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检修规程.doc_第1页
锅炉检修规程.doc_第2页
锅炉检修规程.doc_第3页
锅炉检修规程.doc_第4页
锅炉检修规程.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锅 炉 检 修 规 程(初 稿)批准:审定:审核:编写:目 录第一篇 锅炉本体及管道阀门检修工艺规程1 SG2008/17.47M903锅炉简介-51.1锅炉本体系统设备- 51.2锅炉管阀设备-111.3 燃烧系统-121.4烟空气系统-132 锅炉本体检修工艺规程-132.1设备概况及参数-132.2检修类别、周期及工期-452.3检修项目(大小修项目)-452.4检修步骤及工艺方法-492.5检修质量标准-562.6安全、健康、环保要求-583 锅炉管阀与附件检修工艺规程-603.1设备概况及参数-603.2检修类别、周期及工期-613.3检修项目-613.4检修步骤及工艺方法-633.5检修质量标准-803.6安全、健康、环保要求-84第二篇 锅炉燃烧系统检修工艺规程1 磨煤机检修工艺规程- 851.1概述- 851.2技术规范- 851.3相关图纸- 901.4大、小修项目-901.5检修步骤、工艺方法及质量标准-911.6安全、健康、环保要求-1022 锅炉给煤机检修工艺规程-1092.1设备概况及参数-1092.2检修类别及检修周期-1102.3检修项目-1102.4检修步骤、工艺方法及质量标准-1102.5安全、健康、环保要求-1133 锅炉原煤斗检修工艺规程-1143.1设备概况及参数-1143.2检修类别及检修周期-1143.3检修项目-1143.4检修工艺质量-1143.5安全、健康、环保要求-1144煤粉管道检修工艺规程-1224.1设备概况-1224.2检修类别及检修周期-1224.3检修项目-1224.4检修工艺质量-1224.5安全、健康、环保要求-1245 锅炉燃烧器检修工艺规程-1165.1设备概况及参数-1165.2检修类别及检修周期-1175.3检修项目-1175.4检修步骤、工艺方法及质量标准-1175.5安全、健康、环保要求-1216密封风机检修工艺规程-1256.1设备概况- 1256.2检修类别及检修周期-1256.3检修项目-1256.4检修工艺质量-1256.5安全、健康、环保要求-127第三篇 锅炉烟风系统检修工艺规程1 锅炉烟风系统检修工艺规程-1281.1烟风系统概况及主要设备参数-1281.1.1烟风系统概况-1281.1.2轴流风机及油站主要性能参数-1281.2轴流风机检修类别、周期及工期-1331.3轴流风机检修项目-1341.4轴流风机检修步骤、工艺方法及质量标准-1361.4.1准备工作-1361.4.2引风机检修步骤及工艺方法-1361.4.3引风机检修质量标准-1401.4.4送风机检修步骤及工艺方法-1431.4.5送风机检修质量标准-1501.4.6一次风机检修步骤及工艺方法-1531.4.7一次风机检修质量标准-1591.4.8烟风道及挡板检修步骤及工艺方法-1641.4.9烟风道及挡板检修质量标准-1651.4.10暖风器检修步骤及工艺方法 -1651.4.11暖风器检修质量标准-1661.5安全、健康、环保要求-1662 锅炉空气预热器检修工艺规程-1682.1空气预热器设备概况及参数-1682.1.1空气预热器设备概况-1682.1.2空气预热器主要性能参数-1682.2空气预热器检修类别、周期及工期-1712.3空气预热器检修项目-1712.4空气预热器检修步骤、工艺方法及质量标准-1722.4.1准备工作-1722.4.2空气预热器检修步骤及工艺方法-1722.4.3空气预热器检修质量标准-1822.5空气预热器吹灰器检修步骤、工艺方法及质量标准-1832.6安全、健康、环保要求-186第四章 除灰渣检修规程1除渣水泵检修规程1.1除渣水泵设备概况及参数1.2检修类别、周期及工期1.3.