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6 散步 第一课时.doc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6 散步 第一课时.doc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6 散步 第一课时.doc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6 散步 第一课时.doc_第4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6 散步 第一课时.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沙市中(小)学教师统一备课用纸科目语文执教彭建辉班级初一年级时间2016年9月 26日课题散步 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文章主要内容,感悟作者一家人深深的亲情;能够通过细节描写,把握文章中的四人的形象;学会赏析语言,体会语言中所富含的情感。过程与方法: 诵读法、讨论法、点拨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培养尊老爱幼、珍爱亲情、珍爱生命的思想感情,提高人文素养。教材分析教学重点:1、 能够通过细节描写,把握文章中的四人的形象。2、 学会赏析语言,体会语言中所富含的情感。教学过程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一、创设情境、深情导入家,一个温馨的字眼,它是避风的港湾,幸福的摇篮。它给了我们无尽的关爱和温情,也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充满亲情和关爱的空间。和亲人一起散步,就是一件幸福的事情。今天,我们将跟随一个家庭去散步,去感受那个家庭里的浓浓亲情。二、整体感知、把握情节1、学生默读课文。2、了解文章内容。(1)老师提问,学生回答。a散步的时间?初春b散步的地点?田野c散步的人物我、母亲、妻子、儿子d散步中发生了什么?(课文中)分歧e什么分歧?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f谁来解决分歧?我g为什么我来解决?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妻子呢,在外边,她总是听我的。h我要如何解决呢?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以短。我说:“走大路。”i最后是如何选择的呢?最后,我们走了小路,在不好走的地方,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稳稳地走了过去。j为什么选择了小路?母亲改变了主意。(2)根据上面的回答,概括一下,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a这是一篇叙事性的散文,在概括的时候要注意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b时间是初春,地点是田野上,人物有我、妻子、儿子和母亲,事件是我们一起散步。c所以可以概括为:我们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三、体会人物1、我们一家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这一家,祖孙三代,四口人,两对母子。2、喜欢这个小孩的请举手。(1)你喜欢这个小孩子的什么呢?聪明 可爱 机灵(2)你从课文中哪句话看出来的?“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3)多么聪明可爱的孩子!对孩子最大的赏识就是把他当时说的话,活灵活现地“克隆”出来。谁来读读孩子说的话,应该读出什么语气来聪明、活泼、童真童趣、猛然发现规律的喜悦(4)指名学生读。3、你认为“妻子”是一个怎样的人?贤妻良母(1)表现在哪里呢?“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2)言下之意是,妻子在家里,不一定听我的。(3)妻子为什么在外总是听我的?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尊重谁丈夫,给他个面子。(4)在家里,就不同了,遇事大家商议,谁对听谁的,这就是内外有别!(5)课文是怎样描写这位妻子的?“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6)“也”“都”能省略吗?不能。写出什么?写出了夫唱妻随,妻子温柔贤惠。4、喜欢母亲的举手。(1)你为什么喜欢母亲?(这位母亲很理解儿子的心意,很疼爱自己的孙子。)(2)把写母亲的有关语句读一读。“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很听她的话一样。”(小时候,孩子听母亲的话;长大了,母亲听孩子的话。话,是心声,是母子相互信赖的心声。)但是母亲摸摸孙儿母亲对我说。a“还是走小路吧。”母亲怎么改变了主意?(满足孙子的要求,这就是对孙子的疼爱)b这里“摸摸”的动作,“还是走小路吧”,应该读出什么来?(爱抚)c用心“摸摸”,轻轻地,慢慢地,柔柔地“摸摸”,从心里读出来:母亲摸摸。d把“摸摸”读到自己的手上来,再读。e把“摸摸”从自己的手上,转移到孙子的“小脑瓜”上来,教师读语段(3)母亲开始眺望远方,这远方,正是孙子向往的路径。a多媒体出示:“她的眼随小路望去波光粼粼的鱼塘。”)b谁来读一读?c母亲看得远啊!既看到了美景,也预料到了路障,于是,母亲对我说“我走不过去的地方,你就背着我。”d母亲是早有预料的,母亲说这话时很放心,很坦然。读的时候要把这层意思表达出来。请听老师读。(4)同学们说一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母亲?(慈祥、善解人意、疼爱孙子)5、喜欢作者的举手。(1)为什么喜欢作者?(很孝敬母亲)(2)哪里看得出来?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日还长。我说:“走大路。”(3)言外之意是说,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很短。(4)从课文的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伴随母亲的时日很短?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5)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一个“熬”字,说明了什么?可见母亲挺过严冬不容易,每活过一天,十分艰难,很不容易。我为此而天天悬着一颗心,为母亲二担心。所以读这个“熬”字,声音要不要延长?语调要不要沉重?)(6)总算盼来了春天。(7)多媒体演示句子:这南方初春的生命。(8)美丽的春天!美丽的语句!我们来齐读这些句子。(9)最是一年春好时,二月里看见刚刚抽出的嫩芽,是什么心情?(惊喜)一读出来:树上的嫩芽也密了。(10)听到与看到“咕咕地起着水泡”时的是什么心情?(自在和欢快)再读:田里的冬水也冒着水泡。(11)这段话写得真美!生命真美啊!再次齐读这段话,用生命的美滋养我们的眼,用生命的美润泽我们的心。(12)母亲毕竟老了,身体又不好,明年的冬天,能不能熬过去?于是,在产生“走大路”与“走小路”的分歧的时候,我决定走大路。(13)作者说这话时语气怎么样?(干脆、利落)(14)读出这种当机立断。(生读语段:“走大路”)(15)读出这种充满孝心的当机立断。(生读语段:“走大路”)(16)读出这种委屈儿子,孝敬母亲的当机立断!(生读:“走大路”)(17)“我”孝敬母亲,断然决定走大路;妻子夫唱妇随;母亲疼爱孙子,改变了主意:“还是走小路。”(18)多媒体演示段落:这样就是整个世界。(19)齐读。(20)好一个“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a“我背上的”是(母亲),“她背上的”是(儿子),“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是(母亲加儿子),母亲加儿子,就是(整个世界)b我背母亲是尊老,妻子背儿子是(爱幼),尊老爱幼,就是(整个世界)。c我背上的是生命的源头,妻子背上的是生命的(延续),生命的源头加上生命的延续就是(整个世界)。d尊老爱幼,中年人的责任重不重大?这么重大,朗读时要用怎样的语调来读呢?要不要读得庄严神圣?好,我们再读,读出庄严神圣。四、升华主题1、播放公益广告视频妈妈洗脚):一位年轻的母亲端着一盆热水去为年迈的婆婆洗脚,年幼的儿子看在眼里,也端来一盆水,说:“妈妈,我也为您洗脚”2、我们都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亲情无处不在,它不仅在莫怀戚先生的家中,也在我们每个人的家中,每一个人的心中。同学们,在我们即将走出美文散步的时候,我想用一首歌的歌词来作为我们今天这节课的结尾。3、师生齐读:我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