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doc_第1页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doc_第2页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doc_第3页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doc_第4页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师大版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五单元鱼,我所欲也同步练习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 (共18题;共79分)1. (2分)文学常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选自_,体裁为_。 2. (1分)依据“呼尔而与之”演变而成的成语是_3. (5分)翻译句子。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4. (15分)找出下面句中的通假字并释义。故患有所不辟也_通_,义:_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_通_,义:_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通_,义:_ _通_,义:_乡为身死而不受_通_,义:_5. (5分)根据文意,鱼和熊掌各比喻什么?。6. (2分)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说明其词义。乡为生死而不受_ 所识穷乏者得我与?_7. (5分)(2014湖北)根据提示,用作品原句填空。子曰:“学而不思则罔,。”(十则) ,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池上碧苔三四点,。(晏殊破阵子)李白在行路难(其一)中表现出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及乐观情怀的诗句是: , 。由岳阳楼名联“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你一定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千古名句: , 。鱼我所欲也一文中体现作者舍生取义生死观的名句是: , 。8. (2分)补出下面句子中括号里省略的内容。乡为_身死而不受_,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9. (3分)读下面这段文字,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将爱带进居所,你将拥有一个_的家;把正义引入城镇,你将驻留在一方_的社区;将敬畏带入谦卑的广厦,你将拥有_的圣殿。A庄严 B和谐 C温暖10. (3分)找出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入则无法家拂士。 _困于心衡于虑。_曾益其所不能。_11. (2分)从全文看,鱼我所欲也一文先后运用了_论证和_论证的方法,有力地证明了当义和生不能两全时,应舍生取义这一观点。12. (4分)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文言字词。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_欲穷其林_且焉置土石_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 _13. (2分)划线字注音、解释中有误的一项是( )A . 箪(dn古代盛饭用的圆筐)蹴(c用脚践踏)B . 苟得(gu如果)不屑(xi因轻视而不肯接受)C . 不辟(b通“避”,躲避)勿丧(w sng不丢掉,不遗失)D . 羹(gng煮或蒸成的汁状、糊状、冻状食品)奉(fng侍奉,伺候)乡(xing通“向”,从前)14. (2分)请选出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A . 项为之强(颈,脖颈)群鹤舞于空中(飞舞)B . 怡然自得(安适、愉快的样子)又留蚊于素帐中(未染色的帐子)C . 必细察其纹理(其它)或千或百(或许)D . 果然鹤也(白鹤)方出神(正)15. (3分)下列各句中划线词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A . 大道之行也B . 不足为外人道也C . 策之不以其道D . 说不清,道不明16. (8分)为句中划线词选出恰当的词义 (1)望其旗靡( ) A . 无,没有B . 倒下(2)公与之乘( ) A . 骑B . 坐C . 趁,就着D . 算术中指一个数使另一个数变成若干倍(3)齐师伐我( ) A . 砍B . 征讨,攻打(4)何以战( ) A . 用、凭、靠B . 在、于C . 依顺、依照17. (10分)翻译下列句子。(1)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2)我亦无他,惟手熟尔。18. (5分)读鱼,我所欲也,孟子认为能做到舍生取义的人的句子是?二、 问题理解 (共3题;共15分)19. (5分)请积累“舍生取义”的名人事例(3条)20. (5分)请用“”标出下面语句的朗读节奏。如 使 人之 所 欲 莫 甚 于 生,则凡 可 以得 生 者 何 不 用 也?21. (5分)阅读孟子二章,回答问题。文中所说的“失其本心”中的“本心”,指的是什么?有的人为什么会“失其本心”?“失其本心”以后会怎样?“失其本心”与“舍生取义”又有什么关系?三、 阅读理解 (共2题;共30分)22. (18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甲】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匆丧耳。(选自孟子鱼我所欲也)【乙】子墨子曰:“万事莫贵于义。今(如果)谓人曰:予子冠履,而断子之手足,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又曰: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必不为。何故?则天下不若身之贵也。争(争论)一言以相杀,是贵义于其身也。故曰:万事莫贵于义也。”(选自墨子贵义)(1)请指出甲文中的一个通假字,并解释其意义。_通_,意义:_(2)下列句子中“之”字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 . 断子之手足醉翁之意不在酒B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或以钱币乞之C .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D . 诲女知之乎投诸渤海之尾(3)翻译两文中画线的句子。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予子天下,而杀子之身,子为之乎?(4)甲乙两文共同特点是都运用比喻论证来阐明观点_,乙文用“冠履不若手足之贵也”论证了_观点,甲文则用_论证了的观点。(5)甲文用“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阐述了对“义”的认识,这与乙文中表达的观点是相同的。请你指出甲乙两文中“义”的内涵,并简述今天我们是否还有坚持这种“义”的必要。23. (12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心中感伤,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1)下列划线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邴原少孤(失去父亲)B . 一则羡其不孤(羡慕)C . 二则羡其得学(代词,自己)D . 师恻然曰(悲伤或同情的样子)(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3)短文写了两个人物邴原和老师,请任选其中的一个人物,说说你对他的看法。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 (共18题;共79分)1-1、2-1、3-1、3-2、4-1、5-1、6-1、7-1、7-2、8-1、9-1、10-1、11-1、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