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广东省幌伞枫栽培技术规程(报批稿) 本标准由广东省林业厅科技与交流合作处提出。 本标准由广东省林业厅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汕头市潮阳区林业苗圃场、汕头市林业局种苗站。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林雄、郑建宏、马化武、陈旭冬、彭剑华、罗超。 本标准首次发布。 DB44/T XXXXXXXXX1幌伞枫栽培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幌伞枫(Heteropanaxfragrans(Roxb.)Seem.)苗木培育、苗木出圃、栽植、养护管理和建档等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幌伞枫的苗木培育和栽培。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2772林木种子检验规程LY/T1000容器育苗技术CJ/T23城市园林苗圃育苗技术规程CJJ/T82城市绿化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DB44/T268城市绿地养护技术规范DB44/T269城市绿地养护质量标准3苗木培育3.1种子3.1.1采集在3月4月果熟盛期,选择发育良好、无病虫害的实生母树,果皮呈紫红至紫黑色时即可采摘。 3.1.2处理果实采回后在阴凉处堆沤2d3d,至果肉软烂,在水中轻搓洗净,再用清水将种子漂洗干净、阴干。 3.1.3储藏种子可沙藏半年或袋藏3个月,忌干燥、堆沤,宜随采随播;也可冷藏一年。 3.1.4质量种子饱满,千粒重95g,沙藏或袋藏发芽率70%,冷藏发芽率约50%。 检验方法按照GB2772执行。 3.2芽苗培育DB44/T XXXXXXXXX23.2.1芽苗床播种前全面深翻20,清除杂草和石块等杂物,喷施0.2%0.3%高锰酸钾溶液进行消毒。 苗床宽以100cm120cm、高20cm25cm为宜,留30cm宽的步道。 床面平整细致,稍压紧,畦面整成中间稍高,两侧稍低,便于排水。 3.2.2播种在春夏季进行。 采用撒播方式,播种量150g/m2200g/m2。 播种时将种子均匀地平铺在苗床上,压实,覆盖0.7cm1.0cm沙土为宜。 3.2.3播后管理3.2.3.1遮荫播种后,用稻草或其它覆盖物覆盖床面。 20d左右,发芽率过半后,于傍晚揭除覆盖物,搭遮光率75%50%的遮荫网。 3.2.3.2水肥播种后保持苗床湿润,使用花洒淋水或喷雾,晴天较干燥时早晚各淋水1次,忌积水。 出苗1个月后用浓度1%的尿素液或复合肥液薄施。 3.3容器育苗3.3.1容器按照LY/T1000执行。 3.3.2基质将黄心土60%70%、泥炭土30%40%与0.5%的过磷酸钙充分混合堆沤一周,过筛装袋。 3.3.3移苗当芽苗长出1片2片真叶、苗高34即可上袋。 移苗前将营养土淋透,植入深度以泥土覆盖根部、略高于根颈为宜,移苗后淋足定根水。 3.3.4管理3.3.4.1遮荫移苗后用遮光率75%50%的遮荫网覆盖,2个月后,选择阴天拆荫棚。 3.3.4.2水肥移植后一周每天早、晚浇水,直至其恢复生长;其后,视天气状况浇水,并做好清沟排水工作。 移植15d生长稳定后,每7d追施0.1%的尿素溶液,以后视苗木生长情况施肥。 3.3.4.3移袋DB44/T XXXXXXXXX3及时补苗,除草。 视苗木根系穿袋情况,每半年左右,将容器苗移动换床1次。 一般每年更换大一个规格的容器。 3.4大苗培育3.4.1大田苗培育3.4.1.1整地翻土整地,种植株行距为(0.81.0)m(1.01.2)m,每2行3行设步道,宽30cm40cm,兼做排水渠。 植穴规格为40cm40cm30cm。 移植前10d15d,每穴施有机肥2.0kg2.5kg作基肥,回填土略高。 3.4.1.2移植容器苗长至50cm时,可移入大田培育。 移苗时适当剪除生长较旺盛苗木的部分枝叶,除去营养袋,保持根系完整。 移栽时须把苗木茎干扶直,栽植深度以容器土面略低于大田土面为宜,覆土后踏实土球周围的土,再用水灌实。 移植后淋足定根水。 3.4.1.3管理小苗移入大田后及时浇水保湿,待其生长稳定后可根据天气等情况浇水,防积水。 定植成活3个月后施复合肥20g/株30g/株,或施饼肥200g/株300g/株。 以后随着树苗的长大逐渐增加施肥量,有机肥和复合肥宜交替使用。 每年在苗木生长期除草、松土、追肥2次4次,及时补苗。 