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测试试卷C卷.doc_第1页
河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测试试卷C卷.doc_第2页
河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测试试卷C卷.doc_第3页
河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测试试卷C卷.doc_第4页
河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测试试卷C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大版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末质量测试试卷C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选择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句子划线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 素质教育就是要让学生各得其所 , 各展其长。B . 春游的路上,同学们呼朋引伴 , 跨过一座座崎岖的山岗,终于到达了目的地。C . 哪怕是他的任何一点点的进步,爸爸妈妈都看在眼里,都让他们喜出望外。D . 庆祝建国七十周年的晚会上,镇康中学的报告厅被装扮得花枝招展 , 同学们个个喜笑颜开。2. (2分)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周洪宇教授曾发表报告指出,造成我国就业困难的原因是由于就业“三撞车”导致的。(删去“由于”)B . 随着二维码与公示系统无缝链接的实现,为企业自律、部门监管和社会共治奠定坚实的基础。(删去“随着”)C . 人类工业的发展是否超过临界点,是近现代以来对湖泊生态维护的最大因素。(将“维护”改为“影响”)D . 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用试点方案提出要按不低于采购金额的30%左右提前预付给医疗机构。(删去“左右”)二、 句子默写 (共1题;共5分)3. (5分)古诗文名句默写。 (1)_,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 (2)遥怜故园菊,_。(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3)人烟寒橘柚,_。(李白秋登宣城谢脁北楼) (4)_,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 (5)_,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6)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_。(李煜浪淘沙) (7)杜甫江南逢李龟年一诗中,“_,_”两句蕴含着作者个人的身世之悲以及对一个繁华年代落幕的感慨。 (8)孔子在论语中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亦有惜时之意的句子是:“_,_。” (9)我国古代诗歌中有许多诗句含有动物名,如:“枯藤老树昏鸦 , 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请你再写出古代诗歌中含有动物名的诗句(写出连续的两句)。“_,_”。 三、 字词书写 (共1题;共1分)4. (1分)根据拼音填写相应的汉字,并给划线字注音。 再过两个月,燕pin_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簌簌_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xio_声匿迹。到处呈_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四、 语言表达 (共1题;共5分)5. (5分)给下面新闻材料拟写标题,并简述理由,(标题不超过25字)。 中国少年报2019年3月3日电 3月3日下午,全国政协十三届二次会议开幕之前,委员通道率先开启。全国政协委员、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王宁利对于青少年近视眼防控这一当前的紧要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看法。王宁利指出,“近视眼防控没有神医、也没有神器,必须是国家战略,全民行动。”王宁利称我国近视眼的发生有三个特点:小、高、深。小就是发病年龄越来越小,在幼儿园5岁、6岁的小孩就有近视眼了;高就是患病率居高不下;深就是深度在加深。王宁利委员还分析称,防控近视的主战场应该在学龄前,小孩子在学龄前应该有100-150度的远视储备。如果小孩子在幼儿园把这个远视储备都用完了,到了小学肯定会近视。他表示,全社会应一起行动,只有通过综合治理,多项技术综合使用,多个部门一起发力,近视眼才能得到控制。