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讲稿 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第1章概论?1.1机电一体化技术?机电一体化促进制造业的现代化?机电一体化是在机械的主功能、动力功能、信息功能和控制功能上引进微电子技术,并将机械装置与电子装置用相关软件有机结合而构成系统的总称。 ?机械自动化(电气自动化)机电一体化(机械+微电子+软件)?电脑人脑(繁琐、重复性、无创造性的)?药厂自动生产线?柔性自动装配线?数控铣床?加工中心?柔性制造系统1.1机电一体化技术? (1)机电一体化技术涵义? (2)机电一体化内容技术与产品? (3)机电一体化目的提高系统(产品)的附加价值,即多功能、高效率、高可靠性、省材料省能源,并使产品结构向短、小、轻、薄化方向发展,从而不断满足人们生活的多样化和生产的省力化、自动化需求。 (1)机电一体化技术涵义?机电一体化Mechatronics(mechanics Electronics)?机电一体化三要素机械系统(机构)是基础微电子(微处理器CPU)是核心软件是系统控制中心机电一体化的特征有机械机构、有CPU、有软件(有微机、单片机、PLC等)1.2机电一体化共性关键技术?检测传感技术?信息技术?自动控制技术?伺服驱动技术?精密机械技术?系统总体技术系统的五个子系统及其功能?1计算机(微机)控制功能?2执行元件操作功能?3机构构造功能?4传感器检测功能?5动力源动力功能 2、机电一体化相关技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控制技术、传感器技术、驱动技术、计算机技术、软件技术等多种学科的技术融合在一起,紧密结合在一起。 3、机电一体化系统构成?机械系统?微电子处理系统?传感检测系统?执行元件系统?动力源 二、机电一体化促进制造业的现代化?柔性制造系统?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SIMS)?平行工程?虚拟设计、制造?敏捷制造?网络合作设计制造在制造业向全球化、网络化、集成化和智能化?加工中心?刀具库、夹具库?机器人?自动小车?立体仓库(原料库、成品库)?软性制造系统?又称计算机综合制造系统,在这个系统中,集成化的全局效应更为明显。 在产品生命周期中,各项作业都已有了其相应的计算机辅助系统,如 (1)计算机辅助设计(CAD) (2)计算机辅助制造(CAM) (3)计算机辅助工艺规划(CAPP) (4)计算机辅助测试(CAT) (5)计算机辅助质量控制(CAQ)?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就是将技术上的各个单项信息处理和制造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如MRP-等)集成在一起,将产品生命周期中所有的有关功能,包括设计、制造、管理、市场等的信息处理全部予以集成。 ?其关键是建立统一的全局产品数据模型和数据管理及共享的机制,以保证正确的信息在正确的时刻以正确的方式传到所需的地方。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omputer IntegratedMaking System,简称CIMS) 1、先进制造技术先进制造技术(AMTAdvanced ManufacturingTechnology)先进制造技术是传统制造技术不断吸收机械、电子、信息、材料、能源和现代管理等方面的成果,并将其综合应用于产品设计、制造、检测、管理、销售、使用、服务的制造全过程,以实现优质、高效、低耗、清洁、灵活的生产,并取得理想技术经济效果的制造技术的总称。 2、敏捷制造(AMAgile Manufacturing)敏捷制造是以竞争力和信誉度为基础,选择合作者组成虚拟公司,分工合作,为同一目标共同努力来增强整体竞争能力,对用户需求作出快速反应,以满足用户的需要。 