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11方案说明.doc_第1页
06-11方案说明.doc_第2页
06-11方案说明.doc_第3页
06-11方案说明.doc_第4页
06-11方案说明.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都江堰市幸福雅居方案设计说明 建 筑 设 计 说 明一、 工程概况本项目“幸福雅居”位于都江堰市二环路侧,西靠迎宾广场、马踏飞雁主题雕塑,是都江堰市的窗口,总用地面积18238.77平方米(约合27.36亩),其中代征用地面积744.07平方米,一期开发用地面积10872.21平方米,二期开发用地面积6622.49平方米,本设计方案内容包括一、二期用地总体规划和一期建筑单体设计。二、主要设计依据1、建设方的设计委托书2、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3、民用建筑设计通则JGJ37-39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J16-875、国家强制性条文6、都江堰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审批规定7、相关国家省市有关法令、法规8、本项目的用地红线图三、设计思想、原则及目标本设计力图营造一个功能合理、环境优美、舒适宜人的人居环境,建立恰如其分的交通、绿化系统、空间秩序等,追求社会、经济、环境综合效益的整合,充分体现新时代都江堰的形象,努力创造标志性强,整体良好的居住精品。本案将以现代设计理念、手法,创造高质量的优秀住宅小区,精化环境,提高品位。按照环境与生态设计的原则,充分利用现有环境资源、地形、绿化、水体等生态要素,创造优美的环境。同时又注重适用性与均好性原则,实现环境景观共享。 从都江堰特定的历史文化特点出发,按照以人为本的思想,遵循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致力于创造崭新的居住理念,提供优雅舒适的绿色居住家园,达到人、环境、建筑的和谐统一。四、设计理念与设计构思(一)设计理念 “风景建筑学”理论的引入 Landscape Architecture(风景建筑学)这个名词,是美国建筑师瓯姆斯特德(Omiteda)首先提出创造的,其理论在欧美等已被广泛应用。他认为:和自然风景的接触,对人类的道德,健康和幸福来说必不可少。所以“风景建筑学”的重要功能就是在人类居住地周围和乡间广阔的自然风景中创造和保存一种优美状态。风景是人类开发所形成的。风景的设计,主要只是为了给人类以生活的空间,这种风景需要在建筑物、平整地面和其他户外建筑之间,在土地、蓄水的形状、花木的种植和露天空间之间,在风景的总体形态和其特征之间建立起关系,然而首先强调的是人的满足,而风景建筑师应具有更广阔的责任感去关注与理解边界外更大的区域,作到将建筑溶于区域之中。 A、从风景建筑学基本理论着手,本方案试图打破以往模式,首先确定小区风景基调,以“景观空间”为环境设计主体,并以住宅建筑为实体背景,突出三维空间景观层次,使每户都有可观赏的风景资源,强调每户居家的均好性,居民于路上、院中、家里都能享受到自然、朴实的怡人景色,每个角度均有良好的外视景观。 B、本方案除致力于完美建筑单体与区内环境的完美结合外,更关注的是社区作为规划边界外城市中的风景,应具有其鲜明的特征与景观价值,所以入口处与中心广场绿地的充分融合,区内主体与裙房等的丰富轮廓,沿街建筑空间的韵律,就是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纳入它的创作视野。 C、提出“景观住宅”概念,强调居民良好的室外风景,尽量争取视觉最佳。每个户型通过阳台及阳光室、景观落地窗,将室外庭园、小区中心、城市景观及河流、山脉最大限度渗透至室内,使住户有融入风景之感受,增加生活情趣,同时还注意保持相对独立性,从而使居住上的私密性的要求和管理上的便利性的要求达成一致。(二)设计构思1、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方向,高效利用土地,树立超前的设计思想,通过多方案比较,权衡、取舍,本方案设计将住宅布置于基地四周,中心为集中绿化和休息活动场所。这一方面是出于对都江堰人传统居住方式的理解与尊重;另一方面也是基于对基地周边环境的分析上。