五、 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0分)6. (8分)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日:“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日:“小惠未编,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日:“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日:“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日:“未可。”齐人三鼓。刿日:“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日:“可矣。”遂逐齐师。既克,公问其故。对日:“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乙】十三年春,楚屈瑕伐罗,斗伯比送之。还,谓其御日:“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遂见楚子,日:“必济师。”楚子辞焉。入告夫人邓曼。邓曼日:“大夫其非众之谓。莫敖狃于蒲骚之役 , 将自用也,必小罗。君若不镇抚,其不设备乎!不然,夫岂不知楚师之尽行也?”楚子使人追之,不及。莫敖使徇于师日:“谏者有刑。”及鄢 , 乱次以济,遂无次。且不设备。及罗,罗与卢戎两军之,大败之。莫敖缢于荒谷。群帅囚于冶父而听刑。楚子日:“孤之罪也。”皆免之。(选自左传,有删改)【注释】莫敖:即屈瑕。举趾:抬脚。狃(ni):习以为常而不加重视。蒲骚:地名。徇(xn):对众宣示。鄢(yn):水名,汉水支流。(1)下列语句中划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肉食者鄙 , 未能远谋 鄙:目光短浅B . 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可以:可以凭借C . 遂见楚子,曰:“必济师。” 济:救济D . 罗与卢戎两军之 军:进攻,夹击(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组是( ) A . 其乡人曰 还,谓其御曰B . 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乱次以济,遂无次C . 战于长勺 莫敖使徇于师日D . 公将鼓之 斗伯比送之(3)下列对两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甲文写曹刿作为平民入朝见鲁庄公献计献策,说明曹刿是一个热爱国家、关心国事、深谋远虑、充满自信的人。B . 甲文中曹刿认为战争要想取得胜利,一是在政治上要取信于民,二是在战术上要准确及时地把握好战机。C . 乙文中斗伯比预知战争的结局,提出了“必济师”的建议,目的是希望楚王能对屈瑕进行镇抚,并使他加强防备。D . 乙文中楚王用人不当,不听大臣的意见。楚军败后,他虽能承担责任,但无原则地赦免众将,这体现了楚王治军无方、不善治政的特点。(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不然,夫岂不知楚师之尽行也?(5)甲乙两文中曹刿和屈瑕在作战指挥方面表现出的特点有什么不同? 7. (12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滕宗谅知湖州,胡瑗聘为教授。先生倡明正学,以身先之。虽盛暑,必公服坐堂上,严师弟子之礼。其教人之法,科条纤悉具备。立“经义”、“治事”二斋:经义则选择其心性疏通、可任大事者,使之讲明六经。治事则一人各治一事,又兼摄一事,如治民以安其生,讲武以御其寇,堰水以利田,算历以明数是也。后专管太学,四方之士归之至庠序不能容旁拓军居以广之。既而疾作,致仕 , 东归之日,弟子祖帐百里不绝,时以为荣。熙宁二年,神宗问刘彝目:“胡瑗与王安石孰优?”对曰:“臣闻圣人之道,君臣父子,仁义礼乐,历世不可变者,其体也。诗书史传子集,垂法后世者,其文也。举而措之天下,能润泽斯民,其用也。国家累朝取士,不以体用为本,而尚声律浮华之词,是以风俗偷薄。臣师尤病其失,遂以明体达用之学授诸生。故今学者明夫圣人体用,以为政教之本,皆臣师之功,非安石比也。”帝曰:“其门人今在朝者为谁?”对曰:“若钱藻之渊笃,孙觉之纯明,范纯仁之直温。钱公辅之简谅,皆陛下之所知也。其在外,明体达用之学,教于四方之民者,殆数十辈。其余政事、文学粗出于人者,不可胜数。此天下四方之所共知也。”(选自宋元学案安定学案,有删改)【注】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祖帐:道旁设帐践行。偷薄:不敦厚。(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必公服坐堂上_原师尤病其失_殆数十辈_(2)用“/”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四 方 之 士 归 之 至 庠 序 不 能 容 旁 拓 车 居 以 广 之(3)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一人各治一事,又兼摄一事”,体现胡瑗分科教学、一专多能的教学特点。B . “臣师尤病其失”,可见胡瑗反对浮靡,注重实学。C . “科条纤悉具备”,反映了胡瑗在教学上制定了非常严厉的学规来管教学生。