3、虚拟制造(VMVirtual Manufacturing)虚拟制造利用信息技术、仿真技术、计算机技术对现实制造活动中的人、物、信息及制造过程进行全面的仿真,以发现制造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在产品实际生产前就采取预防措施,从而达到产品一次性制造成功,来达到降低成本、缩短产品开发周期,增强产品竞争力的目的。 4、并行工程(CEConcurrent Engineering)并行工程是集成地、并行地设计产品及其相关过程(包括制造过程和支持过程)的系统方法。 它要求产品开发人员在一开始就考虑产品整个生命周期中从概念形成到产品报废的所有因素,包括质量、成本、进度计划和用户要求,并行工程的发展为虚拟制造技术的诞生创造了条件,虚拟制造技术将是以并行工程为基础的,并行工程的进一步发展就是虚拟制造技术。 ?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的进一步发展方向是支持“并行工程”,即力图使那些为产品生命周期各阶段服务的专家尽早地并行工作,从而使全局优化并缩短产品开发周期。 1、以“数字化”为发展核心信息精确,信息安全,信息容量大。 包含了三大部分以设计为中心的数字制造,以控制为中心的数字制造和以管理为中心的数字制造。 2、以“精密化”将成为发展的关键所谓“精密化”,一方面是指对产品、零件的精度要求越来越高。 精密加工,细微加工,纳米加工等等。 3、突出“极端条件”,是发展的焦点“极”就是极端条件在高温、高压、高湿、强磁场、强腐蚀等等条件下工作的,或有高硬度、大弹性等等要求的,或形体上极大、极小、极厚、极薄、奇形怪状的。 4、以“自动化”技术为发展前提“自动化”从自动控制、自动调节、自动补偿、自动辨识等发展到自学习、自组织、自维护、自修复等更高的自动化水平。 5、以“成化集”为发展的方法“集成化”,一是技术的集成,二是管理的集成,三是技术与管理的集成。 6、以“网络化”为发展道路利用网络,进行产品设计、制造与生产管理等活动。 7、“智能化”是CIMS未来发展的美好前景一种高度柔性与集成的方式,借助计算机模拟的人类专家的智能活动,进行分析、判断、推理、构思和决策,取代或延伸制造环境中人的部分脑力劳动。 8、“绿色”是CIMS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是从环境保护领域中引用来的。 制造业的产品从构思开始,到设计、制造、销售、使用与维修,直到回收、再制造等各阶段,都必须符合环境保护要求。 9、CIMS的标准化在制造业向全球化、网络化、集成化和智能化发展过程中,标准化技术已迫在眉睫。 数控技术?1数控机床要解决的问题?2数控机床NC、C专用数控箱的数控机床微机平台的数控机床六轴数控加工中心(铣削中心、车削中心)? 1、两轴联动-加工平面曲线? 2、三轴联动-加工空间曲线? 3、六轴以上联动-加工任意曲面数控设备?除了制造业的数控设备外?1焊接设备?2激光切割机(刻字机)?3数控雕刻机?4数控绕线机?5数控鞋楦机焊接机器人焊接机器人焊接机器人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步骤?1明确任务?2调研?3方案拟定(设计)?4机械部件设计?5电气控制硬件设计?6控制软件设计?7组织生产、调试?8改进设计?9资料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方法?计算机辅助设计?并行工程?虚拟设计?快速响应?绿色设计?反求设计?网络合作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有着广泛的应用领域,在全球500强企业中有90%的企业均使用,它来做辅助设计,在世界上其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科技现代化和工业化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它广泛应用于?机械、建筑(如施工图)、电子、冶金、化工等设计制图?城市规划设计?室内设计也室内装潢设计?航空、航海图?服装设计与裁剪?印刷排版?CAD的发展导致了下列工具和方法的发展?线框模型实体造型?