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考评卷说09年高三生物高考答题.ppt_第1页
从高考评卷说09年高三生物高考答题.ppt_第2页
从高考评卷说09年高三生物高考答题.ppt_第3页
从高考评卷说09年高三生物高考答题.ppt_第4页
从高考评卷说09年高三生物高考答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重视课堂养成教学 提高学生答题应试技巧 连城一中傅四兰 contents 学生答题中暴露出的问题 1 从阅卷规则中试论答题技巧 提高学生答题应试的几点建议 2 2008考题分析及有关数据 2008高考理综生物试题及评分细则 二 2008考题分析及有关数据 选择题1答题分布 二 2008考题分析及有关数据 选择题2答题分布 二 2008考题分析及有关数据 选择题3答题分布 二 2008考题分析及有关数据 选择题4答题分布 二 2008考题分析及有关数据 选择题5答题分布 二 2008考题分析及有关数据 反映 对基本概念 原理掌握不到位 知识网络不完整 复习应加强主干知识 核心概念 建立完整网络体系结构 思考 选择题虽然简单 但是得分情况仍然不够理想 每大题均改两次 两次的评卷误差在该题总分的1 6内才有效 雷同卷要慎重处理 问题卷是指不按规定的笔答题或不按规定的区域答题造成无法阅卷的试题 二 2008考题分析及有关数据 简答题的评分原则 二 2008考题分析及有关数据 30题满分24分平均分 13 39难度系数 0 56全题判断分 11分 大大降低试题难度 二 2008考题分析及有关数据 如1 该曲线只体现了幼根在某种条件对矿质元素的输出或积累量 如2 幼根会向不同部位向茎叶输出矿质元素 当外界外界溶液浓度变化时 也可能影响对矿质元素的吸收 当能量不足时 也会有影响 如3 单只曲线b只表示输出量或积累量 而不能知道相应的积累量或输出量 而无法确定吸收量 本题特点 依据题意 自建概念 考察思维的迁移能力 识图能力 30题 1 小题学生常见错误 不能正确识图 单一识图错误 不知所云 思维混乱 纵坐标识图错误 二 2008考题分析及有关数据 如4 b曲线在20 60mm部位在大麦幼根相应部位变化不大 无法判断b为输出量还是积累量如5 不同部位的幼根 吸收的矿物质量不同 如6 b曲线在20 60mm部位在大麦幼根相应部位积累量趋于平衡 无明显变化 30题 1 题学生常见错误 不能正确识图 根本不知图意 瞎蒙 量大 识图点错误 与曲线的走势无关 二 2008考题分析及有关数据 如7 吸收量 积累量 输出量 所以还需要知道吸收量 如8 从b曲线中只能看出幼根对某矿质元素的输出或积累的量 却无法确定离根顶端的距离 所以只依据b曲线不能确定 如9 没有进行对照 若没有这种必须矿质元素的图像与b相比 不能确定 30题 1 题学生常见错误 不能正确识图 自建概念错误 不会识图 输出 a 积累 b 距离的考虑 人数不少 错误引入对照 二 2008考题分析及有关数据 如10 能 用相同部位的幼根对矿质元素的输出量加上相应部位的积累量极为该部位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量 如11 只测到积累量或输出量中一种 无法计算植株全部吸收矿质元素 应测积累量和输出量才可以 如12 在确定积累量的时候 还要知道他的输出量 才能确定幼根的吸收量 30题 1 题学生常见错误 不能正确识图 前后矛盾 如何判分 量较大 如何判分 没有明确其中量的关系 二 2008考题分析及有关数据 如13 要确定幼根该部分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量 