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教版2020届九年级上学期语文半期考试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下列各组词语中字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A . 讪笑(shn) 荆棘(jn) 阉马(yn) 唾手可得(tu)B . 作揖(j) 厮守(s ) 嗫嚅(r) 忸怩不安(ni)C . 狗窦(du) 隘口(i) 狞笑(nng) 一模一样 (m)D . 鲁莽(mng) 窒息(zh ) 轻蔑(mi) 肆无忌惮(dn)2. (2分)下列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 . 笼罩 锐不可挡 撕哑 格尽职守B . 剽悍 妇孺皆知 测隐 廓然无累C . 震竦 消声匿迹 辍泣 粗制烂造D . 濒临 强括不舍 迸溅 暗然失色3. (2分)下列语句中划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要实现中国梦,就必须要有愚公移山的精神。B . 2017年初的两会,向广大民众传递了党中央反腐的决心,清正廉洁的社会指日可待。C . 由于美国干涉,中东许多国家战乱频繁,很多婴儿生于忧患。D . 陶渊明弃官后生活穷困,却能贫贱不移 , 固守田园之乐。4. (2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我这次考不好的原因是因为平时没有扎扎实实学好基础知识。(删除“因为”)B . 这次受检的十余种教辅资料合格率不足10%左右。(“不足”和“左右”删除其中一个)C . 同学们要尽量选择无异味的橡皮擦、无刺激气味的涂改液和学习用品。(把“学习用品”改成“文具”)D . 既然你能够认真地读完课程标准推荐阅读的名著,那么,一生将受益无穷。(“既然”改成“如果”)5. (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知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 古代兄弟之间依照长幼排行时,习惯上以伯、仲、叔、季为次序。“伯”是老大,“仲”是第二,“叔”是第三,“季”是最小的。孔子字仲尼,由“仲”字可知他在兄弟中排行第二。B . 古称山南水北为阳,山北水南为阴。由此可知,愚公移山“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句中“汉阴”指汉水南面,杜甫石壕吏“急应河阳役”句中的“河阳”应在黄河之北。C . 我国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通过“邮票”“船票”“坟墓”和“海峡”这四种物像表达内心情感;俄国诗人普希金的假如生活欺骗了你,则直接用劝说的口吻,对世人进行嘱咐。D . 奥楚蔑洛夫、韩麦尔、夏洛克这三个人物分别出自俄国契科夫的变色龙、法国都德的最后一课、美国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二、 现代文阅读 (共4题;共64分)6. (2分)下列各项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 “放心吧,错不了!”他说,“只要你坚持正确的方向,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判断:句中的标点符号完全正确。B . 齿鲸主要吃大鱼和海兽。有一种号称“海中之虎”的虎鲸,常常几十头结成一群,围住一头三十多吨重的长须鲸,几个小时就能把它吃光。判断:这句话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C . 阳光灿烂、手舞足蹈、报效祖国、今天星期一。判断:这四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D . “它静静地躺在王婆婆家桌子抽屉的角落。”判断:这句话的主干是:它躺在角落。7. (17分)阅读下面文章,并回答相关问题。陆游陆游已气息奄奄。儿子要为他请郎中。陆游摇头制止,说,没有用了。陆游的眼里有泪。陆游说,思念能用药治好吗?儿子不懂。陆游的眼睛投向北方的天空,久久地,不愿回来。儿子懂了,很小的时候,父亲告诉他,故乡在遥远的北方。父亲已经用眼睛、手和语言告诉他千遍万遍了。陆游继续写他的诗,他已经提不动笔了,他一个字一个字地吐,让儿子一个字一个字地记。儿子哭着劝,父亲,别写了!儿子很想问父亲,诗歌能够上阵杀敌吗?诗歌能够收复北方的大好江山吗?还有一个冷酷的现实儿子没有告诉父亲,国人早已不读诗歌,国人喜欢的是杭州西湖湖畔的歌舞、暖风和醉醺醺的酒意。