智能布线图和生产关联数据库(Intelligent wiringdiagrams andproduction linkeddatabase systems)?图形表达系统和工厂图纸和数据库(Graphically representedsystem orplant diagramsand databases)?参数化设计模型(Parametric designmodels)?实时进程模拟(Real-time processsimulation)?计算机数控(Computer NumericallyControlled(C)加载文件(工具路径指令)?有限元分析?快速原型法(Rapid prototyping)?很多CAD图纸是用应用软件通过设计草图和其他输入从头开始创建的。 其他CAD图纸是从原有的电子CAD文件,通过复制全部或部分另一个CAD文件,经过改动,然后另存为新文件得到。 只有物理形式存在的图纸(蓝图,丢失文件的设计图,等等)可以用一种“纸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到CAD转换”(图纸转换,数字化,矢量化)的程序来转为CAD文件。 平行工程?计划开发设计制造包装销售?设计工艺制造销售服务开发产品指令产品虚拟设计?虚拟设计技术是由多学科先进知识形成的综合系统技术,其本质是以计算机支持的仿真技术为前提,在产品设计阶段,实时地并行地模拟出产品开发全过程及其对产品设计的影响,预测产品性能、产品制造成本、产品的可制造性、产品的可维护性和可拆卸性等,从而提高产品设计的一次成功率。 它也有利于更有效更经济灵活地组织制造生产,使工厂和车间的设计与布局更合理更有效,以达到产品的开发周期及成本的最小化、产品设计质量最优化、生产效率的最高化。 虚拟设计绿色设计?绿色设计(GreenDesign)也称生态设计(EcologicalDesign),环境设计(DesignforEnvironment),环境意识设计(EnvironmentConsciousDesign)。 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着重考虑产品环境属性(可拆卸性,可回收性、可维护性、可重复利用性等)并将其作为设计目标,在满足环境目标要求的同时,保证产品应有的功能、使用寿命、质量等要求。 绿色设计的原则被公认为“3R”的原则,即Reduce,Reuse,Recycle,减少环境污染、减小能源消耗,产品和零部件的回收再生循环或者重新利用。 反求设计?反求设计(也称逆向设计),是指设计师对产品实物样件表面进行数字化处理(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并利用可实现逆向三维造型设计的软件来重新构造实物的CAD模型(曲面模型重构),并进一步用CAD/CAECAM系统实现分析、再设计、数控编程、数控加工的过程。 ?逆向设计的流程示意产品样件数据采集数据处理CAD/CAE/CAM系统模型重构制造系统新产品。 反求设计?逆向设计过程解析工件三维扫描-获取到的STL数据-逆逆向设计(先临三维)图册反求设计案例2第二章机械系统部件设计?传动部件及其功能要求?丝杠传动部件?滚珠丝杠传动部件?齿轮传动部件?柔性传动部件机电一体化机械系统(特点)要求?1低摩擦阻力的传动部件和导向支承部件。 ?2缩短传动链,提高传动与支承刚度。 ?3最佳传动比,减少系统等效转动惯量,提高加速性能。 ?4缩小反向死区。 ?5高刚度的支承和架体,系统小型化、高速、高可靠性。 2.1传动部件选择与设计?传动机构的作用?传递动力(扭矩)?传递运动(动作)?传递速度(转速)11按摩擦类型分滑动摩擦机构和滚动摩擦机构?滑动丝杠螺母机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制造成本低、具有自锁功能,但其摩擦阻力矩大、传动效率低(3040)。 ?滚珠丝杠螺母机构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但其最大优点是摩擦阻力矩小、传动效率高(9298),因此在机电一体化系统中得到广泛应用。 2.1.2丝杠螺母机构传动机构形式作用主要用来将旋转运动变换为直线运动或将直线运动变换为旋转运动。 