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KHXBX010102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ppt_第1页
LKHXBX010102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ppt_第2页
LKHXBX010102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ppt_第3页
LKHXBX010102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ppt_第4页
LKHXBX010102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鲁科版高中化学1 必修 第1章第2节 第2节 研究物质性质的方法和程序 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 a 高锰酸钾溶液是紫色的 c 水和酒精是无色的 b d 但酒精有特殊的芳香气味 而水是无味的 交流 研讨 1 在初中化学的学习中 你认识了哪些物质 你是通过什么方法来研究它们的性质的 2 你认为研究一种物质的性质 应该按照什么程序来进行 你能通过实例说明吗 分类 比较法 分类 比较法 分类 比较法 观察和实验法 观察和实验法 观察和实验法 观察和实验法 一 研究物质性质的基本方法 观察法 实验法 分类法 比较法 1 观察法 observe 含义 是一种有计划 有目的地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方法 内容 可以直接用肉眼观察物质的颜色 状态 用鼻子闻物质的气味 也可以借助一些仪器来进行观察 提高观察的灵敏度 人们既在观察过程中 不仅要用感官去搜集信息 还要积极地进行思考 及时储存和处理所搜集的信息 观察要有明确而具体的目的 要对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分析和综合 观察内容 1 观察盛放在试剂瓶中的金属钠 用镊子将金属钠从试剂瓶中取出 用滤纸将其表面的煤油吸干 在玻璃片上用小刀切下一小块钠 黄豆粒大小 观察钠块的切面 注意 金属钠有强烈的腐蚀性 千万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它 2 向烧杯中加适量水 滴入1 2滴酚酞溶液 将切好的钠投入到水中 观察现象 观察记录 金属钠的物理性质 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思考 1 你是如何通过观察来认识金属钠的有关物理性质及它与水的反应的 在观察过程中 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2 金属钠是怎样保存的 为什么 通过上述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得到 金属钠 sodium 的物理性质 银白色 熔点低 密度小 硬度小 延展性好熔点 97 81 沸点 882 9 密度 0 97g cm 3 1 钠与水反应 金属钠 sodium 的化学性质 2 实验法 experiment 含义 通过实验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未知的性质的方法 注意的问题 在进行实验时 要注意控制温度 压强 溶解的浓度等条件 这是因为同样的反应物质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会发生不同的反应 实验的步骤 在进行研究物质性质的实验前 要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 实验用品和实验步骤等 实验中 要仔细研究实验现象 并做好实验记录 实验后 要写好实验报告 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金属钠与氧气反应的实验观察目的 1 探究金属钠与氧气的反应 2 认识条件控制在实验研究中的意义 试剂和仪器 金属钠 酒精灯 石棉网 铁架台 铁圈 实验步骤 1 将切好的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 使其与氧气反应 2 将金属钠放在石棉网上加热 使其与氧气反应 实验记录 思考 1 这组实验对你有什么启示 2 在你做过的实验中 还有因条件改变而影响实验结果的情况吗 金属钠放置在空气中 会迅速被氧化而生成氧化钠 失去金属光泽 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 2 钠与氧气反应 3 分类法 classify 在研究物质性质时 运用分类的方法 分门别类地对物质及其变化进行研究 可以总结出各类物质的通性和特性 反之 知道某物质的类别 我们就可推知该物质的一般性质 4 比较法 compare 运用比较的方法 可以找出物质性质间的异同 认识物质性质间的内在联系 对物质的性质进行归纳和概括 1 运用所的知识 比较金属钠与金属铁的性质 2 根据所学的知识和已有的生活经验 预测金属可能具有哪些共同的性质 3 在研究金属钠性质的过程中 你用到了哪些研究方法 交流 研讨 二 研究物质的基本程序 进行进一步的研究 案例 研究氯气的性质 实验1 取一只盛满氯气的集气瓶 观察氯气的颜色 稍打开玻璃片 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 使极少量的氯气飘进鼻孔 闻氯气的气味 实验2 取一支盛满氯气的试管 将其倒扣在水槽中 静置一段时间后 观察现象 认识物质的物理性质 结论 结论 氯气为黄绿色气体 有刺激性气味 溶于水 1体积水能溶解2体积氯气 认识物质的物理性质 1 氯气是一种非金属单质 你认为它可能具有哪些化学性质 2 你希望通过哪些实验验证你的预测 实验1 把烧得红热的一束细铁丝伸入充满氯气的集气瓶中 观察现象 然后向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水 振荡 观察溶液颜色 实验2 在空气中点燃氢气 然后把导管伸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 观察氢气在氯气中燃烧时发生的现象 实验记录 实验探究 燃烧 棕色烟 黄色溶液 安静燃烧 苍白色火焰 瓶口有白雾产成 有刺激性气味气体生成 fecl3 hcl 1 氯气与金属的反应 2 氯气与金属的反应 氯气能与水反应吗预测与假设 实验设计 经老师认可后实施 试剂和仪器 供参考 氯水 镁条 石蕊溶液 agno3溶液 红纸条 试管 胶头滴管 砂纸 实验探究 实验记录 思考 将干燥的氯气依次通过盛有干燥红纸条的集气瓶a和盛有湿润红纸条的集气瓶b 只有湿润的红纸条褪色了 那么 是氯气具有漂白性 还是氯气与水反应的物质具有漂白性 3 氯气与水反应 4 氯气与碱反应 漂白粉的成份 化学探究过程中的研究方法 模型与假说 1 关于模型 模型 model 是以客观事实为依据建立起来的 是对事物及其变化的简化模拟 模型一般可分为物体模型和思维模型两大类 例如 在研究有机化合物的结构时经常用到的球棍模型就是一种物体模型 而在研究原子结构的过程中所建立起的各种模型则属于思维模型 2 关于假说 假说 hypothesis 是以已有事实材料和科学理论为依据 面对未知事实或规律所提出的一种推测性说明 假说提出后需得到实践的证实 才能成为科学理论 道尔顿提出的原子学说起初就是一种假说 后来经过反复验证和修正 才发展成科学理论 原子结构模型是科学家根据自己的认识 对原子结构的形象描摹 一种模型代表了人类对原子结构认识的一个阶段 人类认识原子的历史是漫长的 也是无止境的 下面介绍的几种原子结构模型简明形象地表示出了人类对原子结构认识逐步深化的演变过程 道尔顿原子模型 1803年 原子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的粒子 它们是坚实的 不可再分的实心球 汤姆生原子模型 1904年 原子是一个平均分布着正电荷的粒子 其中镶嵌着许多电子 中和了正电荷 从而形成了中性原子 卢瑟福原子模型 1911年 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带正电荷的核 它的质量几乎等于原子的全部质量 电子在它的周围沿着不同的轨道运转 就像行星环绕太阳运转一样 玻尔原子模型 1913年 电子在原子核外空间的一定轨道上绕核做高速的圆周运动 电子云模型 1927年 1935年 现代物质结构学说 现在 科学家已能利用电子显微镜和扫描隧道显微镜拍摄表示原子图像的照片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 人类对原子的认识过程还会不断深化 附录 银白色 固体 质软 小 低 小结 本节知识要点 观察的含义及注意事项实验的作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