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初中古诗词赏析策略.doc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初中古诗词赏析策略.doc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初中古诗词赏析策略.doc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初中古诗词赏析策略.doc_第4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初中古诗词赏析策略.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古诗词赏析策略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诵读古诗词活动,帮助学生积累古诗词,充分感受古诗词的韵律美、语言美、意境美,提高学生朗诵古诗词的水平。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在形式多样的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参与活动,提高学生自觉学习古诗词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及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古诗词知识和赏析方法。 2.教学难点:提高学生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和步骤:(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中华古诗文是我国古代珍贵的文化瑰宝,是五千年博大精深文化的精髓。四言诗经,五言古风,唐诗,宋词,元曲,构成了诗歌国度中无比壮丽的景象。遨游诗海,穿越时空与古人对话,品位绝唱佳作,犹如百年陈酿,绵香而醇厚,可谓美不胜收。赏析古诗词,可以提高我们的思想品位和文化修养;而更为重要的是,明年中考增加了古诗词赏析能力的考查。那么,中考古诗词赏析的基本考点有哪些呢?答题技巧又有哪些呢?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初中古诗词赏析策略。(二)、简介古诗词知识:中国诗歌发展经历了诗经 楚辞汉赋汉乐府诗建安诗歌魏晋五言诗南北朝民歌唐诗宋词元曲明清诗歌现代诗的发展历程。1、表现形式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民歌以诗歌的表现形式为标准,诗歌可划分为格律诗、自由诗、散文诗、民歌等。格律诗包括诗词曲。诗包含古体诗(古诗、古风)和近体诗(律诗、排律、绝句)。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歌”“歌行”“引”“曲”“吟”等古诗体裁的诗歌也属古体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古体诗的发展轨迹:诗经楚辞汉赋汉乐府魏晋南北朝民歌建安诗歌陶诗等文人五言诗唐代的古风、新乐府。 律诗一首八句,共四联,即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绝句一首四句。词,又称为诗余、长短句等。每首词都有词牌名,其特点:调有定格,句有定数,字有定声。字数不同可分为长调(91字以上)、中调(5990字)、小令(58字以内)。词有单调和双调之分,双调就是分两大段,两段的平仄、字数是相等或大致相等的,单调只有一段。词的一段叫一阙或一片,第一段叫前阙、上阙、上片,第二段叫后阙、下阙、下片。曲,又称为词余、乐府。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2、题材内容山水田园诗、边塞诗、咏物诗、咏史诗、咏怀诗 3、表达方式抒情诗、叙事诗、哲理诗 4、每句字数五言诗、七言诗、杂言诗 5、写作风格豪放派(苏轼、辛弃疾)、婉约派(李清照、柳永)(三)、赏析策略:1、赏“情”。“诗言志”、“诗缘情”、“诗歌合为事而作”,诗人写诗,绝非无病呻吟,往往是有感而发,感于外而发于心,发于心者即为“情”。通读全诗,理解诗的内容,初步把握诗人所要抒发的感情,这是赏析的第一步。课本所选古诗词抒发的感情大体主要有以下几种:爱国情怀:对国家民族命运的担忧,建功立业的渴望,报国无门的悲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壮志难酬的悲叹。如春望抒发了杜甫忧国思家的思想感情;王昌龄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叫胡马度阴山”(出塞)报国之情。 热爱山水田园: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陶渊明的饮酒表达了诗人向往宁静的生活,远离世俗的喧嚣。思乡怀人:羁旅愁思;思亲念友;边关思乡;闺中怀人。如李白的“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赠汪伦)惜别之情。 感伤时事,怀古伤今:昔胜今衰的感慨;借古讽今的情怀;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杜牧的“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赤壁)怀古之情。“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 京口北固亭怀古)2、赏“述”。赏“述”,是指对所提供诗句的景物画面进行描述。如用你自己的话,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壮观场面。(随从出猎的武士个个戴着锦帽,穿着华贵的貂皮猎装,纵马驰骋,浩浩荡荡的队伍如同一阵疾风骤雨,从地势平缓的山冈上席卷而过。)再如请描述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的画面。(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所描写的画面必须扣住“千帆竞发”“万木争春”)3、赏“技”。“技”指表达技巧,主要指抒情方式、修辞手法、表现手法三个方面。抒情方式。抒情是诗的灵魂,诗人就是藉此来言志抒怀的。诗人常用的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叙事、写景、议论等。具体为:直抒式,直抒胸臆。如关睢蒹葭,爱慕之情流露大胆、直接、强烈而真挚。“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断肠人在天涯”等都直接抒发了思乡之情。叙事式,即通过叙事来抒情,如木兰诗观刈麦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写景式,这是最主要的抒情之式。情景相生,写景就是为抒情服务的。观沧海春望使至塞上钱塘湖春行渔家傲天净沙秋思等均是情景珠联璧合的典范之作。议论式,即通过评论来抒情。如“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等。修辞方法。修辞的运用可以丰富表达的内容,修辞方法的分析对理解诗的内容极为重要,诗词中常用的修辞方法有比喻、拟人、夸张、对比、双关等。雁门太守行首句中“黑云”“金鳞”的比喻,写出敌重兵压境及守城将士们严阵以待的情形。杜甫的春望“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两句以物拟人,将花鸟人格化,有感于国家的分裂、国事的艰难,长安的花鸟都为之落泪惊心。望庐山瀑布中的夸张则表现出李白诗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观刈麦中农民辛勤劳苦与自己不劳而获的对比,表现白居易作为封建官吏关心民生疾苦的可贵。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风吹雨”是双关词。表现手法。