212丝杠螺母机构基本传动形式?1)螺母固定、丝杆转动并移动该传动形式因螺母本身起着支承作用,消除了丝杆轴承可能产生的附加轴向窜动,结构较简单,可获得较高的传动精度。 但其轴向尺寸不易太长,刚性较差。 因此只适用于行程较小的场?2)丝杆转动、螺母移动该传动形式需要限制螺母的转动,故需导向装置。 其特点是结构紧凑、丝杆刚性较好。 适用于工作行程较大的场合。 ?3)螺母转动、丝杆移动该传动形式需要限制螺母移动和丝杆的转动,由于结构较复杂且占用轴向空间较大,故应用较少。 ?4)丝杆固定、螺母转动并移动该传动方式结构简单、紧凑,但在多数情况下,使用极不方便,故很少应用?差动传动方式2.1.3滚珠丝杠传动部件?1滚珠丝杠副的结构丝杆、螺母、滚珠和反向器(滚珠循环反向装置)特点摩擦阻力小、传动效率高、轴向刚度高、运动平稳、传动精度高、不易磨损、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不能自锁,具有传动的可逆性,在用作升降传动机构时,需要采取制动措施?2滚珠丝杠副的典型结构类型? (1)螺纹滚道截面(法向)的形状? (2)滚珠的循环方式内循环和外循环内循环方式的滚珠在循环过程中始终与丝杆表面保持接触。 内循环方式的优点是滚珠循环的回路短、流畅性好、效率高、螺母的径向尺寸也较小。 其不足是反向器加工困难、装配调整也不方便外循环有以下三种形式1)螺旋槽式2)插管式3)端盖式螺旋槽插管式端盖式1)螺旋槽式?这种结构的特点是工艺简单、径向尺寸小、易于制造。 但是挡珠器刚性差、易磨损。 2)插管式?插管式结构简单、容易制造。 但是径向尺寸较大,弯管端部用作挡珠器比较容易磨损。 3)端盖式?这种方式结构简单、工艺性好,但滚道吻接和弯曲处圆角不易准确制作而影响其性能,故应用较少。 3滚珠丝杠副的主要尺寸参数?公称直径d0?基本导程l0?行程l?丝杆螺纹全长l s?滚珠的工作圈(或列)数和工作滚珠的数量N4滚珠丝杠副的精度等级及标注方法?精度等级根据JBT316221982标准,对滚珠丝杠副的精度分成C、D、E、F、G、H六个等级,最高精度为C级,最低精度为H级?JBT316221991为 1、 2、 3、 4、 5、 7、10共七个等级,最高级为1级,最低级为10级。 滚珠丝杠副精度等级的导程误差(JBT316221982)导程精度选择检验项目2)标注方法5滚珠丝杠副轴向间隙的调整与预紧? (1)双螺母螺纹预紧调整式? (2)双螺母齿差预紧调整式? (3)双螺母垫片调整预紧式? (4)弹簧式自动调整预紧式? (5)单螺母变位导程自顶紧式和单螺母滚珠过盈预紧式6滚珠丝杠副支承方式?1)单推一单推式?2)双推一双推式?3)双推一简支式?4)双推一自由式1)单推一单推式?止推轴承分别装在滚珠丝杠的两端并施加预紧力。 其特点是轴向刚度较高,预拉伸安装时,预紧力较大,但轴承寿命比双推一双推式低。 2)双推一双推式?两端分别安装止推轴承与深沟球轴承的组合,并施加预紧力,其轴向刚度最高。 该方式适合于高刚度、高转速、高精度的精密丝杠传动系统。 但随温度的升高会使丝杠的预紧力增大,易造成两端支承的预紧力不对称。 3)双推一简支式?一端安装止推轴承与深沟球轴承的组合,另一端仅安装深沟球轴承,其轴向刚度较低,使用时应注意减少丝杠热变形的影响。 双推端可预拉伸安装,预紧力小,轴承寿命较高,适用于中速、传动精度较高的长丝杠传动系统。 4)双推一自由式?一端安装止推轴承与深沟球轴承的组合,另一端悬空呈自由状态,故轴向刚度和承载能力低,多用于轻载、低速的垂直安装的丝杠传动系统。 各支承方式特性比较方式刚度精度轴承寿命适用单-单224刚度特高双-双113高精度、高刚度、高速双-简332中速、长行程、高精度双-自441低速、?轴承的组合安装支承?制动装置?超越离合器器7滚珠丝杠副的密封与润滑?防尘密封圈或防护套密封作用防止灰尘及杂物进入丝杠形式接触式非接触式?润滑作用提高耐磨性、传动效率、维持传动精度、延长使用。 方式脂润滑油润滑8滚珠丝杠副的选择方法? (1)结构选择润滑防尘间隙预紧? (2)结构尺寸公称直径与强度刚度有关基本导程大大承载能力强、移动速度大;小传动精度高螺纹长度长长/径比30? (3)选择的步骤?1)承载能力?2)压杆稳定性?3)刚度验算?4)速度计算n丝杠转速v移动速度060?nv?060?tna?2.1.2齿轮减速器?