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大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doc_第1页
河大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doc_第2页
河大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doc_第3页
河大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doc_第4页
河大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河大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模拟试卷一、 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46分)1. (8分)词语默写。chniqunxing热_狭_释滑_zhngchu chngy yhu_显_神采_落日余_2. (12分)古诗文默写。_ ,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沉舟侧畔千帆过,_。(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_ ,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念天地之悠悠,_。(陈子昂登幽州台歌)杜牧在赤壁中对历史表达了独到的见解,借史事来慨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诗句是:_ , _。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怀念、美好祝愿的词句是:_ , _。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中与欧文的“志同道合的人是不需要永远在一起的”意思一致的句子:“_ , _。”与朱元思书中写富春江水流之急的句子是_ , _。3. (6分)默写填空。(1)_,志在千里。_,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2)风声一何盛,_!(刘桢赠从弟其二)(3)“临沧海”化用_(人名)步出夏门行中的“_,_”。4. (15分)专题与语文综合实践活动(1)同学们搜集到如下资料,请你阅读分析后得出一个结论。(不超过30个字)材料一:“汉语热”在世界各地迅速升温,日前全球已有210所“孔子学院”(国外学习汉语的学校)。日本每五六个人中就有一个人在练习汉字书法,韩国练习汉字书法的民众逾十万人。材料二:在我国一个有600多人参加的高级翻译大赛中,许多选手英译汉时错字连篇,词不达意,词汇贫乏。在一等奖空缺的情况下,文字流畅、词汇丰富的二等奖得主竟然是一个土生土长的新加坡人。材料三:国内某网站做了“我国汉字应用现状”调查,数据统计如下:调查内容喜欢敲键盘不愿动笔写提笔常忘字常写错别字字体不美观从未练书法数据统计57%83%79%(2)花与叶相依,写花常写叶。“枝间新绿一重重,小蕾深藏数点红”,数点海棠的花蕾嵌于重重绿叶之明丽醒目。“红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这一说法的美学原理是什么?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引用这句话,它的含义是什么?其美学原理是: 生活中所说的“红花虽好还要绿叶扶持”的含义是: (3)【名著阅读】请简要说出宋江兄弟二人逃离宋家庄的原因,并写出他们逃离后直接投奔了何人。鲁提辖假意道:“你这厮炸死,洒家再打!”只见面皮渐渐的变了。鲁达寻思道:“俺只指望痛打这厮一顿,不想三拳真个打死了他,洒家须吃官司,又没人送饭,不如及早撤开。”拔步便走,回头指望郑屠尸道:“你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去了。鲁达为什么“大踏步去了”?从以上言行中,你读出了鲁达怎样的性格?“大踏步去了”的原因:鲁达的性格: 5. (4分)指出下列各句中引号的作用。 (1)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_(2)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 _(3)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 _(4)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 _6. (1分)给下列句子排列顺序。