检修项目1.4.水泵的检修步骤、工艺方法及质量标准1.4.1.高(低)压水泵的检修步骤、工艺方法及质量标准1.4.2.渣浆泵检修步骤、工艺方法及质量标准1.4.3.泥浆泵的检修的检修步骤、工艺方法及质量标准1.5安全、健康和环保2浓缩机检修工艺规程2.1.设备概况及参数2.2.检修类别、周期及工期2.3.高效浓缩机检修项目2.4.高效浓缩机检修步骤、工艺方法及质量标准2.5安全、健康和环保3脱水仓检修工艺规程3.1.设备概况及参数3.2检修类别、周期及工期3.3.检修项目3.4检修步骤、工艺方法和质量标准3.5安全、健康和环保4双轴搅拌机检修工艺规程4.1设备概况及参数4.2.检修类别、周期及工期4.3检修项目4.4检修步骤、工艺方法和质量标准4.5安全、健康和环保5除灰用罗茨风机和电加热器检修工艺规程5.1.设备概况及参数5.2检修类别、工期及周期5.3检修项目5.4.罗茨风机检修步骤、工艺方法6布袋除尘器检修规程6.1设备概况及参数6.2检修类别、周期及工期6.3检修项目6.4检修步骤、工艺方法及质量标准6.5安全、健康和环保7给料机和干灰散装机检修工艺规程7.1.设备概况及参数7.2检修类别、周期及工期7.3给料机检修项目7.4给料机检修步骤、工艺方法及质量标准7.5干灰散装机检修步骤、工艺方法及质量标准7.6安全、健康和环保8仓泵检修工艺规程8.1.设备概况及参数8.2.检修类别、周期及工期8.3.检修项目8.4检修步骤、工艺方法及质量标准8.5安全、健康和环保9碎渣机及水力喷射器检修9.1设备概况及参数9.2检修类别、周期及工期9.3检修项目9.4.检修步骤、工艺方法及质量标准9.5安全、健康和环保10静电除尘器检修规程10.1设备概况及参数10.2检修类别、周期与工期10.3检修项目10.4检修步骤、工艺方法10.5检修质量标准10.6安全、健康、环保要求11仪用和除灰压缩机及干燥机检修规程11.1设备概况及参数11.2检修类别、周期及工期11.3空压机检修项目11.4空压机检修步骤及工艺方法11.5空压机检修质量标准12.空气干燥装置检修步骤、工艺方法及质量标准12.1.清理前置/后置过滤器12.2.安全、健康和环保13管道和阀门检修规程13.1.设备概况及参数13.2检修类别、周期及工期13.3.水力喷射器出口气动插板阀检修步骤、工艺方法及质量标准13.4闸阀检修步骤、工艺方法及质量标准13.5.止回阀检修步骤、工艺方法及质量标准13.6.水力喷射器入口气动蝶阀检修步骤、工艺方法及质量标准13.7.截止阀检修步骤、工艺方法及质量标准13.8.管道检修步骤、工艺方法及质量标准第五篇 锅炉烟气脱硫装置检修规程1范围-42.脱硫设计参数基本条件-43、烟气系统-4 3.1系统简介-4 3.2升压风机-4 3.2.1升压风机主要技术参数-4 3.2.2风机油站主要技术参数-5 3.2.3升压风机检修工序工艺-5 3.2.4辅助系统检修-53.3烟道及其附件检修-10 3.3.1烟道与法兰-10 3.3.2烟道及附件-114. 吸收塔系统-12 4.1系统简介-124.2吸收塔-13 4.2.1吸收塔主要技术参数-13 4.2.2吸收塔的检修-134.3氧化风机-14 4.3.1氧化风机主要参数-14 4.3.2氧化风机的检修-154.4吸收塔搅拌器-18 4.4.1吸收塔搅拌器主要参数-18 4.4.2吸收塔搅拌器检修-194.5吸收塔浆液循环泵-20 4.5.1吸收塔浆液循环泵主要技术参数-20 4.5.2吸收塔浆液循环泵的检修-205. 