“我”似懂非懂的是哪些话语?用“”画出来。3读短文,联系上下文填空。(1)从“我听了以后,脸就像煮熟的虾一样红,赶紧低下头来”这句话中可以感受到_。(2)“一五一十”在文中的意思是_。4下列对短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短文按照时间顺序,记叙了父亲在爬山的过程中教育“我”这件事。B在下山途中,父亲启发“我”要用心欣赏大自然的美景。C从“只见山下一片碧绿的树海中,几座房子若隐若现”这句话中可以知道,“我们”站在山顶往下看去,视线很不好。D“我们爬山是为了征服自己”是父亲借爬山这件事告诉“我”要有信心、有决心,尽最大的努力去面对困难。5读了短文,你得到了哪些启示?写一写。(至少两点)_七、习作。(20分)题目:记一次有趣的活动要求:有详有略地把活动的过程写清楚。2.语句通顺,400字左右。_参考答案:一 丈夫 血液 翻滚 野兽 悲惨 收获 二 喉结; 家庭; 潮湿; 迷惑; 时候; 蜻蜓; 嘲笑; 感动 三 云 雾 顶 立 三 六 神 通 先 占 机 算 神机妙算 三头六臂 腾云驾雾 四 (1)不但 而且 (2)因为 所以 (3)如果 就 (4) 虽然 但是五 经过努力,我终于学会了使用电脑。 远看长城,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 博物馆展出了新出土的两千多年前的文物。 这难道不是通信史上一场翻天覆地的革命吗? 虽然小木偶很伤心,但是他去不会哭。 六 1 似懂非懂 慢条斯理 自以为是 2对于我们爱流汗的人来说,爬山是一件格外辛苦的事。别人爬山是为了征服山,我们爬山是为了征服自己。3 “我”为自己的成绩差“找借口”,但是被父亲识破了,很羞愧。 有顺序而无遗漏地讲给父亲听 4C5遇到困难要有决心,有信心,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克服;事情的结果并不重要,重要是做事要尽心尽力。6 / 16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质量分析卷及答案二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读拼音,写词语。(15分)xing hui y hu xn ch pi ch(_) (_) (_) (_) xi r lng zho yn h x fu(_) (_) (_) (_)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念(_) 级(_) 桃(_) 练(_)岭(_) 极(_) 逃(_) 拣(_)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15分)(_)(_)善目 (_)(_)皓齿(_)(_)凛凛 相貌(_)(_)(_)(_)玉立 (_)(_)童颜描写老人的词语有:_ ;描写年轻男子的词语有:_ ;描写年轻女子的词语有:_ 。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10分)非不可 无论也 任凭也 就是也它决定要出去玩玩,就会出走一天一夜,_谁怎么呼唤,它_不肯回来。要想取得好成绩,_下苦功_。它若是不高兴啊,_谁说多少好话,它_一声不出。可是它又那么勇猛,不要说见着小虫和老鼠,_遇上蛇_斗一斗。五、照样子,按要求写句子。(15分)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改为比喻句)_2. 常衔西山之木石,以堙于东海。(翻译句子)_3.为人类造福,有什么错?(改为陈述句和设问句)陈述句:_设问句:_4.火神悄悄地对普罗米修斯说:“只要你向宙斯承认错误,归还火种,我一定请求他饶恕你。”(改成第三人称转述句)_5.洪水中的人们被女娲救上来了。(改为“把”字句)_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成功往往只差一步两只蚂蚁误入了玻璃杯中,一只蚂蚁坚持不懈爬了出去,回到了自己生活的地方,另一只蚂蚁在快爬到杯口时失败了,就没有再往外爬。看到爬出去的同伴,它心里多羡慕呀!这时,杯子的主人过来了,他想喝水,看到杯子里有一只蚂蚁,便抬起大拇指轻轻一按,这只蚂蚁的生命就这样结束了。有时,我们离成功只差一步,而命运的好坏往往就在于这一步。塞翁失马 从前,有位老汉住在与胡人相邻的边塞地区,来来往往的过客都尊称他为“塞翁”。塞翁生性直爽,为人处世的方法与众不同。 有一天,塞翁家的马不知什么原因,在放牧时竟迷了路,回不来了。邻居们得知这一消息以后,纷纷表示惋惜。可是塞翁却不以为然,他反而释怀地劝慰大伙儿:“丢了马,当然是件坏事,但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 果然,没过几个月,那匹迷途的老马又从塞外跑了回来,并且还带回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于是,邻居们又一齐来向塞翁贺喜,并夸他在丢马时有远见。然而,这时的塞翁却忧心忡忡地说:“唉,谁知道这件事会不会给我带我灾祸呢?” 塞翁家平添了一匹胡人骑的骏马,使他的儿子喜不自禁,于是就天天骑马兜风,乐此不疲。终于有一天,儿子因得意忘形,竟从飞驰的马背上掉了下来,摔伤了一条腿,造成了终生残疾。善良的邻居们闻讯后赶紧前来慰问,而塞翁却还是那句老话:“谁知道它会不会带来好的结果呢?” 又过了一年,胡人大举人侵中原,边塞形势骤然吃紧,身强力壮的青年都被征去当了兵,结果十有八九都在战场上送了命。