诗人常用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托物言志、象征、衬托、对比、想象、联想、反衬、烘托、渲染、托物起兴、虚实结合等表现手法来增强诗词的表现力,以利于自己情感的表达。如泊秦淮首句以“烟、水、月、沙”四种景物烘托出凄迷冷寂的气氛,暗示唐王朝国运衰微,隐含对国事的担忧,与下文沉湎声色享乐的达官贵人形成对比。江城子密州出猎中“冯唐”典故的运用,表现苏轼渴望重新得到朝廷重用,为国效力的强烈愿望。杜牧赤壁“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饱含借古鉴今之意。观沦海中曹操先写眼前大海生机勃勃的实景,后写想像之景,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博大气象,借以抒写自己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和宽阔胸襟。4、赏“品”。“妙语”赏析。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一个“争”字,妙在形象地写出了黄莺争着挤上向阳之树的情景,准确地描绘出了初春的独有风貌;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气;一个“啄”字,美在写出燕啄泥衔草,营造新巢的情景,从而使得全诗洋溢着春的活力与生机,准确传达出春的消息的同时,也传达出人们乍见新燕的愉悦之情。句子赏析。如赏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诗人在前三联将家国恨、哀怨情渲染到了极致,宕开一笔,留下这千古名言。这一句气势磅礴,格调格调高亢,表现了诗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气节。如赏析钱塘湖春行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两句诗。诗中的“争”字用拟人的手法,把“早莺”当人写,生动形象,具体可感,写出了西湖早春生机勃勃的景象,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品析语言风格。品析语言风格,就是要了解名家的语言特点。如陶渊明朴素自然、杜甫沉郁顿挫、白居易明白晓畅、李白豪迈飘逸、王昌龄雄健高昂、杜牧清健俊爽、王维诗画一体、温庭筠绮丽香艳、高适悲壮苍凉、李清照婉约凄清、陆游雄浑悲壮等。常用鉴赏语言风格的词: 清新秀逸 俊美清秀 清幽淡远 高雅 委婉 含蓄而有韵味 雄放壮阔 慷慨悲壮 雄健遒劲 豪爽苍凉;清新淡雅 平淡自然 明快浅显 辞藻华丽 委婉含蓄 简洁洗练 沉郁顿挫 浑厚雄壮 明白晓畅 朴实无华 通俗传神 生动活泼 节奏鲜明 音韵和谐 有声有色 栩栩如生 气势磅礴 亲切感人 情景交融 言简意赅 细致入微 手法千变万化,不拘一格 想象大胆神奇 叙事生动 形象鲜明;语言明白晓畅 通俗易懂 语言纯朴自然;感情强烈奔放 真挚动人 感人肺腑;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 能引起人们的同情和共鸣 抒写悲愤酸楚之情,郁闷神伤;内容深刻,富含哲理。 古诗词赏析答题方式:这句运用了写作手法(修辞手法),描绘了,抒发了作者感情。其中,“”词使用得好,传神地表现了 总之,赏析古诗词时,既要从整体把握,又要从局部入手;既要抓住主题,又要关照形式;既要掌握诗内,又要了解诗外。这样才能得心应手,达到最佳效果。5、其他赏析。其他赏析包括诗词曲有关知识的填空,理解性的字词、句子的填写,句子含义的理解和画面意境的描述等等。如“天净沙”是 曲牌 名,“秋思”是 曲 名(曲的题目)。点明全篇主旨的句子是 断肠人在天涯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深秋晚景图)赏析杜甫的春望并答题。全诗从结构看,首联总写 望中所见 ,颔联通过 花和鸟 两种事物写春天。颈联通过一封家书表达了诗人 对家人 的想念,尾联总写 忧国思家 的感情。诗中用拟人手法写出诗人睹物伤情的句子是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用一个细节表达作者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 曹操观沧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意思是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沧海。 (四)、课堂练习:阅读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完成下列各题。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评析:风格豪放,悲壮。(从其诗句及气氛可看出)如:沙场战后,醉中舞剑,号角震天,铁骑冲锋,收复失地,统一天下。“可怜白发生”点题。因受投降派排挤,空怀斗志,事业不成,只赢得两鬓苍苍,满头银发。表现了诗人壮志难酬的悲愤之情。1、赏析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并答题。词中描写的军中生活情景有 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 等。表现作者为现实而悲叹、对人生而感叹的句子是 可怜白发生。2.表现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一个词是 “可怜 ”。3、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答:“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收复中原,统一国家。4、辛弃疾尽管“白发生”,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征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或“挑灯看剑,梦回连营)两个细节中可以读出。5、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答: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6、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答: 兵士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的战斗乐曲。将士们排着整齐的队伍,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接受将军的检阅。7、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答:通过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表现作者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无奈、悲愤之情。8、典故:八百里指牛。据世说新语?汰侈载:晋王恺有良牛,名“八百里駮”后世诗词多以“八百里”指牛。的卢良马名。据三国志?蜀志?先主传载,刘备在荆州遇险,他所骑的的卢马“一踊三丈”驮他脱险。在词中的意思和作用是: 形象的描写了军旅的生活和表现了抗金将士的英雄气概。9、名句赏析“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点秋兵。”这是词中回忆往昔军中生活的名句。答:首句有两物“灯”与“剑”,有两个动作“挑”与“看”,而总冠以“醉里”二字。剑是英雄立功沙场的武器,此时“醉里挑灯”这一“看”,显示出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金杀敌的愿望是多么迫切啊。“梦回吹角连营”醉中入梦,梦醒犹觉连营号角声声在耳。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两句,从视觉、听觉两方面着笔,写奏乐啖肉的军营生活,有力地烘托出一种豪迈热烈的气氛。结句一个 “沙场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