作用扭矩、转速和转向的变换?1齿轮传动形式?2最佳传动比的确定令得i最大值?1)重量最轻原则?等齿宽等模数?其他2)输出轴转角误差最小原则四级为例最末级i4取大些,最后一个齿轮的精度取高些。 ?3)转动惯量最小原则等效惯量因为所以得因此得同样方法得等齿宽等模数其他实际先小后大?原则的运用? (1)对于要求体积小重量轻的齿轮传动系统,可用重量最轻原则。 ? (2)要求运动平稳、起停频繁和动态特性好的齿轮传动系统,可用最小等效转动惯量和总转角误差最小原则。 ? (3)对于要求传动精度高的齿轮传动系统,可用输出轴转角误差最小原则。 ? (4)要求降低振动和噪音的齿轮传动系统的各级传动比采用不可约的比数。 ? (5)大传动比系统可采用行星轮系或谐波齿轮传动。 ?3谐波齿轮传动?1)工作原理?谐波齿轮结构谐波齿轮减速器?2)传动比得? (1)? (2)0?r?0?g? (3)谐波齿轮的选型标注?实例1:i=80,电机n=1500,P=450w?选XB100?选n=3000rpm的电机?选XB80?必须通过用转矩计算(传递的功率与转速有关)扭矩计算实例.87N260150013.32450?输入TN3.2298087.280?输入输出T TN43.160300013.32450?输入TN T T6.1148043.180?输入输出? (4)轮系传动? (4)齿轮间隙调整?圆柱齿轮?偏心套法?轴向垫片法?双片薄齿轮错齿法?斜齿轮?同步带传动?钢带传动?钢丝传动小结?传动部件?丝杠螺母传动部件1滑动摩擦、滚动摩擦。 2四种传动结构形式3滚珠丝杠传动设计?( (1)滚珠丝杠副的结构 (2)滚珠丝杠副的典型结构类型 (3)滚珠丝杠副的主要尺寸参数( (4)滚珠丝杠副的精度等级及标注方法 (5)滚珠丝杠副轴向间隙的调整与预紧( (66)滚珠丝杠副支承方式( (7)滚珠丝杠副的密封与润滑 (8)滚珠丝杠副的选择方法【结构选择、结构尺寸、设计计算(承载能力杆稳定性刚度验算)】?齿轮传动部件?1齿轮传动部件作用2齿轮传动形式、最佳传动比的确定。 ?3确定各级传动比重量最轻原则、输出轴转角误差最小原则、转动惯量最小原则。 ?原则的运用方法(五点)。 ?4谐波齿轮传动传动比?5齿轮间隙调整?柔性传递? (4)齿轮间隙调整?圆柱齿轮?偏心套法2.2导向支承部件的选择与设计?导向支承部件的作用: (1)支承 (2)限制运动部件按给定的运动要求 (3)和规定的运动方向运动。 1导轨副的种类直线导轨副运动方向为直线回转运动导轨副运动方向为回转?导轨形式按摩擦类型分类型 (1)滑动导轨 (2)滚动导轨 (3)流体介质摩擦导轨按其结构特点可分为?开式(借助重力或弹簧弹力保证运动件与承导面之间的接触)导轨?闭式(只靠导轨本身的结构形状保证运动件与承导面之间的接触)导轨。 2.2.1导轨的基本要求1导向精度 (1)导轨垂直面直线度 (2)导轨水平面直线度 (3)导轨扭曲度2刚度3精度保持性4运动平稳性5温度敏感性6结构工艺性(满足六点定位原理理)2.2.2滑动导轨副的结构及其选择1导轨副的截面形状及其特点2轨道副的组合形式3轨副间隙的调整4导轨副材料的选择5提高导轨副耐磨性的措施1导轨副的截面形状及其特点?三角形导向精度高,磨损后自动补偿。 导轨的水平与铅垂误差互相影响;用于对水平精度要求高,需要自动补偿的场合。 ?矩形结构简单,承载大,刚度高。 水平与铅垂方向误差互相不影响;磨损不能自动补偿,摩擦力和接触变形比三角导轨小;用于载荷大时?燕尾形结构紧凑,可承受颠覆力矩;磨损后不能自动补偿,需调整;刚度差,摩擦力大,制造维修不方便;用于运动速度不高,受力不大,高度受限制的场合.?圆形制造方便,磨损后,不能补偿;承载轴向载荷的场合2导轨副的组合形式? (1)双三角形导轨? (2)矩形和矩形组合导轨? (3)三角形和矩形组合导轨? (4)三角形和平面导轨组合导轨? (5)燕尾形导轨及其组合( (1)双三角形导轨特点导向性好、精度保持性好(磨损能自动补偿)接触刚度好。 