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下册29古诗两首乞巧福州市麦顶小学 林晓【教材分析】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古诗。它想象丰富、浅显易懂,涉及到家喻户晓的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故事,表达了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设计理念】古诗在中国已经有多年的历史,但空洞的说教肯定不能打动孩子们的心灵。唯有让“诗”鲜活起来,才能使孩子们心向往之。而要达成这一目标,最根本的就是要在古诗的课堂教学中进行富有“诗意”的教学,从而由课内而及课外,使诗的学习成为孩子们日常生活中乐于从事的一项实践活动,在让课堂真正富有“诗意”、“诗趣”。根据这一理念,上课伊始,我就用你说我猜的方法,让学生猜传统节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在教学中,结合明诗题、知诗人、划节奏、解诗意、悟诗情的学习方法,引导孩子们领悟到诗歌的精妙之处。我尝试在古诗文教学中,按“文字文学文化”层面建构古诗词教学的有效性,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利用神话故事等方式创设各种情境,激发学生想象,使品读层层递进。教学中引导学生全程参与,将课后资料袋和乞巧的社会风俗相结合,在探究活动中达到自悟自得,让学生和作者的心灵得到碰撞。在教学中主要通过读、思、悟、说、写等形式使学生主动探求知识,进入古诗境界,在体验感悟、入境动情的品味中,感受古诗的魅力,在理解和运用中学会赏析和运用,体现语文课程“全面提高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基本理念。【教学目标】 1.会写“乞”、“巧”、“霄”、“渡”等四个生字。2.能字正腔圆、有感情地诵读乞巧,感受古诗的节奏和韵律,并会背诵。3.通过多种形式的诵读渗透古诗学法,通过看图片、故事等形式,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品味人们追求幸福、乞取智巧的情感。4.初步了解乞巧节的民俗民风,感受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5.将古诗置于广阔的文化背景之下,品味传统文化的丰富、灿烂,在荡漾激情的字里行间中感受汉语言的魅力。【教学重点】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有滋有味地朗读、理解诗歌的意思。【教学难点】结合诗歌和课内外资料,感受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1.上课前,我们来玩一个游戏,我说活动,你说节日。出示图片,让学请注意听:第一个节日是划龙舟、吃粽子端午节第二个节日是看花灯、吃元宵元宵节第三个节日,来个难点的,是登高、插茱萸重阳节第四个节日是守岁、放鞭炮春节2. 端午节、元宵节、重阳节和春节这些都是我们的传统佳节。今天,我们来学习29课古诗两首中的其中一首古诗,它也和我们传统佳节有关。谁来读题?你来读题(乞巧)。3. 古诗我们已经学了不少了,今天我们继续通过明诗题、知诗人、划节奏、解诗意、悟诗情的步骤,来学习这首与神话传说故事有关的诗。二、明诗题、学生字。1.请大家打开书122页,要求:(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利用注释理解题目的意思。2.谁愿意来读一读古诗呢?个别学生读。3.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呢?乞巧:古代节日,在农历七月初七日,又名七夕。4. 是的,课下注解也是我们学习古诗的一个小拐杖。乞巧节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古人非常喜欢的一个节日。5.这个乞字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一个生字,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呢?乞字就有向人求、要、讨的意思。6.怎样写好这个乞字呢?请大家拿出右手,和老师一起写一写。乞字写一个撇,再写一个短横,然后下面的横折弯钩要舒展。巧字左窄右宽,要写好最后一笔竖折折钩。三、知诗人1.你知道这首诗的是谁吗?林杰2.林杰是咱们福建人,让我们去看看关于他的资料吧!3.出示林杰的资料。 林杰(831847)字智周,福建人,唐代诗人。小时候非常聪明,六岁就能赋诗,下笔即成章。又精书法棋艺。因得病,年仅十七就去世了。全唐诗存其诗两首。一首是今天要学的乞巧,另外一首是王仙坛。四、划节奏1.这首诗到底描写了七夕怎样的盛况呢?谁愿意来读一读呢?2.要想把诗歌读得好听,还得要读出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现在请你们边读边画出节奏。3.请一位学生上台画出节奏。4.看来你是掌握的诗歌的韵律和节奏了,你能读出来吗?5.还有谁愿意读一读。6.齐读诗歌五、解诗意、赏诗言、悟诗情(一)学习一二两行诗歌。1.在这首诗歌中藏着一对同音字,你能把它们找出来吗?请学生上来圈一圈。