石灰石浆液制备系统、石膏脱水系统、工艺水系统、排放系统-235.1系统简介-235.2主要技术参数-24 5.2.1清水泵-24 5.2.2石膏泵-24 5.2.3立式浆液泵-24 5.2.4立式浆液搅拌器-25 5.3泵的检修-25 5.3.1清水泵-25 5.3.2石膏泵-26 5.3.3立式浆液泵-30 5.3.4立式浆液搅拌器-326石灰石粉仓检修-356.1设备规范及结构-366.2石灰石粉仓及附属设备检修项目、工艺方法及质量标准-366.3石灰石粉仓及附属设备检修的一些主要工具及备品-377 布袋收尘器-387.1布袋收尘器主要技术参数及设备简介-387.2袋式收尘器检修工艺及质量标准-387.3布袋除尘器检修的主要工具及备品-39第一篇 锅炉本体及管道阀门检修工艺规程1 SG1913/25.40-M950锅炉简介1.1 锅炉本体系统设备1.1.1 锅炉简介本厂锅炉型号为SG1913/25.40-M950,系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螺旋管圈直流炉,单炉膛、一次中间再热、采用四角切圆燃烧方式、平衡通风、固态排渣、全钢悬吊结构型锅炉、露天布置燃煤锅炉。设计煤种:神府煤,校核煤种:晋北煤。炉膛宽度18816mm,炉膛深度17697mm,水冷壁下集箱标高为8300mm, 炉顶管中心标高为71850mm。锅炉炉前沿宽度方向垂直布置2只813/87.1mm的启动分离器,其进出口分别与水冷壁和炉顶过热器相连接。每个启动分离器筒身上方切向布置4根不同內径的进口管接头、2根內径为225.4mm至炉顶过热器管接头和一个內径为225.4mm疏水管接头。当机组启动,锅炉负荷低于最低直流负荷30%BMCR时,蒸发受热面出口的介质流经启动分离器进行汽水分离,蒸汽通过启动分离器上部管接头进入炉顶过热器,而水则通过两根外径为324mm疏水管道引至一个储水箱,储水箱下方设有两根管道分别通至除氧器和大气式扩容器,每根管道上设有调节阀,可根据不同状况控制启动分离器水位和对工质和热量的回收。在大气扩容器中,蒸汽通过管道在炉顶上方排向大气;水进入冷凝器储水箱。炉膛由膜式壁组成。从炉膛冷灰斗进口(标高8300mm)到标高49670mm处炉膛四周采用螺旋管圈,管子规格为38.1mm,节距为54mm,倾角为13.9498。在此上方为垂直管圈,管子规格为34.9mm,节距为56mm。炉膛上部布置有分隔屏过热器和后屏过热器,水平烟道依次布置高温再热器和高温过热器,尾部烟道布置有低温再热器和省煤器。锅炉燃烧系统按中速磨冷一次风直吹式制粉系统设计。24只直流式燃烧器分6层布置于炉膛下部四角,煤粉和空气从四角送入,在炉膛中呈切圆方式燃烧。过热器汽温通过煤水比调节和两级喷水来控制。再热器汽温采用燃烧器摆动调节,再热器进口连接管道上设置事故喷水。尾部烟道下方设置两台转子直径13494mm三分仓受热面旋转容克式空气预热器。炉底排渣系统采用定期水力出渣方式。锅炉运行层标高为17.0m。锅炉设有膨胀中心及零位保证系统,炉顶采用大罩壳热密封,炉顶管采用全金属密封,炉墙为轻型结构带梯型金属外护板,屋顶为轻型金属屋盖。炉膛部分布置有96个墙式吹灰器,炉膛上部及对流烟道区域内布置76只长行程伸缩式吹灰器,每台空预器烟气进出口端各布置一支伸缩式吹灰器,运行时所有吹灰器均实现程序控制。锅炉本体部分共配有13台弹簧式安全阀,分别布置在一次汽系统上6 只、二次汽系统上6只、吹灰系统上1只,为了减少安全阀起跳次数,在过热器出口还装有2只动力泄放阀。另外,锅炉还装有炉膛火焰电视摄像装置、炉膛出口烟温探针、炉管泄漏自动报警装置等安全保护装置。1.1.2锅炉主要性能参数锅炉的主蒸汽和再热蒸汽的压力、温度、流量等要求与汽轮机的参数相匹配。