D . “以身先之”,从正面烘托出胡瑗注重言教与身教相结合,做好表率作用。(4)侧面烘托是本文的一大写作特色,请从文中举出一例,并分析其用意。 (5)结合胡瑗的“教人之法”及学生刘彝所说的话,概括胡瑗的教育主张,并简要说说你对其教育主张的理解。 六、 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40分)8. (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春天的落叶刘金四月的小巷,清新的空气,我迎着朝阳走去。一片黄叶,无声地飘落,飘落在我的脚前。我仰面一看,一枝从院墙上欹斜地探身出来的樟树丫枝,已悄悄换上了春天的装束。满枝蓊郁的绿叶,淡绿而透亮,好像要在阳光中溶化。那些一个月前还郁郁苍苍的老叶,大半已经落去。小半则谦逊地退居于嫩叶的底层。它们很快也要离去的。我捡起脚前的落叶,惊奇地发现,春天的落叶也是美丽的。它,浓绿并未褪尽,却平添了成熟的金色。啊,它还染着鲜红的胭脂呢!我想起来了,旧时人们爱将它载植在坟墩旁的石楠,每当莺飞草长的暮春,新叶一经长成,它那厚实阔大的宿叶,就变得火焰般通红,比红似二月花的霜叶一点也不逊色。红够了,它就悄然飘落春天的落叶又是英雄的,坚韧的。秋风起,霜露冷,梧桐早早地落尽了它的黄叶,丹枫和乌桕也已脱尽了它火红的装束。此时常绿树的儿女们,却越显得雄姿英发,苍翠葱茏,在寒风中翩翩起舞,哗哗歌唱。严冬降临,寒凝大地,雪压青松,那些曾经繁花似锦的,婀娜多姿,浓荫蔽日的,此时都剥落了它们的光彩,只剩些光秃的枝条,在寒风中摇动。唯有苍松、翠柏、冬青、石楠的绿叶,依然蓊郁而青葱,更加充满着生气和活力,簇拥着树干,孕育着新的生命。春天来了,风和日丽,春天的落叶给老树换上簇新的春装,娇艳而明丽;而自己却悄然地飘落,飘落我不知道,古往今来,有谁赞美过春天的落叶,也许压根儿就没人注意过它。但是,如果没有在春天的新叶盛发之后悄然飘落的老叶,哪会有常绿的灌木和乔木?如果没有春天的落叶,哪会有常绿树的新陈代谢和生长壮大?而如果没有四季长青的乔木和灌木,冬天的山野将会是多么单调和缺乏生气?整个冬天的世界又将是多么单调和缺乏生气!因此,我赞美春华秋实,更加倍地赞美这春天的落叶!(1)作者从哪两方面对“春天的落叶”进行了描绘? (2)第段划线句写梧桐,丹枫和乌桕,有何用意? (3)作者说“春天的落叶也是美丽的”,原因是什么? (4)揣摩第段中划线句子的句式特点,续写一句。 (5)作者赞美了落叶的什么精神? 9. (20分)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给春天让条道陈绍龙风大,却是吹面不寒,抬眼,有几枚芽茎也似的风筝探向空中,顿觉,春已至。虽说心悦,却不免埋怨起来:这里是你们放风筝的地方么?这是郊外的一片山坡地,开阔,路宽,行人少,因其地处偏僻,市里在路边树了一块“驾驶基地”的牌子,有几家驾校的学员在这里试驾,学车。车大多很慢,也“霸道”的很,也有作蛇游状,好在路上极少有人,并无大碍。就是有行人了或是有其他的车了,也大多会让着我们的,人们知道我们都是初学者。车一律是黄牌照,教练车,内行人一看,知道是在警示你:离我远点。这样的时刻有两个孩子在路上放风等是很危险的事情。加档,减档,踩离合,教练训斥声仍在耳边,一时让我们放松的停下来当然乐意的很。寻着教练的目光,摇下车窗,或是打着眼罩,天上有一枚风等!一时很静,细听,风筝还发出了“呜呜”的响声。这是一枚装了风铃的风筝。跟在身后所有的车都停了下来,静静的,举目向上,是风筝给枯燥的学驾生活带来了新奇,抑或是春天的突然造访让人们有了好心情?两个孩子原本是在路边的坡地上放风筝的,风大,孩子拉它不住,依着风,走着走着便走到路上来了。孩子显然在努力着,可风好像有意跟孩子作对,顺着路的方向跑。孩子左手相牵,其中的一个孩子牵着风筝的线,脸却并不朝天空看,不时的侧耳,是在听。听什么呢?另一个孩子一边向旁边的孩子说着什么,一边用手向我们比划,笑。两个孩子仍旧努力地在牵那只不听话的风筝,路上的一排停下的车显然对孩子们造成了心理压力,虽说准司机们在片刻之中释放自己慢慢地在欣赏这片春天的景色呢。孩子已近,细看,我大惊,牵风筝的孩子是个盲童。呵,他侧耳是试图在听风筝上的风铃声。看到两个孩子“上路”了,且一时没有拽过来那只不听话的风等,就在这时,走过来一个大人,大人身后又跟着几个孩子,原来,他们这一群人都在山上的坡地处放风筝。再远看,天空有好几枚这样的风筝,能发出“呜呜”声带风铃的风筝。这是市里聋哑学校的孩子,老师领着他们来放风筝春游来了。放风筝盲童和哑童是搭开来的,他们两人一组。不想,他们选择的这块能好放纵自己的地方却是“侵占了我们的领地”。领头的教师满脸堆笑,点头,用双手向我们比划,做着跟那个放风筝孩子一样的动作,接着,身后的几个孩子一起向我们比划。老师和孩子们在“说”“谢谢你们”!这是哑语。教练点头致意,出人意料的是教练将手放在胸前,点头,比划:“我爱你们”。教练也会哑语?老师鼓掌。孩子们鼓掌。“我爱你们”,这是我学会的唯一一句哑语。教练告诉我们,聋哑学校的孩子们每年春天的时候都会来这里放风筝。好些年了。驾校的教练都会教学员们这句哑语,春天的时候,要想着告诉学员,给上了路的孩子让条道,给春天,让条道。(1)梳理文章脉络,把握文章情节。 主要情节:看见风筝_得知真相_心理变化:埋怨乐意_(2)首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3)文中多次使用暗示,对于放风筝的孩子是残疾儿童,前文中已有多处暗示,请找出两处,写下来。 (4)怎么理解标题“给春天让条道”的含义? 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