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备考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请文专项特训(十五).doc_第1页
沪教版备考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请文专项特训(十五).doc_第2页
沪教版备考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请文专项特训(十五).doc_第3页
沪教版备考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请文专项特训(十五).doc_第4页
沪教版备考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请文专项特训(十五).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教版备考2020年浙江中考语文复习专题:基础知识与古请文专项特训(十五)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语文知识积累与运用 (共4题;共26分)1. (3分)根据注音写汉字。母亲来到tbi_的老屋,看见满院lng j_的东西,不禁s s_地流下泪。2. (10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1)更深月色半人家,_。(月夜刘方平) (2)薄雾浓云愁永昼,_。(醉花阴李清照) (3)_,童稚携壶浆。(观刈麦白居易) (4)_,五十弦翻塞外声。(破阵子辛弃疾) (5)商山早行中可以说“诗中有画”的一句是:_,_。 (6)江城子密州出猎中“_,_”一句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作者渴望被重用的心情。 (7)范仲淹在渔家傲秋思中提示自己和征夫们想家却不甘心无功而返的心理矛盾的句子是:_,_。 3. (3分)西游记的作者是_,字_,号_,明代人。 4. (10分)(2014随州)名著阅读(1)安徒生童话里有不少与公主有关的故事。请写出下面两段文字所属的篇目。“噢,睡得糟透了!”她(公主)说,“我简直通宵没有合过眼。只有天知道床上到底有什么,但是我躺在一样硬邦邦的东西上面,弄得我浑身青一块紫一块的。真可怕。”她(公主)美丽的头发披散在肩头上,脸颊苍白可怕,双唇无声地翕动,而她的手指仍旧在织着绿色的麻。甚至在去死的路上她也不放弃她的工作。十件男袍在她的脚下,她正在拼命织第十一件。(2)安徒生童话魅力无穷,“可以让人从小读到老”。请你以小伊达的花为例,选取感受最深的一个方面谈谈体会。二、 古诗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5. (5分)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画堂春寄子由(宋)苏轼柳花飞处麦摇波。晚湖净鉴新磨。小舟飞棹去如梭。齐唱采菱歌。平野水云溶漾,小楼风日晴和。济南何在暮云多。归去奈愁何。【注】这首词与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写于同一年,此时作者在密州,其弟在济南。“湖”指柳湖,在今淮阳,苏轼兄弟俩曾在此泛舟。画堂春中的“归去奈愁何”与水调歌头中的“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都有“归去”一词,它们所蕴含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 (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包拯字希仁,庐州合肥人也。知天长县,有盗割人牛舌者,主来诉。拯曰:“第归,杀而鬻之。“ 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拯曰:“何为割牛舌而又告之?” 盗惊服。徒知端州,迁殿中丞。端土产砚,前守缘贡,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拯命制者才足贡数,岁满不持一砚归。召权知开封府,迁右司郎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人以包拯笑比黄河清。童稚妇女,亦知其名,呼曰“包待制”。京师为之语曰:“关节不到,有阎罗包老。”旧制,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拯开正门,使得至前陈曲直,吏不敢欺。拯性峭直,恶吏苛刻,务敦厚,虽甚嫉恶,而未尝不推以忠恕也。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 , 平居无私书,故人、亲党皆绝之。虽贵,衣服、器用、饮食如布衣时。尝曰:“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者,不得放归本家,死不得葬大茔中。不从吾志,非吾子若孙也。”(节选自宋史包拯传)【注释】第:只管。鬻:(y)卖。茔:(yng)墓地。(1)下列语句中划线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 . 寻复有来告私杀牛者 寻:不久。B . 率取数十倍以遗权贵 遗 :遗留。C . 凡诉讼不得径造庭下 造 :到,往。D . 使得至前陈曲直 陈 :陈述。(2)将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拯立朝刚毅,贵戚宦官为之敛手,闻者皆惮之。与人不苟合,不伪辞色悦人。(3)民间把包拯称为“包青天”,你认为老百姓这样称呼他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原文简要分析作答。7. (10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五柳先生传先生不 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造饮辄尽 _亲旧知其如此 _其言兹若人之俦乎 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造饮辄尽,期在必醉。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3)下面说法不准确的是( )A . 本文在写作上的最大特点是多用否定句,作者言“不”,正突出了自己与世俗的格格不入,突出了他对高洁志趣和人格的坚持。B . 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句子是“不戚戚于贫贱”。C . “ 好读书,不求甚解” 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他读书的目的,是一种求知的满足,精神享受,所以“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D . 作者有三大志趣。一是读书,二是饮酒,三是著文章。第 6 页 共 6 页参考答案一、 语文知识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