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2020年中考语文押题卷(江苏卷).doc_第1页
河大版2020年中考语文押题卷(江苏卷).doc_第2页
河大版2020年中考语文押题卷(江苏卷).doc_第3页
河大版2020年中考语文押题卷(江苏卷).doc_第4页
河大版2020年中考语文押题卷(江苏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大版2020年中考语文押题卷(江苏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积累与运用 (共4题;共18分)1.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玄虚 张皇失措 要诀 心无旁鹜B . 诘难 断章取意 嬉闹 不言而喻C . 殒落 开卷有益 鄙夷 恼羞成怒D . 诓骗 重蹈覆辙 田圃 黎民百姓2. (3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杨志骂道:“这畜生不u_死俺!只是打便了!”(2)全不晓得路途上的gu dng_艰难!(3)两个虞候口里不言,肚中xn si_:“这厮不值得便骂人!”3. (8分)默写题 (1)王维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塞外奇特壮丽的沙漠风光,画面开阔、气势雄浑的句子是:_,_。 (2)苏轼在水调歌头中道尽千载离人心愿的句子是:_,_。 (3)钱塘湖春行中描写莺歌燕舞的早春景色的句子是:_,_。 (4)我们常用李白行路难中的诗句“_,_”来表明自己胸怀远大志向,坚持理想,敢于胜利的信心。 4. (5分)综合实践:学习了长城专题,请你写出一个有关长城的故事 。写出一句有关长城的诗句或俗语或谚语 。二、 诗歌文言文阅读 (共2题;共24分)5. (10分)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小题【注】蘼芜:一种香草。山 行清姚范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野 步清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1)“风”本无形,却在诗人笔下各具神韵。请分别概括两首诗中“风”的特点。 (2)这两首同写田野漫步的诗,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请简要回答。 6. (14分)(2013湖州)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猫号刘元卿齐奄家畜一猫,自奇之,号于人曰“虎猫”。客说之曰:“虎诚猛,不如龙之神也,请更名曰龙猫。”又客说之曰:“龙固神于虎也,龙升天须浮云,云其尚于龙乎?不如名曰云。”又客说之曰:“云霭蔽天,风倏散之,云故不敌风也,请更名曰风。”又客说之曰:“大风飙起,维屏以墙,斯足蔽矣,风其如墙何!名之曰墙猫可。”又客说之曰:“维墙虽固,维鼠穴之,墙斯圮矣,墙又如鼠何!即名曰鼠猫可也。”东里丈人嗤之曰:“噫嘻!捕鼠者固猫也,猫即猫耳,胡为自失其本真哉?”(选自应谐录)【注释】刘元卿:明代理学家、教育学家、文学家。著有应谐录,是一部笑话集。齐奄:人名。尚:崇高,这里是超过的意思。圮(p):塌坏,倒塌。东里丈人:丈人,老人家。东里丈人是作者假托的人物。(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自奇之_ 虎诚猛_云霭蔽天_ 请更名曰“风”_(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龙固神于虎也,龙升天须浮云,云其尚于龙乎?(3)东里丈人的话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三、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45分)7.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季羡林老舍先生是我毕生最喜爱的作家之一,我对他怀有崇高的敬意。但是,我认识老舍先生却完全出于一个偶然的机会。三十年代初,我离开了高中,到清华大学来念书。当时老舍先生正在济南齐鲁大学教书。济南是我的老家,每年暑假我都回去。李长之是济南人,他是我的唯一的一个小学、中学、大学“三连贯”的同学。有一年暑假,他告诉我,他要在家里请老舍先生吃饭,要我作陪。在旧社会,大学教授架子一般都非常大,他们与大学生之间宛然是两个阶级。要我陪大学教授吃饭,我真有点受宠若惊。及至见到老舍先生,他却全然不是我心目中的那种大学教授。他谈吐自然,蔼然可亲,一点架子也没有,特别是他那一口地道的京腔,铿锵有致,听他说话,简直就像是听音乐,是一种享受。从那以后,我们就算是认识了。我现在已经记不清楚我们重逢时的情景。但是我却清晰地记得五十年代初期召开的一次汉语规范化会议时的情景。当时语言学界的知名人士,以及曲艺界的名人,都被邀请参加,其中有侯宝林、马增芬姊妹等等。老舍先生、叶圣陶先生、罗常培先生、吕叔湘先生、黎锦熙先生等等都参加了。这是新中国成立后语言学界的第一次盛会。当时还没有达到会议成灾的程度,因此大家的兴致都很高,会上的气氛也十分亲切融洽。有一天中午,老舍先生忽然建议,要请大家吃一顿地道的北京饭。大家都知道,老舍先生是地道的北京人,他讲的地道的北京饭一定会是非常地道的,都欣然答应。老舍先生对北京人民之熟悉,是众所周知的。有人戏称他为“北京土地”。结交的朋友,三教九流都有。他能一个人坐在大酒缸旁,同洋车夫、旧警察等旧社会的“下等人”,开怀畅饮,亲密无间,宛如亲朋旧友,谁也感觉不到他是大作家、名教授、留洋的学士。