(写序号)_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侯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二、 阅读 (共5题;共87分)7. (2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善良是心灵的灯盏风中夹杂着雪花,纷纷扬扬,如柳絮般飘落,小小山村,已经变成了粉妆玉砌的世界,显得那么晶莹、那么剔透、那么恬静。下了火车,他下意识地裹紧了棉衣,朝家的方向走去。简陋的家中,有他朝思暮想的妻子,有花骨朵般的女儿,有浓香的羹汤。想到这里,他的嘴角浮起一抹笑意。刚结婚那会儿,家里真的很穷,妻子爱意灼灼的眼神,让他心里升起阵阵暖意,女儿半岁时,他决定跟同乡一起外出打工,苦些累些都不怕,他只想多挣些钱,让她们过上殷实的日子。这两年,他披星戴月地干活,任城市的风尘皲裂了双手。他留下极少的生活费,其余的钱定期寄往家里,为了省下路费,连续两年没有回家。春节临近,思念更加煎熬着他的心,他决定怀揣积攒的血汗钱,回家过个团圆年。走进院落,房门紧锁。妻在信里提到过,家里门锁损坏,临时换了新锁。等了一会,有些着急,心想,干脆到外面走走,给女儿买些零食和玩具。离开家时,她还是襁褓中的小粉团,如今女儿长高了,会喊爸爸了吧?他挑了一兜蜜桔,又买了毛绒小熊。转身往回走,路过一家小诊所。诊所门口有个女人,抱着孩子轻轻地晃,急得泪珠直往下落。“怎么办?这可怎么办?”女人像是絮絮自语,又像是在对他诉说。他愣了一下,试着问:“怎么回事?”女人叹了口气,说:“孩子发高烧,带的钱不够。你看,烧得有些迷糊,真怕耽误了病情。”他低头一看,小女孩脸色红红的,偎在女人怀里嘤嘤地哭。摸了摸衣兜,闪过几分犹豫。他想起在外打工的艰难,每张钱都浸透着汗水。但转念一想,如果对面是自己的家人,面临这样的窘境,他多么希望能有一颗善心,一双温暖的手,帮她们渡过难关。他侧过身,从棉衣内兜里摸出钱夹,抽出一张50元,对女人说:“拿着,给孩子看病要紧。”女人望着衣着简朴、有些木讷的他,眼泪再次夺眶而出。他说:“快点取药去吧,先给孩子挂上针。”有些放心不下,他跟在女人后面,陪孩子打了退烧针,又挂上吊瓶,这才舒了口气。到底是孩子,烧刚退下一些,就有了精气神。柔嫩粉红的小脸上,大眼睛闪烁如星,对着他手里的小熊,咯咯地直笑。他把小熊递给女孩,说:“你是勇敢的孩子,叔叔奖励你一个小熊。”小女孩接过小熊,宝贝似的搂在怀里,女人低头望着孩子,眼里全是疼爱。看到女孩已无大碍,他转身离开了医院。回到家,妻子仍没回来。他倚在门口,又困又累,不知不觉睡着了。不知过了多久,他被轻柔的声音唤醒,揉揉惺忪的眼睛,看到站在眼前的妻。他咧嘴一笑,笑容突然凝固在脸上。原来,妻的旁边站着的小女孩,怀里抱着毛绒小熊。妻子笑吟吟地说:“女儿今天发起高烧,幸亏幼儿园老师带她看病,现在好多了。”他把女孩揽进怀里,亲了又亲,将几滴热泪蹭到女孩脸上,引得妻子莫名其妙。在外打工的日子,他遇到过各色目光,深感自身卑微如草芥。但无论何时何境,他的心里始终亮着“善良”的灯盏。正是这盏灯,让他固守内心的纯净,引领他回到温暖的家园。(1)选文中的“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2)请分析选文第段中画线句子的作用。(3)、段是选文的插叙部分,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请赏析选文第段 “他咧嘴一笑,笑容突然凝固在脸上。”句中划线词语“凝固”的表达效果。 (5)分析选文结尾划线句“但无论何时何境,他的心里始终亮着“善良”的灯盏。正是这盏灯,让他固守内心的纯净,引领他回到温暖的家园。”的作用。 8. (20分)(2014漳州)阅读下文,回答问题自我雕琢有个小男孩为父亲看守木桶,他每天晚上把所有的木桶擦拭干净并摆放整齐。然而,令男孩生气的是,他放好的木桶往往一夜间被风吹得东倒西歪。为此,小男孩很委屈地哭了。父亲摸着小男孩的头说:“孩子,木桶太轻了,要想不被风吹倒,只有加大它的重量。”男孩苦思冥想了好久,他挑来一桶桶水,倒进那些空空的木桶里。从第二天开始,那些盛满水的木桶就再没有被风吹倒过。漳州石雕园的石雕造型优美,形态各异。其中“自我雕琢”的石雕寓意深远:一位体格健壮的青年,手握铁锤,刻苦磨炼,为拥有完美的形象不懈地自我雕琢,不断地自我提高,以达到理想的境界。这种情景让人很容易联想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的深刻道理。因为这座石雕寓意非同一般,给参观者思考与启迪。木桶、石雕如此,人生又何尝不是这样?许多成功人士都是经过自我雕琢,攻坚克难,昂扬奋进,一步步登上成功的殿堂。晋代大书法家王羲之二十年临池学书,才有在书法上炉火纯青的造诣;徐悲鸿刻苦努力,奋发向上,才不愧对艺术大师的称号;邰丽华不懈努力,以精美灵动的千手观音演绎着聋哑人的美丽与坚强,深深地打动了中国和世界。凡人与伟人,成功与否,大都不是输在起点,而是在走向成功的过程中是否具有自我雕琢精神。自我雕琢需要静心。俗话说:“心静乾坤大。”面对物欲横流、觥筹交错的世界,必须拥有一颗宁静的心。“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就是告诉我们:在喧嚣与浮躁的生活状态里,在欲望与诱惑面前要沉着淡定,静心修炼;宁静才能致远。自我雕琢需要恒心。“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须知,任何一朵鲜花的盛开,都要花苞的长期孕育。