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4.4 升华和凝华 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1页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4.4 升华和凝华 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2页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4.4 升华和凝华 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3页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4.4 升华和凝华 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4页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4.4 升华和凝华 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粤沪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 4.4 升华和凝华 同步练习(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0题;共20分)1. (2分)下面四幅图中由升华形成的自然现象是( )A . 冰雪消融B . 清晨的露珠C . 寒冬冰雕变小D . 树枝上的雾凇2. (2分)对下列现象的成因解释正确的是( ) A . 早春,河中的冰逐渐消融汽化B . 盛夏,剥开包装纸后冰棒会冒“白气”熔化C . 深秋,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液化D . 严冬,堆起的雪人逐渐变小升华3. (2分)小丽端午节在家里帮助妈妈打扫卫生,她取下白炽灯擦干净灰尘,但发现白炽灯玻璃泡的下面比新灯泡黑了一些。她通过上网查阅,发现这是灯丝发生物态变化形成的。你认为下列关于灯丝发生物态变化过程的四个说法,正确的是( ) A . 先升华,后凝华B . 先升华,后凝固C . 先汽化,后液化D . 先熔化,后凝固4. (2分)祖国山河一年四季美景如画。如图所示美景的描述,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A . 春天,雾绕群峰B . 夏天,雨笼山峦C . 秋天,霜打枝头D . 冬天,冰雪消融5. (2分)关于热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北方的冬天,结在玻璃窗外表面上的“冰花”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B . 舞台上的烟雾效果,是利用干冰升华吸热,使空气液化形成的“雾”C . 北方菜窖里放几桶水,是利用水凝固放热防止菜冻坏D . 夏天扇扇子感到凉快,是因为扇扇子可以降低空气的温度6. (2分)下列现象中,哪个不是升华或凝华( ) A . 严冬的早晨,可发现玻璃窗的内侧玻璃上有一层“冰花”B . 入冬后湖面上的水逐渐结冰C . 用久了的灯泡玻璃壁发黑D . 给碘加热,会有紫颜色的气冒出,一会儿,盖烧杯的蒸发皿上又有小晶粒出现7. (2分)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B . 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C . 从冰箱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表面有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 . 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汽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8. (2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蒸汽遇冷凝华形成的B . 夏天,我们看到的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C . 高压锅是利用液体沸点随液面上方气体压强的增大而降低,使食物容易被煮熟D . 电冰箱是利用制冷物质迅速熔化吸热,使电冰箱内温度降低9. (2分)生活中我们会看到这样的现象,现象一:剥开棒冰纸时,棒冰周围冒“白气”;现象二:在寒冷的冬天户外的人不断呼出“白气”;以上两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分别是( )A . 棒冰局部升华,呼出的水蒸气液化B . 棒冰局部升华,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C . 棒冰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呼出的水蒸气液化D . 棒冰周围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户外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10. (2分)下列关于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深秋的早晨,枯草上的霜是水凝固形成的B . 夏天,我们看到冰糕冒“白气”是一种汽化现象C . 从冰箱中取出的“易拉罐”过一会儿表面有水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 . 用久了的白炽灯泡内表面发黑,是钨蒸气液化后再凝固的结果二、 填空题 (共6题;共14分)11. (3分)时令蔬菜在运输过程中利用干冰_来进行保鲜的初春早上的“白气”是_现象(以上填物态变化名称)吃冰棍凉快是因为过程中冰棍_(吸收/放出)热量 12. (3分)原子是由原子核和_组成的如图所示,是物质三种状态下的物理模型,丙图的物质处于_状态,物质由甲图直接变成丙图的过程叫做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13. (3分)2016年9月6日,我市南陵县实施了人工降雨实施人工降雨时,将干冰“喷”入冷空气层,干冰会很快_,并吸收大量的热量,使其周围冷空气层的温度急剧下降,冷空气层中的水蒸气便会_成小冰晶,小冰晶逐渐变大后下落,在下落中遇到暖气流就会_而形成雨(以上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14. (2分)据报载,阿根廷科技人员发明了一项果蔬脱水新方法升华脱水法。其原理很简单:先将水果蔬菜冷冻后,放进低压的环境中,使冰直接从_变为_态。 15. (2分)冷空气不断来袭,天气转凉.小华早上起来发现卫生间的玻璃上有美丽的“冰花”,这是_(选填“室内”或“室外”)空气中的水蒸气_ (填物态变化)形成的. 16. (1分)黄山景色闻名天下,严冬经常会出现“雨淞”现象,这种现象一般是由在朔风里飘扬的雨滴附于树枝、草等物体上形成的冰晶,如图(甲)所示;而松花江畔,严冬却经常出现“雾淞”现象,它是由水蒸气遇冷凝结并附在树枝叶上形成的冰晶,如图(乙)所示“雨淞”、“雾淞”的形成的物态变化是_的(填:“相同”或“不同”)。三、 实验题 (共3题;共18分)17. (5分)小林做“碘的升华”实验时,用酒精灯直接对放有少量固态碘的碘升华管加热,如图所示。发现碘升华管内出现紫色的碘蒸气,小林认为碘从固态变成了气态,是升华现象。小红查阅资料发现:常压下,碘的熔点为113.60,碘的沸点为184.25,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400。根据这些资料,小红认为小林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林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请针对小红的质疑,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碘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可以选用上述器材或补充必要的辅助器材。写出实验方案并简要说明。18. (6分)晓轩同学在“探究冰和蜡的熔化规律”时,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实验装置用水浴法加热,这种加热方式的好处是_. (2)蜡在加热过程中某一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如图乙所示,温度是_,实验数据如下表,可以判断蜡属于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时间/min01234567蜡的温度/4244464849505152(3)向试管中放入碎冰,根据加热过程中记录的数据画出如图丙所示温度时间图象,得出冰熔化时温度的特点是_.(4)另一同学把冰放入如图12丁所示的烧杯中,没有用酒精灯加热,冰也熔化了.于是他认为冰熔化不需要吸收热量,他的想法_(选填“正确”或 “不正确”),他还发现冰熔化时烧杯外壁有一层水珠,这是水蒸气_(填写物态变化)形成的.19. (7分)以下各图是我们在课堂上完成的一些实验 (1)钢锯条以如图甲所示方式紧压在桌面上,拨动伸出桌面的一端,锯条由于_而发出声音.改变锯条伸出桌面的长度,用相同的力再次拨动,发出声音的_会改变( 响度/音调).(2)如图乙所示,用酒精灯对烧瓶加热一段时间后,金属盘底部出现水滴,这是水蒸气发生_而形成的造成的(填物态变化名称);随着实验的进行金属盘的温度_(升高/降低/不变).(3)如图丙对碘锤缓慢加热,会看到碘锤内充满_色的气体,停止加热,会看到锤内壁和顶部出现_色的颗粒.依据此现象,判断这种物态变化是固态和气态之间的直接变化.书本上没有用酒精灯直接给碘锤加热,而是采用水浴法对碘锤加热的,是因为碘的熔点比水的沸点_(高/低).第 10 页 共 10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