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_第1页
新人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_第2页
新人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_第3页
新人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_第4页
新人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人教版五校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运用 (共8题;共27分)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A . 炽(ch)热 虐(n)待 家醅(pi) 蓬蒿(go)B . 绯(fi)红 鞭挞(d) 干涸(h) 锃(zng)亮C . 譬(p)喻 缄(jin)默 哂(shn)笑 挑衅(xn)D . 执拗(ni) 媲(b)美 吞噬(sh) 黝(yu)黑2.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运用恰当的一项是( ) A . 在雷鸣般的掌声与欢呼中,李锐同学首当其冲 , 率先跑到终点,为我班赢得荣誉。B . 虽然敌人来势凶猛,简直锐不可当 , 但我军顽强战斗,终于击溃了敌人的疯狂进攻。C . 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在颁奖盛典上夸夸其谈地说自己只是个讲故事的人。D . 旅游局的干部说,建成后的西苑公园将会令游客留连忘返。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用的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从他语无伦次的话里,我们明白她的所承受的心理压力。B . 她只顾使出浑身解数 , 用她灵活熟练的四肢五官,来讲说着印度古代的优美的诗歌故事。C . 得益于“家电下乡”的优惠政策,各大商场的家电销售络绎不绝。D . 那时候,他已经诗兴不作而研究志趣正浓。4. (2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理想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水平B . 不努力学习,那怎么可能取得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C . 我们不仅要在课堂上、在教科书中学语文,还要在课堂外、在生活中学语文D . 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忌不要胡编乱造5. (2分)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春的作者朱自清,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散文家、语文教育家。B . 我的老师选自我生活的故事,作者是法国作家、教育家海伦凯勒。C .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儒家经典之一。D . 登飞来峰是作者王安石青年时代的作品,抒发了诗人高瞻远瞩、不畏困难的雄心壮志。6. (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台州,这座年轻的海bn_城市,正在成为人们向往的“世外桃源”。你看,高耸入云的温岭千年曙光碑,昭示着这座城在新千年的希望;你闻,漩门湾湿地公园花香四溢,qn_人心脾;你听,石梁飞瀑水声阵阵,如一颗明珠镶qin_在石梁山上一个个台州元素闪亮登场,一幅幅精彩画面震hn_人心,向海内外观众展示了台州的独特魅力。7. (8分)按要求填空。(1)_,若出其中;_,若出其里。 (2)观沧海一诗中,描写草木景色的句子是:_,_。 (3)天净沙秋思中作者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_,_。 (4)次北固山下有一个对偶句,蕴含了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_,_。 8. (5分)(2017金华)金华人文底蕴深厚。名家辈出,诸如黄宾虹、李渔、宋濂、艾青等等,不胜枚举。某校开设了拓展性课程锦绣金华家乡的历史文化名人。学期结束,选修该课程的同学决定用图片展的形式汇报学习成果。假设你也参与了这项活动,请你为本次展览拟写前言。(只写正文部分,120字左右)温馨提示:下笔前先考虑以下内容,对你完成任务可能塞有帮助。举办展览的目的、本次展览的内容、对本次展览的期待二、 阅读理解 (共4题;共51分)9. (10分)阅读下面诗歌,回答后面问题。次北固山下唐王湾客路青山下,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诗歌前两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描绘出来。 (2)诗的尾联表达了这样的情感? 10. (8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卖油翁欧阳修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1)下列划线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康肃忿然(忿然:气愤的样子)B . 以我酌油知之(舀取,这里指倒入)C . 笑而遣之(遣:派遣)D . 公亦以此自矜(自矜:自夸)(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 A . 尝射于家圃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B . 尔安敢轻吾射 惟手熟尔C . 但手熟尔 但当涉猎D . 徐以杓酌油沥之 蒙辞以军中多务(3)下面对文句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 .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意思是:“老翁见陈尧咨射出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但是(只是)对此微微点点头。”B .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意思是:“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我射箭(我的射箭技艺)难道不精湛吗?”C .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意思是:“竟然(于是)老翁拿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将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然后)慢慢地用勺舀起油滴入葫芦,油从铜钱孔注入,而铜钱没有被沾湿。”D .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意思是:“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世没有第二个人可以媲美,他也因此而自夸。”(4)下列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 . 本文在写法上详略得当,详写了康肃公的射箭技艺,而对卖油翁的精湛技艺作了比较粗略的描述。B .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这句话寥寥数语,便将卖油翁当时的表情和心理活动生动地表现了出来。C . 文末写道“康肃笑而遣之”,康肃公的“笑”中有会意,有尴尬,也有解嘲,“笑”和“遣”也表现了陈尧咨通达爽快的一面。D . 作者借卖油翁对康肃公说的“无他,但手熟尔”,以及卖油翁对自己的评价“我亦无他,惟手熟尔”,意在说明熟能生巧的道理。11. (13分)(2015山东烟台)现代文阅读,完成1-4题。时间也是“变色龙”我们处在一个真实的世界中,看得见飞鸟走兽,听得见琴瑟齐鸣,闻得见馥郁芳香,可是我们是如何感知时间的呢?心理学认为所谓的“时间感知”是指人对时间的知觉,它与活动内容、情绪、动机、态度有关,也与外界刺激的物理性质和情境有关。为何会感觉时间越过越快人在年少时,往往会感觉日子过得很慢。孩子们急切地希望自己快快长大,有时还会盯着墙上的钟,数着时间过。然而,人上了年纪之后又总会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年纪越大,真的会觉得时间过得越快吗?心理学家瓦拉赫和格林研究了一群年轻人和老年人使用比喻描述时间的情况。结果显示,年轻人倾向于用静态比喻来描述时间,比如“时间就像平和、静止的海洋”;而老年人则更倾向于用“时间是一列高速行驶的火车”这类动态比喻来形容时间。为什么会这样呢?心理学家给出的一种解释是,当我们年轻时,面带朝气,我们在生活中不断经历之前从未体验过的新鲜事物第一次恋爱、第一次接吻、第一次失恋、第一次成为父亲母亲自然而然,我们会对这些新鲜事物投以更多的注意力。可是随着年龄的增长,那些新奇的体验渐渐变得黯淡无光,我们不会再投以那么多的注意力,于是便会感觉时间一晃而过,觉得时间的流逝变快了。这很可能就是为什么人老了以后会觉得时光流逝变快的原因。我们都在电影里看到过这样的场景演员以慢动作逃离爆炸现场,慢镜头的表现形式让画面显得更加惊险刺激。其实,在大银幕外,我们同样能体验到类似的“慢动作时间”。比如,在危及生命的紧要关头,人们往往会感觉时间的脚步慢了下来。那么,真的是这样吗?心理学家曾做过一个实验,让有蜘蛛恐惧症的人盯着他们十分惧怕的事物蜘蛛看45秒,然后让他们估计时间过了多久,结果他们都高估了实耗的时间。这种现象同样存在于高空跳伞的新手身上,这些新手总会认为,从同样的高度跳下,自己比同伴所花的时间要漫长得多。这是因为身处险境时,人体会分泌肾上腺素让自己的注意力更集中,从而保证自身的生命安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让人在短短的时间内记住了比平时多得多的细节,所以,会感觉周围的一切都在以慢动作运动,觉得时间也放慢了脚步。