锅炉出口蒸汽参数为25.4MPa(g)/571/569。锅炉最大连续蒸发量为1913 t/h,最终与汽轮机的VWO工况相匹配。锅炉主要参数:序号项目单位BMCRBRL高加全切75%BMCR50%BMCR30%BMCR1过热蒸汽流量t/h19131821145414359575742过热蒸汽出口压力MPa.g25.425.2824.8724.8518.911.593过热蒸汽出口温度5715715715715715714末级过热器(热段)进口蒸汽温度5325325245295275425末级过热器(冷段)进口蒸汽温度5085084955045005236后屏进口蒸汽温度467466446456437451后屏出口蒸汽温度5165165035125085317分隔屏进口蒸汽温度4364344144203893958分隔屏出口蒸汽温度478774594674524799分离器温度42442140440937737010过热器减温水温度28227918326424221511一级过热器减温水量t/h4946.739.937.127.318.212二级过热器减温水量t/h27.526.118.320.311.04.813一级过热器减温水设计量t/h12514二级过热器减温水设计量t/h7015再热蒸汽流量t/h15861514.21426.61210.1824.650516再热蒸汽进口压力MPa.4.354.163.973.322.241.3117再热蒸汽出口压力MPa.4.163.973.803.162.131.2418再热蒸汽进口温度31030630628628328919再热蒸汽出口温度56956956956956953120屏再蒸汽进口温度47747447246546546121低再垂直部分进口温度45144844643743841922低再水平部分进口温度31030630628628327823再热器减温水设计量t/h8024再热器减温水温度28225省煤器给水流量t/h1836.51747.91395.71377.4918.2550.926省煤器给水温度28227918326424222327省煤器进口温度33633327832230628128空预器进口一次风温度27272727272729空预器进口二次风温度2323233232330空预器出口一次风温度32932626730828325231空预器出口二次风温度34233827931829025632空预器一次风压降KPa0.52433空预器二次风压降KPa0.90034一次风燃烧器阻力KPa0.5035二次风燃烧器阻力KPa1.036炉膛出口过量空气系数1.201.201.201.251.341.4437空预器进口过量空气系数1.201.201.201.251.341.4438进空预器的烟气量kg/h2462594236393522306392008956150737297558539炉膛到空预器出口压降KPa2.76940燃烧器投运层数5-65-65-64-52-42-341炉膛 (下炉膛) 出口烟温13601361136613611319106242分隔屏出口烟温1192118711821161105887143后屏出口烟温108810821073105095178844屏再出口烟温9829749634185270845水冷壁后墙悬吊管出口烟温96395794692383469346末级过热器(热段)出口烟温87987286083976465447末级过热器(冷段)出口烟温82281580278471762748低再垂直部分进口烟温81680979777871262349低再垂直部分出口烟温78277576274468259750低再水平部分进口烟温76