缺陷工艺性差(导轨的四个表面难以完全接触)应用场合高精度机床 (2)矩形和矩形组合导轨特点承载面和导向面分开、刚性好,工艺性好,调整和制造简单应用场合能承受较大的载荷和颠覆力矩 (3)三角形和矩形组合导轨特点兼有导向性和刚性、制造方便缺陷磨损不均匀、对位置精度有影响应用场合能承受颠覆力矩 (4)三角形和平面导轨组合导轨特点兼有导向性和刚性、结构简单制造方便。 缺陷不能承受颠覆力矩应用场合只有铅垂方向(向下)力 (5)燕尾形导轨及其组合特点结构紧凑高度小、摩擦力大,制造不便缺陷结构复杂、工艺性差应用场合:运动速度不高、受力不大、高度受限制的场合.3导轨副间隙的调整导轨不同的截面的调整方法?三角形:上滑面自动修正;下滑面压板或调整垫片。 ?矩形:分别调整水平和铅垂方向的间隙;(修刮压板或调整垫片厚度、调整螺钉)?燕尾形:同时调整水平和铅垂方向;(镶条或垫片厚度、调整螺钉)?圆形:不能调整。 4导轨副的材料类别性能材料铸铁耐磨性和减振性好,热稳定性高,易于铸造和切削加工,成本低。 灰铸铁、高磷铸铁、低合金铸铁、稀土铸铁等钢淬硬钢耐磨性比铸铁提高5-10倍。 45,40Cr20Cr,15有色金属耐磨性。 黄铜、锡青铜、铝青铜、锌合金、硬铝、铸铝塑料(树脂)自润滑、低摩擦、动静摩擦系数差别小、吸振、刚性好、简单长命、低成本。 锦纶和酚醛夹布塑料、环氧树脂、聚四氟乙烯不同情况下摩擦系数有润滑无润滑?钢-铸铁0.05-0.150.3-0.3?钢-黄铜0.030.19?钢-青铜0.1-0.150.15-0.18?钢-铝0.020.17?铸铁-青铜0.160.28?黄铜-黄铜0.020.17?铝-钢0.020.3?聚四氟乙烯0.04(自润滑)5提高导轨副耐磨性的措施影响因素摩擦系数(材料,润滑)摩擦力(压力,摩擦系数)压比(压力、接触面积)磨损(表面质量)设计、制造中采取的措施结构、材料、热处理、加工质量。 (1)选择导轨材料和材料搭配材料铸铁、钢、有色金属、塑料铸铁耐磨、减振、热稳定、易加工和低成本钢耐磨性好( 45、40Cr、20Cr、20CrMoTi、15)HRC52-58HRC56-62有色金属耐磨性(防锈)黄铜锡青铜锌合金铝青铜铸铝塑料耐磨性环氧树脂聚四氟乙烯(摩擦系数小)搭配支承导轨材料动导轨材料铸铁铸铁、有色金属、塑料淬火铸铁铸铁淬火钢 30、40(多用于圆柱导轨)20Cr40Cr铸铁(TH200TH300)或青铜 (2)合理热处理的措施?动静导轨热处理后的硬度差20-40HB。 ?中碳钢 45、40Cr HRC52-58。 低碳钢20Cr、20CrMoTi、15HRC56-62。 ?淬硬层(磨后)不低于1.5毫米。 (3)提高加工质量措施?提高导轨加工精度直线度(水平面、铅垂面)平行度(扭曲度)?改善导轨表面粗糙度。 ( (4)结构措施?镶装导轨镶钢导轨、镶装塑料导轨、镶装有色金属导轨?减小比压减轻运动部件的质量、增大导轨支承面积?卸荷结构承载和导向作用面分开。 镶装导轨1-钢导轨2-机身、机架卸荷导轨 3、5和6导向面 2、 4、5承载面2.3旋转支承的选择和设计?1.旋转支承的作用对旋转部件起支承和导向(限制运动的性质与方向)作用。 ?2.旋转支承的基本要求方向精度、置中精度、摩擦力矩、载荷大小、温度影响、耐磨性、抗振性、成本。 ?3.旋转支承的种类按摩擦性质分类 (1)滑动摩擦 (2)滚动摩擦 (3)流体介质支承 (4)弹性支承2.3.1旋转支承的基本要求 (1)置中精度(最大中心误差) (2)方向精度(轴的最大偏角) (3)摩擦力矩 (4)载荷大小 (5)温度影响 (6)耐磨性 (7)抗振性 (8)成本)()(21min maxZ Kdz DKdD C?L C/tan?2.3.2旋转支承的种类 (1)滑动摩擦 (2)滚动摩擦 (3)流体介质支承 (4)弹性支承2.3.3圆柱支承 (1)摩擦力 (2)方向精度和置中精度 (3)温度影响圆柱支承结构?运动式圆柱支承结构半运动式圆柱支承结构特点较高的运动精度和置中精度;较大的承载能力。 (1)摩擦力22213231031d dddfF Tq?a fFTQ?1630?rE EFaQ)11(81.8推颈?f fffd Ff Tp27.157.12/0?