树苗胸径长至4cm5cm时,可在早春树苗萌动前间苗,间苗后株行距为2m2m。 苗木生长过程中出现歪斜现象,应相应采取立柱护杆、修剪养杆、修枝整形等培育措施。 3.4.2大袋苗培育3.4.2.1容器采用无纺布育苗袋,规格为45cm(4055)cm50cm。 3.4.2.2基质采用黄心土80%+泥炭土20%混合。 3.4.2.3上袋选用胸径8cm以上,主干通直的大田苗,于10月12月上袋。 上袋前1月2月截干,高度3.5m,供次年春季或秋冬季移植上袋。 移苗时,土球直径30cm35cm,保留树冠半径20cm30cm,将大苗移至袋内,加满土压实,支撑固定。 株行距为(11.5)m(11.5)m。 3.4.2.4管理上袋后1个月内每天喷树干枝叶3次,淋水1次,生长稳定后晴天1d2d淋水1次。 培育8个月10个月即可成绿化袋苗。 4苗木出圃DB44/T XXXXXXXXX44.1苗木质量要求4.1.1直观综合指标无检疫对象病虫害,苗干通直,无机械损伤,顶芽发育饱满、健壮,枝叶和根系生长正常,色泽正常,土球完整。 4.1.2质量等级划分4.1.2.1容器小苗容器小苗1.5年生按地径、苗高划分为、两个等级,详见表1。 表1容器小苗质量等级划分苗木等级地径(cm)苗高(cm)0.60500.400.6040504.1.2.2绿化大苗按胸径划分为3个规格,并以苗高、冠幅、枝下高、冠层等划分出、3个等级,不同等级的苗木要求相应的土球规格。 各相关技术指标不属于同一等级时,以单项最低指标定级。 苗木规格与质量等级划分见表2。 表2绿化大苗苗木规格与质量等级划分苗木规格(cm)苗木等级苗高(m)冠幅(m)枝下高(m)土球直径(cm)土球高度(cm)573.01.21.950402.73.00.91.22.52.70.50.91.81.9793.51.52.060503.23.51.21.51.92.03.03.20.81.21.81.99114.02.02.270603.74.01.52.02.12.23.53.71.21.52.02.1114.52.52.480704.24.52.02.52.32.43.74.21.52.02.22.34.2苗木检测4.2.1检测方法DB44/T XXXXXXXXX5绿化大苗级级苗为出圃合格苗,同一批苗木、级苗百分率不得低于95%。 苗木成批检验,检验工作限在原苗圃进行。 检验结束后,填写苗木质量检验证书。 凡出圃的苗木,均应附苗木质量检验证书及产地检疫证书,向外调运的苗木需附调运检疫证书。 4.3出圃4.3.1容器小苗容器小苗级级苗为出圃合格苗。 同一批苗木中同等级苗百分率不得低于95%,经质量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圃。 4.3.2大苗4.3.2.1起苗大田苗在起苗前6个月12个月进行切根处理,促进其须根生长。 切根宜于冬季或春季进行,同时去主干下部的侧枝,并对植株进行剪枝整形,保持树冠匀称。 大苗出圃要遵循随挖、随包、随运、随栽的原则。 容器苗种植条件适宜即可出圃。 4.3.2.2包装起苗前2d3d不浇水,用蒲包、草绳等保湿材料覆盖。 起苗后用草绳缠紧土球,做到土球规范、包装结实、不裂不散。 5栽植5.1造林5.1.1造林地选择适生区域、排水良好的平原或低山丘陵低缓坡地,以土层深厚、疏松、肥沃的壤土或沙壤土为宜。 5.1.2整地穴状整地,植穴规格为40cm40cm30cm。 5.1.3基肥选用腐熟的有机肥料或复合肥作基肥,每穴施有机肥1.5kg3.0kg,或复合肥0.1kg0.25kg,基肥与回填土拌匀后种植。 5.1.4造林密度造林密度1100株/hm21600株/hm2为宜。 5.1.5栽植要求容器小苗选在阴天或雨天造林。 栽植深度为植株的根茎部与地面齐平。 DB44/T XXXXXXXXX65.1.6抚育造林后前三年每年除草松土各一次,种植后当年8月9月进行抚育,次年至第三年每年5月6月进行一次抚育。 清除植株周围1m2范围内杂灌草,松土深度10cm15cm。 幼林每年施肥1次,追肥可结合每年第一次除草松土进行,每株追施复合肥0.2kg,随着林龄增大逐渐增加施肥量。 5.2大苗栽植5.2.1种植穴按照CJJ/T82进行。 5.2.2基肥植穴底部用腐熟的有机肥料作基肥,每穴施5kg10kg,与回填土拌匀后备栽。 5.2.3栽植密度选用大田苗、大袋苗。 行道树种植株距3m5m;片状或块状种植,株行距(34)m(34)m。 5.2.4栽植方法按照CJJ/T82执行。 6病虫害防治6.1病害防治主要病害有立枯病和霜霉疫病,防治方法如下a)立枯病及时拔除病害株并集中烧毁,用50的甲基硫菌灵700倍800倍液及50多菌灵粉剂0.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