由于基地的西部是“城市入口”,而南部又是开阔的二环路,这样便获得了较好的外部环境,而内部又是“亲切怡人”的小区内部环境。依据这一构思,整个小区的建筑布局是呈现出内环境建筑外环境三环相互包容的状态。基地内部空间环环相扣,互相渗透,同时基地与城市周边的环境又在积极有机的对话,小区内部的“中央绿岛”,它是小区内部生态环境的集中体现。沿小区南北干道,我们除留有一条规划要求的视线通廊以外,又留有富有节奏的生活情趣和商业氛围的城市开放空间,将小区形象真正地展示于城市主要道路边。小区西面有一条绿色通道,将小区“绿意”真正与同边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使环境上达到内外流动。多方位、多角度、多层次、连续变化的小区内外景观的组织,对话,结合就是本方案设计的主要特点之一。2、 挖掘小区的丰富内涵,全方位整合小区的空间秩序是本方案设计的又一特点。如果说“三环包容”的主题确立了方案设计立意的话,那么空间的秩序则是方案设计的灵魂。通过建筑长短的错落有致,空间组合的围合与敞开,建筑立面的高底变化,环境界面的封闭与通透,用丰富的建筑语汇和多元的设计手段,创造了一个实实在在的以人为本的空间秩序。五、总体设计 1、总平面布局总平面布置是围合式布局,中心小区道路将基地各部有机相连。沿二环路布置了一栋共8个单元的底商住宅,小区内部其余为6层住宅。住宅全部采用单元式组合以高效利用土地,通过环形小区道路将基地各部有机串成一体,各房屋之间都能保证有充足的日照间距及空间距离,利用房屋间距,布置小区内的儿童游戏场所和活动场所,异形水体的设计使整个小区环境活泼逸人,丰富多彩。在满足日照间距的条件下,经多方案比较,我们决定采用简洁的平面布置来充分利用土地。 2、道路交通组织出入口设置小区南侧的二环路作为城市的干道,其上不宜开设车行出入口,根据基地周围城市道路的情况,在小区北侧的路上设小区的主要车行出入口,结合宽敞的繁花丛簇生态广场,形成进入小区的一个绿色节点。人行出入口设在南侧。通过宽敞的艺术铺地,点缀行道树,和别致典雅的路灯、花台的设计,构成小区一道景观视廊。车行系统小区主干道设计成与中心环境融为一体的车道。沿基地内部呈现环状,道路步行宽度为4米,并且沿中心内侧设计了环形健身道。步行系统小区实行完全意义上的人车分流。东侧人行入口,车行道通过地面铺地的变化,有利于限制车流,步行入口有宽阔的步行大道,并以中心环境为对立,中心到各住宅的距离适中。本方案结合总体布局,以中央绿地为原点,结合景观系统,沿西北设置了多条散步林荫小道,作为休闲散步的景观小道。停 车(a)机动车小区停车有两部分,主要部分为小区住宅的停车,一小部分为商业服务的机动停车。机动车泊车位一期地上78辆,地下48辆,二期地上110辆,基本满足了1户1车位的规划要求。3、绿化景观设计(1)理念居住环境设计的服务主体是人,居住环境设计的人文因素的提出,就是建立在环境设计以人为本的原则基础上。居住环境设计中物质空间形态的完成并不是环境设计的目的,它最终要供人居住,为人的生活服务。如果环境的设计不能为人提供欣赏、享受,居住环境犹如一个没有演出者的舞台,是毫无意义的。因此,居住环境设计应当以人为中心,其焦点首先应是人,这个“人”不是自然人,而是社会人,是需求层次丰富的“多元”的人,是处在特定文化环境中的人。以人为本的原则是居住群环境设计最基本、最重要的原则。居住环境是由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居住者组成的一个系统整体,具体到物质形态包括室内外各类环境的综合,是小区内部和外部环境的综合。其综合环境效应是我们设计的目标和价值体系的表现。因此,居住区环境设计应将多元化的环境要素加以综合,强调整体环境意识和观念,把居住环境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研究,建设符合人类理想的居住环境,实现人建筑环境的协调发展。调动人们的各种感官,从视觉、触觉、听觉、味觉、感觉等多角度扩展景观的内涵,使景观不仅可观,而且可玩,可听、可闻、可感。作为笼统的原则,“以人为本”应因时因地而异。通过对都江堰传统文化的理解。小区的景观设计中,主要体现亲切人的树、石、水、草,每一种用于环境设计的元素都通过细致的推敲比较,保证每一种物品都能适于人去观赏,去享受。该小区的环境设计中,将中国传统山水园林的设计手法,和现代先进的景观及理念充分结合起来。使不同的场所,有不同景观,全面达到“步移景异”的效果。(2)布局1、空间该小区建筑布局出于功能的需要,较为规整,因此以一个中心,一条辅线和环形景观的对称布局形态设计。