陆游仍写。陆游说他得靠诗歌滋养生命和思念,思念故乡的时候,就抓一把诗解馋。陆游说,诗歌能让他的眼睛还亮着。陆游要儿子听。陆游的脸一派紧张肃穆。陆游吼,是地动山摇金戈铁马的杀伐之声啊!是金人攻我大宋城池啊!金人打过长江了!儿子知道父亲已是回光返照。哪有什么杀伐之声啊!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那边传来的歌舞声、管弦声正一阵阵地漫溢过来,暖风、歌舞和酒肉已经把大宋的江山浸泡得酥软软、醉醺醺的。但儿子不敢说。陆游大吼,叫儿子赶快操家伙,金人杀来了。一句句的诗歌,如一支支复仇的箭,从陆游的嘴中飞射而出。陆游说,诗歌也能抗敌杀敌。儿子让父亲静一静。一记响亮的巴掌打在儿子的脸上,陆游吼,十万火急的军情你还能静?儿子不知所措。突然,陆游猛然跃起。随着一声巨吼,一道箭柱从陆游的嘴里冲出,刺破茅屋直射北方的天空。那是父亲的鲜血啊!儿子急急追出,但哪里追得上?那些鲜血已经飘飞向北方的天空。它们慢慢地组合成一首28字的绝句。在汴梁的上空久久徘徊。写诗怎么会把人写死呢?儿子胆战心惊。西湖那边歌舞仍然绵绵不断。能有好消息在家祭的时候告诉父亲吗?捧着那首带血的绝句,儿子一片茫然。(1)根据文章,请你推测出陆游作此诗的时代背景吗?(2)文中画线句子主要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3)根据最后一段的内容推断,那首“28字的绝句”应是_诗,请写出它的内容填补完整。王师北定中原日,_。(4)读完此文,心灵为之震颤。请你从选材、写作手法、语言等几个方面任选其一,举例分析此文撼人心魄的原因。8. (25分)阅读下面选文,完成各题。苦瓜,苦瓜,亲爱的菩萨(作者:孙思杰)外婆从不怨天尤人。记忆中,外婆从来没有说过一句关于天的坏话,哪怕是愁苦惨淡的日子里,她也只是说,老天爷是有眼睛的,我们的苦,他全都会看在眼里。外婆是很能吃苦的。至少在幼小的我看来,外婆这一生,过得实在太难。外婆五岁时,老外婆就去了,从此外婆没能再见到她母亲一眼。童年丧母的痛楚,远比那些刚出生就见不到母亲的人痛苦,因为曾经拥有了,感受了,然后再失去,就是精神上的失去。在那个封建落后的年代,外婆的“诗意”便显得有些特别和负罪:三从四德,没能阻碍住她的对镜贴花黄;男尊女卑,也没能埋没了她对读书的渴望。那时候,外婆是乡里的一枝花,也是墙角的一株草;是男人心底的痒痒挠,也是女人心里的一根针。后来等到外婆嫁人,本以为可静心生活,那一年却又遇上大饥荒。外婆四个孩子,最大的那个因为疾病死了,母亲也差点因为饥荒而丧命。那时候,外婆常对着天喃喃自语,老天爷啊,你擦擦眼吧,我就快熬不下去了。可外婆,却又都咬着牙一次次地挺了下过来。饥荒过后,外婆便在老屋前栽了一排苦瓜。灰突突的村庄,一下就被这绿色给点活了。大家从屋外走,都忍不住要瞟过来,看一眼。外婆很喜欢苦瓜。喜欢吃苦瓜,也喜欢养苦瓜。她说,苦瓜是孝子,一生下来就知道土地的苦楚,苦瓜心疼土地,所以要把土地的苦转移到自己的身上。她说,苦瓜既是好菜,也是好药,它清火、解毒、和胃、护肝、养心。她还说,苦瓜,苦瓜,土地的苦孩子。外婆说这些话的时候,我正坐在老屋前的台阶上,感受到日暮和黄昏在我的背后流转,无尽的岁月轰鸣声中,我看见外婆的那双手,那双渐渐变得苍老的手,那双曾托起我一个个梦境的手,正轻轻拂过苦瓜,为它拭去眼角的泪痕。劳动,是人们低下头来对世界的一次妥协和皈依,也是外婆潜意识里的祈祷仪式。苦瓜要搭架的时候,外婆便扛着铁锨去松土。她用农具总是含蓄式的,像在土地上雕花,一次下去,翻起的泥土是叶,再一次下去,勾出的草屑是伏笔。如此反复,苦瓜便在一个仁慈的环境里欲欲待发了。等到苦瓜结果,外婆永远是最高兴的那一个。她小心翼翼地将那些土地的果实摘下来,捧在怀里,孩子般地高兴,有时真是抬起头喃喃说,老天爷,真好。外婆的苦瓜,不管是煨汤,还是配菜,贫苦的生活里,总能让我们觉出一丝甜来。最喜欢的,还是看外婆弯腰进灶房里的背影。当初老屋的奠基仪式,是在鸡鸣狗吠的鞭炮声里欢呼起来的,风水先生说,这是一座吉宅,坐北朝南,负阴抱阳。而外婆的灶台,也是老屋光荣的参加者,又或许,它的身份比老屋更加尊贵,因为一座房屋站起来,炊烟升起,许多记忆也围绕着这个灶台开始生长。外婆煨的苦瓜汤,便是我童年记忆的最深来源。少油,一抹盐,苦瓜只切一段;温火,加几瓣梨,孩子的口水便出来了。那时家里没有别的给孩子做吃食,外婆的苦瓜汤便成为我最期待的美味,日子一长,那平淡生活里的点点苦意 , 已在不知不觉中浸入了我的血液,构成了我的筋骨,形成了我的品性。老屋前的苦瓜架又冒新绿了,我知道,那是外婆先前苦难开出的花。她这一生受了无尽的苦,却又把心里的苦转化为世上的善,世代相传。外婆生活在大自然中,大自然就是一座教堂。她热爱,且怜惜大自然中一切美好的事物,而一切美好的事物,又启示、丰富、培育了她的内心。外婆接受了苦瓜,所以内心渐渐清淡,归于平和。我们随从了外婆,所以也嗅到了苦瓜的清香。