李时珍跋山涉水,遍尝百草,数十年如一日,笔耕不辍,才查本草纲目的问世。“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自我雕琢的过程是漫长的,是知识积累的过程,是内心丰盈的过程。只要有水滴石穿的恒心和毅力,就能达到常人无法企及的高度。自我雕琢需要方法。外塑形象,更需内强素质。给自己的思想增加高度,高度决定视野,才足以在金钱名利前抵御诱惑;给自己的知识增加厚度,博览群书,丰富知识,浸润心灵,才可以在竞争的时代里自由驰骋;给自己的心灵增加纯度,豁达乐观,宽以待人,爱心常伴,感恩相随,才足以在漫漫人生中绽放美丽。木桶和石雕的事例告诉人们:在纷纷扰扰的社会中,我们就如风中的木桶,要想立于不败之地,不想被任意一种“风”刮倒,就要给自我加重,雕琢自己的思想、智能、心性让自己健全起来。这是我们立身的根本,也是走向成功的基石。(有删改)(1)选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自我雕琢”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请简要概括。(3)选文第段画线句子采用什么论证方法?请结合内容具体分析其作用。(4)读完本文,你有怎样的个性化感悟?请联系文段内容,自选角度谈谈你的看法。9. (10分)“风暴使树木深深扎根”这句话不仅说明了一种自然现象,更蕴藏着一个深刻的道理。请根据下面的要求答题。(1)请说出这句话中蕴含的道理。(2)请举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实例来证明这个道理。10. (2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少述足下:某到京师已数月,求一官以出既未得所欲,而一舟为火所燔 , 为生之具略尽,所不燔者人而已。人之多不适意,岂独我乎?然足下之亲爱我良厚,其亦欲知我所以处此之安否也,故及此耳。何时当递遍,以少释愁苦之心乎?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诸不一一,千万自爱!(选自临川先生文集,有删改)【乙】孙少述,一字正之,与王荆公交最厚,故荆公别少述诗云:“应须一曲千回首,西去论心有几人?”其相与如此。及荆公当国,数年不复相闻,人谓二公之交遂睽 , 然少述初不以为意也。及荆公再罢相归,过高沙,少述适在焉。亟往造之,少述出见,惟相劳苦 , 两公皆自忘其穷达。逐留荆公,置酒共饭,剧谈经学,抵幕乃散。荆公曰:“退即解舟 , 无由再见。”少述曰:“如此,更不去奉谢矣。”然惘惘各有惜别之色。人然后知两公之未易测也。【注】某:我,谦称。这里是王安石自称。乙文王荆公即王安石。燔(fn):焚烧。睽:背离,不合。惟相劳苦:只是相互慰问。穷达:政治上的失意与显达。剧:流畅,痛快。解舟:退居江湖。奉谢:奉,敬辞。奉谢,表示谢意。(1)下列对甲文中王安石处境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远离家乡B . 谋官不顺C . 财物受损D . 身体不适(2)请用“/”给文中划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某自度不能数十日亦当得一官以出但不知何处耳。(3)参考词典解释,谈谈“亟”在文中的表达效果。 虽往造之,少述出见,惟相劳苦,两公皆自忘其穷达。古代汉语词典“亟”的义项:急速,赶快。危急。通“极”,至。(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遂留荆公,置酒共饭,剧谈经学,抵幕乃散。(5)王安石和孙少述的故事,在交友方面给了你哪些启示?请结合两文简要分析。 11. (10分)阅读下面古诗,完成下列各题。书湖阴先生壁( 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注释】湖阴先生,作者的邻里好友。排闼(t):推门闯入。闼:宫中小门。(1)有人说“一水护田将绿绕”一句写得很有灵性,你觉得作者是如何做到的?(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5分)12. (15分)中华中学举行“献给母亲的歌”系列活动,请你参与。(1)“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八年级(1)班将举行演讲比赛,假如你是主持人,请你设计一段开场白。(2)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是母亲节。校团委将举办“母亲节”征文比赛,请你帮助团委书记确立今年母亲节的主题。(3)学校礼仪小组将从下面的候选人中推举一人作为母亲节的形象代言人,你会推举谁?请写出理由。候选人:冰心 孟母(孟子的母亲) 岳母(岳飞的母亲)四、 作文 (共1题;共5分)13. (5分)人的一生中,哪些东西可以丢?哪些东西不能丢?丢,有时会使人心疼令人惋惜;丢,有时又会让人畅快促人前行。丢,可能是失去,也可能是获得请以“丢”为题写一篇文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