建筑群布局自然流畅,灵活多变,划定了小区的内部空间。小区中心广场是步行景观,轴线和环形轴景观,视线的焦点,统摄全局。2、一个中心小区中心广场是步行景观辅线和环形景观视线的焦点,统领全局,通过高低不同,下沉上浮的变化来达到空间序列上的变化,同时利用树、木、花、草、喷泉和灯光的混合配套,冷、暖色彩的相互冲击使之成为景观的高潮。3、步行轴线沿着小区步行出入口,设计一条步行“绿色通道”,通过对树、凳、花池、路灯、铺地等小品的精心设计,将东西面城市景观与小区景观结合起来,成为城市空间和小区内部空间的过滤,同时又引导视线,将行人引至中心广场。4、环形景观沿着小区中心绿地四周,设计满足不同使用者的活动性景观、场所:a、 儿童活动场所造型活泼,色彩鲜艳的器械引发孩子的乐趣砂池作枯山水形式,新颖有趣。儿童的天真活泼表达得淋淋尽致。b、 运动休息场所设计在基地一期中央部位,露天、阳光绿池造型自由,是工作后休息的理想场所,消除工作带来的疲劳,也享受天伦之乐。(3)、消防车道 在满足消防功能需要的基础上,赋予生硬的道路以景观的元素,以材质色彩等元素丰富景观。(4)消防设计 整个小区严格按照我国的现行的建筑防火规范进行设计,通过基地内的环道,消防车可达到任意一幢建筑进行作业,消防车道在基地内环通。5、卫生防疫与环保(1)卫生防疫小区内设有大面积绿化为小区居民提供优美的环境和新鲜的空气,并有利于防尘降噪。各建筑单体间均符合日照要求。每户均保证有朝南房间。沿城市道路建筑外窗采用双层中空玻璃,以利安全并隔绝噪声,阳台封闭。在居住宅区设垃圾收集站,由物业统一定时从住宅各层垃圾收集点,清收于此,免除居民手持垃圾之苦,有利于整个小区清洁。(2)环保设计“人可以改造环境,环境也可以改造人。贯彻“以人为本”、“尊重自然”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创造一个生态环境好的社区,是增长人们文化修养,充实人们高尚情操,是提高国民整体素质的重要举措。为了减少噪音源的干扰,公用设施可能布置在噪音非敏感区,与住宅保持一定的缓冲距离,对重要的设备采用低噪音和采取隔振措施,所有机房做建筑隔声处理。为保证环境空气质量良好,能源主要采用电和燃气,并实行有人管理的方式,并合理布置集中绿化和一般绿地,营造怡然自得的都市住宅区氛围,形成都市中的“绿洲”。生活垃圾将根据环卫部门的需要合理布置垃圾收集处,并实行有人管理的方式,确保环境整洁美观。六、单体设计1、 住宅设计 小区由临街底商多层与内部多层纯住宅组成,小区内为各种不同需求的居住者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户型和建筑面积。2、室内空间设计:住宅作为人们的生活容器,除了满足住户基本需求外,尽量从“舒适、安全”角度考虑。由于都江堰良好的气候条件,所以如何将住户的居住行为与气候特征结合起来是我们在住宅设计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满足自然采光、通风的基础上,尽可能将室内公共活动区域的开窗面增大,面向小区绿地的厅室做成低窗台窗。同时挑出1.82m的阳台,加大居住者与室外环境的接触面,使室内、外空间相互渗透融为一体。使建筑成为人性化的空间。3、建筑造型设计:建筑的形式美首先体现在对内部空间的合理表现上,也蕴含于完美比例的推敲和细部的雕琢上,各类建筑均力求在此三个方面达到完善的结合。在高度的比例、色彩的控制、屋顶的尺度中创造一种基本的建筑意象。整体造型力求简洁统一。含蓄而不张扬。把现代主义的空透性开畅的美学特征同一种更为传统的背景编织在一起,努力把建筑风格与城市构造结合起来。创造一种真正富有感染力,典雅朴素的形象。在立面造型上尽量与住宅平面相响应,通过诸如形式、比例、正确性与常识性等理性思维,与住宅典雅的造型相融合。本方案建筑形式为欧式与民居结合风格,灰兰色的瓦,穿叉的落坡窗,明朗的线脚,开放的阳台将住宅丰富多样,三断式的分色更增建筑的立体感。整个小区形式统一。彩色明朗,古朴大方反映出恬人的生活气息,整个建筑群清秀、明朗、典雅、质朴。建筑细部完善尽美的处理,反映出建筑怡人的生活气息,体现出设计人对生活的追求与向往。七、主要技术经济指标一期用地主要经济技术指标序号名 称单位序号名 称单位1规划用地面积M108723绿地面积M3805建筑占地面积M31424总户数户1262地上总建筑面积M143665建筑密度%25.21其中6容积率1.32多层住宅M12270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