为何美好的时光总是格外短暂不少人都有过这样的感受:美好的时光总是格外短暂。比如,当我们和朋友聚会时,会感觉时间不知不觉就过去了。而那些无聊的事物则会拖曳着时间1小时无聊的历史讲座似乎比它讲的整个历史时期还要冗长。经研究发现,对待事物的态度也会影响人们对时间的感知。比如,在买东西等待付款时,人尤其会感到有资格获得更好的服务。所以,在碰到慢吞吞的收银员时,10分钟的等待就像1小时那样难熬。相反,如果是一个粉丝获得了与偶像见面的机会,那么他或她会觉得在候客室中的等待是一种运气,10分钟的等待时间并不会让人不耐烦。所以,我们往往会觉得美好的时光格外短暂,而枯燥无聊的时光却格外漫长。(1)根据文意,在文中横线上拟写一个小标题。(2)第段主要运用了_ 和_ 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对待事物的态度也会影响人们对时间的感知”。(3)文章从三个方面说明了人对时间的感知,从全文看,这三方面内容的次序能否调换,为什么?(4)通读全文,题目“时间也是变色龙”指的是_ 。12. (20分)(2017丽水)第一个告诉你下雪的人有没有人告诉你,下雪了?大片大片的雪花,像白色的羽毛从天空飘然落下。霎时间,山峦、田野、村庄、小路都陷入白色的忧郁。可是对于孩子,这白色永远是快乐的。那是一场罕见的大雪,一夜之间就把村庄包装成了童话世界。童话世界里怎么少得了我们这些可爱的小精灵呢!清晨起来,房门已经被大雪封住了,母亲正拿着一把小铁锹从门缝处一点一点把雪挖开,慢慢开辟出一条小路来。我和妹妹也陆续穿好了棉袄棉鞋,戴上了帽子手套,跑到院子里和母亲一起“扫雪”,那是最愉悦的劳动。与其说是在帮母亲,不如说是在给母亲添乱,母亲前脚刚扫出来的小道,我们打闹着,又把雪扬得到处都是,可是母亲并不恼,笑呵呵地看着我们,任凭我们在纯洁的雪里“胡作非为”。树上、房顶、鸡舍、草棚,闪着亮晶晶的银光,在与红目的交相辉映中分外妖娆。妹妹欢快地跳着,和我一起堆雪人我们用瓶盖做眼睛,用红辣椒做鼻子,而我总怕小雪人会冷,心疼地把自己脖子上的红围巾摘下来给它围上。一会儿,我们的新伙伴就伫立在庭院里,真是可爱极了!这时,母亲已经做好了早饭,开个门缝对着我们高喊:“吃饭啦吃饭啦”我和妹妹好像都没有听见,磨磨蹭蹭谁也不愿意回屋。广阔苍穹,母亲是见证这份快乐的唯一观众,望着她的两个白雪公主,母亲的微笑是甜的。洁白的雪花舞动着我童年的快乐,也翩飞着我少年的轻狂。初三那年寒假,我和同学们约好去县城的书店买些参考书,早上临出门时母亲就叮嘱我穿那件厚一点的棉衣,可是少女的我是爱美的,怎么能把自己变成臃肿的面包?没想到从县城回来时就下起了大雪,汽车晚点了两个多小时,当我背着书包又冷又饿走回家时,看见母亲像一座白色的雕像立在门口,睫毛上沾满了霜白,每眨一下眼睛似乎都能发出吧嗒吧嗒的声响。那天我吃饱喝足就有了精神,母亲却病倒了,高烧40。至今我都不知道母亲那天在家门口迎着风雪,望着我回来的方向站了多久。多年以后,我也成为一位母亲。我的孩子和我一样热爱这北方的大雪。春节,我带着孩子回老家。当我们像雪花一样从远方匆匆赶来,哒哒的马蹄声溅起一地飞雪,朵朵如花。那一天,村庄如故,母亲却白发如雪。年迈的母亲依然站在自家的门口张望着、等待着。仿佛这几十年来,一直站在这里,从未离开过。母亲这几天一直念叨着:“要下大雪了,也不知道通不通车。”母亲是不看天气预报的,但每一次比天气预报还要准确。慢慢我才知道,原来是母亲的老寒腿,每次下雪前都会疼。母亲的一生几乎都是在劳动中度过的。夏天她忙着菜园子、庄稼地; 冬闲时她忙着给人做衣服补贴家用。东北的冬天天寒地冻,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家住的是简陋的茅草房, 虽然窗户外面钉上了塑料布,门上也安上了棉布帘,但墙壁上还是会结霜 ,四处透风。 母亲长时间坐在靠南墙的缝纫机旁做活,两条腿不知不觉中就得了风湿病 。母亲腿疼是从来不对我们说的,粗心的我们怎么会知道母亲的腿病这般严重!雪花落在村庄,落在四野,也落在我隐隐作痛的心里。这个世界因为有雪,风景如此美丽,空气如此清新,步子变得轻快,灵魂得到了洗涤。 雪,如母亲的爱,时刻安抚我这颗烦躁的心,让我活得简单快乐,就像一朵雪花吹开了另一朵雪花的春天 。传说,第一个告诉你下雪的人是最爱你的人。 我相信这个美丽的传说,因为母亲就是最好的例子。电话嘀铃铃响了,是母亲在叮嘱我,要下雪了,记得多穿点儿衣服母亲的老寒腿又在播送“天气预报”了。我诺诺地应着,却透过那场即将到来的雪,看到了母亲的疼痛。如果可以,我多愿意让自己变成一贴温暖的膏药,贴在她所有疼痛的关节。(选自文苑经典美文2017年第2期,有畑改)(1)本文写了母亲的哪几次“等待”?请简要概括。(2)结合语境,品味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可是母亲并不恼,笑呵呵地看着我们,任凭我们在纯洁的雪里“胡作非为 ”。 (句中的加点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至今我都不知道母亲那天在家门口迎着风雪,望着我回来的方向究元站了多久。 (这句话表现了“我此时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