而塞翁的儿子因为是个跛腿,免服兵役,所以他们父子得以避免了这场生离死别的灾难。 这个故事在世代相传的过程中,渐渐地浓缩成了一句成语:“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它说明人世间的好事与坏事都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坏事可以引出好的结果,好事也可能会引出坏的结果。1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 (1)释怀:_ (2)忧心忡忡:_2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边塞(si s) 相邻(ln ling) 喜不自禁(jn jin) 乐此不疲(p b)3用“_”在短文中画出表达塞翁性格的句子。4用“=”在短文中画出这个寓言说明的道理。5读了这个故事,我的感受是:_七、习作。(20分)生命之中,总有令人难以忘怀、令人回味的一幕,也许是你摆脱烦恼的行为;也许是你收获意外的惊喜;也许是你顿悟了亲情的温暖请以“_牵动着我的心”为题写一件事,写清楚事情的经过和当时的感受,注意语句通顺。_参考答案:一 胸怀 疑惑 训斥 排除 羞辱 笼罩 掩护 媳妇 二 思念 班级 桃子 练习 山岭 极限 逃走 拣起 三 慈 眉 明 眸 威 风 堂 堂 亭 亭 鹤 发 : 四 无论;也;非;不可;任凭;也;就是;也五 盘古这个巍峨的巨人就像一根柱子,撑在天和地之间,不让它们重新合拢。 (精卫)经常叼着西山上的树枝和石块,用来填塞东海。 为人类造福没有错。 为人类造福有错吗?没有。 火神悄悄地对普罗米修斯说,只要普罗米修斯向宙斯承认错误,归还火种,他一定请求宙斯饶恕普罗米修斯。 女娲把洪水中的人们救上来了。 六 1 放下心中的负担,看得开 非常忧愁 忡忡:忧虑不安的样子 2si ln jn p3第段中倒数第一句4第段中第二句5幸运的时候也要保持冷静,提防坏事随之而来11 / 16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四单元质量检测卷及答案三班级: 姓名: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读拼音,写词语。(15分)gun cho j shu d d kun ku lng zho(_) (_) (_) (_) (_)pn wng gn dng dn sh yu r zh jin(_) (_) (_) (_) (_)二、比一比,再组词。(10分)刺(_) 咸(_) 竖(_) 扰(_)喇(_) 戒(_) 坚(_) 拢(_)眠(_) 据(_) 沸(_) 跪(_)民(_) 局(_) 佛(_) 危(_)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15分)(_)缘(_)故(_)(_)达理哄(_)大(_)不动(_)(_)顾名(_)(_)(_)天(_)地(_)(_)怨言得心(_)(_)小明(_)拍了一下桌子,坐在旁边的小妹妹吓坏了。2.这道题很简单,小华做起来真是(_)。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10分)即使也 因为所以虽然但是(1)(_)你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_)你的眼力还不够。(2)(_)蔡恒侯的病已经深入骨髓,(_)我不再请求给他治病。(3)皮肤上的病(_)发展到肠胃,服几剂汤药(_)还能治好。五、照样子,按要求写句子。(15分)(1)养鹅等于养狗,鹅也能看守门户。 (用上“因为所以”改写句子)_(2)顽皮的雨滴最爱在雨伞上尽情地跳舞。 (仿照句子写一句话)_(3)在老师的帮助下,我很快地克服了错误。(修改病句)_(4)再清澈见底的碧水中,一群群的鱼儿游动着。(用上“拟人”的手法)_六、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_我的家乡在黄河故道边。黄河故道沉沙多,沙丘连绵不断,像一座座小山包似的。每当风沙漫天,我以为这可恶的风是树带来的,就天真地想,要是把树都砍了,风就不会再刮了吧?长大后知道,恰恰只有树才能挡住风沙。从那时开始,家乡便开始大量地栽树,不仅房前屋后,而且连小路旁边、沙丘上到处都栽上了树。那些树密密麻麻,不计其数。村子和村子之间只能听见鸡鸣和狗叫的声音,却望不见村子上空的袅袅炊烟。那时候我们跟大人走村探亲,调皮的孩子会爬到树上,在树枝上行走,从这个村子到那个村子可以脚不沾地。爬树是我的看家本领,不管多么高大的树,我会很轻松地爬上去。那时候也不知道爱护鸟类,到树上找鸟窝掏鸟蛋是家常便饭。家乡的树多,每年冬天来临之际,枯枝落叶遍地,捡回家后一年的柴草问题就解决了。树林更是孩子们的乐园。春天,我们到树林里捉黑老麻虫。黑老麻虫傍晚时分就会从沙土里钻出来,爬到刚刚长出叶的树枝上,一串串的,我们就捉来放进瓶子里,带回家喂鸡。夏天我们在林间穿行满头大汗地捉知了谁捉到一只知了就快活得大喊我捉到一只尤其是有月亮的晚上,我们在树林中捉迷藏。月光如银,树影摇曳,我们欢乐清脆的笑声常常惊飞树上栖息的鸟儿。转眼几十年过去了,儿时林中嬉戏的情景却常常出现在梦里。故乡的沙丘也变成了旅游景点。我曾经陪伴远方的客人去游玩,向他们讲述我的童年在这里留下的快乐,他们一个个都听得如痴如醉。1给文中“”处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2给短文加个合适的题目,写在文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