必需用相应部分的积累量减去输出量 而b曲线只能表达其中一种含义 不能涵盖所有的信息 需要再测定输出量 才可以 所以无法确定 30题 1 题学生常见错误 不能正确识图 不着边际打 官腔 啰嗦胡扯 二 2008考题分析及有关数据 30题 2 一般情况下 土壤中该矿质元素的浓度比根细胞中的浓度低 错误率45 所以 幼根表皮细胞通过主动运输15 方式吸收土壤中的矿质元素 缺氧条件下 根对该矿质元素的吸收量降低 原因是缺氧呼吸作用降低 产生能量少 主动运输需要能量65 70 主动运输 较多 渗透作用15 蒸腾作用 蒸腾拉力10 主动 呼吸作用 交换吸附 个别 有氧呼吸 自由扩散 渗透吸水 顶端优势反映 对基本概念 原理掌握不到位 复习应加强主干知识 核心概念教学 二 2008考题分析及有关数据 如1 在缺氧条件下 幼根的呼吸作用减弱 导致运输矿质元素的能量减少 如2 没有氧气 就没有充足的能量提供 如3 缺氧 根进行无氧呼吸 产生的能量减少 所以主动运输减弱 30题 2 题学生常见错误 想当然认为主动运输需要能量 不完整做答 如何判分 缺氧 无氧呼吸 二 2008考题分析及有关数据 如4 缺氧条件下 酶活性降低 根吸收矿质元素不多 而且缓慢 且主动运输的能量不够 如5 缺氧 使光合作用能力下降 运输矿质元素的动力减小 吸收矿质元素的量减少 如6 缺氧时 该植物产生的co2少 蒸腾作用减弱 蒸腾压力减少 30题 2 题学生常见错误 不少人分析到酶的作用 分析光合作用 概念混淆 分析蒸腾拉力 数量不少 概念混淆 二 2008考题分析及有关数据 如7 缺氧时 根的气孔关闭 呼吸量减少 所以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量减少 如8 缺氧时 进行无氧呼吸 产生酒精 有可能使细胞烂根 根吸收矿质元素量减少 如9 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需要载体和能量 在缺氧时 两者都减少 30题 2 小题学生常见错误 概念混淆 死读书 不会应用 读死书 就书而书 二 2008考题分析及有关数据 30题 3 若大麦吸收矿质元素不足 老叶首先表现缺乏该矿质元素的症状 说明该矿质元素能 能 不能 被植物体再度利用 在不同的生长发育时期 大麦对该矿质元素的需要量不同 相同 不相同 4 该大麦根大量吸收该矿质元素的部位与大量吸收其他矿质元素的部位相同 相同 不相同 该部位称为成熟区 成熟区 错误率高87 概念错误 表达错误 分生区 伸长区 根冠 维管束鞘细胞 液泡筛管 导管 木质部 韧皮部根毛 成熟区根毛 细胞成熟区 成熟叶端区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 根尖成熟区细胞 根毛部 根毛成熟区 二 2008考题分析及有关数据 30题 1 中能进行兴奋传递的是2 4 填写标号 能进行兴奋传导的是1 3 填写标号 错误率 28 常见错误 2 3 1 41 3 2 44 3 2 1 正确理解概念传导 指的是在一条神经元的神经纤维上的双向传导 传递 而兴奋传递是指上一神经元的兴奋通过突触结构传到下一神经元的单向传递过程 二 2008考题分析及有关数据 30题 2 右肌肉兴奋时 其细胞膜内外形成的局部电流会对 的神经纤维产生刺激作用 从而引起 的神经纤维兴奋 3 直接刺激 会引起收缩的肌肉是左肌肉 右肌肉 局部 膜内外环形 局部回路 逆向 反向 回路 双向 感应 单向 神经电流 外负内正 外正内负 静止 环形 正负 正 负 动作 运动 瞬息 负离子 电位差刺激 兴奋 兴奋刺激 促进 抑制 电刺激 传导 带动 反射 协同 兴奋促进 刺激性作用 激刺 刺击 二 2008考题分析及有关数据 2 右肌肉兴奋时 其细胞膜内外形成的局部电流会对 