能做到这一步的,并世作家中没有第二人。这样一位老北京想请大家吃北京饭,大家的兴致哪能不高涨呢?商议的结果是到西四砂锅居去吃白煮肉,当然是老舍先生做东。他同饭馆的经理一直到小伙计都是好朋友,因此饭菜极佳,服务周到。大家尽兴地饱餐一顿。虽然是一顿简单的饭,然而却令人毕生难忘。当时参加宴会今天还健在的叶老、吕先生大概还都记得这一顿饭吧。还有一件小事,也必须在这里提一提。忘记了是哪一年了,反正我还住在城里翠花胡同没有搬出城外。有一天,我到东安市场北门对门的一家著名的理发馆里去理发。猛然瞥见老舍先生也在那里,正躺在椅子上,下巴上白糊糊的一团肥皂泡沫,正让理发师刮脸。这不是谈话的好时机,只寒暄了几句,就什么也不说了。等我坐在椅子上时,从镜子里看到他跟我打招呼,告别,看到他的身影走出门去。我理完发要付钱时,理发师说,老舍先生已经替我付过了。这样芝麻绿豆的小事殊不足以见老舍先生的精神;但是,难道也不足以见他这种细心体贴人的心情吗?老舍先生的道德文章,光如日月,巍如山斗,用不着我来细加评论,我也没有那个能力。我现在写的都是一些小事。然而小中见大,于琐细中见精神,于平凡中见伟大,豹窥一斑,鼎尝一脔,不也能反映出老舍先生整个人格的一个缩影吗?(1)本文记叙了作者与老舍先生交往的哪几件事情? (2)文中第段“有人戏称他为北京土地”,这一对老舍先生的称呼为什么说取得好呢? (3)关于老舍先生的大事有很多,作者为什么全写了些“芝麻绿豆的小事”? (4)通过阅读本文,你认为老舍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8. (25分)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后面小题。种春风那天正好是立春。我拿着几张稿费单去邮局,心情很好。邮局人不多,前面是个小伙子,正在给家里寄钱,后面是一个70岁左右的老人,戴着个老花镜,穿着破烂又邋遢。他肯定是来取子女们的汇款的吧。他手中还拿着一张报纸,我扫了一眼,是河北农民报,我从来没读过的一份报纸。老人的外套油迹斑斑,我不由得站远了一些,以免蹭脏自己新买的“宝姿”风衣。我正戴着MP3耳机听歌呢,老人忽然伸出手来,我忙摘下耳机,他说:“姑娘,麻烦你在柜台帮我取张汇款单。”我拿了一张给他,他又说:“姑娘,你能帮我写一下吗?人老了,戴上花镜也怕写错。”我有点儿无可奈何,但看他恳请,也只好从命。“寄到哪里”我问。“就照着报纸上印的地址寄吧。”他指着巴掌大的一篇文章说。我很快看完了,那则煽情的报道原来是某村的一个小女孩,父母去县城卖菜的途中出了车祸,肇事司机至今没有消息,她只好跟着80岁的奶奶生活,学费、生活费都没有着落。“多可怜啊!”老人说。“骗你呢,大伯。这肯定是骗局。连照片都没有,哪能信?”老人很固执:“肯定是真的。以前我也寄过,人家都给回信了。你说,谁要是有活着的办法会这么求你呢?一定是过不去这个坎了,对吧,姑娘?”我抬起头来,打量着这个猛然打动了我心的老人。他其貌不扬,甚至是寒酸的,摊开的双手老茧重重。老人叹口气说:“小的时候家里穷啊,要不是别人帮我,我肯定活不到现在。人帮人是天经地义的,古人都说,投我以桃李,报之以琼瑶。”保险起见,我拨通了那家报社的电话,他们不仅知道老人的大名,还说,他每月都要寄钱来,他们对他非常感激。老人每月的退休金只有500元,但那天他寄出的钱却是300元!我有些震惊,300元对我而言无所谓,一篇小稿子而已,可对老人几乎是倾其所有。老人说:“下个月我还要寄,让她们祖孙俩起码能吃上饭。”不知为什么,我的眼角有些湿润,如果不是亲手填写这张汇款单,我真难相信一个也刚刚吃饱的人,正在把钱寄往一个更穷的地方。那一刻,我的心隐隐不安。一个买瓶CD香水就要花上千儿八百的女人,是越来越爱自己了,却对他人越来越铁石心肠。那天,我领取的稿费将近2000元,也要了张汇款单,写了同一个地址,寄去了一点儿钱。老人非常感动,一个劲地说:“姑娘,我替她们祖孙谢谢你!”我连忙摇头,哪里用他替陌生人感谢我,我才要感谢他,那种本真的善良,唤醒了我心中一度被遗忘的东西。这个社会有时是冷漠的、斤斤计较的,但只要你敢爱,敢信任,它就会是热情的、柔软的。和老人告别后,我的心头别样的温暖。外面春风乍起,心里的春天也悄悄来了,我想起三毛的一首老歌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亩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个一个梦,用它来种什么,用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1)请从文中找出描写老人外貌的句子,并说说这样写的作用。(2)文中的“我”对老人的态度前后有何不同?(3)文中划线处写到“那一刻,我的心隐隐不安。”请问“我”的心隐隐不安的原因是什么?(4)文中写老人替陌生人感谢我,我也要感谢老人。请问这两个“感谢”的具体内容分别是什么?(5)读完本文以后,你认为“春风”应该怎样种?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理解。四、 作文 (共2题;共8分)9. (3分)下面这段文字中各句均有语病,请逐一进行修改。(可以修改标点,可以调整语序,可以添加、删除或更换词语等,但不得改变原句要表达的意思)在周恩来纪念馆前,淮安实验学校的少先队员举办了“幸福童年”。少先队员代表讲述了周总理勤奋学习,立志报国的感人故事。下午,少先队员们来到城市规划馆,既了解家乡发展的宏图,又感受淮安不断发展的蓬勃生机。修改:_修改:_修改:_10. (5分)写作以“我走过_”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在横线上填上写作对象,如“雨季”“童年”“青草地”等,将题目补充完整;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