275674172466157851低再水平部分出口烟温56255554652648643052省煤器进口烟温56255554652648643053省煤器出口烟温37837331134931627254空预器出口烟温(修正后)1291281041161039755锅炉效率%93.5293.5594.6993.8894.1394.5856锅炉保证效率%93.5557燃料消耗量t/h250.96240.9227.32197.08138.4386.2858炉膛容积热负荷kw/m388.0959炉膛断面热负荷kw/m2453660燃烧器区域热负荷kw/m2166061燃烧器摆动角度-50112020-201.1.3 锅炉汽水流程给水由锅炉左侧单路经过电动调节阀、止回阀和电动闸阀后进入省煤器进口集箱,流经省煤器管组、中间连接集箱和悬吊管,然后汇集在省煤器出口集箱,再由1根32435的管路从省煤器出口集箱进入左右两侧水冷壁环形下集箱,外径为914mm,水由水冷壁环形下集箱进入炉膛四周水冷壁。从炉膛冷灰斗进口(标高7500mm)到标高48840mm处炉膛四周采用螺旋管圈,管子规格为F38.1mm,节距为54mm。水冷壁设有中间集箱。在中间集箱以上为垂直管圈,管子规格为F34.9mm,节距为56mm。从水冷壁上集箱引出的饱和蒸汽进入启动分离器,启动分离器内的蒸汽经顶棚过热器流入后烟井下集箱和后烟井延伸下集箱,后烟井下集箱和后烟井延伸下集箱内的蒸汽通过四侧包墙和延伸包墙进入左右两侧包墙上集箱,包墙上集箱内的蒸汽再分两路进入分隔屏(在分隔屏出口设有一级减温),流经分隔屏、后屏过热器,在后屏过热器出口设有二级喷水减温,从后屏出口集箱分两路进入末级过热器进口集箱,通过末级过热器到末级过热器出口集箱,再由两只末级过热器出口集箱引入至两根主蒸汽管,进入汽轮机高压缸。自汽轮机高压缸排出的蒸汽分成两路引入低温再热器进口集箱,经过低温再热器,再由炉顶上部的出口集箱引出,通过连接管引至末级再热器进口集箱、末级再热器,然后由末级再热器出口集箱上方引出至再热器蒸汽管道,分两路进入汽轮机中压缸。1.1.4启动旁路系统采用5%MCR启动旁路系统,作为锅炉启动时控制过热蒸汽压力和温度的手段,以缩短启动时间。在锅炉尾部后烟井下部环形集箱上布置1根疏水管,疏水管上串联布置两只2.5”电动截止阀。疏水进入大气扩容器,再由低部的疏水泵打入凝汽器。在管路上设有减压装置,其管道流量按锅炉最大连续负荷的5%设计。锅炉冷态启动时,该系统内介质温度为4.12Mpa压力下饱和温度,疏水阀全开,通过增加炉膛燃烧率来提高过热汽温,以加快启动速度。热态启动时,为排除过热器系统中的冷凝水,疏水阀也需打开,故减压装置前的管道,设计压力和温度与包覆过热器相同。启动过程中过热汽温由炉膛燃烧率控制,过热蒸汽压力由疏水阀控制,当机组并网后关闭该疏水阀。1.1.5 调温系统1.1.5.1 过热蒸汽调温过热蒸汽调温除受燃烧器喷嘴摆动影响外,主要靠喷水调温,共布置两级喷水减温器,一级减温器在分隔屏出口管道上,用以控制进入后屏的蒸汽温度,第二级减温器在末级过热器进口管道上,用以控制高温过热器出口汽温。1.1.5.2 再热蒸汽调温再热蒸汽调温主要采用摆动燃烧器喷嘴角度来改变火焰中心高度,从而改变炉膛出口烟温。喷嘴上下摆动角度各约300。由于再热器布置于炉膛出口高温烟气区域,对摆动喷嘴的调温具有较大的敏感性,当负荷额低于一定值后,可改变过量空气系数来进行调节。此外,在再热器进口设有两只事故喷水减温器,喷嘴为莫诺克喷嘴,在紧急事故状态下用来控制再热蒸汽进口汽温。1.1.6 吹灰系统 锅炉设置吹灰器是为保持受热面清洁,产生良好的传热效果。整个吹灰系统分锅炉本体受热面吹灰和预热器吹灰两部分。锅炉本体部分有96只炉膛吹灰器布置炉膛部分,76只长伸缩式吹灰器布置在炉膛上部和对流烟道区域。