的神经纤维产生刺激作用 从而引起 的神经纤维兴奋 3 直接刺激 会引起收缩的肌肉是左肌肉 右肌肉 左肌肉 右肌肉 极少人提到右肌肉 错误率极高 没有理解题目提示 肌肉受刺激前后内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和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一样 神经细胞与肌肉间的接头与突触结构类似 反而因为提示 错误认为 与右肌肉存在突触结构 二 2008考题分析及有关数据 31题 18分 平均得分 9 3难度系数 0 52 题目简单 但得分率不高 最后一题至少将增加0 1的难度系数 二 2008考题分析及有关数据 31题 1 题常见错误 能 因为f1体现母本性状 种皮是母本的细胞质遗传 不能 因为性状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能 根据孟德尔定律会出现其它性状 不一定 因为种皮是由母本决定 f1植株播种后 长出的植株不都是黄种皮 不是 因为f1的基因中含有所需的各种基因 三对基因是自由组合 所以可出现其它表现型植株 二 2008考题分析及有关数据 2 能 根据孟德尔定律 可得到隐性性状 多代自交即可得到绿苗松穗白种皮的品种 3 若穗型为母系遗传 f2中紧穗黄种皮 紧穗白种皮 3 1若穗型不为母系遗传 f2中紧黄 紧白 松黄 松白 9 3 3 1表现型用基因型表示 31题 2 3 题常见错误 二 2008考题分析及有关数据 4 如果杂交失败 导致自花受粉 则子代植株的表现型为绿苗紧穗白种皮 基因型为aabbdd 如果杂交正常 但亲本发生基因突变 导致f1植株群体中出现个别紫苗松穗黄种皮的植株 该植株最可能的基因型为aabbdd 发生基因突变的亲本是母本 如果用上述父本与母本杂交 是使用父本的花粉对母本的雌蕊授粉 如果杂交失败而导致自花授粉 就只会有母本的自花授粉 有一定难度 aabbdd 错误率高 母本 错误率不高 本身就是50 概率 31题 4 题常见错误 三 学生答题中暴露出的问题 一 概念混淆 基本原理掌握不到位 二 审题草率 三 理解 分析 处理信息能力不足 不能正确识图 近四年高考生物非常重视识图能力的考查 四 知识的联结与迁移 运用能力薄弱 关键在冷静 沉着 细心 也是判断考生良好心理品质的依据 课堂教学过程中应收集典型题型加强审题方法的指导和训练 引导学生注意对审题方法的总结与提升 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 三 学生答题中暴露出的问题 1 语言表达混乱 缺乏条理 文字表达能力较差 表述不到位 不严密 不完整 2 词不达意 答非所问 3 没有规范使用生物学专业用语 出现错字 别字 4 书写不清晰 看不清 甚至难以阅读 建议教育学生平时要注意书写的规范性 要求字迹清晰 工整 写错字时不能在原字上涂改 应划掉后重写 五 表达问题相当严重 四 从阅卷规则中试论答题技巧 评卷工作是一项任务很重的工作 尤其是网上阅卷 更是对阅卷老师的双重考验 除了要保证评卷质量外 评卷速度对评卷任务的完成有决定性的影响 所以评卷速度都很快 对考生而言 第一印象至关重要 四 从阅卷规则中试论答题技巧 一 可能存在的错误认识 第一 不会也要蒙 浪费时间 能答则答 不能答也要想好答上几点 让人知道你在努力 徒劳无功 第二 过于详尽 罗罗嗦嗦或者层次混乱 条理不清 要确定幼根该部分对矿质元素的吸收量 必需用相应部分的积累量减去输出量 而b曲线只能表达其中一种含义 不能涵盖所有的信息 需要再测定输出量 才可以 所以无法确定 不着边际 啰嗦胡扯 四 从阅卷规则中试论答题技巧 二 适应网上评卷的一般要求 1 必须用0 