圆柱颈向载荷轴向载荷球面轴向载荷 (2)方向精度和置中精度置中精度任何截面上运动件中心与支承件中心产生的最大中心之间的偏差程度方向精度运动件转动时,其轴线与支承件轴线产生的倾向程度)()(21min maxZ Kdz DKdD C?L C/tan? (3)温度影响线膨胀系数(材料搭配):淬火钢0.000012/铸铁0.0000104/合金钢0.000020/黄铜0.0000192/)(1)(100t td tt DXZ ZK K?圆锥支承填入式滚动支承2.4轴系部件设计?1轴系设计基本要求1)旋转精度2)刚度轴系的刚度3)抗振性(强迫振动和自激振动)4)热变形5)轴上零件的布置?2轴系的轴承选择1)标准滚动轴承2)非标滚动轴承3)静压轴承(动压轴承、静动压轴承)?3提高轴系抗振性的措施1)提高轴系的旋转精度2)提高轴系组件的抗振性3)采取温度控制 (1)轴系设计基本要求1)旋转精度2)刚度轴系的刚度3)抗振性(强迫振动和自激振动)4)热变形5)轴上零件的布置1)旋转精度旋转精度是指在装配之后,在无负载、低速旋转的条件下,轴前端的径向跳动和轴向窜动量。 原因其大小取决于轴系各组成零件及支承部件的制造精度与装配调整精度。 危害影响轴系运动精度。 措施提高零件制造精度和装配精度。 在工作转速下,其旋转精度即它的运动精度取决于其转速、轴承性能以及轴系的动平衡状态。 2)刚度轴系的刚度原因载荷为弯矩、转矩时。 相应的变形量为挠度、扭转角,其刚度为抗弯刚度和抗扭刚度。 轴系受载荷为径向力(如带轮、齿轮上承受的径向力)时会产生弯曲变形。 危害引起扰度或转角误差,影响传动精度或位精度。 措施必须进行刚度验算。 3)抗振性轴系的振动表现为强迫振动和自激振动两种形式。 原因有轴系组件质量不匀引起的不平衡、轴的刚度及单向受力等;危害直接影响旋转精度和轴承寿命。 影响传动精度和位置精度。 措施对高速运动的轴系必须以提高其静刚度、动刚度、增大轴系阻尼比等措施来提高轴系的动态性能,特别是抗振性。 4)热变形原因轴系的受热会使轴伸长或使轴系零件间隙发生变化。 危害影响整个传动系统的传动精度、旋转精度及位置精度。 又由于温度的上升会使润滑油的粘度发生变化,使滑动或滚动轴承的承载能力降低。 措施因此应采取措施将轴系部件的温升限制在一定范围之内。 5)轴上零件的布置原因轴上传动件的布置是否合理对轴的受力变形、热变形及振动影响较大。 危害影响主轴前端运动精度和位置精度。 措施作受力分析,合理布置轴上零件位置和采用卸荷结构。 (2)轴系的轴承选择1)标准滚动轴承深沟球轴承、双列向心短圆柱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推力轴承。 2)非标滚动轴承3)静压轴承(动压轴承、静动压轴承) (1)提高轴系的旋转精度?轴承(如主轴)的旋转精度中的径向跳动主要原因被测表面的几何形状误差;被测表面对旋转轴线的偏心;旋转轴线在旋转过程中的径向漂移等因素引起。 ?轴系轴端的轴向窜动主要原因被测端面的几何形状误差;被测端面对轴心线的不垂直度;旋转轴线的轴向窜动。 提高其旋转精度的主要措施有提高轴颈与架体(或箱体)支承的加工精度;用选配法提高轴承装配与预紧精度;轴系组件装配后对输出端轴的外径、端面及内孔通过互为基准进行精加工。 ? (2)提高轴系组件的抗振性?轴系组件有强迫振动和自激振动,前者由轴系组件的不平衡、齿轮及带轮质量分布不均匀以及负载变化引起的,后者是由传动系统本身的失稳引起的。 ?提高其抗振性的主要措施有提高轴系组件的固有振动频率、刚度和阻尼。 对轴系的主要零部件均应进行静态和动态平衡,选用传动平稳的传动件、对轴承进行合理预紧等。 采用吸振、隔振和消振装置。 ? (3)采取温度控制,减少轴系组件热变形的影响。 合理选用轴承类型和精度。 并提高相关制造和装配的质量。 采取适当的润滑方式可降低轴承的温升。 采用热隔离、热源冷昂和热平衡方法以降低温度的升高,防止轴系组件的热变形。 2.5机架与箱体部件设计?机座或机架的作用及基本要求?机座或机架设计要点2.5.1机座或机架的作用及基本要求?1作用支承其他零件(重力和工作载荷)、各零件的安装基准(保证各零件之间的相对位置)?2特点尺寸大、结构复杂、加工面多、精度高?3要求? (1)静刚度、动刚度(抗震性)要求提高静刚度增加阻尼减少质量(提高固有频率)隔振措施? (2)热变形?控制环境温度、控制热源(减少发热和加强散热)、减少摩擦?采用热对称(变形对称)?采用热平衡,减少各处的温差。 ? (3)稳定性(精度保持性)?