(宵和霄)2.它们有什么不同吗?宵是宝盖头,霄是雨字头。3. 是的,宵和霄这两个都是形声字。宵是宀,“宀”指“人家”、“宅屋”。 “宀”与“肖”联合起来表示入夜时分,大概在晚饭后的八、九点钟。碧霄的“霄”为雨字头,雨从天上来,由云化而来,所以有云雨之上的天空的意思。4.你能结合字义,说说今宵、碧霄这两个词语的意思吗?今宵指的是今夜,碧霄指的是浩瀚无际的天空。5.这个碧字还写出了颜色。现在你知道它们的不同了吗?现在我们来辨析一些词。请一位同学上来填一填。宵 霄九( )云外 良( ) 云( ) 元( )6. 他填对了吗?真棒!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些词语吧!7.七夕今宵看碧霄。让我们插上想象的翅膀,一同去看看浩瀚无际的青天。出示青天图片,此时看到这样的情景 ,你能描述一下夜空的美丽吗?(学生说)8.在点点繁星中,有两颗星星尤为耀眼,知道它的名字吗?(牵牛星和织女星)9.关于这两颗星星还有一个动人的传说播放牛郎和织女的故事。10.看了这个动人的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呢?学生谈感受。11.指导朗读。(1)七夕,在这美丽的碧霄,牛郎织女正渡过喜鹊搭的桥,上演着一段着动人的故事。这是一个多么幸福的时刻呀!你能读出幸福吗?(个别读)(2)多么美好的日子呀!让我们求时光老人把脚步放慢一些吧!你读(个别读)(3)牛郎织女这凄美的传说深深打动了林杰的心。你读(个别读)(4)它也深深打动了我们的心,让我们仰起头,为牛郎织女一家祝福吧!(齐读)(二)学习三四两行诗歌1.就是这样一个新月当空的夜晚,地上的人们多么想像天上的牛郎织女那样能够追求自己的幸福呀!(板书:追求幸福)地上的人们又在做什么呢?引出三四句。个别读: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2.地上的人们在做什么呢?请你们帮我补充完板书。(板书:望秋月 穿红丝)3.家家乞巧望秋月中的乞巧和题目中的乞巧意思一样吗?你瞧,巧在词典中的意思有以下几条:A(1)智巧(2)恰好 (3)虚伪(特指语言)(4)美好B你能根据它的意思,找到它的词语朋友吗?智巧 巧笑美好 乞巧虚伪 恰巧恰好 花样巧语4. 这里的乞巧就是乞取智巧的意思。你能告诉老师,地上的人们向谁乞巧吗?(织女)5. 介绍织女。织女是天上的七仙女,她聪明、善良、美丽无比,更重要的是她心灵手巧,她织的锦缎又光又亮,光的像粼粼的河水,亮得赛过天上的云霞。人们给她织的锦缎取了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云锦。织女在云锦上织的图案更是美不胜收啊!她织的花,红似火,白似雪,娇艳欲滴,引来蝴蝶翩翩起舞。她织的鸟,栩栩如生,真像活了一样,孩子们看见了,都想去捉呢!人们都对织女织的云锦啧啧称奇啊!少女们个个都羡慕。织女的心灵手巧引得人间的女子们纷纷向她祈愿。6. 指导朗读。(1) 师引读:是啊,每家的少女们都在望着月亮,乞取智巧。瞧,在庭院里,(生个别读):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2) 师引读:在池塘边,(女生读)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3) 师引读:在花园里,(男生读)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4) 师引读:是呀,在所有能够看到月亮的地方,(全班齐读)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7.是呀,夜深了,她们还在不停地穿呀穿呀,这是为什么啊?8.她们穿了多少条呢?(几万条)真的有几万条吗?(没有)那是多少条?(很多很多)在第四行里,还有哪个字可以看出少女们穿的红丝很多呢?(尽)9.数不清的红丝都穿完了,可见少女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愿望是多么强烈而美好啊!这里的望,还是一般的望吗?(这是内心的愿望,是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啊!)10.让我们再次朗读这首诗歌,读出内心的渴望吧!齐读诗歌。六、课外拓展1.对月穿针是我国七夕流传比较久的乞巧方式,所以难怪唐朝诗人崔颢曾这样吟诵到:长安城中月如练,家家此夜持针线。(生读)2.民间除了对月穿针,还有许多过七夕的习俗,谁来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呢?学生自由说。3.你们说得真丰富,课后的资料袋、上网查询、查找课外书都是我们帮助我们学习古诗的好助手。在民间,人们除了穿针乞巧,还用喜蛛应巧、投针验巧 、为牛庆生 、制作巧果、做巧芽汤等这些方式来乞巧、赛巧,表达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心愿。4.有一首乞巧歌是这样写道:乞手巧,乞貌巧;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生齐读)你知道这首诗表达了人们怎样美好的心愿呢?5.(音乐起)就让咱们一起加入到乞巧的人群中,眼望碧海青天和皎皎明月,许下美好的心愿吧!可爱的李姑娘,七夕之夜,你要乞的是漂亮的林姑娘,你乞的愿望是这位英俊的男孩,在这美好的七夕之夜,你也来乞点什么6.