苦瓜,苦瓜,亲爱的菩萨(1)文章写“苦瓜”,但是-段,却从外婆的身世写起,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2)为什么外婆说苦瓜是孝子?请用原文回答。(3)请从描写角度赏析第段划线句子。她小心翼翼地将那些土地的果实摘下来,捧在怀里,孩子般地高兴,有时真是抬起头喃喃说,老天爷,真好。(4)文中的“苦瓜”和“菩萨”有什么联系,请分析说明。(5)说说你对文中划线的句子“那平淡生活里的点点苦意,已在不知不觉中浸入了我的血液,构成了我的筋骨,形成了我的品性”的理解。9. (2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别让感恩教育变成了哭泣表演郭展不久前,一则视频在网络上引起了轩然大波。在视频里,某小学的数千名学生在听了某教育家关于向母亲尽孝的煽情感恩演讲之后集体痛哭。上千网友众口纷纭的争议点是在这场感恩教育中体现的“道德绑架”和“道德作秀”。绝大部分家长认为,就凭“我给了你生命,还把你养大”这一点,子女就绝对不能对父母说“不”。他们无时无刻不在抓紧机会对自己的儿女进行思想上的控制。那么,父母又为何如此重视来自孩子的感恩之心呢?答案十分实际。直截了当地说就是价值。有学者提出,父母期待从孩子身上取得的价值分为经济价值和精神价值。所谓经济价值更多是为了“养儿防老”;而精神价值更多是达到“父为子荣”。看到这里一定会有人不理解,难道孩子赡养父母不是义务吗?在我国,孩子赡养父母是义务,当孩子拒绝赡养父母时,父母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维护自己的权益。但这里有一个小小的注意点:中国传统意义中的“老有所养”,在某种程度上比其他国家更加重视老人和子女的同居问题。如果子女将老人委托给养老院,或者只是有金钱上的支援却淡漠了人情上的冷暖,也会招之不孝的骂名。那么在其他国家是什么样的情况呢?日本在20世纪70年前后就逐步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社会福祉体系,其中的“年金制度”则较好地保障了大部分老人在退休后能够有一定的经济能力,这使他们即便不那么依靠孩子也能过上相对不错的生活。同时日本的养老院制度也比我国相对完善。整体而言,赡养老人的职责由政府承担了一部分,这就使子女的负担相对减轻。在这样的背景下,日本的家庭教育便不是那么重视“孝心反哺”了。而新加坡为了推动国家对老人进行支持和赡养从而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鼓励和政策。例如,当子女和老人在同一个家庭中共同生活时,政府会免除该家庭的一部分税金,以及部分面向高龄者的福利政策以家庭为单位实施,等等。这样的政策使得养老的责任被各个家庭所分担,也就是说,用政策来促进子女主动承担养老责任。然而我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社会福利制度仍在健全和完善中,加上民族极多、国土面积辽阔造成的地域社会意识上存在差异等原因,因此不能和上述国家一概而论。在这样的前提下,我国目前只能相对加强关于孝顺的教育,用感恩的力量促使各个家庭承担起赡养老人的责任。孝乃美德,孝本无错。只是如果社会以及父母过度重视将来能否得到孩子承担的反哺以及担忧老无所养,从而带有强迫性地对孩子实施“填鸭式感恩教育”的话,我们不得不对其有效性表示担忧。毕竟,孝不是体现于言辞与眼泪,而是付诸行动。所以,还是让孩子们和父母一起去公园吧,当小脑袋们在晴空之下绿荫之上,和父母充满温柔的目光对视的时刻,他们心中油然而生的“希望和爸爸妈妈一直这样幸福地生活下去”的愿望,一定比在高音喇叭下催出的泪更能长久地保存下去。(选自2017青年文摘有删改)(1)阅读全文,概括作者的观点。 (2)文章第段用一则视频引起网友的争议作为开头,有什么作用? (3)文章三段除了道理论证外,还采用了哪两种论证方法?请分析其作用。 (4)阅读下列材料,你对第段划线句子是如何理解的,谈谈自己的观点。材料:国内,“感恩”更多的是一个单方面输出的过程。正如“专家”所说的“妈妈很伟大,但是有时很可怜,所以你们要懂得感恩!”国外,“感恩”源于宗教,比如:我感恩我的父母给了我生命,我感恩我的孩子让我成为一个新的父母,让我的骨肉有所传承。三、 情景默写 (共1题;共8分)10. (8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1)晴川历历汉阳树,_。(崔颢黄鹤楼) (2)攀条折其荣,_。(古诗十九首) (3)古人善于触景抒情。李白渡荆门送别中“_,_”,借地势的转变表达开阔的胸襟;王维使至塞上中“_,_”,对大漠边关绮丽风光的赞美;吴均在与朱元思书中“_,_”,借“蝉”与“猿”的鸣叫创造了奇特而优美的境界。 