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0 文言文全解.doc_第1页
沪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0 文言文全解.doc_第2页
沪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0 文言文全解.doc_第3页
沪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0 文言文全解.doc_第4页
沪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0 文言文全解.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教版备考2020年中考语文高频考点剖析:专题10 文言文全解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文言文阅读 (共10题;共137分)1. (13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爱莲说周敦颐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盛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莲,花之君子者也。(2)象征君子不与污浊的环境同流合污,也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的句子是:(3)文章结尾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7分)比较阅读。(甲)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韩愈马说)(乙)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宁则饿死不受,介胄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岳飞论马)【注释】骥(j):良马。称:衡量。斛(h):量器名,也是容量单位,十斗为一斛。介胄:披上战甲。酉:酉时,指傍晚。褫(ch):解除,解下。受大:指饮食量大。力裕:力量充沛。(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故常奇之比行百余里安求其能千里也一食或尽粟一石(2)下面各组中划线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不以千里称也。骥不称其力。B . 其真无马邪? 称其德也。C . 执策而临之。介胄而驰。D . 虽有千里之能。 故常奇之3. (7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甲】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将尉醉,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尉果笞广。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胜佐之,并杀两尉。召令徒属曰:“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失期当斩。籍弟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且壮士不死即已,死即举大名耳。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徒属皆曰:“敬受命。”乃诈称公子扶苏,项燕,从民欲也。袒右,称大楚。为坛而盟,祭以尉首。陈胜自立为将军,吴广为都尉,攻大泽乡,收而攻蕲。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攻铚、酂、苦、柘、谯,皆下之, 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节选自陈涉世家)【乙】秦二世元年七月,陈胜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复入,与守坐,曰:“请如籍,使受命召桓楚。”守曰:“诺。”须臾,梁睨籍曰:“可行矣!”于是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授。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百人。一府中皆慑伏,莫敢起。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节选自史记项羽本纪)【注释】会稽守:会稽郡的郡守。梁:项梁,是项羽的叔父。籍:项籍。项籍字羽,所以又称项羽。睨:斜眼看。(1)试解释下列加点词字的意思。吴广素爱人 素: 比至陈 比: 使公即桓楚将将: 恒楚亡在泽中亡: (2)读下面各组句子,指出加线词意思相同的两组( )A . 为坛而盟山盟海誓B . 死即举大名耳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C . 吴广为都尉是以众议举宠为督D . 从民欲也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广故数言欲亡,愤恚尉,令辱之,以激怒其众。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4)请用自己的话分别概括甲乙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5)从甲乙两文所叙的事件中,可看出陈涉和项梁各是怎样的一个人?4. (9分)阅读司马光的宋太祖善待赵普 一文,完成题。太祖时,赵韩王普为宰相,车驾因出,忽幸其第。时两浙王钱俶方遣使致书及海物十瓶于韩王,置在左庑下。会车驾至,仓卒出迎,不及屏也。上顾见,问何物,韩王以实对。上曰:“此海物必佳。”即命启之,皆满贮瓜子金也。韩王皇恐,顿首谢曰:“臣未发书,实不知,若知之,当奏闻而却之。”上笑曰:“但取之,无虑。彼谓国家事皆由汝书生耳。”因命韩王谢而受之。韩王东京宅皆用此金所修也。【注释】赵韩王普,赵普死后曾被追封为韩王。 钱俶,吴越王,北宋太平兴国三年时纳土归宋,治理两浙。庑,堂下周围的走廊。屏,退避。(1)解释下列句中加线词的意思。忽幸其第( )方遣使致书( )臣未发书( )但取之( )(2)下列各句与例句中“之”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当奏闻而却之A . 迹存述异之志(短文两篇)B . 亦荆吴形胜之最也(短文两篇)C . 至之市(郑人买履)D . 跪而拾之以归(赵普)(3)用“/”给下面句子划分节奏。(停两处)因命韩王谢而受之(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若知之,当奏闻而却之。非显者刺,则门钥不得出。(短文两篇)(5)读完文章,你觉得宋太祖是一位什么样的君主?5. (23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选自三峡)(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至于夏水襄陵 襄:_沿溯阻绝 溯:_虽乘奔御风 奔:_属引凄异 属引:_(2)翻译下面的句子。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空谷传响,哀转久绝。(3)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清荣峻茂”所呈现出的画面。 (4)下面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通过“回清倒影”写出了水的清澈;通过“素湍绿潭”写出了水的静态和动态。B .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句式整齐,富有韵律。C . “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该句运用工整的句式,写出了秋季三峡的景色特征,表现了三峡景色的凄婉美。D .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该句从侧面烘托了山的高耸。6. (19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王子曰: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得为众人而已耶?(1)下列句中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A . 传一乡秀才观之。B . 借旁近与之。C . 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D . 余闻之也久。(2)翻译下列文言句子。(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2)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3)方仲永的父亲是怎样的一个人?你最想对他说的一句话是什么?7. (14分)阅读短文,回答题。(选自贞观政要)【注】太牢:古代祭祀对牛、羊、豕(shi,猪)三具备谓之“太牢”,太牢之祭是古代国家规格最高的祭祀大典。(1)解释下列加线的词语。次定州 及大军回次柳城 死无所恨 有从卒一人病(2)下列各句中与“归家以言其父母”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项( )。A . 以王命聚之B . 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C . 醒能述以文者D . 属予作文以记之(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是 以 将 士 莫 不 欣 然 愿 从(4)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帝亲为吮血,将士莫不感励。(5)文章写了唐太宗的哪几件事情?从中可以看出唐太宗是怎样的君王?8. (6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然侍卫之臣不懈于内,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诚宜开张圣听,以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底竭药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柿、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课善道,察纳雅言,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节选自出师表)【乙】章武三年春,先主于永安病笃,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谓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国,终定大事。若嗣子可辅,辅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耾之力,效忠贞之节,继之以死!”先主又为诏教后主曰:“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建兴元年,封亮武乡候,开府治事。顷之,又领益州牧。政事无巨细,咸决于亮。南中诸郡,并皆叛乱,亮以新遭大丧,故未便加兵,且遣使聘吴,因结和亲,遂为与国。三年春,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军资所入,国以富饶,乃治戎讲式,以候大举。五年,率诸军北驻汉中,临发,上疏出师表。(节选自三国志诸葛亮传)【注释】笃:(病)重。股肱(gong):股,大腿;肱,手臂。比喻辅佐帝王的重臣。开府:指建立独立的办事机构。益州牧:总理益州的治安、民政、军事的最高长官。与国:盟国。(1)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 盖追先帝之殊遇 追:追念B . 以光先帝遗德 光:光明正大C . 属以后事属:同 “嘱”,嘱托D . 咸决于亮 咸:全、都(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 欲报之于陛下也/先主于永安病笃B .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亮以新遭大丧C .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亮率众南征,其秋悉平D . 若无兴德之言/若嗣子可辅,辅之.(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以塞忠谏之路也。汝与丞相从事,事之如父。(4)蜀相中有“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甲】文段中最能体现“两朝开济老臣心”的句子是。【乙】文中“召亮于成都,属以后事”这一情节与【甲】文中相对应的语句是。 (5)结合以上两文段的内容,联系你所了解的有关知识,说说诸葛亮是个怎样的人。 9. (20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三国志先主传节选曹公南征表,会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请降。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闻之,遂将其众去。过襄阳,诸葛亮说先主攻琮,荆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驻马呼琮,琮惧不能起。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馀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馀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注释】曹公:指曹操。表:指刘表,任荆州牧。先主:指刘备。曹操南征时,刘备退军投奔刘表,刘表以上宾礼待之。辎(z)重:军用器械、粮草、营帐、服装等的统称。(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遂将其众去 _诸葛亮说先主攻琮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3)后人评价刘备是一位“仁主”。请从文中找出依据加以说明。10.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小题。【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乙】道州城西百余步,有小溪。南流数十步,合营溪。水抵两岸,悉皆怪石,欹嵌盘屈,不可名状。清流触石,洄悬激注。佳木异竹,垂阴相荫。此溪若在山野,则宜逸民退士之所游处;在人间,则可为都邑之胜境,静者之林亭。而置州以来,无人赏爱;徘徊溪上,为之怅然!元结右溪记(1)甲文的作者是_朝代的_。(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