每台空预器烟气进出口端各布置1只伸缩式吹灰器,本体部分吹灰蒸汽由后屏出口集箱接出,蒸汽温度为516,压力为18.2MPa(表),经过减压后进入各吹灰器,管路中设有自动疏水点,锅炉整套吹灰实现程序控制,系统设计通常按2台长伸缩式,2台炉膛吹灰器,2台空预器吹灰器同时投运考虑,长伸缩吹灰器和炉膛吹灰器相对两侧墙上(或前后墙)各1台吹灰器同时投运,也可以根据要求设定。1.1.6.1锅炉本体吹灰系统吹灰蒸汽自后屏出口集箱左侧接出,经过2”气动薄膜减压阀减压,其整定值为2.50MPa,温度约330,最佳使用值取决于吹灰器投运后的各种情况再由用户按需要调整这一压力值。减压阀前管路上布置有一只手动截止阀和一个电动截止阀作关闭汽源用。减压阀后管路上设有一只安全阀以防吹灰蒸汽超压。管路上还设有压力测点,监视减压阀出口压力。各路吹灰器管路均设有流量开关,并与程控开关相接,流量开关触点的设定值为保持吹灰器所需的最小冷却流量。为保证吹灰介质适当干度,吹灰器管路中设有疏水系统,本体吹灰部分有4个疏水点,其中炉膛吹灰器及长伸缩吹灰器各2点,每一疏水点疏水管路上布置有一只电动截止阀,温控疏水,其阀门启闭设定值为300,为保证彻底疏水,水平管道至少保持0.025m/m的坡度。1.1.6.2预热器吹灰系统预热器吹灰蒸汽汽源来自后屏过热器出口集箱,另一路来自辅汽联箱,本系统中设有1个疏水点,温控疏水,疏水阀为电动截止阀,其启闭设定值为350。温度控制器在工地设定温度时按尽可能高的过热度定。在总管上还设有吹灰器辅助蒸汽管路,辅助蒸汽来自设计院布置的辅助蒸汽母管,蒸汽压力为0.81 MPa(表压),温度为280310 ,经过截止阀和止回阀后进入吹灰管路,辅助蒸汽与正常汽源阀门切换条件:(1)当锅炉负荷大于30MCR时,空预器吹灰汽源减压站打开供应吹灰蒸汽。(2)当锅炉负荷小于30MCR时或启动阶段,辅助汽源阀门打开供应辅助蒸汽。1.1.6.3吹灰器主要设计参数 项目名称型 号蒸汽温度蒸汽压力(表)(MPa)行程(mm)炉室吹灰器IR-3D3152.45267长伸缩吹灰器IK-5453152.459930预热器吹灰器IK-AH3652.4514171.1.7烟温探针在炉膛出口左、右侧各布置了一只伸缩式烟温探针,在锅炉启动阶段烟温探针伸入炉内,以监测炉膛出口烟温。烟温探针最高温度为600,当烟温达到538,会发出报警,烟温探针自动退出,此时降低燃料量以防止再热器过热烧坏。烟温探针型号TP-500,行程7000mm。1.2 锅炉管阀设备1.2.1 疏水、放气和充氮管道为保证锅炉安全、可靠地运行,在受压件必要位置设有疏水和放气点,具体布置参见我厂热力系统图RL-004,在水冷壁左、右两侧下集箱和四侧中间集箱上设有疏水管,各配有两只1截止阀,作为停炉疏水用,运行时禁止打开。此外,省煤器进口集箱,低再集箱进口管道及后烟井下部环形集箱处均设有疏水管。充氮管道接于放空气一次门后二次门前的管路上,布置一到手动截止门。在锅炉点火前,过热器和再热器系统疏水阀和放气阀必须打开,以保证系统内管道疏水,疏水后当管道内产生蒸汽时,关闭过热蒸汽管道上排汽阀。后烟井集箱上的疏水阀待汽机并网后立即关闭,再热器疏水阀和排汽阀必须在冷凝器建立真空前关闭。1.2.3 取样管路锅炉设有饱和蒸汽取样点、炉水取样点、过热蒸汽及再热蒸汽取样点,饱和蒸汽取样自分离器至扩容器的引出管上取出。炉水取样从省煤器进口集箱管道上接出,过热器出口主蒸汽管道设置了2点蒸汽取样,再热器出口蒸汽管道设置了2点蒸汽取样,每点取样管路上布置有两只手动截止阀。1.2.4 安全阀排汽管道 为保证锅炉安全运行,防止受压部件超压,锅炉配备13个安全阀,分离器进口管道上装有4只,过热器出口主蒸汽管道上装有2只,再热器进口管道上装有4只及再热器出口管道上2只,另外为减少过热器出口安全阀起跳次数从而保护安全阀,在过热器出口安全阀上游布置有2只动力泄放阀,吹灰蒸汽母管上装有1只安全阀。 