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11. (5分)某中学为帮助贫困山区的失学儿童重返课堂,要在全校开展一次献爱心捐款、捐物、捐书活动。请你为这次活动拟一条校园标语(至少用一种修辞手法,如比喻、对偶等)。五、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12. (15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材料一】中华国学经典指中华文化中最优秀,最精华,最有价值的典范性著作。专家疾呼“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国家应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入国家实验课程”。不少地方中小学已开设国学教育课,每周1课时。【材料二】目前,全世界已有l00多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 400多所孔子学院。有关部门选取弟子规三字经论语孟子等国学文化经典,编写出版了中华传统文化视听读本,让中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摘自自“新浪网”) (1)在中小学开设国学教育课,有人肯定但也有人反对,你持什么观点?请简述理由。(2)读了“材料二”,你有什么感想?(3)盐城市海滨中学向来访的美国某孔子学院的学生赠送国学经典,请你从论浯唐诗三百首西游记等三部作品中任选一部,拟写一句推荐语。示例:水浒传从传奇的故事中感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英雄群像。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19分)13. (19分)阅读明朝刘基的窃糟,完成下列小题。客有好佛者,每与人论道理,必以其说驾之,欣欣然自以为有独得焉。郁离子谓之曰:“昔者鲁人不能为酒,唯中山之人善酿千日之酒,鲁人求其方,弗得。有仕于中山者,主酒家,取其糟粕,以鲁酒渍之,谓人曰中山之酒也。鲁人饮之,皆以为中山之酒也。一日,酒家之主者来,闻有酒,索而饮之,吐而笑曰:是余之糟粕也。今子以佛夸予,可也;恐真佛之笑子窃其糟也。”【注释】道理:这里指宋元道学、理学。 驾:驾驭、统摄。 郁离子:原为刘基所著的书名,这里借为作者自称。 方:酒方。仕:做官。(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客有好佛者_ 郁离子谓之曰_俄而雪骤_ 缀行甚远_(2)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昔 者 鲁 人 不 能 为 酒(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文言句。鲁人饮之,皆以为中山之酒也。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冶性。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4)这个故事讽刺了什么样的人?请简要说说。 七、 诗歌鉴赏 (共1题;共7分)1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华三考试题库及答案
- 森林火警法律知识培训课件
- 桩基全护筒跟进施工课件
- 桥脑病变MRI课件
- 桥梁隧道冲刺课件
- 2025年技能提升跨行业通-用招聘笔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陪诊师考试知识点探讨与试题及答案
- 2025年验船师考试(C级船舶检验专业实务)复习题及答案二
- 2025年航空公司面试空中乘务员能力预测试题集
- 2025年物流经理专业面试题解答技巧
- 供应商改善计划表
- DLT 5285-2018 输变电工程架空导线(800mm以下)及地线液压压接工艺规程
- 中国省市县行政区划
- DB11-T 1253-2022 地埋管地源热泵系统工程技术规范
- 管道工程施工重难点分析及应对措施
- JBT 7043-2006 液压轴向柱塞泵
- 体育公园运营可行性方案
- 《直升机构造与系统》课件-直升机的类型
- 成都第四十九中学数学新初一分班试卷含答案
- 《平方根》(第1课时)示范公开课教学设计【北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上册】
- 《信息检索与处理(修订版)》课件下 第2单元第二课 分析信息-第3单元 综合探究实践活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