自然时效、人工时效。 ? (4)结构工艺性? (5)人机工程? (6)对环境的影响3执行元件的选择?执行元件的要求(可控性、可与计算机接口联接)转角可控、?执行元件的种类?执行元件的选择?执行元件的驱动及其接口2.5.2机座或机架设计要点? 一、铸造机座? (1)提高本身的刚度?合理选择截面形状和尺寸?合理布置肋板和加强筋?合理开孔或加盖肋板和加强肋形式? (2)提高接触刚度表面粗糙度、加筋板等? (3)机座的模型刚度试验或计算?用机座缩小的模型做刚度试验?用有限元分析计算机座的刚度及动态特性? (4)结构工艺性结构工艺性? (5)材料?铸铁?钢?其他材料(花岗岩、大理石、陶瓷等)? 二、焊接件?钢板、角钢、型钢等焊接而成? 三、铝合金型材?用铝合金型材与连接件组合而成3执行元件的选择?执行元件的要求?执行元件的种类?执行元件的特点选择?执行元件的驱动及其接口执行元件的要求电可控性(角位移、转矩、转速等)(应用电压、电流、脉冲控制等)可与计算机接口联接(宜于计算机连接)响应迅速、反应灵敏(惯性小动力大)体积小重量轻便于安装与维修执行元件的种类?电气式电磁式电动机伺服电机(交流、直流)步进电机变频电机力矩电机电磁铁其他压电元件、双金属片、形状记忆合金?液压式液压缸、液压马达?气压式气缸、气压马达?执行元件的特点与选择?伺服电机(交流)角位移控制、恒转速控制、恒转矩控制(可双目标控制)(低速大转矩、高速恒功率)?步进电机角位移控制(低速大转矩)?变频电机恒转速控(低速恒转矩,高速恒功率)?力矩电机恒线速度控制(恒转矩)常用可控电机的特点与选择控制电机控制特点动力特性传动比计算选择主参数伺服电机角位移控制恒转速控制恒转矩控制制低速大转矩高速恒功率0-电机最大功率步进电机角位移控制制低速大转矩静扭矩变频电机恒转速控低速恒转矩,高速恒功率0-211S2n n2,1?(过阻尼)系统稳定2=1n2,1S?(临界阻尼)临界状态3111j S2n n2,1?(欠阻尼)衰减阻尼,系统稳定,有超调。 小响应速度快,但超调量大,系统的稳定性和响应的平稳性差。 4=0n2,1j S?(无阻尼)系统处于稳定与不稳定的临界状态,单位阶跃函数的响应为等幅振动,共振频率为n。 一般超调量1.525%取0.40.855传递函数的极点与零点传递函数分子多项式的根称为零点;Zi(I=1,2,m)。 传递函数分母多项式的根称为极点;Pi(I=1,2,n)。 则传递函数写为)()()()( (0)(2121nmP SP SP SZS ZS ZS bsG?分母多项式n nnna Sa Sa S?111称为系统的特征方程,其根称为特征根,与上述极点是一致的,反映了系统的共振点。 注为简化系统,一般将高阶系统简化成二阶系统,来近似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采购成本控制策略制定指南
- 一年级书信给老师的一封信150字7篇范文
- 早期阅读小鸟和大树课件
- 市场推广和联合营销合同书内容
- 人类请高抬贵手700字(12篇)
- 2025年日语J.TESTT级试卷
- 早孕健康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三支一扶考试公共基础知识备考与模拟试卷
- 纪委监督检查知识培训课件
- 清华中学数学试卷
- 呼吸衰竭完整课件
- 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含答案)
- 变配电运维职业技能(中级)等级培训题库
- 矿山隐蔽致灾普查治理报告
- 实心球课件教学课件
- 齐河经济开发区马寨小区安置楼工程临时用电组织设计(5月10日改)
- 220kV变电站土建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规划(第二版)
- 《计算机网络技术》(第三版)教学指南
-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练习试题含答案(全册)
- 机关党建与企业党建共建协议书范本
- 马凡综合征个案护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