说得真好,让我们把这美好的心愿写进这乞巧卡里吧,一年只能写一个心愿。学生写乞巧卡,之后拍照上传到屏幕,并将乞巧卡贴在黑板上。7.让我们双手合十,把这美好的心愿一起融进这首诗中,一起来吟一吟这首诗吧!8.其实古往今来,还有很多文人墨客留下了写七夕的佳作,让我们来看一看吧!(齐读)(1) 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古诗十九首(2)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秦观鹊桥仙(3)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杜牧秋夕七、总结升华:短短的四十分钟,我们收获很大,不但复习了以往积累的古诗,还学习了一首新诗,同时还诵读了很多很七夕有关的古诗,真了不起!大家陶醉在诗海中。充分地感受了祖国语言文字文化的魅力,其实不光在课内,在课外我们还应自发地去了解、去学习、去积累,去发自内心地热爱古诗,你们能做到吗?(能)八、布置作业1.背诵古诗。2.把牛郎织女的故事讲给父母听。3.收集民间故事,读一读。九、板书设计: 看碧霄 追求幸福 渡河桥乞巧 望秋月 乞取智巧 穿红丝【教学反思】古诗可以说简约而不简单,我们在实践中感到,古诗语言的凝练、情感的充沛和想象的丰富,与今天儿童的经验水平存在着理解与感受上的障碍,所以想让学生真正读懂古诗有一定的难度,必须创设生动形象的课堂情境,借助课内外资料,在诵读中理解和感悟。于是,在乞巧一课的教学中,我主要尝试以下做法:一、创设情境,课前激趣。“好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在课前,我将黑板装扮成七夕夜晚迷人的夜空,画上弯弯的月亮、贴上闪闪的星星,一下子把孩子带入七夕特有的时空中。众所周知,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导入新课环节中,我设计了“我说传统习俗,你猜节日的游戏”,瞬间点燃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拉近了学生与诗歌之间的距离,让孩子满怀期待地进入诗歌主动地学习。这种新颖、精彩、扣人心弦的活动,引人入胜,让学生兴趣盎然。2、 运用学法,理解诗意。 在课堂教学中,我始终强调以学生为本,在教学每一首古诗都渗透学法指导。乞巧一课就延续了一贯以来的学法指导,我通过解歌题、知诗人、划节奏、解诗意、悟诗情的步骤,设计了一个由初读、细读到品读组成的相互联系、逐步深入的教学过程,激发学生主动走入文本。如在理解诗题时,引导学生明白,课下注解也是我们理解古诗的好拐杖。这样学法的指导,能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让其掌握学习古诗的一般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朗读感悟,体会诗情。“读书百遍,其义自见。”我根据儿童喜读好背,想象力强的特点,结合古诗本身蕴含的牛郎织女的神话传说和七夕的民间习俗,体会人们乞取智巧、追求幸福的美好心愿。初读时,让学生在电子白板中划出诗歌的节奏,让孩子在读中体会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再结合神话传说,渲染读的情境,带孩子入情入境地读。接着利用多媒体,出示古人乞巧的画面,帮助学生感知文本,借助课后资料袋理解诗意,这样学生对古诗就有了层层深入地理解。再播放音乐,渲染情境,引导学生加入到乞巧的行列,双手合十,有滋有味地读。品读鉴赏过程由浅入深,把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也读得有板有眼。4、 读写结合,拓展能力。在这首诗的教学我还通过读乞巧歌,拓展到让孩子说说自己美好的心愿,并把这美好的心愿写在乞巧卡上。学生在与文本一次又一次得碰撞中产生了思维的火花,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文本,而是有了自己发表见解、发展个性的空间。他们也十分愿意说出自己的心愿,写下自己的心愿,并通过张贴到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小学生安全知识试题及答案集
- 2025装修合同书样本
- cad基础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船舶股份合作合同样本
- icd编码试题及答案
- 2025租房合同简化版
- 2025年美容加盟连锁合同协议书
- 2025年收益分割合同官方样本
- 合作伙伴收益分配合同2025年
- 算的对吗教学课件
- GB/T 24218.2-2009纺织品非织造布试验方法第2部分:厚度的测定
- 龙应台《放学》记叙文阅读训练及答案
- GB/T 11345-2013焊缝无损检测超声检测技术、检测等级和评定
- 中航工业运营管理体系内容介绍课件
- 2022年成都中医药大学辅导员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解析
- 智能客服趋势发展白皮书:智能客服预见未来课件
- 大班 语言社会 我升大班啦 课件
- 项目造价咨询计划表
- 幼儿园玩教具操作与活动指导
- 敏捷项目管理实践指南
- 《数据结构》课件(完整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