5毫米的黑色签字笔作答 不得使用铅笔 红笔 钢笔或圆珠笔等 书写时字迹要工整 清晰 字体和答题行距不宜过密 2 必须在答题卡上指定的题号位置作答 题号顺序不能颠倒或错位 否则 可能造成错位的答题内容无效 这是因为考生答卷经扫描 切割后发给相应的评卷教师 3 必须在该题答题区域的矩形边框内作答 上下左右均不得超出边框 超出矩形边框的答题内容将不被计算机显示 也将无法评分 四 从阅卷规则中试论答题技巧 二 适应网上评卷的一般要求 4 尽量少涂改 实在要修改 把原字划掉重写 5 可能会直接影响阅卷人的情绪和判断 卷面整洁 字迹清楚 大小适宜 千万不要一直涂抹成黑黑的一片 应事先打好腹稿 不要仓促下笔 甚至有些考生为零乱的的段落标上段落符号 阅卷老师就会毫不留情地扣分 四 从阅卷规则中试论答题技巧 网上阅卷的一般过程 6 答出答题眼是多得分的关键 考生要在最短时间内 让阅卷老师把自己的答题定在 高档 上 力争30秒内打动阅卷教师 四 从阅卷规则中试论答题技巧 简明扼要 写出答题眼 为了提高评卷效率 评卷老师在阅卷中往往只看要点 尤其是看一些关键词是否答出 有则得分 无则丢分 因此平时答题训练时就要养成好的习惯 将关键词 句放在答案的最前面 而且醒目 让评卷老师一目了然 四 从阅卷规则中试论答题技巧 本题文字表述中的答题眼 30 吸收量 输出量 积累量主动运输需要能量 呼吸作用降低 产生能量减少 31 f1是杂合体 f2性状分离 f1是杂合体 9 3 3 1 四 从阅卷规则中试论答题技巧 7 答卷字数适中 一般情况下 分析性小题的字数不宜太多 一个要点尽量不要超过三行为宜 论述性大题的字数可稍长些 但记住一定要要点清晰 条理清楚 不要下笔千言 不切主题 8 答案要点不可混乱 将要点条理化 序号化 通篇答案没有分点 没有序号 使阅卷老师费时 费眼力 产生厌倦情绪 大大影响了得分率 五 提高学生答题应试的几点建议 一 加强识图能力的培养 读图时代的必要能力 新课程插图大体分类 结构图 自然条件下模式图 结构 原理 人为 模式 又叫示意图概念图 图表 数据表 饼图 折线图 柱形图 1 让学生自己看图 帮助学生增强读图能力 2 培养学生在读图中发现问题的能力 3 教会学生一般的读图方法 教师示范要注意 条理清晰 注意顺序 善于启发 如 同一植物对不同矿质离子的吸收不一样不同植物对同一矿质离子的吸收不一样同一植物对水和离子的吸收不一样 三组变量 不同离子 不同植物 实验前后浓度 五 提高学生答题应试的几点建议 二 回归基本概念 构建完整知识网络 1 根据考试大纲的要求建立完整的知识网络 2 运用概念图掌握基本概念 如 渗透作用 主动运输 局部电流 局部电流回路 成熟区 根毛 杂合体 性状分离 基因型 表现型等 五 提高学生答题应试的几点建议 三 培养学生正确的表达书写能力 重视文字表达 关键仍在于教师应做到以身作则 通过表率作用让学生养成严谨的语言表达习惯 五 提高学生答题应试的几点建议 1 正确评卷 引导学生做题时正确表达 3 教师平时教学活动时的语言及书写要规范 精炼 到位 起示范作用 表述时宜专业术语化不宜俗语 口语化 2 讲评试卷时告知学生得分点分布情况 严格答题习惯 选用最佳答案答题 讲评时展示学生错误表达的 起到警醒的作用 对教学的启示 平时练习时 很多学生懒得动笔写 而只是在脑子中做个大致的答案 殊不知这样的答案往往是很不严谨的 漏洞很多 也没法认真推敲 而且也不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 只有写出来才能真正发现问题 4 给足书写的时间与空间 让学生写出来 例如 关于酶活性受温度影响的实验设计 学生们都知道利用不同温度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