每只安全阀及电动排汽阀都配有排汽管,排汽管从安全阀排汽弯头上的疏水盘上方开始向上穿出大屋顶,排汽管与安全门排汽弯头、疏水盘之间有足够膨胀间隙,以防止排汽管的重量传到阀门排汽管头上。各安全阀及动力泄放阀排汽管上都装有消音器。1.2.5 锅炉外部管道过热器出口主蒸汽管道规格406.4mm,材料SA-335 P91。管道上装有安全阀、动力泄放阀,蒸汽取样,放气阀等。 再热器冷段进口管道规格711.2/508mm,材料SA-106。管道上装有安全阀、减温器、水压试验充水接口(仅右侧有)、水压试验堵阀设施等。再热器热段出口管道规格711.2mm,材料SA-335 P91。管道上装有安全阀、蒸汽取样阀、水压试验堵阀等。1.3 燃烧系统本锅炉采用正压直吹式制粉系统,配置六台HP1003型中速磨,燃烧器四角布置,四角切圆燃烧方式。1.3.1 煤粉管道煤粉管道从磨煤机出口接至燃烧器进口,燃烧器进口弯头处为耐磨弯头。每台磨煤机出口由4根61010mm的煤粉管道接至同一层四角布置的煤粉燃烧器。1.3.2 燃烧设备燃烧器呈四角布置,每角燃烧器风箱分成十四层,其中A、B、C、D、E、F六层为一次风喷嘴,其余八层为二次风喷嘴。一、二次风呈间隔排列,一次风采用上海锅炉厂成熟的浓淡分离宽调节比(WR)煤粉喷嘴,这不仅能提高低负荷燃烧稳定性,并能提高燃烧效率。在一次风喷口周围布置有周界风,不仅能有效地冷却一次风喷口,还能改善煤种适应性。在AB、CD、EF三层二次风室内设有启动及助燃油枪,共12支轻油点火油枪。为降低四角切向燃烧引起的炉膛出口及水平烟道中烟气的残余旋转造成的烟气侧的屏间热偏差,采用同心反切加燃烬风(SOFA)和部分消旋二次风,使炉内气流的旋转强度具有一定的可调性。下部的启转二次风与一次风喷嘴偏转15,上部消旋二次风与一次风喷嘴向另一方向偏转25,采用不同的二次风偏转结构使炉内空气动力场有利于稳定燃烧,降低NOX排放和减少结渣。燃烧器一次风喷嘴采用等间距布置,间距为1860mm,总距离为9300mm。喷燃器喷嘴摆动采用电动执行机构,通过连杆和内外摆动机构装置来实现。以喷嘴水平位置为零度。一次风可上下摆动各20,二次风可上下摆动30。二次风挡板的开度调节也采用电动机构。1.3.3 点火设备本燃烧系统的点火方式为二级点火,即高能点火器点燃轻油,轻油点燃煤粉。系统配12支蒸汽雾化的轻油枪。油枪出力按30%MCR负荷设计。1.4 烟空气系统1.4.1 空气系统一次风用作输送和干燥煤粉用,由一次风机从大气中抽吸而来,送入三分仓预热器的一次风分隔仓,加热后通过热一次风道进入磨煤机,在进预热器前有一部分冷风旁通冷一次风道,在磨煤机进口前与热一次风相混合作磨煤机调温风用。二次风的作用是强化燃烧和控制NOX生成量,从大气吸入的空气通过送风机进入预热器的二次风分隔仓,加热后二次风进入大风箱。1.4.2 烟气系统炉膛中产生的烟气流过后烟井后,通过烟道进入脱销SCR反应区,经过脱销的烟气进入空气预热器烟气仓,在预热器中利用烟气余热使一、二次风得到预热。从空气预热器出来的烟气通过静电除尘器、引风机和(脱硫装置)排至烟囱。在预热器进口烟道上装有电动关闭挡板。2.锅炉本体2.1 设备概况及参数2.1.1启动分离器2.1.1.1 概述锅炉启动系统采用简单疏水大气扩容式启动系统。锅炉炉前沿宽度方向垂直布置2只外径/壁厚为812.887.119600mm的汽水分离器,其进出口分别与水冷壁和炉顶过热器相连接。每个汽水分离器筒身上方切向布置4根不同内径的进口管接头、2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